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文章阅读 > 中国封建史上的博弈—商鞅变法

中国封建史上的博弈—商鞅变法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19-12-14 12:12:08
阅读:

之所以讲封建史要从商鞅变法讲起,这也是一个引子,在开始之前,给大家做个延伸,那就是何为封建社会?狭义上指分封制的社会结构,这种提法最早是指西欧的中世纪的国家结构,中国夏商周先秦时期也存在类似的制度;而广义上的封建社会则是由马克思定义的,指的是以地主阶级剥削农民为经济基础的社会形态。无论是狭义上还是广义上,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纽带就是土地,而回到正题,商鞅变法中最重要的就是废井田,开阡陌,这项举措废除了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确立了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实现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这是这个特征标志着中国历史从纯粹的奴隶制或半封建半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了解这些,对本文的主角商鞅就有了个大概轮廓掌握,但是我们要说的并不是人物传记,而是这个人在开始自己惊天地泣鬼神的伟业过程中的博弈。

商鞅这个人并不叫商鞅,只是因为他的封地在商,故而后世给他个谥号叫商鞅,商鞅本名公孙鞅(姬氏,关于这个氏大家可以自行了解,这也是十分有趣的,如果了解深入的话就知道为什么春秋时期的战争就是几个宗室之间的家庭斗争了。)出生于卫国,所以也有人叫他卫鞅,而卫国大概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安阳市内,之所以要提河南,这也关乎于主题,古时候就讲逐鹿中原,而中原就包括了商鞅的出生地,在古代讲究君权神授的那会儿,大家可别小看了出生地,这个出生地就代表了他的格局和气量,这里大家可以脑补一下,历史上喜欢揭竿而起的人物大多是出自中原和其边缘地带,而商鞅的格局和气量也正因为得益于中原大地的洗礼得以养成。

中国封建史上的博弈—商鞅变法

商君图

商鞅是个超现实主义者,为何要这样说,首先是战国时期的整体风气,相较于各国根深蒂固的豪门权贵,各有识之士的求职途径都不一定局限于本地人才市场,而招聘方也是开明,都是会聚天下之才而用之,那么我们的主角商鞅同志便有了市场,特别是作为积贫积弱的卫国来说,虽然名义上是周王朝的十二诸侯国之一,但是它实在是太弱了,弱到商鞅同志从一开始就没有正眼瞧过它,当然又回到商鞅君的出生地,国是弱国,地方却是好地方,地处中原大地,在这个百家争鸣的尾巴上,虽不说日日熏陶,但是各家所长皆有所涉猎,但在商鞅的思维中,影响最深的就是李悝、吴起的刑名法术之学,这个法术可不是道家那种飞天遁地,而是法治和法制的法,这里不得不说的人就是尸佼(又有名为尸饺),这个人对商鞅一生的影响可谓意味深长,有人说商鞅曾经师从尸佼学习过杂学,又有人说二人是朋友关系,共同谋事画计、立法为民,总的来说二人亦师亦友也好,或是其他也罢,但是尸佼这个人着实厉害,《尸子》便是这个人所著,但是早已散佚失传,而目前的只是后人揣测所著,那既然都失传了为何还说这个人厉害呢,从侧面来说司马迁、班固等人都对他有记载,而纵观他一生,除了与商鞅的种种所为外,何以入史呢?那就是这个人的思想和著作,虽然他的原著失传了,但从历史的零星碎片来看,你就会发现这个人什么都学、什么都懂,可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修身治国平天下、政治哲学玄学可谓样样精通,这也是后人称他杂学大家的缘故。说完他,在回到我们的主角商鞅,商鞅做梦都想像自己的偶像吴起一样,对外征战沙场,对内改革政体,但是当他怀揣着梦想来到偶像曾经待过的过度,却并没有想象的待遇,当然是金子总会发光,商鞅被一个叫公叔痤的人看重了,这个公叔痤不得了,他是魏国的国相,但这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是他把赫赫有名的吴起给排挤走了,而且在他生龙活虎时期知晓商鞅之才,却一直不推荐,直到并重快撒手人寰了,便去引荐和荐杀商鞅,综合来说公叔痤还是深谙博弈之道的。当然商鞅在这个深谙博弈之道的老头底下,也即将开始博弈,第一道博弈就是公叔痤的引荐和荐杀,公叔痤同魏惠王推荐还只是名下中庶子的商鞅,相当于秘书加仆人的结合体,并且煞有其事的说可用重用,不用便杀的话,而我们的魏惠王当然不负众望,肯定不会听从公叔痤的话,如果他听从了,那肯定就不是历史上的魏惠王了,也不会任由吴起大神奔楚了,可是这些我们的商鞅大哥并不知晓,商鞅在公叔痤良心发现的告白下,坚持不肯逃走,因为商鞅觉得你一个将死之人,魏惠王既然能任由吴起走了,同样在魏惠王的内心你不过只是一个干活的人罢了,魏惠王最信任的还是他自己。果然没错,魏惠王真就当这件事情没有发生过,而商鞅通过这次博弈他知晓了,这个魏惠王不是自己所要依靠的人。

