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文章阅读 > 王夫之和司马光对张良明哲保身有何分歧?

王夫之和司马光对张良明哲保身有何分歧?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1-29 17:07:52
阅读:

张良【按:这里是插入张良的事情,因为前面提到张良了。其实我们该知道的是刘邦第一次问群臣关于定都在哪里的时候是不包括张良的。这就为本段的内容作了伏笔了。】素多病,从上入关【按:张良有意回避权力很早就开始了。】,即道引,不食谷,〔孟康曰:道,读曰导;服辟谷药而静居行气。〕【按:饭都不吃了,人间还有什么可贪恋的呢?说白了就是对你刘邦的家私不感兴趣。】杜门不出【按:自然也不交接什么人了。】,曰:"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雠强秦,天下振动。〔事见七卷秦始皇二十九年。〕【按:这是说自己只是满足于为韩报仇,其实这是面上的话,潜台词则是对汉不感兴趣。既然以韩为君主,后来也没有跟韩王信去北边守卫边疆,韩王信后来出逃,张良也没有说什么。所以报仇事情不能说是假,但是以统一天下为目标辅佐刘邦,那韩的一亩三分地还能放在心上?鬼才信呢。】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按:满足才是根本。】。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按:人间是满足了,但是对神仙还是希望的。用对神仙的期望来否定对人间的期望,此处也算是肯定就是否定了。问题是这何必说出来呢?说出来就是给刘邦听的啊。】。


王夫之和司马光对张良明哲保身有何分歧?"臣光曰:夫生之有死,譬犹夜旦之必然【按:生死必然。宋代理性的看法。】;自古及今,固未有超然而独存者也,以子房之明辨达理,足以知神仙之为虚诡矣【按:司马光也不信张良会信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神仙之说本来是来自于东方齐国和燕国,后来才到了帝都咸阳,让那个始皇帝给发扬光大了。天知道,张良怎么会信秦始皇相信的玩意。;然其欲从赤松子游者,其智可知也。夫功名之际,人臣之所难处。【按:问题所在。】〔处,昌吕翻。〕如高帝所称者,三杰而已,淮阴诛夷,萧何系狱,非以履盛满而不止耶!故子房托于神仙,遗弃人间,等功名于外物,置荣利而不顾,所谓"明哲保身"者,〔诗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子房有焉。【按:明哲保身,作为定睛之笔。


王夫之和司马光对张良明哲保身有何分歧?

按:需要看看王夫之的看法,因为张良明哲保身的思路大家都认可。而王夫之有不同的看法:“留侯欲从赤松子游,司马温公曰:“明哲保身,子房有焉。”未足以尽子房也。子房之言曰:“家世相韩,为韩报雠。”身方事汉,而暴白其终始为韩之心,无疑于高帝之妒。其忘身以伸志也,光明磊落,坦然直剖心臆于雄猜天子之前。且曰:“愿弃人间事,从赤松子游。”视汉之爵禄为鸿毛,而非其所志。忠臣孝子青天皎日之心,不知有荣辱,不知有利害,岂尝逆亿信之必夷、越之必醢,而厪以全身哉!抑惟其然,而高帝固已喻其志之贞而心之洁矣,是以举太子以托之,而始终不忮。

呜呼!惟其诚也,是以履虎尾而不疚。即不幸而见疑,有死而已矣,弗能内怀忠而外姑为佞也。曹操之惎毒也,徐庶怀先主之知,终始不与谋议,而操无能害,况高帝之可以理感者乎!若夫未忘故主,而匿情委曲以避患,谢灵运之所以身死而名辱。“本自江海人,忠义感君子”,孰听之哉?

”王夫之对张良的看法是一个“诚”字。也就是第一段的“光明磊落、坦然剖心”八个字,自己跟你刘邦就是有目的的,。是为韩报仇,因为我是韩相之后。就是说这张良是个诚实之人,自然根本没有必要去推论韩信和彭越他们的做法的结果是什么。因为人家张良是坦坦荡荡的。这是王夫之的看法。其中韩信的结果和彭越的结果是个很重要的观点,二人的结果是不可预料的,所以没有谁提前去想什么办法去预防。这点应该又道理。毕竟二人都是后来出事的。综合来看,王夫之的看法是有合理性的。其实不装,也是刘邦的一个特点,前文说娄敬穿着大羊皮袄去看刘邦,也是这个特点,不装,是什么就是什么。君臣坦诚相待,而不是互相猜忌,这确实是刘邦集团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正因为此,张良才敢说自己是为韩报仇,而且自己早已经就是贵族,对你这土包子的王朝的爵位不是很感冒,人家也有资格。反过来看项羽集团就是内部猜忌很严重,一个范增还让他给气跑了。在这点上,王夫之看得是很准的,而且很深刻。关键是很大气,不是从个人恩怨利益角度出发。我们说明哲保身大体还是从个人私利角度看的。大学者的角度眼光就是不一样的。

当然他下面的看法我们不赞同就是为了诚,可以死。他举了谢灵运的例子。谢家的事情,又是在从东晋道刘宋的换代之际,事情就更为复杂,一句“本是江海人,忠义感君子”还不能说明谢灵运与张良是一路人。


王夫之和司马光对张良明哲保身有何分歧?

但是综合来看,我们大多数都是看到明哲保身,是看到了阴,而王夫之看到的是阳,但是大家忘了阴阳互生互动互变的关系。所以坦诚也可以是谋生之道。其实大家正是这么看的。只是认为张良的坦诚是小坦诚而已,或者说用这个坦诚来自保。

如果不是从自保术看,而是从历史角度看,我们觉着张良这样做是有着自觉性的,这不仅是从自保角度而且也是从统一天下的角度,张良这么做就是对统一天下的成果——刚刚建立起来的大汉王朝的维护,高度自觉的维护。张良是个同一派,他清晰的知道在这个时候如何维护统一。因此,我们说张良的这种做法有着阶级的自觉性。其实萧何不也是如此吗?到了别人说高祖怀疑你了才想到用自污之术,之前肯定是清正廉洁的好典范。这都是对汉王朝的维护,是对统一成果的维护而已。

反过来说韩信和彭越始终都是分裂派的。他们与张良做法不同那是因为他们的政治立场不同而已。

六月,壬辰,大赦天下。【按:稳定人心,收买人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