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诗词赏析 > 唐宋名家情系黄鹤楼

唐宋名家情系黄鹤楼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19-12-03 21:26:43
阅读:

黄鹤楼以“天下绝景”号称,名贯古今且蜚声中外,她与江西的滕王阁、湖南的岳阳楼齐名,并称为“江南三大楼阁”。世传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在“江南三大楼阁”中年龄最长。近一千八百年来,黄鹤楼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美丽动人的民间传说,以及浓郁的文化氛围,吸引着海内外的游客。古往今来,吟咏黄鹤楼者难以数计,诗词文赋的数量之多可以说是汗牛充栋。本文拟将唐宋时期的名家与黄鹤楼的情结与朋友们分享。

一、唐代名家

历史上吟咏黄鹤楼影响最大的是唐人崔颢,他的那首题名为《黄鹤楼》的七言律诗,相传折服了诗仙李白,当游遍天下名山大川的李白当见到黄鹤楼壁之上崔颢题写的此诗之后,竟然挥笔写下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14字后,即袖手而去……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开元十一年(723)进士,天宝年间曾官尚书司勋员外郎。司勋,官署名。《周礼》夏官之属,主管功赏事务。北周有司勋上士,隋有司勋侍郎,唐改为郎中,从五品,属吏部。员外郎,官名。员外,本指正员以外之官。晋武帝始设员外散骑常侍、员外散骑侍郎,后者简称员外郎。隋开皇时,尚书省二十四司各设员外郎一人,侍郎不在时,代行曹事。到了唐代,各部均设员外郎,位郎中之次。由此可见,崔颢虽然富有才华,但官做得并不是很大。史载崔颢仕途不能得意的原因是奸臣当道。正是由于怀才不遇,崔颢此诗明显寄寓有学道成仙的心迹……

唐宋名家情系黄鹤楼

崔颢

昔人,从前的人,这里指的是传说中的仙人。“昔人已乘黄鹤去”四句,是说从前的人已经登仙骑着黄鹤飞去了,这里仅剩下孤零零的一座高楼。黄鹤一去不可能再回,千百年来,人们看到的只有那天边漂浮不定的白云。从诗的第一联,我们仿佛看到诗人独自在黄鹤楼凭栏极目远眺,寻觅那飞去的黄鹤。诗的第一句是吊古,第二句是伤今,只因物是人非,感慨也就油然而生。第二联承接第一联,苍茫的天际里空无一物,黄鹤终究没有回来,悠悠长在的白云更使人感到惆怅……

晴川,指白日照耀下的汉江。历历,十分清楚明白。汉阳,因地域位于长江北岸的汉水之北而得名,水北为阳。有必要说明,今人所知的汉阳位于汉水之南,是因为明万历年间汉水改道所致。唐代的汉水入江口在今龟山上游的沌口一带。芳草,散发出香味的青草。萋萋,茂盛的样子。鹦鹉洲,长江中的一块小洲,位于黄鹤楼的东北。东汉末年,以才气自负、曾即兴创作《鹦鹉赋》的祢衡就是在这个洲上被荆州江夏郡太守黄祖杀害的,时人为了纪念祢衡,名其洲为“鹦鹉洲”。亦有必要指出,今人所知的汉阳鹦鹉洲系明清人附会,因崔颢笔下的鹦鹉洲于明初被江水冲毁。乡关,即故乡、家乡。烟波,烟雾笼罩的江面。“晴川历历汉阳树”二句,是全诗的第三联,意思是说凭高俯视,晴天白日照耀下的汉江奔流不息,绕过汉阳那清晰可辨的绿树;长江中的鹦鹉洲上略带芳香的青草长得十分茂盛。看到鹦鹉洲,自然就让人想起了那段同洲名来历相关的历史故事,当年的碧血,今日的青草,使人思之凄然。“日暮乡关”二句是诗的最后一联,意思是说天色向晚,看了半天,也望不到自己的家乡,唯长江上的沉沉烟雾和滚滚波涛,无端地使人增加一段思乡之愁。

此诗“黄鹤”二字连续出现三次,“去”、“空”、“人”三字皆用了二次,严格说来它不是纯正的律诗,只是诗意新颖,读来不觉累赘,且景中寓情,大有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感慨!此诗的高妙之处,既写出了时空景物,又点出了思绪的情感,景和情,不仅形象,而且在理。是凡怀才不遇者,古今同慨。其结尾两句,最令人玩味……

崔颢的这首《黄鹤楼》诗,使九省通衢的武汉市获得了“白云黄鹤”的美称。

历史上游览黄鹤楼心情最为沉重压抑者是诗仙李白。正是由于心情的郁闷,李白在黄鹤楼留下的奇句也就最多。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五岁随父从新疆迁入今四川江油县的青莲镇居住。开元十三年(725),25岁的李白辞川出峡,两年后在安陆入赘,客居十载。李白先后两次入长安求仕无成。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由于“安史之乱”,玄宗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宁夏灵武县西北),是为肃宗,改元至德,尊玄宗为太上皇。早在“安史之乱”的初期,李亨的弟弟永王李璘奉玄宗之命,在江南起兵,准备北上抗击安禄山与史思明的叛军,57岁的李白被招致在他的幕府。在当时,李白不知玄宗父子兄弟之间存有矛盾。为夺皇位,李璘与李亨发生争战,结果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因此坐罪流放夜郎(今贵州省桐梓县东)。十五个月后,李白在到达四川奉节县东的白帝城时遇赦放还。唐代宗宝应元年(762),62岁的李白病死于安徽当涂。

唐宋名家情系黄鹤楼

李白

李白登黄鹤楼见崔颢题诗袖手而去之后,心里总是有点不太舒服。面对着黄鹤楼那绝美的景色,李白按捺不住自己的激情,直接赋诗既然不能,他就采取迂回的方式,进行侧面描写。在题名为《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的七言绝句中,李白写道: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李白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被流放夜郎,此诗写作的时间是在五月,也就是在流放的途中。诗题中的“史郎中钦”即史钦郎中。史钦为人名,郎中为官称,唐尚书省所属各郡中司一级的长官。

此诗之首句用的是西汉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的典故,比喻自己的被放逐。江城即今湖北省会武昌。“落梅花”即古曲名《梅花落》,诗中用“落梅花”看是为押韵而颠倒的,但细品“江城五月落梅花”一句,却有天纲不正、时序错乱之意。此诗多怨望,有寂寞无奈的感慨。诗的最后两句,因意境深远素为后人所称道。

