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美文欣赏 > 曾国藩那么厉害 为什么左宗棠和李鸿章都瞧不起他

曾国藩那么厉害 为什么左宗棠和李鸿章都瞧不起他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6-18 18:37:52
阅读:

只要对晚清历史稍微了解的人,都会听说过“曾国藩”的大名。

这个来自湖南的“糟老头”确有厉害之处。

曾国藩那么厉害 为什么左宗棠和李鸿章都瞧不起他

——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全国,八旗军和绿营军都纷纷败下阵来。曾国藩书生带兵,投笔从戎,创建了湘军,历经10余年浴血奋战,终于攻陷太平天国都城天京,宣告了中国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的灭亡。

——晚清时期,“万马齐喑究可哀”,一片死气沉沉。曾国藩在两江总督任上,推动了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在曾国藩的指导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第一次翻译印刷了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就凭这两项成绩,我们在书写任何一本晚清历史时,都不能绕过“曾国藩”3个字。

曾国藩那么厉害 为什么左宗棠和李鸿章都瞧不起他

不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曾国藩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近代以来,对曾国藩的批评比比皆是。事实上,就连与他同时代的人,也有瞧不起他的。

比如,左宗棠。

曾国藩和左宗棠都是湖南人,只不过一个是湘乡人,一个湘阴人。他们的家乡隔得并不远,然而,他们在少年时代并没有在生活、工作上发生交集。直到1852年,他们才第一次见面。

时间是1852年12月21日,地点是湖南长沙。

曾国藩那么厉害 为什么左宗棠和李鸿章都瞧不起他

在这之前,曾国藩因母亲去世,丁忧在家。由于太平天国运动来势汹汹,朝廷命令曾国藩留在家乡,协助湖南巡抚张亮基兴办团练。

于是,曾国藩便前往长沙,去见张亮基。

那时候,张亮基不是一个人,他身边还站着一个胖乎乎的中年人。张亮基介绍后,曾国藩才知道,这人叫左宗棠。当时,左宗棠屡试不第,隐居在家乡,被张亮基“三顾茅庐”请出山,担任他的幕僚。

曾国藩那么厉害 为什么左宗棠和李鸿章都瞧不起他

当天的3个人中,张亮基和曾国藩都是正二品大员,而左宗棠仅仅是一名落第举人,身份最为卑微。可是,一开口,左宗棠就成了主角。只见他在两位领导面前侃侃而谈,指点江山,让两位领导都成了听众。

曾国藩以前听说过左宗棠的名字,这次见面后,他对左宗棠佩服得五体投地。多年以后,当左宗棠深陷“樊燮京控案”,走投无路时,曾国藩将他召至大营,后来又派遣他前往浙江,推荐为浙江巡抚。

可是,左宗棠对曾国藩的印象却很复杂。一方面,左宗棠对曾国藩表现出的谦虚很为敬重;另一方面,又对他的才华表示担忧。他在致朋友的信中这样说:“曾涤生侍郎来此帮办团防。其人正派而肯任事,但才具稍欠开展,与仆甚相得,惜其来之迟也。”

曾国藩那么厉害 为什么左宗棠和李鸿章都瞧不起他

“才具稍欠开展”,短短6个字,奠定了左宗棠一生瞧不起曾国藩的基础。

其实,除了左宗棠,李鸿章也瞧不起曾国藩。

当然,左宗棠对曾国藩的瞧不起,是公开的;而李鸿章对曾国藩的瞧不起,是内敛的。毕竟,曾国藩是李鸿章的恩师。

早在1860年,李鸿章还在曾国藩幕府时,他们就因为移军祁门和弹劾李元度两件事发生严重分歧,李鸿章还一度愤然离去。虽然在胡林翼、郭嵩焘等人的劝告和曾国藩的邀请下,李鸿章最终回到曾国藩大营,但从此对曾国藩的战略和用人眼光表示了怀疑。

曾国藩那么厉害 为什么左宗棠和李鸿章都瞧不起他

我们回头来看,李鸿章与曾国藩的战略眼光相差很大。

比如,太平天国灭亡后,曾国藩为消减朝廷的顾忌,不顾太平军余部和捻军势力还很大的现实,裁撤了大部分湘军。李鸿章则相反。他不但没有裁撤淮军,还扩充势力。正因为此,淮军才能在进剿捻军中发挥重要作用。

比如,1870年,直隶总督曾国藩在处理“天津教案”,因为对法国持过于软弱的立场,遭到朝野抨击。曾国藩万念俱灰,引咎辞去了直隶总督一职,“调补江南”,回任两江总督。李鸿章对恩师的做法不以为然,他认为既然“受国大任”,只有任怨任谤,“死而后已”,怎么可以过于爱惜羽毛呢?

