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美文欣赏 > 《朱敦儒》诗词品析:落日经过桃叶,不管插花归去,小袖挽人留

《朱敦儒》诗词品析:落日经过桃叶,不管插花归去,小袖挽人留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19-11-22 02:31:57
阅读:
《朱敦儒》诗词品析:落日经过桃叶,不管插花归去,小袖挽人留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朱敦儒著有《岩壑老人诗文》,已佚;今有词集《樵歌》,也称《太平樵歌》,《宋史》卷四四五有传。今录诗九首。

朱敦儒早年以清高自许,两次举荐为学官而不出任。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有人向朝廷推荐朱敦儒,言敦儒有经世之才。高宗于是下诏任他为右迪功郎,并命肇庆府督促他赴临安任职。敦儒仍不肯受命,在众亲朋的劝说下,他方应诏前行。到了临安,赐进士出身,授予秘书省正字,尔后兼兵部郎官,迁两浙东路提点刑狱。后因发表主战言论,并与主战派李光等人一道,受到右谏议大夫汪勃的弹劾,于1149年被免职。不久,上疏请求退居嘉禾,晚年在秦桧的笼络下出任鸿胪少卿。《吴中先贤谱》 苏 文 编绘

朱敦儒最大的贡献是在文学创作上,其词作语言流畅,清新自然。他的词风可分为三个阶段:早年词风浓艳丽巧;中年的词风激昂慷慨;闲居后词风婉明清畅。由于家庭富裕,所以早年居洛时,经常狎妓怡游,寻访洛阳一带的山川名胜。他在后来所写的词中,曾对这段浪漫快乐的生活做过深情的回忆。在《雨中花》中写道:“故国当年得意,射麋上苑,走马长楸。对葱葱佳气,赤县神州。好景何曾虚过?胜友是处相留。向伊川雪夜,洛浦花朝,占断狂游。”在《临江仙》中写道:“生长西都(洛阳)逢化日,行歌不记流年。花间相过酒家眠。乘风游二室,弄雪过三川。”词中提及的伊川、洛浦二室(嵩山的太室峰、少室峰)、三川(伊水、洛水、黄河,泛指河洛大地)都是洛阳一带的山水胜地。“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懒慢与疏狂。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他的轻狂和傲骨,通过这几句激情洋溢的词,表现得淋漓尽致。

南渡之初,朱敦儒站在主战派一边,所写的词比较具有现实意义,多忧时愤乱之作,“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沉痛凄怆,非常感人。到了晚年,过着闲适生活,词中充满了浮生若梦的消极思想与诗酒自放的颓废情调。

朱敦儒,字希真,河南人。父勃,绍圣谏官。敦儒志行高洁,虽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靖康中,召至京师,将处以学官,敦儒辞曰:“麋鹿之性,自乐闲旷,爵禄非所愿也。”固辞还山。高宗即位,诏举草泽才德之士,预选者命中书策试,授以官,于是淮西部使者言敦儒有文武才,召之。敦儒又辞。避乱客南雄州,张浚奏赴军前计议,弗起。

绍兴二年,宣谕使明橐言敦儒深达治体,有经世才,廷臣亦多称其靖退。诏以为右迪功郎,下肇庆府敦遣诣行在,敦儒不肯受诏。其故人劝之曰:“今天子侧席幽士,翼宣中兴,谯定召于蜀,苏庠召于浙,张自牧召于长芦,莫不声流天京,风动郡国,君何为栖茅茹藿,白首岩谷乎!”敦儒始幡然而起。既至,命对便殿,论议明畅。上悦,赐进士出身,为秘书省正字。俄兼兵部郎官,迁两浙东路提点刑狱。会右谏议大夫汪勃劾敦儒专立异论,与李光交通。高宗曰:“爵禄所以厉世,如其可与,则文臣便至侍从,武臣便至节钺。如其不可,虽一命亦不容轻授。”敦儒遂罢。十九年,上疏请归,许之。

敦儒素工诗及乐府,婉丽清畅。时秦桧当国,喜奖用骚人墨客以文太平,桧子熺亦好诗,于是先用敦儒子为删定官,复除敦儒鸿胪少卿。桧死,敦儒亦废。谈者谓敦儒老怀舐犊之爱,而畏避窜逐,故其节不终云。

《朱敦儒》诗词品析:落日经过桃叶,不管插花归去,小袖挽人留

《念奴娇·插天翠柳》

插天翠柳,被何人、推上一轮明月?

照我藤床凉似水,飞入瑶台琼阙。

雾冷笙箫,风轻环佩,玉锁无人掣。

闲云收尽,海光天影相接。

谁信有药长生,素娥新炼就,飞霜凝雪。

打碎珊瑚,争似看、仙桂扶疏横绝。

洗尽凡心,满身清露,冷浸萧萧发。

明朝尘世,记取休向人说。

这是一首咏月词。

开篇插天翠柳,被何人、推上一轮明月?以问句起。这份奇丽月上柳梢头的景象恰是躺柳下藤床纳凉仰看天宇者才能产生的幻觉:翠柳伸向天空,而明月不知不觉便出现了,如同被推上去一样。加之月夜如水一般的凉意,更会引起美妙的幻想,于是纳凉赏月的词人飘飘然飞入瑶台琼阙。雾冷笙箫以下写词人凭幻想飞入月宫后所闻、所见及所感。这里雾冷风轻,隐隐可闻笙箫,和仙子的环佩之声,大约她们正随音乐伴奏而飘飘起舞吧。然而玉锁当门而无人掣,说明月宫清静,不受外界干扰,原本打算寻声暗问的词人不觉感到怅然。回顾天空,是闲云收尽,海光与月光交映生辉,炼成一片令人眩惑的景象。

过片:谁信有药长生?则针对关于月宫的传说,抒发自己的见解。据说有玉兔捣药,这药可以使人延寿的。然而长生的念头,只不过是世俗的妄想。月中,只有素娥新炼就的飞霜凝雪而已,并没有什么长生不老药。词人看来,人间那些打碎珊瑚之类的夸豪斗富之举,远比不上赏玩月中枝叶扶疏的仙桂来得超凡脱俗。打碎珊瑚出于《世说新语。汰侈》石崇和王恺斗富的故事,这里信手拈来,反衬月中桂树之可爱,自然惬意。作者通过如此清空的笔墨,勾画出一个美丽、纯洁、没有贪欲的境界。这里,他两袖清风,满身清露,冷浸萧萧发,感到凡心洗尽,有脱胎换骨之感。然而,这一切不过是月下的梦,尽管美丽动人,却又无从对证,只能自得于胸怀,不可为俗人说。故结云:明朝尘世,记取休向人说。深沉的感喟和对尘世的深切厌倦见于言外。

这首词写藤床上神游月宫之趣,其间融入了月的传说,其境优美清寂,塑造了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似乎有意与充满烽烟势焰的人间对立。故前人或谓其为不食烟火人语。

《朱敦儒》诗词品析:落日经过桃叶,不管插花归去,小袖挽人留

《临江仙·直自凤凰城破后》

直自凤凰城破后,擘钗破镜分飞。

天涯海角信音稀。

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

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

今春还听杜鹃啼。

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

此词约作于靖康之变后十四年。词中对离情别绪的抒写中,寄寓了沉痛的家国沦落之感,是一曲深沉的时代哀歌。作者个人身世中寄托亡国之悲,集中描写一场巨大的事变对一个普通家庭的毁灭以及当事者这场灾难中产生的心灵感受,反映了整个时代的大悲剧,这就大大地开拓了词境,赋予它广阔的社会现实意义。

词一开始就开门见山,从金兵攻占汴京写起。直自凤凰城破后,指1127年北宋都城汴京被占。凤凰城,汉唐长安的美称,以汉长安城中有凤凰阙得名(见《三辅黄图》),这里借指宋都。擘钗破镜分飞,喻夫妻离散。擘钗,出自白居易《长恨歌》: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而破镜一事,则见孟棨《本事诗。情感》陈太子舍人徐德言之妻,后主叔宝之妹,封乐昌公主,才色冠绝。时陈政方乱,德言知不相保,谓其妻曰:以君之才容,国亡必入权豪之家,斯永绝矣。倘情缘未断,犹冀相见,宜有以信之。乃破一镜,人执其半以直自句起,一上来就暗示汴京失守之前,主人公生活平静,家庭团聚,十分美满。但作者又把这一切都推到幕后,只从美好事物的消失写起,便极大地调动了每一位读者的想象力,使他们不能自己地去寻味那些没有写出来的、与现实形成强烈对照的往事。这就是前辈词论家所说的扫处即生之法,使全词从开头便抓住了读者。

同时,就前后的关系而言,这首句词又明确交待了次句擘钗破镜的缘由。擘与破,都是使动词,这就是说,钗非自擘,镜也非自破。而分飞二字,又递进一层,暗示着这场离散的程度,并为下文埋下伏笔。从用典上来看,唐玄宗与杨贵妃之擘钗,徐德言与乐昌公主之破镜,皆因战乱所致,作者用来反映主人公靖康之难中的遭遇,可谓妙合无痕。

