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美文欣赏 > 文帝名臣张释之和袁盎

文帝名臣张释之和袁盎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3-29 07:07:20
阅读:

⑨初【按:上面是谈文帝和诸侯王的故事,重点是消灭了济北王刘兴居。这里往下倒周勃出狱都是介绍文帝中央和群臣的关系。张释之这一段其实有点比较难懂,所以还是要和实际中的原文对比一下,看看司马光究竟删减了什么。我觉着这一部分,司马光团队编辑的不是很好。他删剪了张释之个人的社会出身。这样,我们就很难看清楚,张释之后面的一些所作所为。或者说如果没有看清楚他的阶级背景。如果我们没有看清楚他的阶级背景。就很难,理清楚他后面的所作所为。司马迁原本留给我们的信息量确实要比司马迁在文中想告诉我们的内容要多要深刻一些。相比司马迁原文,司马光团队在这里编辑的就显得有些浅薄了。】,南阳张释之为骑郎,〔秦置南阳郡,汉因之。郎属郎中令,掌守门户,出充车骑。郎中有车、骑、户三将,主车曰车郎,主骑曰骑郎,主户卫曰户郎,皆以中郎将主之。骑,奇寄翻。〕按:这只是身份,没有提其他内容。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我们可能已经知道凄凉了意味着什么,所以司马光这里没有写。这个当时是可以的,也许是作为后人我们读者可能就比较麻烦了十年不得调【按:有才华,而十年不能够被调动升职,这只能说明上升的通道被堵死其实就是贵族们占据了好的职位。这件事其实说明具有普遍性,而不是只针对于张释之只一个人而言的。这在今天就是被称为阶级固化。】,〔调,徒钓翻,选也。〕欲免归【按:这里没有写为什么?似乎只是因为没有升官。当然升官肯定是个因素。】。

文帝名臣张释之和袁盎

袁盎知其贤而荐之,为谒者仆射。〔班表:谒者掌宾赞受事,秩比六百石;有仆射,秩比千石。应劭曰:谒,请也,白也。仆,主也。汉官仪曰:仆射,秦官也。仆,主也。古者主武事,每官必有主射者以督课之。〕【按:知道他贤就一定要提拔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是为什么会提拔这个人呢?这里也没有说清楚。其实袁盎这个人还是很关键的个人。没有补充出身也是个不应该的事情。奇怪的是胡三省在注释的时候也没有提到。我们这里对比解读不是要补充历史背景资料,而是要看看司马迁的原文和司马光这里的编辑究竟有什么不同。先看看张释之的资料: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有兄仲同居。以訾为骑郎,事孝文帝,十岁不得调,无所知名。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不遂。”欲自免归。中郎将袁盎知其贤,惜其去,乃请徙释之补谒者。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施行也。”于是释之言秦汉之闲事,秦所以失而汉所以兴者久之。文帝称善,乃拜释之为谒者仆射。

可见这里说的很清楚,这张释之辞官不做是因为他做官会减少家里面经济收入。因为他是一个骑兵,应该是他自己准备装备。但是从这里可以看出。本人的经济地位,起码应该是中等经济地位。今天的话说也就是小康。这样的经济地位的人是最容易保守,而不敢冒险的。他在这个阶层的人群应该是当时汉帝国,最主要的主流人群。他们的观点应该是这个主要的中小地主人群的代表。其实就是汉帝国汉文帝当时,最要依赖的社会基础。

文帝名臣张释之和袁盎

从文化变化的发展阶段来说,司马光没有将汉文帝这段话写入通鉴也是很遗憾的事情,即:“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施行也。”整段儿关于思想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写进书中。因为这毕竟这毕竟意味着汉帝国的文化进入了一个完全新的阶段。我们在之前说过。刘邦时期西汉帝国的文化是宏大唯美。从汉文帝开始。汉王朝的文化就变得比较谦卑、现实,而有些拘谨,不在具有英雄主义的理想气息了。一个英雄的时代过去了,一个现实的时代到来了。人们不是在有多高的理想,而是要低头看路,要解决当下的现实问题了。如果用今天的话说汉帝国当时的历史任务其实就是两条:吃饱饭和安全。这些都是最接本的需求,不仅是个人的也是帝国的。人们在谈论汉朝文化的时候往往爱说汉朝文化的粗犷和宏大,而忽略了他的现实主义,汉帝国也有不需要英雄主义的时候。整体的社会情绪变得温和了,不那么激荡了。和平和建设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了。从汉帝国本身来说是汉帝国开始沉下来自我积淀 的时候,所以我们读通鉴就会发现这个时代固然没有刘邦时期的大风起兮云飞扬的气息了,但是更沉稳,更扎实,英雄主义依然存在,只是不那么锋芒毕露了。这点在贾谊这里还是很明显的。贾谊的奏章都比较质朴而中肯,自然满腔的热情那更是无需多说的。在原文这里汉文帝和张释之是如何讨论秦国的没有写,但是下面跟随汉文帝去检查动物园工作的问答则透露出张释之的思想了。

