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文章阅读 > 《说文解字》第136课:成语“亡羊补牢”中,“牢”的由来

《说文解字》第136课:成语“亡羊补牢”中,“牢”的由来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9-23 09:44:26
阅读: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今天是第136课,讲一个汉字:牢。牢是《说文解字》“牛”部汉字,也是现代汉语常用汉字,详情如下:

。读láo。《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闲,养牛马圈也。从牛,冬省。取其四周帀也。”这是个会意字。“闲”,是栅栏的意思。养牛马用的圈,用栅栏围成。所以牢的本义就是关牛、马等牲畜的圈栏。这个字的字形许慎认为是“冬省。”就是说它的字形与冬天的冬字字形相仿。我们来看两个字的小篆字形对比。

《说文解字》第136课:成语“亡羊补牢”中,“牢”的由来

(冬与牢的小篆字形对比)

的确有点像,许慎说原因是“取其四周帀也”,两个字都是四周封闭的样子,所以用这个字形来做关牛马的圈栏的“牢”字。但冬字是从“夂”从“仌”,意思是季节的结束,是“四季尽也”,仌是冰,夂是终的古字,意思很好理解,因为结冰了,一年到头了,四季尽了,所以是冬天。那么问题来了,除了字形相像外,“牢”字的字义似乎跟“冬”字并无渊源,看“牢”的字形演变:

《说文解字》第136课:成语“亡羊补牢”中,“牢”的由来

(牢的字形演变)

我们看“牢”字的甲骨文,其实就是圈栏牲畜的形状,字形中不管里面是关了一只羊,还是一头牛,或者干脆是一只动物的象形,总之是被圈栏围住的牲畜。到金文基本无变化,战国文字顶部多了一个凸起,到秦简这个凸起被误写而保留。 陈英杰先生在《字源》中称:“《说文》小篆因秦简写法而误增一笔,许慎遂以为从冬省,非是。睡虎地秦简是处于隶变中的文字,它包含有篆体和隶体两重因素,即篆、隶合一,李斯所制小篆即源于其篆体因素。”所不同者是小篆又加了封闭栏口的一笔,这个完整的演变过程,“牢”字本来就这样写,与“冬”字似无关系,显然,许慎认为“冬省”对字义研究意义不大,就是两个字字形相似罢了。

李孝定在《甲骨文集释》中认为:“所谓从冬者,实象牢形,即许言‘取其四周币者是也。’”或许许慎的本义就是说说这个字的字形跟冬近似吧,与字义并不相关。

以上是对许慎“冬省”两字的解释。

商承祚《殷墟文字类篇》引罗振玉曰:“牢为兽栏,不限牛,故其字或从羊。”牢并不仅关牛,还关羊,所以甲骨文字形有时下面是个“牛”字,有时是个“羊”字。《甲骨文字典》称:“古代放牧牛马羊群于山野中,平时并不驱赶回家,仅在需用时于驻地旁树立木桩,绕以绳索,驱赶牛羊于绳栏内收养,解放前四川阿壩地区大金县一带豢养之牛羊,仍以树立木桩绕绳……为牢,与甲骨文字形完全相同。”

《说文解字》第136课:成语“亡羊补牢”中,“牢”的由来

(现代社会农村的牛圈)

许慎说牢的字形本义就是关牛、马、羊、豕的圈栏,这应当是肯定的。比如《诗经.大雅.公刘》“执豕于牢,酌之用匏。”从猪圈里捉猪做佳肴,用葫芦瓢盛满了酒浆。这里用的就是这个本义。再比如最常用的一个成语“亡羊补牢”,出自《战国策.楚策四》称“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羊丢失了,再去补好羊圈的漏洞,通常用来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这里面的牢,用的也是牢的本义。

《说文解字》第136课:成语“亡羊补牢”中,“牢”的由来

(亡羊补牢)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甲骨文里所提到的牢,并没有用牢的本义,而是用的引申义,即古代祭祀或宴享时用的牲畜。甲骨文里,牢的字形有从牛的字形,也有从羊的字形,在殷商时代,用牛祭祀,称为“太牢”,用羊祭祀,叫“少牢”。比如:《大戴礼记.曾子天圆》:“诸侯之祭牲,牛曰太牢,太夫之祭牲,羊曰少牢。”到周秦以后,祭祀用“牢”的概念又有所发展,一般指牛、羊、豕各一称“太牢”,羊、豕各一称“少牢”。

《说文解字》第136课:成语“亡羊补牢”中,“牢”的由来

(太牢祭)

本义之外,牢字还有很多意思,举常用的说说:(1)公家发给的粮食。《玉篇.牛部》称:“牢,廪食也。”廪,就是粮仓。开仓放粮,当然是公家发给的粮食,到裴駰的《史记集解》又说:“牢,禀食也。”禀的意思就是“赐谷也”。比如《后汉书·董卓传》载:“牢直不毕,稟赐断絶,妻子飢冻。”粮草不继,赐谷断绝了,妻子孩子又饥又冷。

《说文解字》第136课:成语“亡羊补牢”中,“牢”的由来

(东汉末年的灾荒)

