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美文欣赏 > 越王勾践忍辱负重10年灭掉吴国,建立政权后为何要杀掉功臣?

越王勾践忍辱负重10年灭掉吴国,建立政权后为何要杀掉功臣?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7-03 10:32:34
阅读:

一、吴王向北争霸,越王乘虚袭吴

吴王夫差七年(前489年),吴王夫差听说齐景公已死,继位的晏孺子年少无权,大臣争权夺利,国内混乱,就打算兴兵伐齐,其目的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但是,伍子胥反对。他对夫差警告说:越王勾践不吃好饭菜,不穿好衣裳,老百姓死了去凭吊、病了去慰问,收买人心,是要让百姓们为他效力。这个人不除掉,必定是吴国的祸患。现在大王不先除掉腹心之患,反而去伐齐,不是把事情给弄颠倒了吗?夫差嫌他多嘴,不听他的劝告,下定决心要伐齐。

吴王夫差十一年(前485 年),吴军在齐国艾陵这个地方打败了齐军,俘虏了齐国大臣国惠子、高昭子,胜利而归。夫差为此而洋洋得意,并指责伍子胥。伍子胥说:“大王不要高兴得太早了”夫差听了大怒,伍子胥就要自杀,被夫差阻止了。 消息传到越国,大夫文种对勾践说:“我看吴王已经骄傲了,请大王让我到吴国去借粮,试探一下吴王对我们越国的态度。”于是文种就到吴国去,向夫差提出借粮,夫差准备答应,伍子胥又反对,但夫差还是把粮食借给越国了。越国君臣知逍吴王夫差已经对越因没有什么戒心了,都暗暗高兴。

吴王夫差多次伐齐,取得了一些胜利,越王勾践又是派人朝贺,又是献上厚礼。夫差非常高兴,只有伍子胥越来越担心。他说:“越国这样做,是在豢养吴国啊!”他再次劝告吴王说:“越国是心腹之患,大王不防备。现在攻打齐国,只是得到了一点小便宜,好比是在石板上耕种,是得不到什么好处的。吴王根本就听不进去。伍子胥又警告说:“大王不听我的劝告,再过三年,吴国就要变成一片废墟了!伯嚭又经常在吴王面前同伍子胥争执,为越国说好话,还在背后向吴王夫差说伍子胥的坏话:“伍子胥这个人,表面上看去很忠于大王,其实他自己另有打算。大王前次准备伐齐,伍子胥反对,结果得到胜利,他反而怨恨大王。大王如果不防备,伍子胥一定会反叛作乱。夫差听了,将信将疑。后来派伍子胥出使齐国,听说伍子胥把儿子托付给齐国的大夫鲍氏,于是夫差大怒,说,“伍子胥果然背叛寡人!”等伍子胥从齐国回来,夫差就派使者给伍子胥送去一把宝剑,让伍子胥自杀。伍子胥拿着宝剑,大说:“我帮助你的父亲称霸,我又立你为王,当初你要把吴国的一半分给我,我不接受,现在你反而听信谗言要杀我。接着,他对使者说:“我死之后,你去告诉吴王,把我的眼睛挖出来,挂在姑苏城东门,我要看着越兵攻进来!”说完就拔剑自杀了。伍子胥死后,夫差就把吴国的政事交给了太宰伯嚭来管理。

越王勾践召范蠡去问道:“吴王已经杀了伍子胥,周围尽是阿谀奉承的人,现在可以发兵攻打吴国了吧?”范蠡说:“不行,还要等待时机。齐高帝建元四年(前482年),吴王夫差亲自率领吴军主力伐齐,打败了齐军。夫差在卫国的黄池(今河南省封丘县西南),召集各路诸侯来开大会。晋、卫、鲁等大国慑于吴国的武力,就订立了盟约,承认吴王夫差为霸主。