天涯海角信音稀句是对分飞作进一步的阐发。亲人离散于天涯海角,无由寻觅。金兵攻下汴京后,许多人抛妻别子,流落江南,这位主人公也是如此。那一江之隔,竟他心中引起天涯海角的感受,其中所包含的历史内容是很丰富的。正是金兵的进攻,才生生将亲人拆散,而这条江便有了万水千山的分量。因此,天涯海角虽是极言之,却蕴涵着相当的历史真实。信音稀,实际上是说音讯全无。

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是主人公对亲人所之处的揣想。辽海,泛指辽东滨海之地,亦即上句的海角。玉关,即玉门关,今甘肃敦煌县西北,亦即上句的天涯。这两句虽都是借辽远的边关,表现主人公对亲人流落的焦虑,其中却又有宾主。金兵攻宋是从辽海而来,他们常把所掳的宋朝臣民带回去为奴。因此,作者的重点是指辽海,玉关不过是陪衬而已。此处,作者将乐府诗简质的交待性描写,转化为一种带有浓厚浪漫色彩的梦境,超越了时间与空间,超越了主体与客体,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展现了主人公爱情的真挚和执着。同时,这两句也使作品的思想意蕴升华。因为,现实生活中,主人公回不到北方,更找不到亲人的踪迹,而这一切,他都借助梦境加以实现,实际是对现实的一种变相抗争。再者,魂断的描写也有着很深的涵义。作为凝聚度很高的抒情词,作者不可能对主人公所牵挂的情事作详细的交待,但是,他却暗示了主人公对亲人处境的深深忧虑。

词上片写离别的痛苦,下片则写对重逢的向往。

过片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承上启下这里的星,显然是指牵牛和织女。那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一年一度的天河会,虽然算不得美满,可比起自己,却是强过百倍。对比之下,主人公当然会更加体会到这漫长的十四年,是多么坚固,多么难以消磨。盼来盼去,望穿双眼,仍是不见人归。那么,人归二字,究竟属谁?是指亲人来到自己身边呢,还是指自己归回北方,与亲人团聚?显然是后者。因为主人公明白,大河有水,小河不干,只有收复了失地,彼此才能结束流离生活,回到故乡,重新团聚。而以如何领起的这一问句,浸透着他个人的失望,也浸透着一个民族的失望。

今春还听杜鹃啼一句饱含着他十三年来,年年希望又年年失望的无限辛酸。新的一年,笼罩他心头的阴影仍是那样沉重。那杜鹃啼声,以其中国古典诗词的传统意象中所特有的凄切悲苦的含义,宣告了主人公所遭受的又一次打击。一个还字,贯穿了过去与现,交织着年年期望中的等待和等待中的失望,又对以后的状况作了一定的暗示。这句看似觉平常,实则出笔极为沉重,有千钧不敌之力。

作者最后写下了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二句作为全词的结尾,也作为对作品整体感情的概括。塞字,承上辽海和玉关。塞雁可以是眼前之景,作者对此触物起兴。作为一种年年准时经过的候鸟,寒雁能克服一切大自然的障碍,勇敢地向目的地进发,相形之下,主人公由衷地感到人不如雁。而中国古代传统上有着鱼雁传书的传说,因此,雁就又带有双关意味,暗承前天涯海角信音稀一句。十四年来,他一次次地关注着那边塞飞来的大雁,焦急地等待着亲人的消息,而时光不断地飞逝过去,结果仍是信音稀。写到这里,连鱼雁传书这样美丽的幻想也不复存了,可见现实是何等的残酷。词人看来,人的重逢固然最好,即便能够信音相通也聊可慰藉,而现,二者都成了泡影,那么,主人公的心情不得不较之过去任何时候更为沉重了。

这首词的妙处于将十四年间国破家亡,到处流浪的种种切身经历浓缩于一瞬,集中笔墨描写战乱时最富表现力的一段。此词不仅拓展词这种文学样式的表现范围,而且小中见大,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大悲剧,其意义不可等闲视之。

《朱敦儒》诗词品析:落日经过桃叶,不管插花归去,小袖挽人留

《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

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

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

念伊、嵩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

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

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

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

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

这首词为作者三卷《樵歌》之一,作于金兵南下,词人初离洛阳时。境界深远,词句间有报国不得之悲慨,不以闲适为之调,是《樵歌》中独树一帜的作品。

上片写船上所见,进而抒发身世感慨。放船千里,凌波踏浪,并不是为了登山临水,放浪形骸。放船本身,意味着词人心向往之的闲适生活的被迫结束,心情之沉重不难想见,因而即便是妩媚的江南青山也难以使他心驰神往,而只是稍稍流眄顾盼而已。云屯三句进一步写天上与江中的情景。水府,古代星名,主水之官。所谓云屯水府,是说云层聚集水府星附近,是天将下雨的征兆。再看滔滔江水,如随水神奔走,与众水一起东注入海。天空高远,却云垂垂而欲雨;江面空阔,而波翻浪涌,逝者如斯。

词人的心旌不禁为之曳,不觉生出了一种郁闷之情与茫然之感,上片抒写的重点也就随着转到了对自己身世的感念上。现实的动乱打破了词人的好梦,回首往事,自不免有南柯梦短的伤感。但他主要的感受却于叹惋时光的流逝,有烈士暮年之悲。壮心偏感,年华将暮的感情深处,暗藏着故国难返的深沉悲怆。

过片以回首领起,这已不再是站个人立场上回望逝去的岁月,而是站民族立场的高处北望硝烟弥漫的中原,正面发出了对于救国英雄的呼唤。问人间、英雄何处的疑问中,既有着对于英雄的渴求,也有着对于造成英雄失志时代的诘问,意味十分深远。以下引用三国故事,说诸葛亮奇谋报国,仍不免赍志以没,隐喻自己虽有长才也难有机会施展。

又说到东吴败亡的历史教训:吴主孙晧凭借长江天险,且有铁锁横江,但还是未能挡住西晋王濬冲浪而来的战舰,落了个可悲下场。这里可以隐约看出词人对南宋小朝廷的担忧。写诸葛亮,写孙晧,是以历史为镜子,从对面映照现实,这就使词人的忧愤更具有历史的纵深感。结尾写自己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正是融合了家国不幸之后悲痛难已的表现。愁敲桂棹三句,是说敲击船桨打拍子,唱着悲凄的《梁父吟》,泪水滂沱。这几句以但字拍转,以愁、悲等字点染,以泪流如雨的画面作结,极见词人悲愤之深广与无力回天的无奈。

这首词既体现了词人创作风格中的豪放刚健,又见出词人创作功力之深厚。全词以纪行为线索,从江上风光写到远行的感怀,由个人悲欢写到国家命运,篇末以愁敲桂棹回映篇首的放船千里。中间部分,抒情、议论并用,抒情率直,议论纵横,视野又极开阔,千里、九江尽收笔底,往古来今俱望中,感情极痛快却极沉着,不避用典而仍明白如话。

《朱敦儒》诗词品析:落日经过桃叶,不管插花归去,小袖挽人留

《临江仙·堪笑一场颠倒梦》

堪笑一场颠倒梦,元来恰似浮云。

尘劳何事最相亲。

今朝忙到夜,过腊又逢春。

流水滔滔无住处,飞光忽忽西沉。

世间谁是百年人。

个中须著眼,认取自家身。

这首《临江仙》是朱敦儒后期作品。词中旷远清淡的心境描绘,朴素无华的措辞用语,都流露出离乱时代士大夫所特有的清逸与超脱,语淡而味永。

开篇二句如从肺腑流出:堪笑一场颠倒梦,元来恰似浮云。作者一生寄情山水,从隐居、出仕、罢官、归隐,这一人生曲折的历程,使他看透了人间的忧患。本来自己无意于官场,以布衣啸傲山水间,但最后却因做官而被误解、讥讽,这岂不是一场颠倒梦吗!他一首《念奴娇》词中写道:老来可喜,是历遍人间,谙知物外。看透虚空,将恨海愁山一时挼碎。这完全是看透红尘、超然物外的思想,因而才产生人生恰似浮云的省悟。他《沙塞子》中也说过: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如秋云。南宋国势哀败、政治混乱的社会环境中,他被官场的流言所挫伤之后,产生这种心理状态是不奇怪的。接着,他以婉丽清畅的笔调,抒写一涌而出的思绪,尘劳何事最相亲。今朝忙到夜,过腊又逢春。词人借对时间流动的描写来呈现感情的变化,朝与夜、过腊与逢春的转化,体现了时间由短暂到悠长。前者表现了世俗的劳累忙碌,从朝到夜,着一忙字,连接朝、夜的往还相续,日日如是,生活毫无实际价值;后者则表现了韶光的流逝,腊月之后,春天又来临了。但世俗的奔忙中,何事最相亲呢?面对这个没有答案的问题作者心潮起伏。

