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文章阅读 > 文天祥的《正气歌》里面都歌颂了谁

文天祥的《正气歌》里面都歌颂了谁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19-11-18 19:47:59
阅读:

《正气歌》是文天祥在被元朝廷俘虏后囚禁在狱中所写,其中最有名的自然是“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这两句,被后来的多少仁人志士所传颂。而在全诗中,同样是作为后人的文天祥也回顾了前人的十二个忠义事例,借以来激励自己继续以忠义自守,进行抗元斗争。那么,能够被文天祥所赞颂的前人都是谁呢?让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正气歌的全诗:

文天祥的《正气歌》里面都歌颂了谁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阗鬼火,春院闭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存,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文天祥的《正气歌》里面都歌颂了谁

诗中标黑的部分便是文天祥举例的部分。他们都是在“时穷”时分能够显露出“垂丹青”的气节,为万古传颂。这十二个事例具体是:

1、在齐太史简:说的是春秋时期崔杼弑君的故事。当时齐国的国君齐庄公无道,垂涎重臣崔杼妻子棠姜的美色,与之私通。后来得知真相的崔杼勃然大怒,便弑杀了齐庄公。虽然庄公的作为无道才激起了这次事件,但是作为史官应当如实记载下每一件史实。于是齐国的太史便如实记载到:崔杼弑其君。已经实际掌握大权的崔杼想让他改写为齐庄公是暴病身亡,被断然拒绝。恼羞成怒的崔杼便杀掉了太史。彼时的史官都是家族担当,所以由太史的弟弟接任,崔杼满怀希望的拿来一看,上面继续写到:崔杼弑其君。于是又杀掉了史官。接着又因此杀了太史的另一个弟弟。但是接任的原太史的另一位弟弟还是这么写,无计可施的崔杼也只好听之任之了。而另一家写史的史官南史氏(当时的史官一般都是家族内部相传)听说原太史的遭遇后,担心齐国会没有史官,便抱着写史书需要的竹简向齐国进发,直到听说最后的结局才又安心折返。

文天祥的《正气歌》里面都歌颂了谁

2、在晋董狐笔:说的是春秋时期赵盾弑君的故事。同样是由于当时晋国的国君晋灵公无道,执政大臣赵盾苦苦劝谏,反而被灵公派人刺杀,无奈的赵盾只好出逃。到了晋国边境就听说灵公已经被族弟赵穿在桃园击杀了,便又返了回来。打开史书一看,却看到太史董狐在上面写着:赵盾弑其君。感到委屈的赵盾连忙辩解说:杀掉主公的是赵穿,又不是我,我当时还在流亡,主公的死我根本不知道啊!董狐反问道:“您流亡根本还没出国境,回来执政后又不诛杀弑君的人,自己说跟这事没关系,道理能说的通吗?”赵盾听罢也只好苦笑,好吧,这个锅由我来背。而董狐也由此留下了秉笔直书的名声。

文天祥的《正气歌》里面都歌颂了谁

3、在秦张良椎:说的是汉初三杰之一张良的早年事迹。当年的张良是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贵族出身,祖父和父亲都担任过韩王的相国。韩国灭亡时张良年轻,还没有做官,后来逐渐长大,便倾尽家财,连弟弟死了都不厚葬,想要刺杀秦始皇为韩国报仇。终于被他找得一个大力士,便造了一个重达一百二十斤的大铁锥。等到秦始皇到东方巡游经过博浪沙的时候,张良与大力士便突然发难,不料却误中了副车。刺杀还是失败了,张良便隐姓埋名,避祸而去,直到后来才用奇谋辅佐刘邦一统天下,被封为留侯,这个大铁锥也被叫做留侯锥。

文天祥的《正气歌》里面都歌颂了谁

4、在汉苏武节:说的是大家熟悉的苏武牧羊的故事。汉武帝时期派苏武持符节出使匈奴,因为部下参与匈奴内部事务而导致苏武受牵连,被扣留在匈奴。单于想要苏武投降被严词拒绝。于是便把他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一带)牧羊,并扬言要等到公羊生子才能回国。苏武在北海一呆就是十九年,期间面对种种威逼利诱都毫不动心。直到汉昭帝的时候,匈奴衰落,想要同西汉和好,西汉使者才借用鸿雁传书的故事诱导匈奴单于释放苏武归来。苏武出发时候还是个棒小伙,回来的时候已经须发皆白了,只有那根已经光秃秃的符节一直跟随着他。