吴王夫差率主力北上时,留下了老弱兵卒和太子守卫。消息传来,勾践再问范蠡可不可以发兵攻吴,范蠡说:“可以了。于是,越国训练士卒二千人,作为敢死队,经过长期训练的军队四万人作为主力,此外还有王者亲兵六千人,有官位职事的一千人,总共近五万人,去攻打吴国。吴国留守的老兵弱卒碰到了越国的精锐部队,当然不堪一击,被越军杀得大败,并把吴国太子也杀了。吴国国内赶紧向吴王夫差告急,夫差正在黄池与诸侯会盟,不敢声张,为了保密,把知情的七个人杀了。会盟已毕,吴王夫差匆匆忙忙带若吴军回来,但由于长途跋涉,十分劳累,战斗力很弱,被越军打败。夫差只好派伯嚭带着厚礼向越军求和。范蠡对勾践说:“吴国现在还有实力,不是一下子就能灭得了的。于是勾践就答应同吴国讲和,然后就退兵回国了。

黄池大会之后,吴王夫差虽然得到了一个霸主的空名,但吴国军队因为在争霸战争中损失惨重,国力越来越弱。而越国经过十年生息,人口培加,生产发展,军队训练有素,国力越来越强。到吴王夫差十八年(前478 年),越王勾践带着范蠡、文种亲自率领大军再次进攻吴国,在笠泽这个地方交战,大败吴军。然后,越军继续进军,节节胜利。到周元王元年(前475年),越军攻到姑苏城下,围困吴军三年。到周元王三年(前473年),吴军被越军彻底打败,吴王夫差躲在姑苏的山上。当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围在会稽山的历史又重演了。

吴王夫差又派大夫公孙雄到越军求和。公孙雄裸衣跪行到越王勾践面前,恳求说:“孤臣夫差,当年曾在会稽得罪大王,当时夫差不敢违背天命,使大王得以复国。如今大王大驾来讨伐孤臣,孤臣惟命是听。大王能象当年在会稽那祥,赦免孤臣之罪吗?勾践看着公孙雄那刚可怜的祥子,准备答应他的请求。范蠡急忙阻止,说:《当年在会稽的事情,是上天把越国赐给吴国,吴国不肯接受;现在上天把吴国赐给越国,大王难道可以违背天意吗?大王早晚操劳,不是为了向吴国报仇吗?按照预定的计谋辛辛苦苦努力了二十二年,现在马上就要成功了, 难道可以前功尽弃吗?上天给予的东西,大王不接受,将来反过来要受害的。大王难道忘了会稽被围困的教训了吗?勾践说:你说得很对,我本想照你的话做,但是,我看吴国使者这样可怜,有点不忍心。范蠡就传令击鼓进兵,并对勾践说:“大王已把军事交给我来掌管,使者快回去,一切由我来负责。吴国使者公孙雄哭着走了。越王勾践派人对吴王夫差说:我把你送到东海的岛上生活,你可带百家人一起居住。吴王夫差听了,叹了口气说:我老了,不能伺候君王了。我后悔不该不听伍子胥的话,才落到了如此地步!于是就拔剑自杀了。临死时说:“我没有面目在地下见伍子胥啊!

于是,越王勾践就攻进姑苏,灭了吴国。勾践坐在吴王夫差的朝堂上,文武百官都来朝贺。吴国太宰伯嚭也站在那里,等待受封。勾践说:“你是吴国的太宰,我哪敢收你做臣下? 你怎么不跟你的国君去呀?伯嚭无地自容,退了出去。勾践马上派人把他杀了。

越王勾践忍辱负重10年灭掉吴国,建立政权后为何要杀掉功臣?