流水滔滔无住处,飞光忽忽西沉是前面思潮起伏的继续和深化。流水与飞光,是借以影射时间的流逝,人事变迁的迅速:滔滔与忽忽,是以水流之势及太阳西坠匆匆的景象,形容流年的短暂:无住处与西沉写流水奔流永不停息,红日西附何等快速!作者对客观世界的体验中,骤生一种空虚的失落感,他反复用不同的景况显示着貌似平淡而内蕴却是复杂、激动的思绪,因此,发出世间谁是百年人的喟叹,进而引出结拍个中须著眼,认取自家身。宋周必大《二老堂诗话》载:朱希真致仕居嘉禾,诗词独步一世。秦丞相欲令教秦伯阳作诗,遂除鸿胪少卿。或作诗云:少室山人久挂冠,不知何事到长安。如今纵插梅花醉,未必王侯著眼看。一位饱经沧桑的山林老人心中没有多少委屈和悲伤!还是宋高宗说得好:此人联用橐荐以隐逸命官,置之馆阁,岂有始恬退而晚奔竞耶!朱敦儒难言的心事正如周必大所说,其实希真老爱其子,而畏避窜逐,不敢不起,识者怜之。(《二老堂诗话。朱希真出处》)凡此种种能言或不能言之痛,融汇成一句个中须著眼,认取自家身。个中即此中、这其间之意,须著眼是指他所注意的事。这一句的意思指的是他一生的立言行事,他的旷达隐逸的胸襟,世事浮云,尘劳俗务,不须计较,所应注意的,仅于自己立身处世的态度而已,即认取自家身就行了。结拍两句是以一种闲谈的笔触,抒写词人饱经风霜之后所产生的思想反应说不管人世间的复杂与无情,不管世俗对他情感上的伤害,只要认取自身的立足点就行了。

这首词是作者历经沧桑,看破红尘之后,勉作旷达狂之语,用以自解(薛励若《宋词通》)。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较为普通的社会心态。

《朱敦儒》诗词品析:落日经过桃叶,不管插花归去,小袖挽人留

《水调歌头·淮阴作》

当年五陵下,结客占春游。

红缨翠带,谈笑跋马水西头。

落日经过桃叶,不管插花归去,小袖挽人留。

换酒春壶碧,脱帽醉青楼。

楚云惊,陇水散,两漂流。

如今憔悴,天涯何处可销忧。

长揖飞鸿旧月,不知今夕烟水,都照几人愁。

有泪看芳草,无路认西州。

此词作于靖康之变后词人飘离异乡之时,词中追念往事,对一位青楼女郎寄予真挚的眷恋之情,将家国之痛表现得深沉委婉,凄切动人。

起首两句追忆往昔,笔势不凡。五陵本是西汉前期五位皇帝的陵墓,地处渭水北岸,距都城长安不远;当初四周居住着许多豪门大户,子弟习尚奢纵。后代诗文遂引为典实。本词借五陵以指作者故乡名城洛阳,意点染奢华豪纵的气氛,以映衬风流少年的俊爽形象。《乐府诗集》有《结客少年场行》,题解引《乐府广题》云:按结客少年场,言少年时结任侠之客,为游乐之场,终而无成,故作此曲也。词中结客二字即从此出。此处虽借鉴古人,而自抒怀抱,自具面目。首两句定下基调,下文分三层写开。

红缨翠带,谈笑跋马水西头。两句承前结客句来,写朋侪相与之欢,并骑驰纵之远,笔墨极简省,而郊次春游时那欢畅自恣的场面连同游人的神情却表现得淋漓尽致。接下来是归途中的一个小插曲:薄暮时分,词人和他的友伴们头戴鲜花,打马朝城里走来,经过桃叶渡时,酒肆的美人上前相邀。句中桃叶是桃叶渡的省称,地今江苏南京市秦淮河畔,这里是借指游冶的场所。不管插花归去,小袖挽人留,用倒装句式。不管的主语小袖置后,以突出人物。不管二字写出女子挽留之真诚与执着,是着力之笔,为下片抒写自己的恋情设下伏线。

上片第一层极写其豪俊气概,第二层则表现其儿女柔情,亦豪旷,亦缠绵,一位风流少年的形象活脱脱如目前。换酒春壶碧,脱帽醉青楼二句又起一层,笔墨酣畅淋漓。上句之春壶碧,暗写红粉情意,有吴姬压酒劝客尝的意境。结句有力突现了词人自家醉卧青楼的形象:开怀豪饮,至酒酣耳热之际,竟至脱帽露顶,可见畅快之至,亦不羁之至了。到了此处,一天的游春之乐达到高潮,作者的豪兴也尽情写出。整个上片选取最能表现早年生活风貌的骤马游春一幕来叙说,笔调欢快明朗,化前人意境于不知不觉间,妙合无限。

过片三句,词意陡转,由昔入今,以精炼的语言概括出突如其来的家国变故。楚云诗词里常与女子相关,如张谓诗句:红粉青娥映楚云(《赠赵使君美人》)。陇水散用梁鼓角横吹曲《陇头流水歌》陇头流水,流离四下句意。《古今乐录》引《辛氏三秦记》曰:陇渭西关,其陂九迥,上有清水,四注流下。此中含隐着对那位青楼女的依依别情。语调沉重,悲思喷涌,惊、散二字带出作者受到震动、无限哀愁的神态,是很醒目的。

以下两句,不假外物,直抒胸臆,充满哀极痛极的勃郁之气。如今憔悴,天涯何处可销忧。这近乎绝望的哀号,情感特强,因为是紧接前面力度很高的三句而来,故没有直白浅露之感,是感情凝聚、充积以至于倾泻的自然过程。何处二字已见出愁怀难遣,欲告无人的苦楚。于是词人瞩目于飞鸿旧月。飞鸿可捎来故人的音讯?明月曾是往日生活的见证人,如今可愿传去心中的思念?它们把人的心绪带向遥远的故国,又触发物是人非之慨。此刻,作者想到的不仅仅是个人私情,他由个人的不幸遭遇联想到同怀国破家亡之恨的大众。所以说,不知今夕烟水,都照几人愁两句表明他多少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始终连接着民族的兴亡,面前经历的是一场悲剧。这样,词的意境有了拓展。

结句收缩全篇的悲愁思绪,显出无垂不缩的功夫。有泪看芳草,无路认西州。西州,当是用羊昙事。《晋书。谢安传》载,羊昙为谢安所重,谢安扶病还都时曾过西州门,安薨后,(羊昙)辍乐弥年,行不由西州路。尝大醉,不觉至州门,痛哭而去。词用此事,当有怀想谢安之类贤相、慨叹当世无人之意。南渡以来,朱敦儒无日不思念金人的统治下的故土,牵挂天各一方的亲朋。可是,泪眼所见,只有远接天际的芳草牵惹人的情思,而西州路遥不可接。

这一结句亦景亦情,以沉痛之笔点活全篇,并使整体意境苍劲高起,读来似觉其千钧之力。

《朱敦儒》诗词品析:落日经过桃叶,不管插花归去,小袖挽人留

《念奴娇·晚凉可爱》

晚凉可爱,是黄昏人静,风生蘋叶。

谁做秋声穿细柳?

初听寒蝉凄切。

旋采芙蓉,重熏沉水,暗里香交彻。

拂开冰簟,小床独卧明月。

老来应免多情,还因风景好,愁肠重结。

可惜良宵人不见,角枕烂衾虚设。

宛转无眠,起来闲步,露草时明灭。

银河西去,画楼残角呜咽。

这首悼亡词,写得深曲婉转,语淡而情深,是见作者之词品颇高。

开头晚凉可爱一句领起了上片词意。经过炎热的夏天,到了初秋夜晚,有些凉意,颇为喜人是黄昏人静,风生蘋叶。夜深人静之际,习习的凉风吹来,使人郁闷之感全消,就是这个可爱的晚凉之夜,勾引起词人对往事的回忆。风生蘋叶本于宋玉《风赋》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的文句。

谁做秋声穿细柳?这个反诘句式,显出了词情的波澜,表现出倾听的神情,穿过细柳传入耳鼓的是寒蝉鸣叫的凄切之声。寒蝉凄切原为柳永著名词篇《雨霖铃》的首句,此句断断续续的蝉声,引起了词人的凄切之感,似乎更深切地反映出他蕴蓄内心深处的悲凉情绪。旋采芙蓉,重熏沉水,暗里香交彻。是虚写,重化用古代诗句抒发情怀。《古诗十九首》中有一首《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末两句尤切合词人的境遇,不同的是彼为生离,此为死别。南朝刘宋时期的乐府民歌中有一首是: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这首诗是用香和炉的密切关系来比喻男女情爱的。此处词人偏写沉香犹存,山炉已杳。接着道拂开冰簟,小床独卧明月。独卧一词里隐含着酸楚,透露出悼亡的词旨。

