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文章阅读 > 谭嗣同临死前的绝命诗遭梁启超修改,隐藏戊戌变法内幕,慈禧大怒

谭嗣同临死前的绝命诗遭梁启超修改,隐藏戊戌变法内幕,慈禧大怒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6-15 02:30:37
阅读:

1898年9月28日,戊戌六君子在北京菜市口就义,罪名是“大逆不道,劫持皇太后......”临死前,谭嗣同在狱中写下了《狱中题壁诗》名流千古。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首诗豪迈冲天,尤其是最后两句,表现了谭嗣同大无畏革命的精神。其实这是梁启超修改后的结果,那谭嗣同临死前到底写了什么呢?

谭嗣同临死前的绝命诗遭梁启超修改,隐藏戊戌变法内幕,慈禧大怒

在30年前,苗沛霖写了《秋宵独坐》一诗,诗中最后一句写到:我自横刀向天笑,此生休再误穷经。梁启超不愧是一代文学家,一出手就是大手笔,直接将这两句诗改的更加豪迈,并安到了谭嗣同的头上。

其实,谭嗣同最后两句是这样写的:手掷欧刀仰天笑,留将公罪后人论。这显然没有梁启超偷梁换柱后的有豪气,但这向后人表露出谭嗣同对待戊戌变法的态度。这“公罪”到底是什么呢?

谭嗣同临死前的绝命诗遭梁启超修改,隐藏戊戌变法内幕,慈禧大怒

1989年6月9日,光绪帝正式向慈禧提出自己的变法计划。在慈禧看来,这个摇摇欲坠的帝国再不经过改变就该“倒塌”了,况且自己也不想受洋人的窝囊气了,所以就同意了。不过,变法可不是简单的一道圣旨下去就能成功的,其中牵扯到各种人的利益才是最大的阻碍。

慈禧点头、光绪支持、维新派做事,眼看帝国一步步向好的方面发展,可变法突然终止,光绪帝被软禁,戊戌六君子喋血菜市口,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海外。仅仅103天的变法就此终结,那么谁该为此事负责呢?康有为!

谭嗣同临死前的绝命诗遭梁启超修改,隐藏戊戌变法内幕,慈禧大怒

在我们的认知中,戊戌变法时康有为等人是改革的英雄,光绪帝懦弱,而慈禧就更不用说了,坏的不能再坏了。其实,早期的慈禧还是支持改革的,只是顽固派和满洲贵族势力极力反对。后来,康有为的一个举动让慈禧动了杀念,彻底断送了改革。

康有为想让中国变强,不再受列强的欺负,这点我们不能否认。但是他太书生了,或者说太急了。康有为曾天真的认为只要有皇帝支持,有军事支持,再杀几个顽固派的大官,改革就成功了。熟不知理想和现实差距有多大!

谭嗣同临死前的绝命诗遭梁启超修改,隐藏戊戌变法内幕,慈禧大怒

康有为等人的改革动作太大,已经触到慈禧和顽固派的神经。慈禧告诫光绪,不要再跟康有为等人来往,小心皇位不保。光绪不得以下诏缓和事态,慢慢进行改革。但是康有为却私自修改了密诏,准备起兵勤王。这跟光绪本意相差也太大了吧。

康有为找到谭嗣同,让他说服袁世凯起兵,并在万不得已时亲自出手擒拿在颐和园的慈禧。当天晚上,杨崇伊来到颐和园,请求慈禧回宫,说维新派可能对您不利。慈禧回宫,这让维新派措手不及,康有为意识到政变已经失败。结果,康有为逃往天津,后在英国人的帮助下逃亡日本。而谭嗣同等人则选择以死明志!

梁启超之所以修改谭嗣同临死前的绝命诗,就是为了帮康有为掩盖起兵造反的意图。谭嗣同所写的“公罪”就等于承认了他们谋反的意图,而“后人论”则表明他谭嗣同行的正、坐得端,为国家富强而犯罪,任凭后人议论,身正不怕影子斜!

谭嗣同临死前的绝命诗遭梁启超修改,隐藏戊戌变法内幕,慈禧大怒

梁启超一改,虽然比原诗更加豪迈,但是却违背了谭嗣同的原意,并把矛头指向了慈禧本人,导致慈禧大怒,恨不得将他俩碎尸万段。更重要的是,这一小小的改动完全掩盖了康有为等人武装夺权的谋划,和谭嗣同的坦诚一比,康有为等人的掩盖就显得渺小了。

康有为等人逃亡海外后,大力宣传自己的变法的伟大,慈禧乱政的可恶。这看上去没有错,但是他却隐藏了戊戌变法的内幕,跳过了个别重要的信息,就比如变法的失败是由他一手造成的。

以上均属个人观点,如有异同,欢迎留言讨论!关注我,每天给你不一样的历史!

参考资料:《绣像康梁演义》《清史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