文帝名臣张释之和袁盎

现在再来看看袁盎的情况,我们前文也没有给予过多的关注。历史就是这样,一个人的情况不清楚,与之相关的人的情况也就不清楚了。为什么张释之会被袁昂所引荐?就需要看看袁盎的出身。史记云:袁盎者,楚人也,字丝。父故为群盗,徙处安陵。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袁盎的出身很不好。强盗出身,这样家庭的孩子自然机敏灵活,接地气。但是出身低下这是肯定的。所以他必须想尽办法往上爬了。否则没有出头之日。这也就是为什么会走了吕禄的门子,老贵族的门子肯定对这类人是不开放的。而吕禄之辈又是用人之际,何况此人还是老乡——楚人呢?从做了吕禄的门人的事情看,这个人是个非常有头脑的人,机灵善变,大有陈平之风。从出身看,他的地位和张释之的地位基本相仿。都是中下层,都属于被贵族元老排斥的人群。而文帝又是要积极吸纳人才培养自己队伍的时候。所以从张释之与袁盎的关系来看。他们结盟,实际上是新的阶级的崛起的必然结果。

相关推荐

  • 文帝名臣张释之和袁盎

    张释之,上面是谈文帝和诸侯王的故事,重点是消灭了济北王刘兴居。这里往下倒周勃出狱都是介绍文帝中央和群臣的关系。张释之这一段其实有点比较难懂,所以还是要。

    美文欣赏
  • 方城史话之张释之

    张释之,现在的很多人都追星,可能因为他们帅气、唱歌好听、有素质,总之喜欢他们的原因可能有千百种。其实古代也有很多“明星”,我们方城也有很多才人被人们歌颂,千古流传。比如上次说的英雄杜风瑞、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就火英雄王锋,还有我们今天要说到的这位大法官张释之。

    美文欣赏
  • 汉朝廷尉张释之法不阿贵,扣押太子顶撞皇帝,不逊包青天

    张释之,​张释之颇有学识,却一直得不到施展抱负的机会,不由得心灰意冷。 ​当初,哥哥张仲花钱让自己进了皇帝的卫队,成为骑郎,这是个自掏腰包的职务,本指着在此位置上步步升迁谋一个前程,但十年过去了他还是个吃闲饭的,“不干了,还能给家里省点钱!”张释之熬不下去了。

    美文欣赏
  • 小偷轰动了大汉微博,皇帝发文置顶要灭族,大V张释之回复皇帝不

    张释之,号外号外,《长安日报》头条新闻:近日,有小偷跑到高祖刘邦庙偷取了神像前的玉环。BOSS皇帝陛下在官方日报连续发出三次声明,表示严厉批判这种行为,一定要对小偷实施灭族以示惩罚。

    美文欣赏
  • 张释之的投名状:扣留太子劾奏于汉文帝,薄太后出面才解决

    张释之,时隔不久,太子与梁王共乘一车入朝,经过司马门,二人也未曾下车示敬。于是张释之追上去,禁止他们进入殿门,并马上劾奏太子和梁王“经过公门不下车,为不敬”。

    美文欣赏
  • 张释之为官洞悉人性:既能执法如山,也能明哲保身

    张释之,张释之是汉文帝时期著名的廷尉,以坚守职责,秉公执法而著称。我们如果仔细研究他做官为人的轨迹,或许能从中咀嚼出一些不同的东西。张释之是河南方城人,家境殷实。因为他心怀天下,他的哥哥张仲就花钱给他捐了一个骑郎的小官。骑郎平时生活在宫中,负责值夜和守卫工作。

    美文欣赏
  • 河南南阳方城张释之祠

    张释之,张释之祠,又名张公祠,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城西关释之路北侧,占地3697平方米,是纪念西汉廷尉张释之的祠堂。

    美文欣赏
  • 张释之——西汉的包青天

    张释之,欢迎关注“刘刘看世界"。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特此致谢北宋名臣包拯,执法如山,人人皆知,被后世誉为“包青天”。两千多年前,西汉文帝朝也有一位“青天”式大法官,却少有人知,他就是张释之。张释之,河南南阳人,家境比较富裕,起先通过捐官在宫中出任骑郎,侍奉汉文帝,却十年未得升迁。

    美文欣赏
  • 汉文帝提拔上林苑小吏,张释之坚决反对,一番话让文帝心惊胆战

    张释之,电影《天下无贼》里说,21世纪最贵的是人才。其实何止21世纪,在任何时代,人才都是非常宝贵的。很难说,对孟尝君来说,鸡鸣狗盗之徒是人才;对秦始皇来说,炼丹的道士是人才。

    美文欣赏
  • 汉朝大臣张释之穿袜被辱竟是别有目的?

    张释之,张释之在当庭尉的时候,皇上出巡的过程中经过魏桥,有一个不知情的百姓突然从桥底下钻出来,皇帝的马平日里娇生惯养的,就受到惊吓,差点把皇帝摔在地上,皇帝非常愤怒,就派侍卫把这个不懂事的市民抓起来。

    美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