李白的这首绝句,使得武汉市又有了“江城”的美名。

李白吟咏黄鹤楼不得,远望鹦鹉洲上芳草丛生,遥想昔日祢衡为黄祖所杀之事,心中黯然,亦以崔颢《黄鹤楼》诗之大体,随口吟曰: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

芳洲之树何青青。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吴江,本是吴淞江的别称,此处指代长江。陇山,六盘山南段的别称,又名陇坻、陇坂,在今陕西陇县至甘肃平凉一带。“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迁客,即指自己流放夜郎。万般的无奈,尽在“徒极目”三字之中……

此诗吟过,李白的心绪仍未平静,又作《望鹦鹉洲怀祢衡》一首说:

魏帝营八极,蚁视一祢衡。黄祖斗筲人,杀之受恶名。

吴江赋鹦鹉,落笔超群英。铿锵振金玉,句句欲飞鸣。

鹫鹗吸孤凤,千春伤我情。五岳起方寸,隐然讵可平。

才高竟何施,寡识冒天刑。至今芳洲上,兰蕙不忍生。

唐宋名家情系黄鹤楼

黄鹤楼

祢衡(173—198),字正平。东汉平原般(今山东临邑东北)人。少有辩才,长于笔札,然性刚傲物,唯与孔融交好。孔融将其推荐给曹操,曹操欲见之,祢衡却自称狂病,不肯前往。操乃召为鼓史。时大会宾客,操令其改服鼓史之装,意欲辱之。祢衡于操前裸身更衣,反辱曹操,后又至曹操营门外大骂。操大怒,谓孔融曰:“祢衡竖子,孤杀之犹雀鼠耳!顾此人素有虚名,远近将谓孤不能容之。”乃送祢衡于刘表。因性格不合,刘表又将祢衡转送给江夏太守黄祖处。一日,黄祖长子黄射大会宾客,有人献鹦鹉庆贺。应黄射之请,祢衡于席上即兴作《鹦鹉赋》一篇,是时文不加点,敏捷立成,坐客惊叹。祢衡作《鹦鹉赋》之主旨,即借物抒怀,赋中表现出才智之士生于乱世的不幸遭遇。全文辞气慷慨,为咏物小赋中的优秀之作。《鹦鹉赋》创作不久,祢衡因言语冲撞了黄祖,被黄祖杀害,葬于江中沙洲之上,时人为纪念祢衡,称其地为鹦鹉洲。

李白此诗看似哀悼祢衡,实则是渲泄自己成为政治牺牲品的愤懑不平。“才高竟何施,寡识冒天刑。至今芳洲上,兰蕙不忍生”四句,读来让人伤感……

乾元二年(759)三月,当59岁的李白抵达白帝城时遇赦,在喜出望外之际立返江陵。时当夏月,羁旅于江夏的李白,以为天地崇新,复有用世之意,于是多次求人荐引。在屡屡失败之后,李白回首往事,瞻念前途,既多悲愤,又感渺茫,遂常以痛饮狂歌发泄胸中的郁闷。李白曾为当时的江夏太守写了一首古风,诗的题目为《江夏赠韦南陵冰》。全诗如下:

湖桥马惊沙尘起,胡雏饮马天津水。君为张掖游酒泉,

我窜三巴九十里。天地再新法令宽,夜郎迁客带霜寒。

西忆故人不可见,东风吹梦到长安。宁期此地忽相遇,

惊喜茫如随烟雾。玉箫金管喧四筵,苦心不得申长句。

昨日绣衣倾绿樽,病如桃李竟何言。昔骑天子大宛马,

今乘款段诸侯门。赖遇南平豁方寸,复兼天子持温论。

有似山开万里云,四望青天解人闷。人闷还人闷,

苦辛长苦辛。 愁来饮酒二千石,寒灰重暖生阳春。

山翁醉后能骑马,别是风流贤主人。头陀云外多僧气,

山水何曾称人意。不然鸣笳按鼓戏沧流,呼取江南女儿歌棹讴。

我且为君槌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

赤壁争雄如梦里,且须歌舞宽离忧。

此诗题目中言“韦南陵冰”,诗中又言“赖遇南平”,南平、南陵皆指当时的江夏太守韦冰。韦太守生平事迹不详,待考。“天地再新法令宽,夜郎迁客带霜寒”二句,是说自己犯了杀头之罪,所幸圣恩洪大,仅流放夜郎,且途中遇到大赦,只是前途无望,心如霜寒。“宁期此地忽相遇,惊喜茫如随烟雾”,是说本是相会无期,谁知在此意外相逢。因惊喜来得突然,自己如同在烟雾里飘荡。款段,本指马行迟缓貌,此处借指驽马。驽马,能力低下的马。“昔骑天子大宛马,今乘款段诸侯门”,强烈的反差,鲜明的对比,是说自己的境地尴尬。“人闷还人闷,苦辛长苦辛”,“人闷”与“苦辛”反复使用,十字尽道自己心中的愁结。“愁来饮酒二千石”,欲以痛饮狂歌发泄胸中的郁闷,只是借酒浇愁愁更愁。“我且为君槌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实属酒后之言。诗人是借酒力发泄自己心中的愤懑不平:如此雄峻的黄鹤楼,为了朋友他打算槌碎它;难得幽静的鹦鹉洲,他却要朋友帮助他把它倒却……试想李白在当时有一个好的心情,登上了黄鹤楼,他会如此敌视黄鹤楼吗?看到了鹦鹉洲,他会如此怨恨鹦鹉洲吗?“赤壁争雄如梦里”—— 昔日曹刘孙三军赤壁鏖兵,旨在争夺天下霸主,而今视之犹如大梦一场……历史随着江流东逝,富贵原如春梦,万事不必过于认真,当高兴时辄高兴,当放下时且放下,良辰美景,轻歌曼舞,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且须歌舞宽离忧”七字,当是李白此诗之大旨。

有趣的是,李白过黄鹤楼见崔颢诗袖手之事,当时就有人将此作为诗坛雅谈,又因李白有“我且为君槌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的酒后之言,后人便以此为题加以渲染广传。《杨州庵外集》中即有如下一段记载:

李白过武昌,见崔颢《黄鹤》诗,叹服不复作,去而赋《金陵凤凰台》。其后禅僧用此事,作一偈申:“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原是借此一事设词,非太白诗也。流传之久,信以为真。宋初,有人伪作太白《醉后答丁十八诗·黄鹤高楼已捶碎》一首,乐史编太白遗诗,遂收入之。

登金陵凤凰台》诗如下: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分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捶碎黄鹤楼》诗如下:

黄鹤高楼已捶碎,黄鹤仙人无所依。黄鹤上天诉玉帝,

却放黄鹤江南归。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

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君平帘下谁家子,

云是辽东丁令威。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

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晖。

乐史,北宋史学家,有《太平寰宇记》传世。

东晋陶潜《搜神后记》记载说:“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遂高上冲天。今辽东诸丁,云是先世有升仙者,但不知名字耳。”

李白《醉后答丁十八》诗原本吟咏黄鹤楼,诗中将丁令威学道成仙化鹤归故乡一事相连,为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一诗平添了不少情趣,回味颇多。

是时,年近花甲的李白深知功业难以成就,自信诗文可以传世不朽,又作《江上吟》抒怀: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美酒樽中置千斛,

载妓随波任去留。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兴酣落笔摇五岳,

诗成笑傲凌沧洲。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木兰,一种落叶乔木。枻,船桨。沙棠,树名,古代神话里说它的果实可能御水,吃了使人不致淹死。玉箫、金管,精美的管乐器。此处指代吹奏管乐的人。樽,酒杯。斛,量器名,也是容量单位。南宋以前十斗为一斛。妓,歌女、舞女或艺女。唐代的妓,包括歌妓、舞妓或艺妓,是指以歌舞音乐娱悦他人的女子,和后世以卖淫为职业的妓女有别。任去留,去留无意。仙人,乘坐黄鹤的得道者。“海客无心随白鸥”,典出《列子·黄帝篇》,说有一个人住在海边,很爱鸥鸟,每天清晨都到海边去,有成百的鸥鸟飞集到他的身边。“仙人”二句,是说象仙人一样,等着乘黄鹤飞升;象海客一样,毫无猜忌地与白鸥在一起。屈平即屈原,战国时楚人,著名诗篇《离骚》是他的代表作。悬日月,如悬在天上的太阳月亮一样,光辉永久。楚王,指屈原时代的楚怀王、顷襄王。台,指楚国当时著名的阳云台等。榭,台上的房屋。空山丘,是说原来的台榭没有了,只剩下山陵土丘。兴酣,兴致畅快、高涨。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凌,超越。沧洲,水边之地。“兴酣落笔摇五岳”二句,是说兴致酣畅时,下笔写诗,力量能摇撼五岳;诗篇写成后,气凌江海。汉水即汉江,由西北流向东南方。“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是说富贵不可能长在,就如同汉水不可能倒流。

如果说以上几首诗的情绪比较低沉的话,那么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心境就大不相同了。广陵即扬州。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代的黄鹤楼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唐代的扬州也是天下最为繁华的都市,当时就有“扬一益二”的美称。(扬即扬州,益即成都。)

西辞,向西告别。李白此诗写于黄鹤楼,因扬州位于黄鹤楼之东,顺江东下的孟浩然告别黄鹤楼自然就是“西辞”了。在地点表明之后,李白写出了送客的时间,即“烟花三月”。烟花,指春天笼罩在蒙蒙雾气中的绮丽景物。江南的春天,风光明媚,一直是骚人墨客心向神往的地方。花团锦簇、绣户珠帘的名都扬州更是文人骚士梦寐一游的胜地。孟浩然去扬州的心情大概是不错的。虽然如此,老朋友在短暂相聚之后又要分离,后会又不知何日,彼此之间都有难分难舍的感受。在楼头话别之后,孟浩然就登舟启程了。诗人站在江岸边,眼见孤舟扬帆顺流破浪前进,由近渐远,最终消失在白云碧水之间,远远望去,只有一江汹涌的波浪,前推后涌,不停地奔向碧空尽处,仿佛是带着自己的深情恋意在追赶着那远去的孤帆……

李白此诗把送别友人依依不舍的心情,以描写自然景色来表达,写景见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使人读了以后,产生无尽的遐想。

此诗因此被后人称之为是一首绝妙的送行诗。

李白此诗题目中所说的孟浩然,年龄比李白稍大,在诗坛上因早已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十分敬重。诗中称孟浩然为“故人”,尤见二人的交情甚厚。

提起孟浩然,自然也要说一说他的那首《江夏送客》诗:

以我越乡人,逢君谪官者。分飞黄鹤楼,流落苍梧野。

驿使乘云去,征帆延溜下。不知从此后,分袂何时把。

孟浩然(689—740),本为湖北襄阳人,早年隐居鹿门山。史载开元十六年(728)到长安,应进士不第后自洛之越。越即越州。隋初改会稽郡为越州,宋废,在今浙江绍兴。

此诗首句“以我越乡人”,即言自己是越州人。谪官者,即诗题中的客,惜姓名不详。“分飞黄鹤楼”数句,是说今朝黄鹤楼离别,从此天各一方,不知何日再能相会……苍梧,山名,又名九嶷。相传舜葬于苍梧之野,地在今湖南宁元县境。分袂,离别。把,握手。

晋唐时期究竟有多少诗人吟咏黄鹤楼,今已无从得知,然从《湖北金石存佚考》中的“熙宁二年《鄂州杂诗碑》,界作五层,共录六朝唐人诗凡三十九首,在黄鹤楼后斗姥阁西壁”的记载来看,在黄鹤楼留下诗迹的诗人的确不少,除以上所述名家之外,尚有以下几位大家素为世人注重。(熙宁,北宋神宗年号。熙宁二年,即公元1069年)

王维诗《送康太守》:

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朱栏将粉堞,江水映悠悠。

铙吹发夏口,使君居上头。郭门隐枫岸,侯吏趋芦洲。

何异临川郡,还封康乐侯。

王维(701—761),唐代山水诗人,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王维与李白同一年出生,因其才华横溢,在开元九年(721)的科举考试中荣获进士第一名。开元二十二年(734),张九龄为相,提拔王维为右拾遗。不久,张九龄被贬,王维也遭到冷遇,出使塞上。至开元二十七年方从凉州回到长安。后官至尚书右丞。据《王维年谱》记载,王维于开元二十八年(740)“迁殿中侍御史。是冬,知南选,自长安经襄阳、郢州、夏口,至岭南”,由此得知,王维写作此诗时年方四十。