风水轮流转,商鞅待公孙痤死后不到两年,整个战国都流传着秦孝公求贤的消息,这里要强调的是其实商鞅没得选,并不需要思考,因为去秦国是唯一的选择,我们知道当时吴起虽然在楚变法事先是成功的,但是随着楚悼王一死,吴起失去了支持者,也便兔死狗烹了,最主要的还是楚国的权贵不等同于其他诸侯国的权贵,他们自古以来的优越感和排外程度都是空前的,在吴起死后几乎把变的法又变回去了,而且正因为这样,在楚国上下形成了空前的统一战线,那就是谁提变法谁死。那么有了这些铺垫,当时按照地缘政治来说,就魏、楚、秦强大一点,所以魏不受重用、楚没有出路,那么秦就是唯一的出路了。

商鞅入秦,这在战国历史上都是值得铭记的一刻,但是商鞅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迎接他的就是同秦孝公的博弈,在哪个已经名气打遍天下、无名狗屁不如的时代,秦孝公凭什么就要用你商鞅,这里商鞅必须要感谢一个人,那就是尸佼,尸佼前面讲过了,他在权衡利弊这下同商鞅一起来到秦国,但论起名气来,商鞅估摸着连尸佼的十分之一都不到,但是尸佼这个人了得之处就在于他什么都精通,所以他看到商鞅这个人不一般,一开始秦孝公就只接见了尸佼,至于商鞅嘛!也就是搭着见了一次面罢了,后来除了偶尔传唤一下尸佼外,对商鞅貌似并不感冒,这可愁煞了商鞅,这里很多人说商鞅通过贿赂秦孝公宠臣景监得以三见秦孝公,但是依商鞅的脾性来说这种说法不可信,为什么呢?商鞅学的法术之道,那么在他成名前,断不可明知会身败名裂而却践踏自身所学,所以商鞅见秦孝公,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这个风雨同舟的尸佼引荐之功。

人也见了,那工作得开展了吧!这会儿的商鞅可谓情商智商都是巅峰了,他干工作可不是先奔着岗位去,而是人,因为变法这个事商鞅不是第一个搞了,前车之鉴历历在目,变法必将触及旧贵族的利益藩篱,就是同旧利益阶级结下血海深仇,不解决好这个问题,变法者虽是都会身首异处,所以商鞅决定,来个辩论赛吧!其实这里又要讲尸佼,很多人问不是商鞅才是主角吗?其实,商鞅是商鞅的主角,但是尸佼当真是商鞅变法的共同主角,不得不说的是尸佼的辩论才华就展现出来了,商鞅历史上的舌战群儒,其实说到并不是一个人,而是商鞅这个团队,那么商鞅这个团队拥有当时啥都懂一点的超级辩论手,同时商鞅自身有目标、有纲领、有举措,一套整下来,整个舆论导向就变了,一边倒的支持商鞅,当然,这跟秦国的历史文化和渊源有关,秦国人相较于其他诸侯国来说,忍耐、吃苦可能是首屈一指的。

中国封建史上的博弈—商鞅变法

舌战群儒

搞完舆情工作,商鞅应该要开始变法了吧!但是商鞅又来了一幺蛾子,那就是跟自己过不去,因为他觉得舆情是支持他的,但是这个舆情局限于士大夫及以上阶层啊,广大贫苦大众并不认识他啊,所以他来了个徒木立信,这一招绝了,当一个老百姓真真实实拿到巨额货币时,以整个国都为中心,他商鞅的名头立即传遍了整个秦境之内,这相当于为自己搞了一次个人崇拜,所以说,后面的工作就好干了。

