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文章阅读 > 谭嗣同的性格、身世与环境 文/张灏

谭嗣同的性格、身世与环境 文/张灏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6-14 18:59:27
阅读:
谭嗣同的性格、身世与环境 文/张灏

要了解谭嗣同的思想,他的主观性格和禀赋固然重要,客观环境也同样不容忽视。与许多人一样,谭嗣同的思想大部分来自他对所处环境所作的回应。所谓环境是指三个因素。首先是他的社会背景,特别是他的家世。这个因素对他的影响至少有三方面。他出身仕宦之家,因此受到极良好的传统教育。父亲的游宦,加上他本人南北奔走应试,使他有许多旅行游览的机会。谭嗣同在《三十自纪》一文中,对自己的旅行之广,特别引以为傲,他曾计算他的旅行“合数都八万余里,引而长之,堪绕地球一周”。这些旅行自然增广了他的交游与见识,开阔了他的眼界,例如他在26岁时,曾随他的父亲赴湖北巡抚任所——武昌。武昌也是当时湖广总督张之洞的驻节所在,张的幕府中人才济济,如汪康年、缪荃荪、徐建寅与黄绍箕等,都是当时有学问、有新思想的士大夫。谭嗣同在武昌有机会与他们结识来往,对他的眼界和学识自然极有增益。

谭嗣同的家世不但给他一个良好的学识环境,也给他带来很多问题和困扰,对他的精神产生相当的刺激。他的父亲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官僚,有妻有妾。谭嗣同是嫡出,但母亲死得很早,在家里很受庶母的歧视,和父亲的感情也有隔阂。谭嗣同后来在其《仁学·自叙》里曾提及他的家庭:“吾少至壮,遍遭纲伦之厄,涵泳其苦,殆非生人所能忍受,濒死累矣。”可见家庭给他带来的痛苦。

其次,要了解环境如何影响了谭嗣同的思想,我们不能只注意他的家世背景,我们也得注意他一生中的各种处境。所谓“处境”是指个人生命过程中所自觉其重要性的一些事实或情况。就了解谭嗣同这种知识分子的思想而言,有两种处境特别值得重视。一种是所谓“生命的处境”。这种处境是指生命中不可避免的一些情况和遭遇,例如死亡、恋爱、疾病、衰老和个人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逆境和重大变迁。

另一种可称之为“历史的处境”。这种处境是指国家社会所经历的重大变迁。谭嗣同生长于19世纪的最后40年,正是中国文化思想开始巨变的时代。外力的震荡已由文化的边缘渐渐波及文化的中心。这种巨变,是传统宇宙观的动摇。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传统儒家的宇宙观,因为它是当时一般士大夫主要信仰之所在。这种儒家宇宙观的核心当然是“天人之际”的思想。值得注意的是,天人之际的思想在传统儒家是由一些形而上学概念如阴阳、气化、五行、四时、天、道、性、命等构成的。对于这些观念和天人之际的思想来说,19世纪末叶输入的西学,特别是当时的科学宇宙观和基督教创世观,当然都是一种挑战。

传统宇宙观和价值秩序的动摇,象征着近代中国思想危机的序幕。这就是当时知识分子所面对的历史处境的重要特征。以谭嗣同的禀赋、学识和眼界,他当然要比当时一般的知识分子对这种历史处境来得更为敏感。因此,历史处境和谭嗣同个人的生命处境一样,是影响谭嗣同思想的一个重要因素。

谭嗣同出身士大夫阶层,自然对他的时代的思潮与学风有强烈的感受。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因素一方面可以像社会背景一样造成一种文化氛围,使人浸沉于其中,受其潜移默化。另一方面,它们的影响往往是透过对处境的自觉而造成的,一个人面对各种生命和历史的处境,自然发生问题,产生困惑和焦虑,从而希望能在他的时代的思想和学术潮流中寻求解答。

谭嗣同生长在19世纪下半叶。这个时期正是西学由沿海通商口岸渐渐渗入内陆城市,形成晚清学术界一个日益重要的新潮流的时期。晚清思想的演变不仅是对西学冲击的回应,我们必须同时正视传统对当时思想的影响。这里必须指出的是,谭嗣同这一代知识分子在接触西学时,大多已接近成年,在此之前,由于旧式教育的影响,传统已在他们的人格和思想上留下了很深的痕迹。

谭嗣同是浏阳人,浏阳当地的学风对他当然不无影响。他在30岁前后所写的札记中,曾经透露,浏阳的思想界在19世纪晚期仍有朱学与王学之分。我们现在虽无从考知谭嗣同在当时对两派争论所持之立场,但他对两派的论点甚为熟悉,应可推知:宋明儒学,透过浏阳的学风,构成谭嗣同思想背景的一环。

谭嗣同虽是浏阳人,但他经常出外访学应试,周游各处。因此,晚清儒家学风的主要发展和演变,对他的影响自然更为重要。晚清儒家思想最大的转变,毫无疑问是致用精神之复苏。这种思想的转变,始于乾嘉末年,远在鸦片战争以前,故其开始与西方的冲击并无关系。它的兴起主要还是由于乾嘉汉学在儒家传统内造成的思想反激。

这种反激,就当时的环境而言,是很可以理解的。汉学以训诂考据为主要内容,与现实社会人生脱节,有违儒家之基本入世精神。乾嘉末期,清朝社会内部开始溃烂,儒家学者受时代环境的刺激,开始对汉学之缺乏政治社会意识作自觉的反省,深感有重振儒家致用精神的必要。所谓致用精神就是指儒家以修身经世为本的中心思想。这种精神在当时士大夫圈子里散布,乃有19世纪初叶的经世学派的出现。但是儒家致用精神的流传,绝不限于所谓的经世学派,几乎当时儒家的各个流派都受到了感染。例如当时的宋学和其附庸——桐城学派,在唐鉴、曾国藩的领导之下,多与致用精神相呼应。乃至汉学中的扬州学派之出现与汉宋合流的趋势,也都多多少少和这种致用精神的发酵有关。

相关推荐

  • 谭嗣同的性格、身世与环境 文/张灏

    谭嗣同简介,要了解谭嗣同的思想,他的主观性格和禀赋固然重要,客观环境也同样不容忽视。与许多人一样,谭嗣同的思想大部分来自他对所处环境所作的回应。

    文章阅读
  • “海上生明月”第一期DAY1 | 我们的征程,是星辰与大海

    海上生明月,VLOG DAY 1当夏日黎明的曙光照向大地童稚的少年背上行囊送行的大巴驶离熟悉的家乡鸣笛的列车驶向远方亲爱的同学们,这一场由国台办全国对台干部培训中心、北京出版集团主办,海峡两岸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组织委员会、台湾大中华教育交流协会、北京出版集团《十月少年文学》杂志社、北京出版集

    诗词赏析
  • “海上生明月”第一期DAY1 | 我们的征程,是星辰与大海

    海上生明月,VLOG DAY 1当夏日黎明的曙光照向大地童稚的少年背上行囊送行的大巴驶离熟悉的家乡鸣笛的列车驶向远方亲爱的同学们,这一场由国台办全国对台干部培训中心、北京出版集团主办,海峡两岸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组织委员会、台湾大中华教育交流协会、北京出版集团《十月少年文学》杂志社、北京出版集

    诗词赏析
  • 古今中外尊师名言20句,尊师重道,是人类文化的普遍信仰!

    尊师的名言,**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战国】荀子《荀子·大略》。

    美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