唐宋名家情系黄鹤楼

王维

粉堞,即白色女墙。芦州,长满芦苇的沙洲,位于鄂州,伍子胥渡江处。唐《骆宾王集》三《晚泊江镇》诗中亦有“夜乌喧粉堞,宿雁下芦洲”句。临川郡,古郡名,在今江西抚州吁江宜黄水一带。在秦为九江郡,在汉为豫章郡地。三国吴孙亮太平二年(257)分豫章东部都尉立临川郡。康乐,县名。西晋太康元年(280),始将阳乐县改名为康乐县,故城在江西万载县东。康乐侯,此指南朝宋人谢灵运。谢灵运(385—433),南朝宋阳夏人,谢玄孙,袭封康乐公。谢灵运曾任临川内史,因行为放纵,为有司所纠,流徙广州。

顾况诗《黄鹤楼歌送独孤助》:

故人西去黄鹤楼,西江之水天上流。黄鹤杳杳江悠悠。

黄鹤徘徊故人别,离壶酒尽青丝绝。绿屿没余烟,白沙连晓月。

顾况(?—约814年),字逋翁,苏州海盐(今属浙江)人,唐肃宗至德二年(757)进士,长于诗歌,工书画,与韦应物有交往。曾为韩节度判官。德宗时曾任著作郎。顾况性情诙谐,因作诗嘲讽当朝权贵,被贬饶州司户。晚年结庐茅山,自号“华阳山人”,隐居以终。独孤,复姓。独孤助,人名。生平事迹待考。此诗一名《黄鹄楼歌送人》。“鹄”、“鹤”古时通用。

唐宋名家情系黄鹤楼

顾况

“故人西去黄鹤楼”,与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意相反。“西去黄鹤楼”,即离开黄鹤楼向西边而去,“西江之水天上流”,朝西望去,长江之水如同从天而落。“黄鹤杳杳江悠悠”,黄鹤音迹全无,唯江水悠悠流长。“黄鹤徘徊故人别”,是说二人在黄鹤楼分别时难分难舍之情。“离壶酒尽青丝绝”,因送行的时间较长,路走了不少,酒喝光了,路边前人栽种的垂柳也没有了。北周庾信有“村桃拂红粉,岸柳被青丝”的诗句,李白亦有“今朝白门柳,夹道垂青丝”之句。“绿屿没余烟”,绿色的沙洲被烟雾笼罩着。“白沙连晓月”,拂晓的月光与白沙连成了一片。寥寥数十字,极言朋友离别时的惆怅……

孟郊诗《鹦鹉洲送王九之江左》:

昔登江上黄鹤楼,遥爱江中鹦鹉洲。洲势逶迤绕碧流,

鸳鸯鷄鶒满江头。江头日落沙碛长,金沙耀耀动飚光。

舟人牵锦缆, 浣女结衣裳。 月明全见芦花白,

风起遥闻杜若香,君行采采莫相忘。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永康(今浙江德清县)人。早年居住河南嵩山,中年三次赴考皆不利,46岁时始中进士,50岁才任溧阳县尉。因孟郊终日吟诗,不务吏事,溧阳县令分其半俸另委他人代行职务,孟郊因此辞官回家。唐宪宗元和元年(806),由河南尹郑余庆荐引,任河南水陆转运判官,试协律郎。元和九年(814),郑余庆再荐孟郊为兴元军参谋,试大理评事,可惜在赴任途中的河南阌乡县暴病而亡。孟郊一生穷愁潦倒,其作品主要表现个人坎坷不遇的牢骚和对世态炎凉的不满。有《孟东野集》传世。

唐宋名家情系黄鹤楼

孟郊

王九即王迥,号白云先生,孟郊的朋友,二人私交甚笃。江左,即江东。“昔登江上黄鹤楼,遥爱江中鹦鹉洲”二句,是说当年游览黄鹤楼时,看到鹦鹉洲后自然生起了喜爱之情。逶迤,连绵不断。鸳鸯、鷄鶒,皆为水鸟名。沙碛,沙石堆积而成的浅滩。熠熠,闪光发亮。飙,风。浣,洗涤。浣女,洗衣服的妇女。芦花,指芦苇花轴上密生的白毛。杜若,香草名。采采,语出《尚书·皋陶谟篇》:“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载采采’。”孔安国《传》:“载,德;采,事也。称其有德,必言其所行某事某事以为验。”“君行采采莫相望”一句,是对王迥的赞美之词。

武元衡诗《送田端还鄂渚使府》:

孤云迢递恋沧州,劝酒梨花对白头。南陌送归车骑合,

东城怨别管弦愁。清油幕里人皆玉,黄鹤楼中月并钩。

君去庾公犹独在,驰心千里大江流。

武元衡(758—815),字伯苍,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唐德宗建中四年(783)举进士,宪宗元和二年(807),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宰相)。时欲改革政治的王叔文使人诱以为党,拒不纳。刘禹锡求为判官,复不许。一日早朝,被人暗杀,谥忠愍。

沧洲,滨水的地方,古称隐者所居。庾公,指东晋宰相庾亮。庾亮(289—340),字元规,颍川鄢陵人。咸和九年(334),陶侃死,庾亮代镇武昌,任征西将军,握重兵。诗中“东城怨别管弦愁”七字,道出了武元衡与客人离别时的伤感。“黄鹤楼中月并钩”,形容黄鹤楼的高大雄伟。

刘禹锡词《浪淘沙·鹦鹉洲头浪飐沙》:

鹦鹉洲头浪飐沙,青楼春望日将斜。衔泥燕子争归舍,

独自狂夫不忆家。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今江苏徐州人,一说河南洛阳人。唐德宗贞元九年(793)进士及第,授太子校书,后为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僚,调补京兆渭南主簿,升监察御史。永贞元年(805),与柳宗元等一同参加王叔文、王伾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贬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改贬郎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十年后,与柳宗元等被召还长安,因权贵所忌,又出为播州刺史,改迁连州。穆宗时转夔州、和州刺史。开成元年(836)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时人称为“刘宾客”。