过片老来应免多情,还因风景好,愁肠重结。先荡开一笔,说自己已经老了,本该不再多情了吧。

但词人身世坎坷,纵不多情,也会多思啊。他原籍洛阳,青年时期,志行高洁,不乐仕进。宋钦宗靖康年间,曾被召至汴京,将任为学官,他推辞说:麋鹿之性,自乐闲旷,爵禄非所愿也。固辞还乡里(《宋史。文苑传》)。及金兵攻陷京都,他携眷属避乱南下。

可以设想,他的夫人和他是患难与共,伉俪情深。他《昭君怨》一词里,写他丧妻以后,泪断愁肠难断,往事总成幽怨。幽怨几时休?泪还流!又一首《蓦山溪》词里说:鸳鸯散后,供了十年愁;怀旧事,想前欢,忍记丁宁语!这些都反映出他们夫妇之间的笃厚感情。而丧偶以后的幽怨愁思,又是百计难遣。这月白风清之夜,恐怕更难怎能免除多情了当他一个人孤孤单单卧冰簟上的时候,他的幽情苦绪汕然而生:可惜宵人不见,角枕烂衾虚设。他把无限的哀思凝缩这两句里,成为全词的警句,看来似乎无典,实际上是化用《诗经·唐风》里的诗句,浑然无迹,可以看出他的善于融化古代诗句的才情。宛转无眠,起来闲步,露草时明灭。从这几句里,可以看出他心绪不安,想尽力排遣,然而此情无计可消除,他徘徊往复,不觉得玉绳西转,已近黎明,徘徊愈久,情思愈苦。画楼残角呜咽,残角的呜咽声,是他所赋予残角的心声,与上片的寒蝉凄切遥遥相应。由凄切到呜咽,反映出他从黄昏到黎明间哀思的发展。

这首词通过对秋夜景物的点染,表达出词人的情意,以景语始,以景语终。同时词人又巧妙地化用古代诗文,自然贴切,已臻化境。

《朱敦儒》诗词品析:落日经过桃叶,不管插花归去,小袖挽人留

《鹧鸪天·唱得梨园绝代声》

唱得梨园绝代声。

前朝惟数李夫人。

自从惊破霓裳后,楚秦吴歌扇里新。

秦嶂雁,越溪砧。

西风北客两飘零。

尊前忽听当时曲,侧帽停杯泪满巾。

据考,此词是作者专为北宋末年汴京名妓李师师所作。唐玄宗曾选乐工三百人及宫女数百人居宜春北苑练习歌舞,亦称梨园弟子。

词起首二句唱得梨园绝代声,前朝惟数李夫人,意谓能得唐代梨园之遗声,歌艺绝妙,无可伦比的只有前朝的李师师了。前朝,前任皇帝位的时期,这里指宋徽宗时。民间传说师师曾被召入宫中,封为瀛国夫人,故人们都习惯尊称为李夫人。南宋初年,人们谈到李师师总是与徽宗皇帝的昏庸荒淫致有灭亡的惨痛历史教训联系起来。师师是令人同情的。当靖康元年正月,北宋国势危急,以钦宗为首的统治集团接受了金人议和退兵的条件,为缴纳金人的巨额金帛汴京城内大肆搜括,师师被抄家。第二年北宋灭亡了,徽宗和钦宗被俘北去。李师师同中原许多居民一样,历尽艰辛逃难到了江南。作者即是湖湘与之偶遇有感,才写下了这首词。刘子翬《汴京纪事》诗云:辇毂繁华事可伤,师师垂老过湖湘,缕衣檀板无人识,一曲当时动帝王。可见南宋初年师师确实湖湘一带,隐姓埋名,依旧卖艺为生。自从惊破霓裳后,楚奏吴歌扇里新二句正面表述了师师靖康之际的遭遇。霓裳指唐代宫廷的霓裳羽衣舞。白居易《长恨歌》的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即指唐玄宗与杨玉环的骄奢淫乐致有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和靖康之变,历史教训方面有某种相似之处,所以词人借惊破霓裳以喻北宋灭亡。自从惊破霓裳后,师师生活发生剧变,忽然失去皇帝的宠幸,再度流落民间卖艺。歌妓们演唱时以曲名书于歌扇,由听众点唱,所谓歌尽桃花扇底风即唱完扇上列出之歌曲。词的上片以前朝、惊破、扇里新等词语表示师师生活变化的轨迹,概括了她一生的命运。师师的命运又暗与北宋灭亡的命运有着联系。

词的下片突出表达作者悲痛感慨之情。过片以虚写而制造了悲伤凄凉的抒情氛围。秦嶂雁,越溪砧是指北方南飞的雁唳和南方妇女的捣衣声。这两种声音寂寞的夜里都会给客寄他乡的人以悲伤凄凉之感,真是:雁已不堪闻,砧声何处村。朱敦儒与李师师都同是流落南方的北客。当西风萧瑟的秋夜,词人不禁感到他与师师都象落叶飘零的身世了。这两位飘零的北客异乡萍水相逢,流落的命运使他们产生相互的同情。所以当词人酒席之前忽然听到熟悉的师师所唱的当时曲,恍然确知这就是唱得梨园绝代声的李夫人时,对师师的同情,和自己国破家亡、仓皇避难的伤痛,一齐迸涌出来。侧帽,冠帽歪斜,表示生活潦倒的颓放之状:停杯表示心情异常激动,痛苦情绪无法排解。这很形象地传达出了当时作者的心情,他激动感慨得侧帽停杯,掩面痛哭。

朱敦儒这首小词低回宛转深切感人。它以反映歌妓李师师的不幸遭遇并表示对她的同情,从侧面接触了靖康之变的重大历史题材,表达了士大夫深沉的悲痛和爱国的情感。

《朱敦儒》诗词品析:落日经过桃叶,不管插花归去,小袖挽人留

《临江仙·信取虚空无一物》

信取虚空无一物,个中著甚商量。

风头紧后白云忙。

风元无去住,云自没行藏。

莫听古人闲话语,终归失马亡羊。

自家肠肚自端详。

一齐都打碎,放出大圆光。

这首《临江仙》以禅语入词,通篇说理,贵理趣之通脱,有一种虚空之美。

上片以形象描写来阐释佛家教义。信取两句拈出了万缘皆空的话头叫破全章题旨。信取,即相信上了的意思。取字助词,意近于得。虚空,佛学名词,本指无任何质碍可以容纳一切色象的空间,这里有四大皆空的意味。既然大千世界不过是廓然无物的空幻之象,那么尘世上的是非功过又有什么值得计较的呢?风头三句紧承上意,以取类比象的手法对题旨加以形象的说明。风儿一阵猛吹,白云随风飘荡,看来好不热闹。殊不知这风和云并没有动和静、行和止的变化,人们眼中所见的不过是众生所妄见的幻象而已。这就是上片所包含的意蕴。

过片以后径直大发议论,文意一跌,别起波澜。

莫听两句是对昔贤论述的批判与否定。这里用了两个典故:失马即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之意,典出《淮南子》:亡羊即亡羊补牢,语出《战国策》。朱敦儒看来,不论你怎么说,羊毕竟丢了,马毕竟跑了,一切雄辩,无济于事。作者心目中,这种得失祸福转化论,并没有超越个人利害,乃是一种执妄之见,因而只能是一种不足取的闲话语而已。那末,什么才是词人所认可的正确的态度呢?经过前面一番破立之后,由正而反而合。自家三句就是作者所开出的超度苦厄之方。自己的心腹事,应由自己来审度处置,不要被古人的议论所桎梏,不要圣贤的书籍中去寻求慰藉。只有打翻一切陈言与说教,跳出三界外,不五行中,才能悟得真知,超凡成佛。大圆光,指佛菩萨头上的祥光。大乘教义认为众生皆可成佛,一切觉行圆满者都是佛。试图从佛家的经义中求得精神的解脱,这就是作者此词所表述的意蕴。

此词首以虚空立意,一气旋折,直贯篇末,而与放出大圆光相绾合,笔意绵密,颇见作者之功力。

《朱敦儒》诗词品析:落日经过桃叶,不管插花归去,小袖挽人留

《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

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

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

片时欢笑且相亲,明日阴晴未定。

这首小词以散文语句入词,表现了词人暮年对世情的一种彻悟,流露出一种闲适旷远的风致。起首二句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是饱含辛酸的笔触。这两句属对工畅,集中地、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认识。短如春梦、薄似秋云的比喻熨贴而自然。接下来,笔锋一转,把世事人情的种种变化与表现归结为命的力量。原来二字,透露出一种无可如何的神情,又隐含几分激愤。强大的命运之神面前他感到无能为力,于是消极地放弃了抗争:不须计较苦劳心,语气间含有对自己早年追求的悔意和自嘲。计较,算计之意。这两句倒装,不只是为了照顾押韵,也有把意思的重点落下句的因素。情调由沉重到轻松,也反映了词人从顿悟中得到解脱的心情。

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词人转而及时行乐,沉迷于美酒鲜花之中。幸遇、况逢等字带来一种亲切感,酒好、花新则是愉悦之情的写照。三杯、一朵对举,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上下文都是议论,使得这属对工巧的两句尤其显得清新有趣。着墨不多,主人公那种得乐且乐的生活情态活脱脱地展现出来。结语两句,虽以片时欢笑且相亲自安自慰,然而至于明日阴晴未定,则又是天道无常,陷入更深的叹息中了。且是姑且、聊且的意思。阴晴未定是感叹世事的翻覆无定,或许还有政治上的寓意。下片末句与上片万事原来有命句呼应,又回到命上去了,由此可见作者的生活态度是强作达观而实则颓唐。

《朱敦儒》诗词品析:落日经过桃叶,不管插花归去,小袖挽人留

《鹧鸪天·西都作》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

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

几曾着眼看侯王?