二、鸟尽弓藏

越王勾践灭吴以后,率领得胜之师,北渡淮河,在徐州(今山东省滕县),大会齐、晋等诸侯,派人向周天子送去贡礼。周元王也派使臣给勾践送去祭肉。从此,越国的兵马横行于江淮一带,诸侯都来朝贺,承认越王勾践的霸主地位。这样,勾践就成了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

勾践带领军队回国。这时,勾践已经灭了吴,报了仇,雪了耻,而且称霸于诸侯,作为一个国君,他的事业已经到头了。而辅佐勾践完成霸业的大夫文种和范蠡,他们治国治军的才能,这时对勾践巳经没有什么用处了。作为上将军的范蠡,在回国之后,感到大名之下,难以久留。于是,给越王勾践上书说:“我听说主忧臣劳,主辱臣死。当年君王受辱于会稽,为臣下的应当死。臣下之所以没有死,就是因为要帮助君王报仇雪耻,完成霸业。现在报仇雪耻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臣下请求君王根据会稽受辱的事,给臣下降罪处死。”勾践看了范蠡的上书后说:“我正要奖赏你的功劳,把国土的一部分给你,怎么反而会降罪将你处死呢?”话虽这么说,范蠡根据多年的交往,深知勾践的为人,当然是不会相信的。于是,他就秘密地把珠宝玉器装上船,带着自己的亲信随从乘船到了海上,同勾践不辞而别,再也不回来了。后来,他到齐国做了大商人。

范蠡秘密出走时,没有忘了他的老朋友文种。他给文种留下了一封信,对文种说: “飞鸟打光了,再好的弓箭也该收藏起来;兔子打完了,就轮到把猎狗煮了吃了。越王这个人,只可以和他共患难,不可以和他共享安乐。你还是快些走吧!”文种看了范蠡的信,将信将疑。他不象范蠡早已有准备, 现在他要走,恐怕也来不及了,况且他对越王勾践还抱有幻想。为了自身安全着想,他就称病不朝。

但是,果然不出范蠡所料,悲剧终于发生了,越王勾践向文种开刀了。有人向勾践进谗官, 诬告文种要作乱。这当然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但这正好袚勾践找到了一个借口。于是,勾践就派人给文种送去了一把宝剑,并传话给文种说:“当年你教我伐吴,有七条计策,我用了三条,就把吴国灭了。还有四条计策,还在你的脑子里,你准备干什么用呢?你还是带着你的计策,替我到地下跟随先王去使用吧!“文种接过宝剑一看,正是当年吴王夫差叫伍子胥自杀的那把屈镂宝剑。文种这才完全相信范蠡的话一点也没有错,可是后悔已经来不及了。这个忠心耿耿地辅佐越王勾践复国、报仇、称霸的文种,就这样含冤饮剑而死了。

“敌国灭, 谋臣亡",这个历史典故,就是这样留下来的。在君主专制制度下,君主杀功臣的事数不胜数,文种式的悲剧一次又一次地重演着。在这件事情上,越王勾践可以说为后代君主做出了榜样。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君臣关系的实质,不是单纯从勾践个人的性格所能解释得了的。对于那些智谋出众、立不赏之功的能臣宿将来说,他们的功劳本身就是“罪”,就是置自己于死地的原因。因此,在勾践之类的君主那里,功与罪的关系是颠倒的。这类事情不断重复地出现,常常使得那些功高盖主的大臣们惶恐不安。但是,事实上,象范蠡那样功成引退因而保全自身的人毕竟是少数,而象文种这样不幸被杀的人是多数。

诛杀功臣无疑是越王勾践一生中最不光彩的一面。但是,我们也不可因此而抹杀他在会稽失败后,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的坚强毅力。凭着这种精神力量,他能较好地采纳臣下的建议,得到百姓的同情和支持,终于达到复兴国家,报仇雪耻,最后完成霸业的目的。大国争霸的战争,都是劳民伤财,造成的破坏极大,越王勾践也不例外,这是不值得赞颂的。我们要肯定的是越国君臣以及百姓们的发愤图强的精神,这种精神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当国家和民族遭受危难和耻辱时,这种精神常常激励人们的斗志,因而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因此,这种发愤图强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可贵的精神财富。

越王勾践忍辱负重10年灭掉吴国,建立政权后为何要杀掉功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