(2)监狱。牢的引申义,牢是关住牛、马等牲畜,使其失去自由。监狱是让人失去自由。《释名.释宫室》:“狱,又谓之牢。”这也是常用义。司马迁《报任安书》:“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所以,对士人来说,(即使是)在地上画(圈当作)一座牢狱,那情势也叫人不敢进去;(即使是)一个木制的狱吏,也不敢跟它对质。现代汉语也称监狱为牢房。比如鲁迅《药》:“这小东西真不成东西!关在牢里,还要劝牢头造反。”

《说文解字》第136课:成语“亡羊补牢”中,“牢”的由来

(鲁迅《药》插图)

(3)坚固;牢固。引申义,为了不让牛马逃走,所以要修的坚固。《广雅.释诂一》:“牢,坚也。”比如《韩非子.难一》:“东夷之陶者器苦窳(读yǔ,指恶劣、粗糙),舜往陶焉,期年而器牢。”东夷的陶工制出的陶器质量粗劣,舜到那里制陶,一年后,大家制出的陶器很牢固。再比如韩愈有诗《赠刘师服》有句:“羡君齿牙牢且洁,大肉硬饼如刀截。我今呀豁落者多,所存十余皆兀臲(读niè,指不安、摇动)。”他羡慕别人的牙齿长得牢固,叹自己牙差不多掉光了。

(4)古代州名,牢州,唐代置州。在今广西玉林县。(5)古代水名。就是现在广东省西南部的新兴江。

此外,牢还是姓,《广韵》有载。牢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说文解字》第136课:成语“亡羊补牢”中,“牢”的由来

(牢的小篆写法)

有朋友建议在解说中将一些不常用的字义省略掉,因为这些字义已渐不为人所知,一味钻书袋子实际意义不大,读来却如读字典,体验实在不好,鉴于阅读性提高的考虑,我们在汉字解说中省去了部分不常用字义,但在本套课程最终结集时,会将未列出字义一一补上。感谢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

(【说文解字】之136,部分图片引自网络)

相关推荐

  • 《说文解字》第136课:成语“亡羊补牢”中,“牢”的由来

    太牢之礼,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今天是第136课,讲一个汉字:牢。牢是《说文解字》“牛”部汉字,也是现代汉语常用汉字,详情如下:牢。

    文章阅读
  • 关于端午节你需要知道的5个习俗及古诗词名句

    关于端午节,“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的《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说文解字》:“端,物初生之题也”,即说端为初的意思,因此五月初五被称为“端五节”。

    诗词赏析
  • 古代的“御史”是个啥官职,相当于现代的什么职务

    御史中丞,中国古代许多官职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了设立的初衷,以至于无法通过字面领会其中含义,御史就是其中之一。《说文解字》中“御”字意为“使马”,有驾御、操使的意思,字面来看,御史应为记录和管理历史、档案一类的官员。实际上,周朝刚刚设置御史官的时候,也的确是将其作为史官一类。

    美文欣赏
  • 《论语》书名的含义

    论语的作者,关于《论语》书名二字的含义,后人虽然有多种说法,但一般以班固的解释为准。《汉书·艺文志》:“《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

    佳句赏析
  • 《说文解字》第93课:“桃之夭夭,有蕡其实”,“蕡”是什么意思

    远芳侵古道,今天是第93课,仍然是讲“艸”部汉字中的六个汉字,具体如图:1、蔎。王筠的《说文句读》也说:“当作艸香”刘向的《九叹》里有“怀椒聊之蔎蔎兮”王逸的《楚辞章句》注说“蔎蔎,香貌”。

    美文欣赏
  • 听「年」的声音「稻」年年有余

    罗裙带,新旧年交替之际,来个祝福话儿:「大鱼大肉大有年」--年年有余!从《说文解字》来看,「年」的古字写作「秊」,是个一形一声组成的形声字。

    佳句赏析
  • 每日一字《兰亭序》|“岁”寒知松柏

    岁寒知松柏,探古循源商代的三孔青铜钺《说文解字》曰:“大者称钺,小者称斧。”功能:刑具、祭祀、生产工具。奴隶时代极有可能用于砍断奴隶双足以防他们逃跑,或者刑罚之用。其上的斑斑锈迹可能便是受刑者的鲜血残留。甲骨文里“嵗”的造型,便是由代表古代战斧形的兵器“钺”与表示双足的两个“止”组成。

    文章阅读
  • 岳麓书院里的这幅长对联,讲述了古代文人的修身为民的崇高理想

    岳麓书院,此前没太注意,前几日在岳麓书院游玩看到一副长对联,用语巧妙,寓意深刻,读来也韵味悠长,这幅对联如下:上联: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涉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 下联: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

    美文欣赏
  • 花朝月夜动春心,谁忍相思不相见

    月夜花朝,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霏霏雾雨杏花天。节气一到春分,百花争宠,花柔柳困,春夜变得缱绻。微雨红湿之中,杜宇春啼过后,就该乱红飞絮,满路落花红不扫了。春进入春风和煦,春花万枝,乱分春色到人家的时节。

    美文欣赏
  • 汉东之国——郧国,曾与楚国联姻,“云梦泽”的来历跟它有关

    云梦泽,郧国族人最早可能与郐国、鄢国比邻而居,商末时或因战争而南迁至今湖北郧阳一带。“员”的甲骨文形像分上下两部,下面是一口“鼎”,上面一个“圆圈”,其实是一块“气团”,表示“鼎中食物热气腾腾”。

    美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