商鞅干工作第一项就是《垦草令》,其实说白了就是大家什么都不要干了,就搞农业生产,最主要的是连基本教科书和价值观都被改了,因为有了个人崇拜,大家都认可他的价值观,所以他说啥就是啥,但是贵族不干了,因为贵族觉得商鞅说的耕作就是天、耕作就是地、抓好农业生产大于一切,那么自然而然底层大众偶尔在耕作之余,看着贵族的眼神除了不屑还是不屑,而于贵族而已,同以前的奴隶或者蝼蚁同劳动、同吃住,那岂不是自降身份,但是不做那就只能迎来嘲笑和不屑。所以最终《垦草令》成功了,并没有预料中的反弹和抵触,但是他的成功可谓商鞅的试水,他在试探贵族的底线,但是当主流价值观掌握在他手中的时候,他发现贵族的弱点和不堪一击,至于劳苦大众在其严重,不过是利用的一个工具罢了,因为在后面的变法中,劳苦大众在如今看来过得如同饲养的家禽而已。

商鞅在推行他的《垦草令》成功之后,他开始了他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变法,主要内容就是改革户籍制度,实行什伍连坐法,这一招可谓狠辣至极,想想一个莫不相关的人可能就因为住的离你家近一点,无论他犯什么法,你都要跟着受罚,这是多么烦恼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说人可以举报,举报便免于处罚,那么相当于每个人都在监视着身边的人,而且不需要一分工资,监视者的初衷只是不想自己受罚而已,当人人都是监督员的时候、当小报告无处不在的时候、当人活的毫无隐私的时候,那么人活着就只是这个国家机器的零部件之一了。再说的就是军法奖励军功和二十等爵制,给大秦带来了悍不畏死的铁军,大家在网上或许看到过段子,那就是秦军赤裸上身,不着护甲,逢战必先,犹如天神下凡,而之所以会这样,就是这畸形变态的军功,试想在战场上上一人衣食无忧、杀十人辉煌腾达,对于劳苦大众来说,无非是摆脱割韭菜的命运、走向人生巅峰的最佳捷径。另外就是严惩私斗,在现代来说大家觉得很搞笑,私斗不就是打个架吗?还非要煞有介事的在变法中提出来,但是大家不晓得的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的私斗等同于一场小型战争,因为每一场私斗最终都会演变两个家族或多个家族的争斗,而秦有小半部分半游牧民族风格那么私斗就更严重了,故而专门禁止私斗。同时商鞅还是一如既往的执行者重农抑商,其实这里单独给大家解释一下,战乱时期重农抑商,并不是贬低商人,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商人图的必将是利,俗话说慈不掌财、义不掌兵,这是有道理的,试想生灵涂炭之时,仍有人囤积居奇,在尸体上吸血,那么肯定其效果是负面的,不过商鞅变法中有一种商是不抑制的,那就是官商,这里要打个趣,那就是除了铁、盐或者特殊时段的官商之外,大家肯定想不到的是战国期间稳居各诸侯国十强企业的竟然是管仲创办出的官方妓院。其实商鞅第一次变法最重要的还是出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本法律草本。

搞完这些,商鞅值得千古铭记的高光时刻来临了,那就是文头引子中说的,土地改革,从国有变成私有,而且还允许土地买卖,这象征着封建意识的萌发,一种社会意识的萌发代表着整个社会被铭记,虽然第二次变法中包含着统一度量衡,郡县制等内容,但是土地私有这一项无疑是划时代的,当然除了大家了解的外,着重讲解一下大家不知晓的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禁游宦之民;执行分户令禁止百姓父子兄弟同居一室这四项, 燔诗书而明法令直白的说就是杂七杂八的书都烧了,就把法律掌握好就行了,而塞私门之请就是指官员吏员的任用,通过国家的统一招聘,而不是走后门,禁游宦之民指那些满脑子腐朽、保守思想意识的儒生及一些游食者。他们摇唇鼓舌,游手好闲,不事生产,商鞅认为必须加以禁止和打击。至于最后一点分户令禁止百姓父子兄弟同居一室,说直白一点就是增加税收人口,降低家庭观,提升国家观,便于思想管控。这四项内容都可以在《商君书》愚民五策中找到其影子。