文天祥的《正气歌》里面都歌颂了谁

5、为严将军头:说的是三国时期张飞义释严颜的故事。根据《三国志·蜀书·张飞传》记载,在刘备取西川的过程中,军师庞统在攻打雒城时中流矢身亡,诸葛亮便与张飞各自领一支人马去支援刘备。张飞在攻占江州后俘虏了太守严颜,并质问说:“我们的大军到来,你为何不投降还敢抵抗我们?!”严颜回答说:“是你们不讲理在先,侵占我们的领土。我们江州这里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的将军!”张飞很生气,便下令将严颜推出斩首。严颜神情不变地说:“砍头便砍头,干什么要发怒!”这下张飞也敬佩严颜的勇气,便释放了严颜,并且把严颜当做是自己宾客。但和《三国演义》不同的是,之后的严颜在史书中就没有了记载,《三国志》里也没有他独立的传记。

文天祥的《正气歌》里面都歌颂了谁

6、为嵇侍中血:说的是西晋时期嵇绍的故事。他是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嵇康的儿子,父亲死的时候年方十岁。而后来山涛并没有计较老友嵇康写绝交书的事情,依然推荐老友的儿子嵇绍出来做官。到了晋惠帝的时候,嵇绍已经官至侍中,这时候爆发了八王之乱。在成都王司马颖率军进攻朝廷的时候,百官和侍卫都四散奔逃,晋惠帝脸部受伤,中了三箭,只有嵇绍庄重地端正冠带,挺身保卫天子,结果司马颖的士兵把嵇绍按在马车前的直木上要斩杀他。晋惠帝连忙说:"这是忠臣,不要杀他!"乱军回答道按照司马颖的命令,只是不伤害陛下一人而已,于是还是杀害了嵇绍,血都溅到了晋惠帝的衣服上,等到战事平息的时候,侍从要为皇帝清洗御衣,晋惠帝虽然是著名的白痴皇帝,但却说道:"这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

文天祥的《正气歌》里面都歌颂了谁

7、为张睢阳齿:说的是唐朝时候张巡的故事。安史之乱爆发后天下大乱,张巡开始时候守卫雍丘,后来与许远一起守卫要地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以少量兵力牵制了大量叛军,叛军始终不能进入江淮地区,保障了唐朝军队前线的粮草供应。张巡前后大小战有四百馀次,屡战屡胜,斩敌将数百名,杀贼卒二万余人。终因内部粮草不继,友军坐视不救而城门失守。叛将尹子奇质问道:“听说您每次上阵杀敌都要大声呼喊杀敌,也因此往往导致眼眶破裂而血流满面,连牙齿也咬碎了,何至于到这样呢?”张巡回答说:“我要用正气消灭你们这些逆贼,只是遗憾力不从心而已。”尹子奇发怒,用刀撬开他的嘴观察,发现只剩下了三、四颗牙齿而已。虽然也很震撼于张巡的气节,但还是因为他不肯投降而杀害了张巡。张巡与部将雷万春、南霁云等三十六人一同遇害,无一投降。

文天祥的《正气歌》里面都歌颂了谁

8、为颜常山舌:说的是唐朝时候颜杲卿的故事。同样是安史之乱的时候,河北二十四郡率先沦陷,颜杲卿时任常山郡太守,先是与叛军虚与委蛇,后来率领堂弟颜真卿等人伺机反正。导致安禄山后院起火,不得不回军平叛。颜杲卿毕竟军力单薄,功劳又被别人嫉妒而导致救兵不到,最终城破被擒,敌人先后当着他的面杀害了他的儿子颜季明和外甥卢逖。杲卿仍然不降,又被送到安禄山处,杲卿依然破口大骂,安禄山便命人用钩子断其舌头,质问道:“还能骂我否?”颜杲卿仍然嘴里奋力发出含糊不清的音节,不屈而亡。家族中先后被害的多达30多人。

文天祥的《正气歌》里面都歌颂了谁

9、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说的是三国时期隐士管宁的故事。他早年与华歆共同学习,因为二人志向不同而割席绝交。后来不满乱世诸侯割据,便渡海来到辽东半岛上的海城讲学,前来求学的人"旬日成市".(形容短时间里聚集了很多人,热闹得象集市)。他学问渊博,品德高尚,为了表明自己清白高雅的志向,便常常戴上高大的白帽,这就是“辽东白帽”的由来.。管宁屡次拒绝曹魏政权的做官征召,华歆甚至要辞去自己的官职来请他代替,管宁始终坚持不出,安然活到八十四岁才去世。

