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文章阅读 > 多情词人温庭筠一首《更漏子·玉炉香》,堪称闺怨词的典范

多情词人温庭筠一首《更漏子·玉炉香》,堪称闺怨词的典范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4-13 07:11:08
阅读:

多情词人温庭筠一首《更漏子·玉炉香》,堪称闺怨词的典范

有一位词人,他曾经用女子的笔调写出过多首让人读来愁肠百结的闺怨词。他的词,虽然属花间派,词风却与传统的花间派淫艳之词截然不同,算是开启了花间词“转型”的大门。

这位词人就是唐代著名诗人、词人温庭筠。温庭筠,也叫温岐或者温飞卿,不仅在词坛上地位非凡,其人于诗作上造诣也颇深,诗堪与“小李杜”中的李商隐齐名。也正是这位天才文学家,写了《更漏子·玉炉香》这首神级词作,该词作一直受到词选家格外注意,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这首词吧!

多情词人温庭筠一首《更漏子·玉炉香》,堪称闺怨词的典范

这首词全词如下:

更漏子·玉炉香

晚唐•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多情词人温庭筠一首《更漏子·玉炉香》,堪称闺怨词的典范

那玉炉散发出丝丝缕缕的香烟,红烛滴落着烛泪,光影摇曳间,映照出来的是那画堂里的人儿深重的秋思。那思念不归人的女子,美丽的蛾眉早已经褪色却无心再画,她原本整整齐齐的如云一样的鬓发也已经零乱,只因她漫漫长夜无法入睡,辗转反侧,无法安眠,躺在床上,就觉得那枕头那被褥寒凉的很,让人心也跟着凉了一夜。

女子知道,此时窗外那棵梧桐树,肯定更加冷,更加可怜。因为那梧桐树现下这三更半夜的深刻,正淋着冷冷的雨,这使她心中伤悲愈盛,可是那梧桐树却顾不了她了,管不了她现在正是伤心的时候。

多情词人温庭筠一首《更漏子·玉炉香》,堪称闺怨词的典范

一滴又一滴的雨滴落下来,敲打在一片又一片的梧桐叶子上,一声又一声,凄厉得瘆人。那一片又一片的梧桐叶,因为承载不了那么多的雨水,雨水顺着梧桐叶的边缘,又成珠成串儿地砸向地面,落在那没有人经过的孤寂的石阶上,就这样没完没了,一滴又一滴,一直到天渐渐白了,清晨慢慢到来。

本词上片以浓丽为主,下片以疏淡为主,浓淡相宜,很是契合。上片写的室内的摆设以及气氛,给人的感觉是华美而又带着点不真实的。下片写的是室外,景色是凄凉无比的。

多情词人温庭筠一首《更漏子·玉炉香》,堪称闺怨词的典范

从室内到室外,空间上的转换就好像是一种对比,一种强烈的对比。室内布景如此好,却反衬了闺怨女子的愁怨和离别之苦,而下片室外的凄凄惨惨戚戚的景象倒是正衬了女子内心的凄凄惨惨戚戚。这种室内室外的反差,就像是人心里的落差,用唐圭璋的话来说就是:“其境弥幽,其情弥苦。”

这首词整体上是以时间顺序来写的,从头天夜里,一直写到了第二天早上。在写头天晚上的情景的时候,是从室内环境入笔,写的景是安静的、温馨的,暖意融融的,而入景的人却是凄凉的、憔悴的,这种反差,让人更加觉出了思妇的伤悲情绪。

多情词人温庭筠一首《更漏子·玉炉香》,堪称闺怨词的典范

而词最后收尾,却是以“滴雨到天明”收笔,这笔虽然停下来了,那雨滴却还没有停。就是雨停了,那滴雨声仍然可以滴滴答答,没完没了。这种烦闷愁苦的情绪的延续就和那没完没了的滴雨声其实是一样的。这种写法,既非常形象贴切地写出了思妇的思念多、愁闷多,又给人足够的想象空间,让人心中余味无穷。

整首词言语虽然简单,意思也很容易弄明白,但是这种一气直下,语浅情深的写法,却是少有人能够做到的。在你们心目中的思念不归人的闺怨女子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觉得多情词人温庭筠这首词能称得上是闺怨词的典范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