唐宋名家情系黄鹤楼

刘禹锡

《浪淘沙》,唐时民歌名,为刘禹锡首创,后演变为词牌名。 ,风吹物动。浪飐沙,即风吹浪动,浪涌沙飞。青楼,一指帝王之宅,一指显贵人家之闺阁。此指后者。“日将斜”,太阳快要落山了。“狂夫”,作者自称。“不忆家”,不想念家乡。

白居易诗《赴黄鹤楼卢侍御宴》:

江边黄鹤古时楼,劳置华筵待我游。楚思渺茫云水冷,

商声清脆管弦秋。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

总是平生未行处,醉来堪赏醒堪愁。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今陕西渭南人,生于河南新郑。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进士及第,授校书郎。元和二年(807)任翰林学士,次年迁左拾遗。元和十年(815)贬江州司马。元和十三年(818)诏除忠州刺史。后又任杭州、苏州等地刺史及太子少傅,官终刑部尚书。晚年寓居洛阳香山,自号“香山居士”。卢侍御名字不详,疑是大诗人卢纶,待考。侍御,官名。

唐宋名家情系黄鹤楼

白居易

“江边黄鹤古时楼”,是说黄鹤楼屹立在长江之滨,历史悠久。“劳置华筵待我游”,是说卢侍御在黄鹤楼中设宴等待白居易前来游玩。头陀寺,唐人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图志》中记载说:“在江夏县东南二里。”南宋人陆游在《入蜀记》中说:“头陀寺,在州城之东隅石城山……李太白《江夏赠韦南陵》诗云‘头陀云外多僧气’正谓此寺也。”南宋人祝穆在《方舆胜览》中说:“头陀寺,在黄鹤山上,自南齐王(简栖)作碑,遂为今古名刹。”考鄂州著名景物,皆在黄鹤山,以方向而论,在头陀寺者为东楼,在南者为南楼,在西者曰黄鹤楼,在北者曰北榭。白居易此诗写得气势磅礴,但《尘史》的作者评论说:“白传自江州赴忠州,过江夏,有《卢侍御于黄鹤楼宴罢同望》诗,曰‘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句则美矣,然头陀寺在郡城之东绝顶处,西去大江最远,风涛虽恶,何由及之。或曰甚之之辞。”“总是平生未行处”,寥寥7字表明白居易乃平生第一次游览黄鹤楼。“醉来堪赏醒堪愁”,酒醉时的感觉与酒醒后的感觉截然不同,是因为诗人当时的心情不同。

贾岛诗《黄鹤楼》:

高槛危檐势若飞,孤云野水共依依。青山万古长如旧,

黄鹤何年去不归。岸映西州城半出,烟生南浦树将微。

定知羽客无因见,空使含情封落晖。

贾岛(779—843),字阆仙,一作浪仙,范阳(今北京附近)人。因家境贫困,屡次应进士试不中,一度出家为僧。因受韩愈的影响而还俗。后半生曾担任过遂州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普州(今四川安岳)司仓参军等职。一生在穷愁潦倒中度过。因其作诗十分注重字句的斟酌,人称“苦吟诗人”。

“高槛危檐势若飞”,形容黄鹤楼高耸入云、飞檐雄峻。“孤云野水共依依”,是说云水相连,难以分别。“青山万古长如旧”二句,是说江山依然如故,只是黄鹤去后未归。“岸映西州城半出”二句,是说登上黄鹤楼,四面八方的景物尽收眼底,或俯瞰,或眺望,山光水色,令人赏心悦目。“西州”一作“西山”。羽客,道士,犹言羽人。此处是指乘黄鹤的仙人。

李群玉诗《黄鹤楼》:

江上花楼灏气间,满帘春景见群山。春岚绿水将愁去,

深入吴云瞑不还。

李群玉(803—862),字文山,唐澧州(今湖南澧县)人,善于吹笙和写字,长于词赋,文采藻丽。李群玉清才旷逸,不乐仕进,专以吟咏自适。唐宣宗八年(854),年过五十的李群玉赴长安进诗三百篇,得到当时宰相裴休的推荐,诏授弘文馆校书郎,有《李群玉集》。

花楼,指黄鹤楼。灏气,弥漫于天地之间的大气。从“春岚绿水将愁去”一句,即可见诗人登上黄鹤楼的心情。此诗借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韵。

罗隐诗《黄鹤楼》:

野云芳草绕篱边,勿向东流倚少年。秋色未催榆塞雁,

客心先下洞庭船。高歌酒市非狂者,大嚼屠门亦偶然。

车马同归莫同恨,古人头白尽林泉。

罗隐(833—909),本名横,字昭谏,自号江东生,余杭(今浙江富阳县)人。罗隐年少时就负诗名,只因议论时政,讥刺公卿,在科举上一直遭到挫折,因十年进士不中,遂改名为隐。罗隐到了五十多岁,转投奔浙江的镇海节度使钱,始得重用。其诗与散文皆有相当高的成就,是唐代著名作家。

“野云芳草”句,是说云霞野草在篱边环绕。“野云”一作“驿云”。“勿向东流倚少年”,是说自己的年龄已不是少年时代,应当有自知之明了。“秋色未催榆塞雁”二句,有年已过秋的伤感。酒市,卖酒之市。屠门,肉铺,宰牲畜的地方。大嚼屠门,比喻羡慕但不能得到,却想像已得之状聊以自慰。《初学记》二六引汉桓谭《新论》:“人闻长安乐,出门向西笑。人知肉味美,即对屠门而嚼。”三国魏曹植《曹子建集》九《与吴季重书》:“过屠门而大嚼,虽不得肉,贵且快意。”一作“屠门大嚼”。“车马同归莫同恨”二句,是说贫穷富贵皆是几十年的事情,自古以来,没有一个人能逃脱死亡。

王贞白诗《晚泊汉阳渡》:

落月临古渡,武昌城未开。残灯明市井,晚色辨楼台。

云自苍梧去,水从嶓冢来。芳洲号鹦鹉,用记祢生才。

王贞白,字有道,生卒年不详。唐永丰(今江西省上饶)人,乾宁二年(895)进士及第,授校书郎,尝与郑谷、罗隐、方干、贯休同唱和。有《灵溪集》。

苍梧,一为县名,在广西东南。一为山名,即湖南宁远县境内的九嶷山。嶓冢,山名,在陕西宁强县北。东汉水发源于此。《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芳洲号鹦鹉,用记祢生才”,是说鹦鹉洲因祢衡而得名,看到鹦鹉洲,就会让人想起他那篇即兴创作的名篇《鹦鹉赋》。