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此词系作者从京师返回洛阳后所作,故题为西都作。该词是北宋末年脍炙人口的一首小令,曾风行汴洛。词中,作者以斜插梅花,傲视侯王的山水郎自居,这是有深意的。据《宋史。文苑传》记载,他志行高洁,虽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靖康年间,钦宗召他至京师,欲授以学官,他固辞道:麋鹿之性,自乐闲旷,爵禄非所愿也。终究拂衣还山。这首《鹧鸪天》,可以说是他前期词的代表作,也是他前半生人生态度和襟怀抱负的集中反映。

疏狂二字为本词之目。疏狂者,放任不羁之谓也。词人之性格如此,生活态度如此,故尔充分显现其性格与生活态度的这首词,艺术风格亦复如此。我是清都山水郎!出口便是疏狂之语清都本自《列子。周穆王》,清都紫微,钧天广乐,帝之所居。即传说中天帝之宫阙者是。山水郎,顾名思义,当为天帝身边主管名山大川的侍从官。可以名正言顺地尽情受用如此至情至性的美差,真个是天教分付与疏狂!上片四句二十八字,本自陶渊明之所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田园居》五首其一)一意。陶渊明之后,隐逸诗人、山水诗人们各骋才力,所作名章隽语,即便不逾万数,也当以百千计,但象朱敦儒这样浪漫、超现实的奇妙构思却并不多见。

词的下片用独特笔法为读者塑造了李白之外的我们又一个谪仙人。他连天国的玉楼金阙都懒得归去呢,又怎肯拿正眼去看那尘世间的王侯权贵!

由此愈加清楚地见出,上片云云,与其说是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毋宁认作对玉皇大帝的狎弄。这倒也不难理解,感觉到人世的压抑、渴望到天国去寻求精神解脱的痴人固然所多有;而意识到天国无非是人世的翻版,不愿费偌大气力,换一个地方来受束缚的智者亦不算少。词人就是一个。他向何处去寄托身心呢?

山麓水湄而外,惟有诗境与醉乡了。于是有诗万首,酒千觞,有且插梅花醉洛阳。洛花以牡丹为最。宋周敦颐《爱莲说》云: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词人志向高远自然不肯垂青于自唐以来,颇受推崇的牡丹,而宁取那千林无伴,淡然独傲霜雪(《念奴娇》)的梅花了。清人黄蓼园曰:希真梅词最多,性之所近也。(《蓼园词选》)故而词人不说且插牡丹醉洛阳,偏云且插梅花醉洛阳,盖另有寄托。

作者选中梅花,是取其品性高洁以自比。高洁与疏狂,一体一用,一里一表,有机地统一词人身上。惟其品性高洁,不愿与世俗社会沆瀣,才有种种疏狂。

此词体现了词人鄙夷权贵、傲视王侯的风景,读来令人感佩。无论从内容或艺术言之,这首词都堪称朱词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一首天资旷远,婉丽流畅的小令。全词清隽谐婉,自然流畅,而且前后呼应,章法谨严。上片第一句天教懒慢带疏狂,下片的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和且插梅花醉洛阳,表现了词人的潇洒、狂放和卓尔不群,照应了疏狂:玉楼金阙慵归去则照应了懒慢。

《朱敦儒》诗词品析:落日经过桃叶,不管插花归去,小袖挽人留

《好事近·渔父词》

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词人前后写了六首渔父词(均调寄《好事近》)来歌咏其晚年寓居嘉禾的闲适生活。这是其中的一首,写得情趣盎然,清雅俊朗,流露出一股闲旷的风致。

开头一句表明自己放弃官场生活的坚决。摇首二字很形象,既对红尘否定,又不置一辞,这是一种轻蔑不屑的态度,亦如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诗所云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之意。何以如此,词人未点破,紧接的一句只把原因推到自己的志趣与官场格格不入。一旦摇首出红尘,作了个烟波钓徒,才能醒醉更无时节。这两句语言明快质朴,同时又极传情,一种超脱尘世的轻快感溢于言表。三、四句则进而写渔父生活,兼具张志和《渔父》词和柳宗元《江雪》诗之意。这里,渔父生涯既不全然象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写的那样浪漫,又不全象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写的那样苦寒。绿蓑青笠,白鹭桃花,披霜冲雪,独钓寒江,都是词人恬淡自适的惯常生活状态。

后片切然个断面,进一步表现闲适生活的可爱。江湖上也有风浪,但与官场风波比较,则显得可爱多了。而到晚来风定时候,更有一番景致:新月当空,钓丝不动,水平如镜,上下天光,表里澄彻。作者用洗炼的笔墨勾勒出一幅清雅的图画。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写水静,空静,一切皆静的周围环境。而这幅静态的画面上,作者最后加上奇妙的一笔一只缥缈的孤鸿,明灭于远空,那是静的背景上的一个动点,而它的动感不是来自位置的移动而是来自光线的变化。这画境还具有一种象征的意义:那风平浪静的江景,显然是词人澄怀的反映;那缥缈孤鸿影,也是一个自由出没于江上的幽人的写照。

这首词上片以抒情起,下片以写景结,用简笔勾勒出词人闲适生活的一个断面。词中写实与象征手法结合,意境完整高远而又空灵。

《朱敦儒》诗词品析:落日经过桃叶,不管插花归去,小袖挽人留

《感皇恩·一个小园儿》

一个小园儿,两三亩地。

花竹随宜旋装缀。

槿篱茅舍,便有山家风味。

等闲池上饮,林间醉。

都为自家,胸中无事。

风景争来趁游戏。

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

洞天谁道、尘寰外。

这首小词语浅而意深,节短而韵长,表露了作者晚年淡泊旷远的志趣。

起首一个小园儿,两三亩地二句语言平易浅白。一个、两三亩这些小数目,如话家常,十分亲切。同时,也透出主人公知足寡欲的人生态度。

花竹随宜旋装缀一句承上。开辟了一个两三亩地的小园儿,马上随方位地势之所宜,随品种配搭之所宜,栽花种竹,点缀园子。花与竹是园林常景,也有代表性。苏轼《司马君实独乐园》诗:中有五亩园,花竹秀而野;黄庭坚《次韵文潜同游王舍人园》诗:移竹淇园下,买花洛水阳;风烟二十年,花竹可迷藏。便有山家风味一句,既总结上文,又漾出作者的怡悦之情。前面几句写景之后,画面上出现了词人的自我形象:等闲池上饮,林间醉。栽花艺竹之余,词人小具杯盘,徐图一醉。这种徜徉山水,从容度日的方式,正是自来遁迹山林者所乐的境界。词里突出地表现了这种闲适、超脱的襟怀。由景物入笔,又以景写人作为,很好地表达了词人的山水性情。

下片转入议论,将词境拓深一步。都为自家,胸中无事,风景争来趁游戏,三句语极朴拙,意却自,掉运口语,浅白有味。总却世事营营,胸中没有半点挂虑,自然容易心与景浃,感受到外间景物欣然自得,好象都争先恐后来取悦于人似的。宋程颢诗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为此句之本。

以曲子词写理趣语,显得亲切活泼,饶有兴味。剩活人间几岁,点出余日无多的暮景,却并无衰疯悲惋色彩。洞天句,即谁道洞天尘寰外,倒装是为了协调平仄的原故。结句将上下片一并收束,表示要这个人间洞天里度此余年,一派欣于所得的情致,可谓溢于言表了。

《澄怀录》载:陆放翁云:朱希真居嘉禾,与朋侪诣之。闻笛声自烟波间起,顷之,棹小舟而至,则与俱归。室中悬琴、筑、阮咸之类,檐间有珍禽,皆目所未睹。室中篮缶贮果实脯醢,客至,挑仍奉客。可见词人写的不只是一种理想境界,而且是他晚年闲适生活的艺术化写真了。

