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文章阅读 > 韦应物:唐代的问题少年,魔童哪吒原型

韦应物:唐代的问题少年,魔童哪吒原型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19-12-14 03:25:45
阅读:

备注:本文是原创。其他人抄袭是不对滴,会没有小鸡鸡滴。

韦应物:唐代的问题少年,魔童哪吒原型

盛世大唐,天宝年间,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是一个繁盛的年代,也是一个没落的时代。人们沉醉于繁华的末路上,拥有了一切,然后又失去了一切。无数的人从这里从人生的低谷走向巅峰,再次跌落凡尘。

这一切,因为唐玄宗,以及最心爱的妃子杨玉环。

他们夜夜笙歌,日日郊游“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如果你仔细看的话,可能就会发现,在他们奢华无比的依仗队伍前,总有一个十五六岁的英俊少年,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的环视着四周,英姿飒爽,得意非凡。

这个人便是皇家侍卫郎韦应物。

韦应物出身于名门望族,他的曾祖父韦待价,曾任武则天时期的朝廷宰相;父亲韦銮,虽然官身不显,却也是一位善画花鸟、山水松石的知名画家。

唐代,韦姓和杜姓是长安城里非常有名望的两大家族,都住在长安城南的杜陵一带。

世代在朝中身居要职的韦家和杜家,与皇家关系密切,称霸一方,当时民间便有民谣:“城南韦杜,离天尺五。”

所以,韦应物在十四岁时便以门荫补右千牛之职,十五岁时便在“三卫”为玄宗侍卫,出入宫闱,扈从游幸。同时入太学附读。

别看后来的韦应物是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的大诗人,但少年时期的韦应物,最喜欢干的事,却是舞枪弄棒。

那时的他,不爱读书,一字不识,每天只是跟着练习骑射,跟着一帮狐朋狗友到处招猫逗狗。

因为他已经看到了自己的未来,知道自己即使不读书,也可以在族荫的庇护下,得到优裕的生活。

而事实也正如他料想的那样。

韦应物:唐代的问题少年,魔童哪吒原型

十四岁的时候,他便跟着其他官宦子弟一样,进入了皇家卫队,担任侍卫之职,整天陪驾御侧,风头一时无两。

少年得志,让韦应物十分得意,也十分张狂。

他每天立行完轻松的公事之后,就和一群世家子弟和市井子弟混在一起,吃喝玩乐,招摇过市。

有一天,这群无赖少年路过一户人家,看到一个漂亮的女子。

他们非常兴奋,马上跑过来告诉韦应物。

韦应物听后大为高兴,说今晚就把那个女子抢过来,让大家乐呵乐呵。

然后,他们就在一起密谋晚上如何把这个漂亮的女人抢过来。

这天夜里,韦应物等人按照计划去抢人。

翻墙时,正好被巡夜的官兵抓到。

韦应物等人被带到了官府里。

其他人都战战兢兢,唯有韦应物高昂着头,一副蛮不讲理、满不在乎的模样。

负责审讯的官员问他是谁,是干什么的。

韦应物则嬉皮笑脸地回答说,我住在城南韦家,至于我是谁,等到皇上出巡时,你看到那个骑着高头大马,走在最前面的人就是我。

说着,猛的一拍桌子,倒是把那位负责审讯的官员给吓了一大跳。

看到这种情形,韦应物身后的那些无赖们仿佛也有了底气,七嘴八舌地嚷了起来,“这位就是城南韦家少爷,是为皇上面前最得宠的人。要是得罪了他,就等着倒霉吧,你们还不赶紧放人。”

根据当时的法律,地方官是无法给御前侍卫定罪的,所以,只好眼睁睁地看着韦应物带着那群市井无赖,大摇大摆地走出县衙。

对于此事,他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写进了《逢杨开府》里:

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

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

朝持樗蒲局,暮窃东邻姬。

司隶不敢捕,立在白玉墀。

骊山风雪夜,长杨羽猎时。

一字都不识,饮酒肆顽痴。

窝藏罪犯、赌博、强抢民女、发酒疯、不读书……此时的韦应物,当真成了当地的一大祸害,平民百姓都不敢得罪他。

就这样,横行霸道的韦应物,一晃就到了二十四岁。

韦应物醉生梦死的日子,终于结束了。

这一年,爆发了安史之乱。

唐玄宗带着杨贵妃仓皇逃往四川,京城里一片混乱。

为了躲避战乱,韦应物也和家人一起往扶风逃难。

逃难的路上,韦应物亲眼目睹了百姓生活的艰辛和战争给百姓带来的巨大创伤,同时,也触动了他的内心的良知。

他想起自己这几年横行乡里,放荡不羁,不但没有造福百姓,反而成为当地百姓的祸害,不禁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

安史之乱平定后,痛定思痛的韦应物,就决定进入太学去学习读书,“读书事已晚,把笔学题诗”。

虽然年少时的韦应物荒废了学业,导致他在太学的学习生活并不顺利。

但他并没有放弃。

经过一番努力,韦应物进了成了当时著名的大诗人,成了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典型,被后人当成佳话传颂。

能够让一个曾经“人见人恨花见花衰”的社会小哥,转换了心性,拥有这种魔力的,唯有爱情。

韦应物结婚了。

他的妻子叫元苹。

元家也是高族大户,与韦家门当户对。

但元苹没有大家小姐的娇气、顽劣,她贤淑、修养极好,“动止则礼,柔嘉端懿;顺以为妇,孝于奉亲。”

为了能让丈夫在外安心工作,他将家中的一切事务都打理得井井有条。

尽管有此贤内助,韦应物的仕途之路走得并不顺畅。

直到四十七岁,才被调往安徽滁州,担任刺史。

也就是在那里,他写下了著名的《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是西涧的春天美景,又何尝不是韦应物的心境写照?

后来,又调任苏州刺史之职。

在苏州任职的三年时间里,他兢兢业业,恪守奉公,及时了解百姓疾苦,百姓送了他一个尊称——韦苏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