二、宋代名家

两宋时期,吟咏黄鹤楼的诗人不少,其中以卢郢、苏轼、苏辙、陆仪、陆游、范成大、王十朋、张泳、罗与之、周弼等人的诗句最为脍炙人口。

卢郢系五代末北宋初年的大诗人,在诗坛颇负盛名,他的那首题名为《黄鹤楼》的七言律诗写得极有韵味:

黄鹤何年去杳冥,高楼千载倚江城。碧云朝卷四山景,

流水夜传三峡声。柳暗西州供骋望,草芳南浦偏离情。

登临一晌须回首,看却乡心万感生。

卢郢,金陵(今南京)人,好学有才艺,膂力过人,善吹铁笛。南唐后主时试赋擢第一。尝代徐铉为文。铉以文进,后主曰:“语势似非卿所作。”铉以实对,郢由是知名。后归宋,累官至南全守,有治绩。考徐铉系五代宋初文字学家,生卒年为公元916—991年,初仕南唐,后归宋。卢郢既代徐铉为文,其生活的年代当与徐铉相似。

“黄鹤何年去杳冥”二句,是说黄鹤一去杳无音信,然而黄鹤楼雄峙江城边也已有千年了。“碧水朝卷四山景”二句,言在黄鹤楼上所见到的景色。西州,晋宋时代扬州刺史治所,以治事在台城西,故曰西州。“看却乡心万感生”,遥望故乡,甜酸苦辣,感慨颇多。

历史上以词咏叹黄鹤楼最有名的是苏轼,他的那首《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词富有情趣:

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苏轼(1036—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22岁中进士,历任凤翔府签判、杭州通判,知密、徐、湖诸州。元丰年间,因“乌台诗案”被指控讥刺新法而下狱,后贬居黄州。元佑年间,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除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改知颍州、扬州。还京,迁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再知定州。绍圣初,坐讪谤贬惠州,徙儋州。徵宗立,赦还,卒于常州。苏轼才情奔放,为宋代杰出作家,诗、词、文赋皆有很高的成就。著述颇富。

唐宋名家情系黄鹤楼

苏轼

鄂州朱使君寿昌,即鄂州刺史朱寿昌。朱寿昌,字康叔,扬州天长人,以父巽荫守将作监,历知阆州,有政绩。母刘氏,朱巽之妾,方娠而出嫁民间。朱寿昌出生后数岁始归其父身边,母子不相闻长达五十年。熙宁初年,朱寿昌弃官刺血写《金刚经》,行四方求母,终得之于陕州,乃迎母并二弟归,由是以孝闻。士大夫自王安石、苏轼以下多以歌诗赞美之。仕终司农少卿。

鄂州,隋改江夏郡置,时隔不久,仍曰江夏郡。唐又改称为鄂州,宋曰鄂州江夏郡。今简称湖北省为鄂以此。鄂州州治,今湖北省会武昌,黄鹤楼所在地。江汉,指长江与汉水。二水自西北奔流而下,汇合于鄂州。“江汉西来”四字,描写出江汉二水浩浩荡荡自西而来的雄伟气势。高楼,即指黄鹤楼。此时的黄鹤楼座落于武昌黄鹄矶上,俯临大江。一个“下”字,表示黄鹤楼的高显。蒲萄深碧,是说黄鹤楼下的江水渊深澄流,用葡萄酒比喻江水,极富情趣。岷、峨,二山名,指岷山、峨嵋山,位于四川、甘肃边境,为长江黄河的分水岭。岷峨雪浪,指岷山、峨嵋山上的雪水。锦江,水名,在四川成都南,又名流江、汶江,俗名府河。传说蜀人织锦濯其中则绵色鲜艳,濯如他水,则锦色暗淡,故名锦江。“犹自带”三句,是说长江有岷山、峨嵋山的雪水,带有锦江的春色。李白有“江带峨眉雪”之吟,杜甫有“锦江春色来天地”之句,苏轼化用李杜二诗句,在写景中融入了浓郁的乡思。南山,指终南山,位于陕州境内。朱寿昌曾经做过陕州的通守,故苏轼言“君是南山遗爱守”。(通守即通判)剑外,指剑门关以南的地方。苏轼故里眉山,在剑门山之南,故言“我为剑外思归客”。杜甫曾用“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的诗句,来表白自己的愤懑与自负,因“乌台诗案”谪居黄州的苏轼其心情亦与之相似。“对此间”句,意思是面对此间风物,自然会融景兴感,在老朋友面前,我就要敞开心扉,无话不说了……

《江表传》,西晋人虞溥撰写,是记载三国时代吴国人物事迹的史书,此处代指三国典籍。魏蜀吴三国逐鹿,有许多悲壮的故事发生在长江两岸,其中赤壁之战更是三国风云人物际会的著名战役,其地点就在苏轼的谪居地黄州。苏轼劝老朋友“《江表传》,君休读”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看到了鹦鹉洲,就想起了“狂处士”祢衡。祢衡性刚傲物,不见容于曹操,最终死在莽夫、荆州江夏太守黄祖之手。“真堪惜”三字,是对祢衡不幸的哀悼。“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二句,是在叹息埋葬祢衡的沙洲:除了芦苇花萧瑟之外,什么都没有,才华横溢的祢衡,其冤魂也不知现在何所?如此苍凉的笔调,显然是对祢衡的悼惜叹赏。“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二句,是说才士被杀,英名犹存,然而迫害祢衡的曹操、黄祖虽然曾经不可一世,但最终不也是被大浪淘尽,“飘忽”而去吗?苏轼在《赤壁赋》中也曾言曹操“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用意与此相似。秀才遇着兵,有理说不清。“争底事”,即争何事,大意是一介书生何必要去与莽夫纠缠不休。“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意思是希望老朋友超然于政治风云之外,寄意于文章事业。谪仙,即李白。唐代大诗人贺知章一见李白,即言其有谪仙之风,故后人称李白为谪仙。“追黄鹤”三字,是用李白流放夜郎途中游览黄鹤楼的故事劝勉老朋友,当然也有自励的一面。结句“黄鹤”与开端“高楼”相呼应,给人产生无尽的遐想……