《朱敦儒》诗词品析:落日经过桃叶,不管插花归去,小袖挽人留

《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春雨细如尘,楼外柳丝黄湿。

风约绣帘斜去,透窗纱寒碧。

美人慵剪上元灯,弹泪倚瑶瑟。

却卜紫姑香火,问辽东消息。

这首小词为作者早期作品,写元夕怀人之情致,词风婉约。

起首两句写楼外。春雨绵绵密密,象尘雾一般,灰蒙蒙的,刚刚泛出鹅黄色的柳梢给雨打湿,水淋淋的。说春雨细如尘,新鲜而熨贴。春雨是细屑的,轻倩的,迷离漫漶,润物无声,似乎非如尘二字无以尽其态。用它来映衬怀人的愁思,便显得十分工致。湿承雨来。黄字体物入微,切合物候,又应春意,让人联想到稚柳这迷蒙细雨的薰沐下所焕发的生机。接下来,风约逗引出后两句,视点拉回室内。上片状景,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笔笔勾联,丝丝入扣;这几句看似景语,实乃情语,打下了闺人的主观色彩。如尘的雨,多少给人以凄迷低黯之感;柳色又新,牵惹着对远人的缕缕情思;阵阵轻寒,更使那碧色的窗纱涂上感伤的色调,寒气直浸入心底其中寒碧是以景写情的重笔,女子心中的感受由此得到深刻的展示。作者借拟女主人的眼光,写出了一个寂冷的环境。

过片直接突出了居于画面中心的女主人公美人慵剪上元灯,弹泪倚瑶瑟。上元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宋代是个盛大的节日,民间有吃圆子(汤圆,取阖家团圆之意)、观彩灯、祭紫姑等习俗。点明上元之时,背景就变得更其具体而典型,把人物感情衬托得愈加强烈。周密《武林旧事》卷二灯品:又有深闺巧姓,剪纸而成,尤为精妙。陆游《十二月一日》诗:儿书春日榜,女剪上元灯。说明宋时剪纸做灯,乃闺人巧技,而且有早些日子就开始制作以备上元灯节玩赏的。可见这一句美人慵剪上元灯,不是一般的身心慵懒,而是由于情绪恶劣之极。弹泪倚瑶瑟句加重悲情之分量,写她欲鼓瑟以舒怨怀亦不可能,好只倚瑟弹泪了。

结束两句:却卜紫姑香火,问辽东消息。前一句承接上文,转进一层,与美人问卜的事。紫姑,相传为唐武则天时寿阳刺史李景之妾,为大妇所嫉,正月十五日夜被害死于厕间,上帝悯之,命为厕神。旧时民间每于元宵夜图画其形以祭,并扶乩卜问祸福。

无心剪灯,有意问卜,写出少妇关注之所。就这样,结句全词层层推进之后,以轻淡之笔出之。辽东,古郡名,故址今辽宁省东南部,多用来借指遥远的边地,以代亲人之所。至词的主旨已经明确、完整地表达出来,而字面上终归没有道破。淡语入情,含蓄不尽。这一结语使全词意境浑成,主旨突出,堪称巧妙。

《朱敦儒》诗词品析:落日经过桃叶,不管插花归去,小袖挽人留

《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

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

听琵琶,重院莺啼觅谢家。

曲终人醉,多似浔阳江上泪。

万里东风,国破山河落照红。

这首小令是作者少有的用典佳作。化他人之典,自然贴切,如同己出,实为妙笔。

词的开头两句用了两个典故。首句用唐诗人刘禹锡《重游玄都观》诗中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刘郎自谓。当年刘禹锡写这首诗,是两次被贬南方之后,已经步入老年,有许多感慨。而朱敦儒写这首词也是南渡之后,也老了,同有刘郎已老、暗伤怀抱之意。次句是用唐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诗中的:桃花依旧笑春风。这个典故,词里多次出现过,例如晏几道《御街行》的:落花犹,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这是改用。袁去华《瑞鹤仙》的:他年重到,人面桃花否?这是实用。而朱敦儒此处则是活用,他截去崔护诗句末尾的春风两字,和词的前一句刘郎已老紧密相连,语意有如一气呵成。这两句是说,自己老了,不管桃花依旧笑,当然更不管人去楼空,大有万事不关心之慨。

接着两句说自己没有歌儿舞女,要听琵琶,就只有到歌妓家去。

下片开头一句曲终人醉。接着上片的听琵琶而来,说琵琶弹奏完了,人也醉了。我们从上片表达的词人的思想感情来看,下面接着出现类似醉向花间倒(《点绛唇》)、我自阖门睡,高枕笑浮生(《水调歌头》)的内容,是顺理成章的。但是,词至此却笔锋急转,突然出现了又一个典故:多似浔阳江上泪。老词人哭了,而且是哭得那么伤心,和当年唐代诗人白居易浔阳江上听琵琶后有感于天涯沦落而掉的泪一样多。当我们还来不及思考为什么时,词又以直下之势告诉我们:万里东风,国破山河落照红。词人面对东风万里,落日映照的河山,想到中原失地,恢复无望。这对于身遭国破家亡之难、辗转流离南方的朱敦儒来说,心中悲慨又胜别个。

这首词风格明快,感情浓烈。是一首动人的小令。

《朱敦儒》诗词品析:落日经过桃叶,不管插花归去,小袖挽人留

《西江月·日日深杯酒满》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

自歌自舞自开怀,且喜无拘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黄泉多少奇才。

不须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

这首词写作者晚年以诗、酒花为乐事的闲淡生活,用语浅自而意味悠远,流露出一种闲旷的情调。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起首两句写出词人终日醉饮花前的生活。深杯酒满见得饮兴之酣畅,小圃花开点出居处之雅致。无一字及人,而人的精神风貌已隐然可见。这正是借物写人之法的妙用。自歌自舞自开怀,且喜无拘无碍,抒情主人公的正面形象出现了。三个自隔字重叠,着力突出自由自、自得其乐的神态,自然地带出无拘无碍一句。

整个上片洋溢着轻松自适的情致,行文亦畅达流转,宛若一曲悦耳的牧歌。两句一转,由物及人,既敞露心怀,又避免给人以浅显平直之感。

至下片文情陡变,两个对句表达了作者对世事人生的认识,所谓人类的历史不过是几场短暂春梦杂沓无序的联缀,无论怎样的奇士贤才都终究不免归于黄泉。这是历尽沧桑,饱经忧患之后的感喟,无疑含有消极的虚无意识。此词写作时代大致正忠良屈死而奸佞当道之时,黄泉句也隐含着深深的悲愤之情。

这时,朱敦儒那只是壮怀远抱已被消蚀殆尽了,字里行间仍存苦怀,有一种无可奈何的心绪。他自以为看破了红尘,不复希冀有所作为,把一切都交付给那变幻莫测的命运去主宰,自己不须计较与安排,只要领取而今现,求得片时欢乐也就心满意足了。

末句不啻是对上片所描述的闲逸自得生活之底蕴的概括和揭示。这句结构上也是有力的收束。上片写景叙事,下片议论感叹,有情景相生、借景达情之妙。

这是一首清新淡雅,韵味天成的小词,语意俱佳。

《朱敦儒》诗词品析:落日经过桃叶,不管插花归去,小袖挽人留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此词是作者南渡后登金陵城上西楼眺远时,抒发爱国情怀的词作,全词气魄宏大,寄慨深远,凝聚着当时广大爱国者的心声。

上片写金陵登临之所见。开头两句,写词人登城楼眺远,触景生情,引起感慨。金陵城上的西门楼,居高临下,面向波涛滚滚的长江,是观览江面变化,远眺城外景色的胜地。李白曾这里写下了《金陵城西楼月下吟》诗,抒发的是对南齐诗人谢朓的怀念。

朱敦儒这首登楼抒怀之作,既不是发思古之幽情,也不是为区区个人之事,而是感叹国家生死存亡的命运。

接下来,作者写自己秋色中倚西楼远眺。清秋二字,容易引起人们产生凄凉的心情。词中所写悲秋,含意较深,是暗示山河残破,充满萧条气象。

第三句描写清秋傍晚的景象。词人之所以捕捉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的意象,是用落日和逝水来反映悲凉抑郁的心情。

下片回首中原,用直抒胸臆的方式,来表达词人的亡国之痛,及其渴望收复中原的心志。簪缨是贵族官僚的服饰,用来代人。簪缨散,说他们北宋灭亡之后纷纷南逃。几时收,既是词人渴望早日恢复中原心事的表露,也是对南宋朝廷不图恢复的愤懑和斥责。

结尾一句,用拟人化的手法,寄托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对中原人民的深切怀念。作者摒弃直陈其事的写法,将内心的情感表达得含蓄、深沉而动人。人伤心地流泪,已经能说明他痛苦难于忍爱了,但词人又幻想请托悲风吹泪过扬州,这就更加表现出他悲愤交集、痛苦欲绝。扬州是当时抗金的前线重镇,过了淮河就到了金人的占领区。风本来没有感情,风前冠一悲字,就给风注入了浓厚的感情色彩。

此词将作者深沉的亡国之痛和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感人肺腑,读后令人感到荡气回肠,余味深长。