从博弈的角度来说,商鞅变法于整个历史的进程是胜利的,因为商鞅的奠基造就了一个强大的秦帝国,但是从商鞅个人角度而言,商鞅无论如何博弈都是失败的,因为在封建历史的演变过程中,变革势必会影响既得利益者的权益,而既得利益者既是剥削阶层也是一个微妙生态圈的平衡者,一旦这个平衡被打破,那么打破这个平衡的人必将被生态圈所惩罚,不论惩罚他的人是谁?但是这个惩罚是发展过程中既得利益者要达到平衡的重要手段,只是相对于商鞅,车裂刑法出自于他,最终他又死于车裂,按照哲学的角度来说,他自己杀死了自己,因为我们必须要为微妙生态圈提供一个最佳说法。

相关推荐

  • 中国封建史上的博弈—商鞅变法

    卫鞅变法,之所以讲封建史要从商鞅变法讲起,这也是一个引子,在开始之前,给大家做个延伸,那就是何为封建社会?

    文章阅读
  • 古代女人多不幸? 看平原君杀个美人换信誉

    平原君,重色轻友,还是重友轻色,在男人这儿,是个棘手的问题;若是社会公众人物,尤甚。孔夫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可见,好德比好色要难上许多倍。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本名赵胜,是赵武灵王赵雍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弟弟。养士数千人,“三去相,三复位”,在赵国任宰相三起三落。

    佳句赏析
  • 公叔痤荐公孙鞅|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卫鞅的老师,王出,谓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卫鞅也,既又劝寡人杀之,岂不悖哉!魏惠王去看望公叔痤,并问他说:“您是社稷重臣,如果这次真有个三长两短,国家大事如何是好”。

    文章阅读
  • 商鞅变法到底变了什么,为什么秦国突然就强大了?

    卫鞅变法,前文我们讲到秦孝公继位时,秦国被魏国死死困守在河西之外,不与中国相通,受到诸侯疏远和夷狄一般的待遇。

    文章阅读
  • 商鞅:不循今不法古——后世“驭民五术”非我之本意

    卫鞅变法,1、不循今不法古商鞅的变法主要是战时变法。一些说商鞅“驭民五术”,“商鞅遗毒”害了中国几千年的说法实在是迂腐之见的。司马迁给商鞅作了个评价,说商鞅是天资刻薄之人,意思就是商鞅天性就是个残忍少恩的人。司马迁这是儒家的天命观,完全有失客观公正。

    文章阅读
  • 商鞅变法的过程和结果

    卫鞅变法,商鞅(约前390—前338),本姓公孙,因后来在秦为政有功被封于商,世称商鞅,又叫公孙鞅或卫鞅。公元前361年,商鞅离开魏国到了秦国。公元前359年实施“变法”,创立中国历史上较有成就的第一次政策“改革”。后来由于得罪权贵被车裂而死。

    文章阅读
  • 穷读《庄子》:吃不上穿不好还给人讲寓言的庄子

    庄周家贫,虽能不贫、能富而不求之、不为之,甚至人为致贫、控贫;也可以是客观的、被动的,想不贫而不能,想富而难,无奈消极安之。

    美文欣赏
  • 商鞅变法:“土地改革”促进了百姓的积极性,让秦国腾飞

    卫鞅变法,夏、商、西周,一直强调的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一句话,所有的土地都是国家的。全国的百姓,无论你是诸侯,还是贵族,或是庶民,都只有土地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不得私自转让、交易。地里的产出,要大量上交,留一点生活资料就行了。

    文章阅读
  • 商鞅变法究竟是好是坏,如何看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

    卫鞅变法,导语:秦秦朝能一统天下,结束战乱时期,可见秦国的实力是很强的,可是从周幽王被杀之后,一直在不断的经历着战乱,先是春秋五代十国,再然后是七国争霸,秦国从最开始的无名之辈,到最后战败其他国家,结束战乱时期,从历史发展角度上来说,对中国的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秦孝公时

    文章阅读
  • 怎么轻松读通《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简介,《资治通鉴》,这部“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毛泽东主席曾经十七次批注。历经19年编辑完成,所记历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前后共1362年。

    美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