苏轼曾多次顺大江上下,对于黄鹤楼他并不陌生。此词虽写于黄州,然词中所写的景物情事都是身为鄂州太守的老朋友朱寿昌所熟悉的,眼前景,意中事,胸中情,相互契合,读来既让人觉得亲切,更值得回味。

苏轼的弟弟苏辙亦为散文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曾以黄鹤楼为题作诗,他的那首《赋黄鹤楼赠李公择》诗也很别致:

前年见君河之浦,东风吹河沙如雾。北潭杨柳强如春,

樽酒相携终日语。君家东南风气清,谪官河不称情。

一麾夏口亦何有?高楼黄鹤慰平生。荆江洞庭春浪起,

汉沔初来入江水。岸头南北不相知,惟见风涛涌天地。

巫峡潇湘万里船,中流鼓楫四茫然。高城枕山望如带,

华榱照日光流渊。楼上骚人多古意,坐忘朝市无穷事。

谁道武昌岸下鱼,不如建业城边水。

苏辙(1039—1112),字子由,嘉佑二年(1057)与兄苏轼同登进士。神宗元丰年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久抑下僚。哲宗时,累官翰林学士、门下侍郎。绍圣年间,又以直言屡遭贬谪。徽宗时代,蔡京当国,降居许州。自号颍滨遗老。谥文定。苏辙为文汪洋澹泊,有奇杰之气。有《栾城集》传世。

唐宋名家情系黄鹤楼

苏辙

李公择(1027—1090),名李常,南康建昌(今属江西)人,皇佑进士,熙宁中为右正言,王安石与之善。王安石立新法,李常极言其不便,王安石遣所亲密谕意,李常仍坚持自己的观点。元丰六年(1083),迁礼部侍郎。哲宗时累拜户部侍郎、御史中丞。此诗目下原有“公择时知鄂州”6字。宋刻大字本作《题黄鹤楼赠李公择》。

夏口,鄂州州治,即今湖北省会武昌,武汉市三镇之一。黄鹤楼座落在夏口黄鹄山滨江处。“荆江洞庭春浪起,汉沔初来入江水”八句,是说黄鹤楼所处的位置雄峻壮观。“高城枕山望如带,华榱照日光流渊”二句,是说黄鹤楼高显入云。椽,放在檩上架屋瓦的木条。华榱,十分美观的椽子。 “楼上骚人多古意”,是说骚人墨客登上黄鹤楼后,吊古之情油然而生。“坐忘朝市无穷事”,坐在黄鹤楼中俗念凡心荡然无存。“谁道武昌岸下鱼,不如建业城边水”,典用东吴孙权建都武昌时,将建业军民迁徙至武昌,当时民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苏辙反用其意,言武昌鱼远胜建业水。此处的武昌,指今鄂州市政府所在地,与黄州隔江相对。

南宋爱国将领岳飞的文学才华可以说是古代将帅中少有的,他的《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也被称为是不朽的词作: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

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钱骑满效几,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

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汤阴县)人,南宋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韩世忠、张俊、岳飞、刘光世)之一。

唐宋名家情系黄鹤楼

岳飞

南宋人王十朋曾以进士第一名噪一时,他的那首题名为《黄鹤楼》的七言律诗写得颇有气势:

江汉西来于此会,朝宗东去不须分。银涛远带岷峨雪,

烟渚高连巫峡云。鹦鹉洲悲狂处士,蛟龙池化故将军。

登临长愿如今日,尘静元规楚不氛。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温州乐清人。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第一。历知饶、夔、湖、泉等州,后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其诗文浑厚质朴。有《梅溪集》等。

“江汉西来于此会”二句,是说长江与汉水于此合流后直奔大海。“银涛远带岷峨雪”二句,是说长江之水来自岷峨雪山,历经巫峡。狂处士,指祢衡。故将军,疑指唐人李思训。李思训名建,开元初年,官武卫大将军,封彭国公。善画山水树石,笔致遒劲,金碧辉映,自成家法。后人画着色山水,多取其法。唐人李邕有《云麾将军李思训碑》。“鹦鹉洲悲狂处士”二句,既是哀悼祢衡,亦是凭吊先烈。“登临长愿如今日”二句,是说但愿天下就象今日这样,永久安宁太平。

自三国至南宋,黄鹤楼历经了千年的风风雨雨,其间时废时兴。淳熙四年(1177),范成大游览重新修建的黄鹤楼,留下了一首极有韵味的七言律诗《黄鹤楼》:

谁将玉笛弄中秋,黄鹤飞来识旧游。汉树有情横北渚,

蜀江无语抱南楼。烛天灯火三更市,摇月旌旗万里舟。

却问鲈乡垂钓叟,武昌鱼好便淹留。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南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官至参知政事。以诗著称,有《石湖集》。范成大有《吴船录》二卷,记录从成都乘船至临安(今杭州市)沿途所见的名胜古迹。

“谁将玉笛弄中秋”,点出了此诗的写作时节是中秋佳节,范成大游览黄鹤楼显然是中秋夜皓月当空之时。“黄鹤飞来”句,是说黄鹤听到玉笛声,便旧地重游,来到了黄鹤楼。范成大于孝宗淳熙四年(1177)游览的黄鹤楼,是重新建成的,因此前的旧楼早毁,故言“黄鹤飞来识旧游”。“汉树有情横北渚”二句,融情于景,是说江北汉阳的树木依稀可辨,大江从西而来,依偎着黄鹤楼向东而去。“烛天灯火三更市”二句,是说夜至三更了,江上的烛光灯火依然通明,旅船上的旌旗在月光下不停地飘动着。“却问鲈乡垂钓叟”二句,是说问一声垂钓的老人:武昌的鱼味美不美?如果美,我就想在此多住几天。北宋苏轼在《赤壁赋》中借客人之口将武昌的鳜鱼说成是“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范成大将武昌鱼的产地说成是“鲈乡”,即借此典。

在范成大游览黄鹤楼的前后,有一位大诗家曾两次游览黄鹄山,他就是有“爱国诗人”之称的陆游。

南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平生第一次游览黄鹄山的陆游在《入蜀记》中记述说:

黄鹤楼,旧传费祎飞升于此后,忽乘黄鹤来归,故以名楼,号为天下绝景。崔颢诗最传,而太白奇句得于此者尤多。今楼已废,故址亦不复存。问老吏,云在石镜亭、高楼之间,正对鹦鹉洲,犹可想见其地也。

此段文字表明,黄鹤楼因费祎得道成仙飞升后乘黄鹤来归而得名。历代诗人吟咏黄鹤楼之作,以崔颢之诗最为脍炙人口,而李白留下的奇句最多。只是陆游写作《入蜀记》时,黄鹤楼早已不存在了,其故址,知道者也不是很多。

淳熙五年(1178),由四川顺江东下的陆游第二次游览黄鹄山,是时黄鹤楼已恢复旧观。在《黄鹤楼》一诗中,陆游写道:

手执仙人绿玉枝,吾行忽及早秋期。苍龙阙角归何晚,

黄鹤楼中醉不知。江汉交流波渺渺,晋唐遗迹草离离。

平生最喜听长笛,裂石穿云何处吹。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宋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绍兴年间试礼部,因遭秦桧忌,被黜免。孝宗隆兴初年,赐进士出身,除枢密院编修。后任建康、夔州等地通判。此后转入王炎及范成大幕府。光宗时以宝章阁待制致仕,封渭南伯。终年85岁。陆游是杰出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艺术创作,继承了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的优良传统,是我国文化史上一位具有深远影响的卓越诗人。主要著作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放翁词》、《南唐书》、《老学庵笔记》、《入蜀记》等。

“手执仙人绿玉枝”二句,是说手中拿的是仙人爱用之物,我游览黄鹤楼的时间是刚刚进入秋季的时候。“手执”一作“手把”。苍龙,东方七宿之合称,即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史记·天官书》:“东宫苍龙,房、心。心为明堂。”苍龙阙角,是说夜已深沉,七宿已经西斜。“苍龙阙角归何晚”二句,是说自己在黄鹤楼中酩酊大醉,不知时间的早晚。“江汉交流”句,是说江水、汉水于此交汇后波涛滚滚,浩浩荡荡。“晋唐遗迹草离离”,是说黄鹤楼边的晋唐遗址之上芳草长得十分繁茂。“平生最喜听长笛”二句,是说自己一生中最喜爱听的就是别人演奏长笛,而今传到耳边的那裂石穿云之声不知来自何方。

南宋人周弼曾多次游览黄鹤楼,他的那几首有关黄鹤楼的诗也颇多余韵:

城上危楼高缥渺,城下澄江复相绕。有时漾影入中流,

俯看鱼游仰飞鸟。近楼多少未行舟,满江落花洒汀洲。

人同江狎不怕浪,登楼对酒弹箜。大别山头白云起,

金口渡头雨如洗。半钩新月上弧城,还照江楼与江水。

晴江依旧泻浔阳,黄鹤无由归故乡。一声玉笛起何处,

燕扑阑干花影长。

戚戚登临地,凄凄欲幕天。相看数株柳,不尽一声蝉。

山冷云生絮,江空月上弦。无缘舍尘事,间向白鸥眠。

欲尽残春酒,登临事已违。听我怀旧笛,添尽御寒衣。

鸟向青山没,人来赤壁稀。最怜城侧树,无可作花飞。

周弼,字伯弼,汝阳人,一作汶阳人,周文璞之子。善墨竹书法,有《三体唐诗》、《端平诗隽》。周弼的生卒年不详,大约1228年前后在世。

以上三首诗,第一首名之为《黄鹤楼歌》,第二首题为《登黄鹤楼》,第三首题为《春暮登黄鹤楼》。

“晴江依旧泻浔阳,黄鹤无由归故乡”二句,是说长江依旧东流,黄鹤却一去不返。大别山,指今汉阳龟山。金口,在今武昌上游。“戚戚登临地,凄凄欲幕天”十字,道出了作者登临黄鹤楼的心情沉重。“鸟向青山没,人来赤壁稀”十字,写出了当日黄鹤楼四境的凄冷之状。赤壁,指今黄州赤壁。

两宋时期除以上数人之外,北宋人张泳,南宋人陆仪、罗与之的几首诗也值得一说。

张泳诗《登黄鹤楼》:

重重轩槛与云平,一度登临万想生。黄鹤信移烟树老,

碧云魄乱晚风清。何年紫陌红尘息,终日空江白浪生。

莫道安邦是高致,此身终约在逢瀛。

张泳,北宋人,生平事迹不详,待考。

“重重轩槛与云平”,是说黄鹤楼的高大雄伟。“一度登临万想生”,是说登上了黄鹤楼感慨万千。“黄鹤信移烟树老”四句为吊古伤今。“莫道安邦是高致”二句,是说仕途虽然是世人企羡之事,但终究不如得道成仙,隐居蓬莱仙岛。

陆仪诗《黄鹤楼》:

长江巨浪拍天浮,城郭相望万景收。汉水北吞云梦入,

蜀江西带洞庭流。角声交送千家月,帆影中分两岸秋。

黄鹤楼高人不见,却随鹦鹉过汀洲。

陆仪,南宋人,生平事迹不详,待考。

陆仪此诗写得也很有气势。“黄鹤楼高人不见,却随鹦鹉过汀洲”二句,是说乘黄鹤而来此楼的仙人已经看不到了,遥望鹦鹉洲,吊古之情油然而生……

罗与之诗《黄鹤楼》:

翚飞栋宇据城端,车马城中得异观。双眼莫供淮地阔,

一江不尽蜀波寒。老仙横笛月亭午,骚客怀乡日欲残。

独抚遗踪增慨慕,徘徊不忍下层栏。 羽军上下结构,音灰,长有五彩羽毛的野鸣

罗与之,南宋末年的诗人,生平事迹待考。

罗与之此诗富有情趣。“ 翚飞栋宇”二句,是说黄鹤楼为著名胜迹,天下奇观。“双眼莫供淮地阔”二句,是说站在黄鹤楼上,江淮大地尽收眼底,万里长江波澜澎湃。“老仙横笛月亭午”二句,是说仙人于此吹笛,骚人于此怀乡,托物寄情,有相似之处。“独抚遗踪增慨慕”二句,是说自己登上了黄鹤楼,感慨万端;徘徊楼上,实在是不想离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