《朱敦儒》诗词品析:落日经过桃叶,不管插花归去,小袖挽人留

《采桑子·彭浪矶》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

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

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

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

这是一首怀念中原故土的词,作于金兵南侵后词人离开故乡洛阳南下避难,途经今江西彭泽县的彭浪矶时。全词上片着重抒情,而情中带景;下片侧重写景,而景中含情,整首词于清婉中含沉重的伤时感乱之情,流丽而有沉郁之致。题为彭浪矶,当是途经今江西彭泽县的彭浪矶而作,矶长江边,与江中的大、小孤山相对。

起首二句叙事即景自寓身世经历。乘一叶扁舟,到江南去避难作客,仰望那长空中失群的旅雁和孤零飘荡的浮云,不禁深感自己的境遇正复相类。两句融叙事、写景、抒情为一体,亦赋亦比亦兴,起得浑括自然。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两句写回首北望所见所感。中原失守,国士同悲。这两句直抒情怀,略无雕饰,取景阔大,声情悲壮。

过片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两句,收回眼前现境。薄暮时分,泊舟矶畔,但见江中的碧山正为暮霭所笼置,矶边的汀洲,芦根残存,枫叶飘零,满眼萧瑟冷落的景象。这里写矶边秋暮景色,带有浓厚的凄清黯淡色彩,这是词人国家残破、颠沛流离中的情绪的反映。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两句总收,点明自己辞乡去国以来的心情。日落时分,往往是增加羁旅者乡愁的时刻,对于作者这样一位仓皇避难的旅人来说,他的寂寞感、凄凉感不用说是更为强烈了。渐趋平缓的江波,这里恰恰反托出了词人不平静的心情。

这首词上片着重抒情,而情中带景;下片侧重写景,而景中含情。全篇清婉而又沉郁,有慷慨悲歌之新境界。

《朱敦儒》诗词品析:落日经过桃叶,不管插花归去,小袖挽人留

《采桑子·一番海角凄凉梦》

一番海角凄凉梦,却到长安。

翠帐犀帘,依旧屏斜十二山。

玉人为我调琴瑟,颦黛低鬟。

云散香残,风雨蛮溪半夜寒。

这首《采桑子》,是作者客居南雄州时追怀汴京繁华、伤时感乱之作。

起笔二句叙梦回汴京。海角指词人当时所的岭南海隅之地。长安借指北宋都城汴京。南雄州一带,当时是荒凉的边远地区。词人避乱遐方,形单影只,举目无亲。这里,即使做梦,也该是凄凉的。但今宵所作的梦,却把自己带回了往昔繁华的旧都。海角与长安,不仅表明空间距离遥远,而且标志着丧乱与繁华、战争与承平两个不同的历史环境。却字正突出强调了这不同的历史环境所给予词人的心理感受,其中有意外的欣喜,更含无限的感怆。

翠帐犀帘,依旧屏斜十二山。二句展示梦境中京师繁华旧事的一角。华美的居室里,翠帐低悬,犀帘垂地,床前的屏风,曲曲斜斜,依旧展开着十二扇屏山。这里只写翠帐、犀帘、屏山,而它们所暗示的往昔汴京士大夫的繁华生活、温馨旧事不难想见。依旧二字,不但贯通上下两句,而且贯通上下两片。梦中,这一切都是那样熟悉、亲切,似乎没有任何变化,实际上这一切已经成为不可回复的旧梦。梦中依旧正暗示出梦后的荡然无存。

过片玉人为我调琴瑟,颦黛低鬟。紧承上片三四句,续写繁华旧梦。美丽的歌妓宴席上为自己调琴理弦,弹奏乐曲,敛眉低首,若不胜情,说不尽的温馨旖旎,风流绮艳。上片三四句侧重写环境,这两句侧重写人的活动。两汇合,即一幅华堂夜宴图。

由此可见词人所怀恋的汴京繁华,实际上就是上层士大夫的乐宴生活。

云散香残,风雨蛮溪半夜寒。云散,用宋玉《高唐赋》巫山神女旦为朝云的故实,暗示绮艳梦境的消逝;香残,是说梦境既逝,梦中的馨香亦不复存留。眼前面对的,是荒寒的海角凄凉之地;耳畔听到的,是夜半风雨交加中蛮溪流水的凄寒声响。消逝的梦境与凄寒的现境的对照,强化了词人的今昔盛衰之感、伤时感乱之痛和天涯羁旅之悲,结尾的寒字,不纯是切肤之感到的,更是内心寂寞凄凉的反映。

《朱敦儒》诗词品析:落日经过桃叶,不管插花归去,小袖挽人留

《卜算子·旅雁向南飞》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相失。

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

鸥鹭苦难亲,矰缴忧相逼。

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

朱敦儒的这首咏物词,以南飞失群的孤雁,来象征靖康之变中包括自己内的广大人民流离艰辛的景况。词中情景交融,处处写雁,又处处写词人自身的身世感慨。

全词一开篇即摄取与作者的遭遇、心境有着某种联系并引发作者感情共鸣的客观物象来为词人写照,抒发词人的心声。旅雁向南飞,词的首句写冬天雁由北向南迁徙。巧合的是,词人由洛阳南逃也正是这个时候。也许是他逃亡路上,见雁南飞,有所感发,情沿物应,才发而为词,道寄人知,借以表达因雁而兴起的伤感。风雨群相失的风雨,表面是指自然的风雨,骨子里却是喻指人世社会的风雨,是骤然袭来的战祸。接下去便以雁之饥渴辛劳、无力续飞与孤宿寒汀的情景,来比喻人们逃难途中忍饥受寒、疲惫不堪和孤苦无依的惨状。

下片以雁之孤危、哀怨、忧惧和无所依托,象征他与广大人民当时类似的处境与心情。鸥鹭苦难亲一句,承上句寒汀立而有所深入。鸥、鹭与雁,都是栖宿于沙洲汀渚之间的鸟类,而说难亲,便有地下亦难宁处之苦:矰缴忧相逼,则天空中更怕有性命之忧。矰是射鸟的短箭,缴是系短箭上的丝绳。《史记。留侯世家》载汉高祖歌曰:鸿鹄高飞,一举千里。虽有矰缴,尚安所施!而这里的鸿雁苦于身心交瘁,无力高飞,便易被猎人所射杀。如此借旅雁的困厄以写人间的忧患,可谓入木三分。结尾续写旅雁之苦。云海茫茫亦即人海茫茫。流落安归?哀鸿谁问?一语双关,余悲不尽。

这首咏雁词,无论内容上还是艺术上都是堪称上乘之作。作品艺术上的魅力,印证了悲愤出诗人的道理。

《朱敦儒》诗词品析:落日经过桃叶,不管插花归去,小袖挽人留

《雨中花·岭南作》

故国当年得意,射麋上苑,走马长楸。

对葱葱佳气,赤县神州。

好景何曾虚过,胜友是处相留。

向伊川雪夜,洛浦花朝,占断狂游。

胡尘卷地,南走炎荒,曳裾强学应刘。

空漫说、螭蟠龙卧,谁取封侯。

塞雁年年北去,蛮江日日西流。

此生老矣,除非春梦,重到东周。

此词为作者词风由豪爽转向悲凉的重要标志,堪称稼轩词的先驱。词中通过今昔对比,抒写了词人于靖康之变后面对山河破碎的疮痍面目而生发的去国离乡的悲痛。

上片起首一句追述了承平岁月中的胜景清游。故国指洛阳。上苑即上林苑,东汉时置,洛阳城西。长揪,指官道旁所植之揪树。曹植《名都篇》所咏之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揪间,为此处所本。词人用射猎西苑,走马东郊,来概括往日与狂朋怪侣俊游的盛况,既是用典,又是纪实,笔力遒劲,具足声容。接下来,以一个去声的对字领葱葱两句,展示出一幅生机活泼、热气腾腾的广阔背景。

这是故意设计的顿挫之笔,不肯教射麋、走马的俊迈之气一下发露太过。后又用好景两句挺接发端之意,然而却只点到为止,不作过多的渲染。经过一番蓄势,然后以一个向字领出了伊川雪夜,洛浦花朝,占断狂游三句妙语来。这一气呵出的三句,真把这位骏马貂裘的青年公子的狂游盛况写到了极致。

词之下片,词意陡转,大起大落,与前片形成鲜明的反差。过片三句,写金兵南下之时,词人被迫避难南荒,不得不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曳裾,提着衣襟,形容谦卑之态。曳裾侯门,指寄食权贵的宾客。应刘,即汉末依附曹氏的应玚、应璩兄弟与刘桢。流离道路已极不堪,寄食豪门,仰人鼻息,痛苦又更甚一层。一个强字包含了其间种种酸辛,是一个倔强者无可奈何的喟叹。沦亡的痛苦,把当年的意气公子从风月留连的醉梦中惊醒。他和同时代的许多爱国诗人一样,也要为民族的振兴呐喊搏斗。然而那个君孱臣佞的小朝廷里,他的满腔热情,根本不被置理。空漫说、螭蟠龙卧,谁取封侯就是这种内心痛苦的披露,意谓:莫说有卧龙的才具,也无法建树封侯的功业。这是报国有心,请缨无路的英雄的悲叹,语气沉重,充满失望的痛苦。