曾国藩那么厉害 为什么左宗棠和李鸿章都瞧不起他

李鸿章后来谈判签订《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时,便绝无半途而废的做法。《清史稿》为此大发感慨,将李鸿章与曾国藩作为比较:“(李鸿章)自壮至老,未尝一日言退,尝以曾国籓晚年求退为无益之请,受国大任,死而后已。”

还真是一针见血。

【参考资料:《清史稿》《洋务运动——曾国藩》等】

相关推荐

  • 曾国藩那么厉害 为什么左宗棠和李鸿章都瞧不起他

    曾国藩,只要对晚清历史稍微了解的人,都会听说过“曾国藩”的大名。这个来自湖南的“糟老头”确有厉害之处。——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全国,八旗军和绿营军都纷纷败下阵来。

    美文欣赏
  • 谭嗣同出身豪门,父亲是湖广总督,为何他被斩首时父亲袖手旁观?

    谭嗣同简介,作为晚清的三大革新运动之一,它的积极影响,远远要超过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哪怕它存在的时间很短,不足百日,但它推动了百姓思想的进步,唤醒国人满腔的爱国情怀。

    文章阅读
  • 谭嗣同(1865一1898)

    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又号华相众生。湖南浏阳人。少时博览群书,并致力于自然科学的探讨,鄙视科举,喜好今文经学。后为新疆巡抚刘锦堂幕僚,曾往来于直隶、甘肃、新疆、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 江苏数省,察视风土,结交名士, 有“风景不殊,山河顿异;城郭犹是,人民复非”的感慨。

    文章阅读
  • 曾国藩为何能成为“千古完人”?他的4字真言,常人难做到

    曾国藩,曾国藩无疑是历史上最后一位颇有影响力的“儒圣”,一介寒儒立挽大厦于将倾,让风雨飘摇的大清又苟延残喘续命了几十年。曾国藩祖上也就是普通的农家,《清史稿》说得很高大上,生于“耕读之家”,其实也就是农村娃娃。

    美文欣赏
  • 在京十年磨砺,曙光乍现之际,曾国藩却迎来了人生最后一次跌倒

    曾国藩,曾国藩的成长过程中,在京师十年是一个关键时期,堪称他脱胎换骨的最后一夜。在此期间,他与自己的“好色”、急躁、轻浮、骄傲、虚荣等等毛病相斗争,也不断地思索时局,避开了”名士梦“的陷阱,看透了未来的趋势……但却在曙光来临的那一刻跌倒了。这一跤才终于把他的所有毛病真正跌掉了。

    美文欣赏
  • 甲午风云之唐景崧

    唐景崧,在台湾被割让给日本的时候,时任台湾巡抚便是唐景崧。“明年,抵保胜,见永福,为陈三策,谓:‘据保胜十州,传檄而定诸省,请命中国,假以名号,事成则王,此上策也;次则提全师击河内,中国必助之饷;若坐守保胜,事败而投中国,策之下也。

    文章阅读
  • 唐景崧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表现如何?

    唐景崧,唐景崧是清朝末年大臣,任台湾巡抚之职,同时也是清政府最后一位台湾巡抚。在其任期之内,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廷惨败,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在此次条约中,台湾岛被清政府割让给日本。

    文章阅读
  • “戊戌六君子”之谭嗣同

    谭嗣同简介,谭嗣同,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著名维新派人物,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1865.3.10~1898.9.2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省浏阳市人,出生在北京市宣武城南,父亲是清末湖北巡抚谭继洵,母亲徐三缘出身贫寒作风勤朴,督促谭嗣同刻苦学习。

    文章阅读
  • 郁达夫五句经典语录,逢人怕问前程驿,一水东航是马关

    曾因酒醉鞭名马,郁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其代表作有《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等等。

    美文欣赏
  • 谭嗣同临死前的绝命诗遭梁启超修改,隐藏戊戌变法内幕,慈禧大怒

    谭嗣同的诗,1898年9月28日,戊戌六君子在北京菜市口就义,罪名是“大逆不道,劫持皇太后…”临死前,谭嗣同在狱中写下了《狱中题壁诗》名流千古。

    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