文天祥的《正气歌》里面都歌颂了谁

10、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说的是大家熟悉的《出师表》的故事。蜀汉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准备率军北伐进攻曹魏,临行前向后主刘禅上奏,写下了大名鼎鼎的《出师表》,文辞恳切委婉,质朴感人。文中先后十三次提及“先帝”,七次提到“陛下”,报答先帝、忠于蜀汉的思想溢于言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连鬼神也要为文笔的壮烈而流泪。但是可惜北伐终未成功,后主刘禅也未能如诸葛亮的期盼成长为一代明君。但《出师表》的大名和诸葛武侯一起名垂青史,正是“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文天祥的《正气歌》里面都歌颂了谁

11、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说的是东晋时期祖逖率军北伐的事迹。他少年时怀有大志,闻鸡起舞,力图报效国家。当时东晋朝廷南渡,偏安一隅,却缺乏恢复之心。祖逖便自己募集军队,向晋元帝司马睿请求出兵。但却只得到了一千人的粮米,三千匹布,铠甲兵器都需要自己筹集。祖逖没有气馁,自己最后募集了两千人北上,当船行到长江中心时,祖逖便用手敲船桨(中流击揖),向众人发誓说:“祖逖此去,若不能驱逐敌寇,恢复中原,就如同这滔滔江水,一去不复返!同行的人都为他慨叹不已。虽然在与后赵的战斗中获得优势,但后来终因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而忧愤病逝,北伐成果也毁于一旦。

文天祥的《正气歌》里面都歌颂了谁

12、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说的是唐代段秀实的故事。他是唐代中期名将,屡立战功。唐代宗时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封张掖郡王。但后来被剥夺兵权而闲居长安。后来唐德宗时朱泚叛乱,占据长安,因为秀实丧失兵权的经历必定怀恨朝廷,因此想要招降他。但是段秀实始终忠于国家,一面虚与委蛇,一面暗中策划反正。不久当朱泚传召他商议称帝的事宜时,六十五岁的段秀实猛然站起来,夺去旁人的象牙朝笏,上前往朱泚的脸上吐口水,并破口大骂,随即用朝笏击打朱泚,朱泚下意识的举起手来格挡,朝笏只击中了额头,血花都溅到了地上。二人相互搏斗,但很快有人上前相助朱泚,他也得以匍匐着脱身逃走。段秀实见事不能成,便对朱泚的党羽说:“我不会和你们一起造反的,为什么还不杀死我!”众人便争相上前去杀段秀实,朱泚在旁边用一手给自己止着血,用一手连忙制止众人说:“他是义士啊!不要杀他。”但段秀实还是遇害,朱泚哭他甚是悲哀,以三品官的丧礼埋葬了他。唐德宗听说后,也为自己不能任用忠臣流下了悔恨痛惜的泪水。

文天祥的《正气歌》里面都歌颂了谁

文天祥在狱中始终坚持斗争,自己其实也化身为了这《正气歌》中的一员。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南宋已经宣告灭亡。元世祖忽必烈甚至后来派投降的小皇帝赵㬎来劝降,文天祥不为所动,只是行臣子之礼后连声说道:“圣驾请回,圣驾请回!”由此可见,他并不是单纯的忠于赵宋皇帝,而是那个已经灭亡的故国家园。

后来屡屡有人借用文天祥的名义起义,忽必烈担心自己的统治受到威胁,便最后召见文天祥,表示只要他投降,不但可以免死,而且还可以和过去一样担任宰相。文天祥表示自己深受宋恩,不能侍奉二姓,只求一死而已。忽必烈无可奈可,所有的劝降人选,包括他自己都用上了,都不能使得文天祥屈服,从统治的稳定出发,他也只能赐文天祥一死。

文天祥的《正气歌》里面都歌颂了谁

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被关押三年多以后,文天祥在元大都慷慨赴死。忽必烈也感慨道:“好男子!不为我所用,真是太可惜了!”在临刑前,文天祥神色从容的和狱卒说:“我的事情完了”。然后在刑场上面向南方跪拜,从容就义,年四十七岁。他去世后,妻子欧阳氏在为他整理遗体的时候,发现在他的衣带里写了这么十六个字,表达了他的全部心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