接下来塞雁、蛮江二句,可以抒写了郁结于胸的故国之苦思。塞雁比人更幸福,它可以不受人间兵戈的阻隔,年年春天结阵北去:蛮江也是自由的,它可以日夜不止地依旧自西向东流入大海。

唯有自己这个天涯的羁客,却不能重返故园了。这几句融情入景无情景物,并惹哀愁,写得真切感人。歇拍三句,更进一层,把悲哀推到了极点。先说此身已老,北归无望,接着运笔虚际,翻腾出一个心魂入梦重返家山的结局,然而以梦境的欢愉来衬托实境的悲惋,益觉加倍的悲哀了。洛阳,为东周的王城,此以之指代故乡,并与篇首相绾合,结构谨严,语极沉痛,几入化境。

《朱敦儒》诗词品析:落日经过桃叶,不管插花归去,小袖挽人留

词作

鹧鸪天·西都作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奏流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鹧鸪天

曾为梅花醉不归。佳人挽袖乞新词。轻红遍写鸳鸯带,浓碧争斟翡翠卮。

人已老,事皆非。花前不饮泪沾衣。如今但欲关门睡,一任梅花作雪飞。

鹧鸪天

检尽历头冬又残。爱他风雪忍他寒。拖条竹杖家家酒,上个蓝舆处处山。

添老大,转痴顽。谢天教我老来闲。道人还了鸳鸯债,纸帐梅花醉梦间。

一落索

惯被好花留住。蝶飞莺语。少年场上醉乡中,容易放、春归去。

今日江南春暮。朱颜何处。莫将愁绪比飞花,花有数、愁无数。

好事近渔父词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好事近渔父词

渔父长身来,只共钓竿相识。随意转船回棹,似飞空无迹。

芦花开落任浮生,长醉是良策。昨夜一江风雨,都不曾听得。

好事近 渔父词

拨转钓鱼船,江海尽为吾宅。恰向洞庭沽酒,却钱塘横笛。

醉颜禁冷更添红,潮落下前碛。经过子陵滩畔,得梅花消息。

好事近 渔父词

短棹钓船轻,江上晚烟笼碧。塞雁海鸥分路,占江天秋色。

锦鳞拨刺满篮鱼,取酒价相敌。风顺片帆归去,有何人留得。

好事近 渔父词

失却故山云,索手指空为客。莼菜鲈鱼留我,住鸳鸯湖侧。

偶然添酒旧壶卢,小醉度朝夕。吹笛波楼下,有何人相识。

好事近 渔父词

猛向这边来,得个信音端的。天与一轮钓线,领烟波千亿。

红尘今古转船头,鸥鹭已陈迹。不受世间拘束,任东西南北。

临江仙

直自凤凰城破后,擘钗破镜分飞。天涯海角信音稀。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

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今春还听杜鹃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

浪淘沙·康州泊船

风约雨横江,秋满蓬窗。个中物色尽凄凉。更是行人行未得,独系归艎。

拥被换残香。黄卷堆床。开愁展恨翦思量。伊是浮云侬是梦,休问家乡。

朝中措

先生筇杖是生涯。挑月更担花。把住都无憎爱,放行总是烟霞。

飘然携去,旗亭问酒,萧寺寻茶。恰似黄郦无定,不知飞到谁家。

朝中措

登临何处自销忧。直北看扬州。朱雀桥边晚市,石头城下新秋。

昔人何在,悲凉故国,寂寞潮头。个是一场春梦,长江不住东流。

朝中措

当年弹铗五陵间。行处万人看。雪猎星飞羽箭,春游花簇雕鞍。

飘零到此,天涯倦客,海上苍颜。多谢江南苏小,尊前怪我青衫。

朝中措

红稀绿暗掩重门。芳径罢追寻。已是老于前岁,那堪穷似他人。

一杯自劝,江湖倦客,风雨残春。不是酴醿相伴,如何过得黄昏。

长相思

昨日晴。今日阴。楼下飞花楼上云。阑干双泪痕。

江南人。江北人。一样春风两样情。晚寒潮未平。

沙塞子

万里飘零南越,山引泪,酒添愁。不见凤楼龙阙、又惊秋。

九日江亭闲望,蛮树绕,瘴云浮。肠断红蕉花晚、水西流。

西江月

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

幸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片时欢笑且相亲。明日阴晴未定。

西江月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黄泉多少奇才。不须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望江南

炎昼永,初夜月侵床。露卧一丛莲叶畔,芙蓉香细水风凉。枕上是仙乡。

浮世事,能有几多长。白日明朝依旧在,黄花非晚是重阳。不用苦思量。

点绛唇

淮海秋风,冶城飞下扬州叶。画船催发。倾酒留君别。

卧倒金壶,相对天涯客。阳关彻。大江横绝。泪湿杯中月。

减字木兰花

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要听琵琶。重院莺啼觅谢家。

曲终人醉。多似浔阳江上泪。万里东风。国破山河落照红。

减字木兰花

慵歌怕酒。今日春衫惊着瘦。双燕帘栊。金鸭香沈客泪中。

琵琶重听。谁信人间多少恨,落日东风。吹得桃花满院红。

诉衷情

老人无复少年欢。嫌酒倦吹弹。黄昏又是风雨,楼外角声残。

悲故国,念尘寰。事难言。下了纸帐,曳上青毡,一任霜寒。

采桑子·彭浪矶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

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

采桑子

一番海角凄凉梦,却到长安。翠帐犀帘。依旧屏斜十二山。

玉人为我调琴瑟,颦黛低鬟。云散香残。风雨蛮溪半夜寒。

相见欢

东风吹尽江梅。橘花开。旧日吴王宫殿、长青苔。

今古事。英雄泪。老相催。长恨夕阳西去、晚潮回。

相见欢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卜算子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初失。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

鸥鹭苦难亲,矰缴忧相逼。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

卜算子

碧瓦小红楼,芳草江南岸。雨后纱窗几阵寒,零落梨花晚。

看到水如云,送尽鸦成点。南北东西处处愁,独倚阑干遍。

卜算子

古涧一枝梅,免被园林锁。路远山深不怕寒,似共春相趓。

幽思有谁知,托契都难可。独自风流独自香,明月来寻我。

水调歌头·淮阴作

当年五陵下,结客占春游。红缨翠带,谈笑跋马水西头。

落日经过桃叶,不管插花归去,小袖挽人留。换酒春壶碧,脱帽醉青楼。

楚云惊,陇水散,两飘流。如今憔悴,天涯何处可销忧。

长揖飞鸿旧月。不知今夕烟水,都照几人愁。有泪看芳草,无路认西州。

水调歌头·对月有感

天宇着垂象,日月共回旋。因何明月,偏被指点古来传。

浪语修成七宝,漫说霓裳九奏,阿姊最婵娟。愤激书青奏,伏愿听臣言。

诏六丁,驱狡兔,屏痴蟾。移根老桂,种在历历白榆边。

深锁广寒宫殿,不许姮娥歌舞,按次守星躔。永使无亏缺,长对日团圆。

水龙吟

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

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念伊嵩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

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

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

忆秦娥·若无置酒朝元亭,师厚同饮作

西江碧。江亭夜燕天涯客。天涯客。一杯相属,此夕何夕。

烛残花懒歌声急。秦关汉苑无消息。无消息。戍楼吹角,故人难得。

念奴娇·垂虹亭

放船纵棹,趁吴江风露,平分秋色。帆卷垂虹波面冷,初落萧萧枫叶。

万顷琉璃,一轮金鉴,与我成三客。碧空寥廓,瑞星银汉争白。

深夜悄悄鱼龙,灵旗收暮霭,天光相接。莹澈乾坤,全放出、叠玉层冰宫阙。

洗尽凡心,相忘尘世,梦想都销歇。胸中云海,浩然犹浸明月。

念奴娇

插天翠柳,被何人,推上一轮明月。照我藤床凉似水,飞入瑶台琼阙。

雾冷笙箫,风轻环佩,玉锁无人掣。闭云收尽,海光天影相接。

谁信有药长生,素娥新链就,飞霜凝雪。打碎珊瑚,争似看、仙桂扶疏横绝。

洗尽凡心,满身清露,冷浸萧萧发。明朝尘世,记取休向人说。

太夫人挽诗一首

桧仙分绛节,鹊瑞得黄裳。举案蒲轮逸,趋庭桂籍芳。

鲍姑宜不老,织女忽还光。孝子号风树,凄凉靡夕阳。

《朱敦儒》诗词品析:落日经过桃叶,不管插花归去,小袖挽人留
《朱敦儒》诗词品析:落日经过桃叶,不管插花归去,小袖挽人留
《朱敦儒》诗词品析:落日经过桃叶,不管插花归去,小袖挽人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