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文章阅读 > 《细说湖南》之隐世清泉王夫之

《细说湖南》之隐世清泉王夫之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1-23 00:43:37
阅读:

还是很小很小的时候,家乡没有通电,道路没有硬化,学校还没有大学毕业的老师……就隐约记得有人跟我提起一个很了不起的人——王夫之。对于当时连孔夫子都没有什么印象的人又如何记得住王夫之呢?

直到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学校来了一个大学毕业的语文老师,叫周明——愿周边一片光明。是他,再一次对我们说,我们这片土地虽然穷,但是人杰地灵,除了夏明翰,还有王船山……于是,人生的第一次旅行就是到王夫之的草堂——湘西草堂——此湘西非彼湘西,因为草堂所在地叫“湘西村”(湘西大队)。看不懂建筑、古藤、木屐、油伞、经书……所以,第一次旅行不过是走马观花,就当时回了去了一趟外婆家(外婆家就在隔壁)。

《细说湖南》之隐世清泉王夫之

到了高中的时候,校长总喜欢跟我们讲曾国藩、夏明翰、王夫之……讲衡阳本土的文化名人,于是,我才慢慢知道,我们这里曾经有一个经常到洪罗庙(镇上)卖生姜的老头是那么的牛逼,我才知道全镇唯一的一天柏油马路是日本人崇拜那个老人而捐修的,我才知道那个以当地石船山的老人被誉为东方黑格尔,我才知道他是与顾炎武、黄宗羲齐名的明末三大思想家。

王夫之,活了74岁,影响了不知多少个74年。我们习惯叫王船山,字而农(务农),号姜斋(卖姜),又号夕堂(草堂),衡州府城南王衙坪(今衡阳市雁峰区)人,世界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为湖湘文化的精神源头,与黑格尔并称东西方哲学双子星座、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启蒙主义思想的先导者,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之一。 王夫之早年就以才华名满天下,因明末混乱没有出仕做官,中年曾投身抗清工作,晚年隐居于形状如顽石的石船山,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船山先生”。一生著述甚丰,其中以《读通鉴论》、《宋论》为其代表之作。王夫之一生主张经世致用的思想,坚决反对程朱理学,自谓:“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著作经后人编为《船山全书》。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细说湖南》之隐世清泉王夫之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九月初一(10月7日)子时。事实上,有一个博学多才的父亲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更幸运的是王夫之深得父亲喜爱。出生时,其父王朝聘50岁,母谭氏47岁。

3岁时,王夫之开始跟随长兄王介之学习。5岁,完成了十三经的学习。7岁时,王夫之的父亲王朝聘国子监毕业,因拒绝贿赂选官,被罢选返乡。于是,安心教育子弟,9岁,王夫之跟随父亲王朝聘学习经义。13岁,王夫之中秀才,湖广提学佥事王志坚欣赏王夫之才能,荐其入衡阳县学。14岁,王夫之与长兄王介之、仲兄王参之赴武昌参加乡试,均落第。15岁,王夫之跟随叔父王廷聘学习作诗。并在岁试中被湖广前后两任提学佥事水佳胤、王澄川列为岁试一等的第一名。17岁时,兄弟三人再度参加乡试,再度落榜(中举好难)。18岁,娶富家女陶氏,成婚。

由此可见,王夫之并不是像苏轼那样的“妖孽”般的存在,其后所取得极高的成就与其“勤思笃行、笔耕不辍”是分不开的。且看王夫之是如何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成才之路的。

19岁,王夫之就读于长沙岳麓书院,与同窗好友邝鹏升结“行社”。20岁,王夫之与长兄王介之、仲兄王参之赴乡试。只有长兄王介之中副榜。王夫之与好友郭凤跹、管嗣裘、文之勇结成“匡社”。22岁,湖广提学佥事高世泰岁试衡州,列王夫之为一等。23岁,王夫之与两位兄长同赴武昌乡试,王夫之以《春秋》第一,中湖广乡试第五名。王夫之的长兄王介之也中举第40名,好友夏汝弼、郭凤跹、管嗣裘、李国相、包世美皆中举。同年秋,王夫之与王源曾等百余人在黄鹤楼结盟,称为“须盟大集”(古人的同学聚会确实逼格较高)。

24岁时的春春天,王夫之与兄长王介之北上参加会试,却被造反的李自成军和张献忠挡住了去路,不得已自南昌而返。后来张献忠所部攻克衡州,强行招纳地方贤能,拘王夫之的父亲王朝聘为人质。王夫之刺伤自己的脸和腕,伪伤救出其父王朝聘。

25岁,五月,王夫之听闻崇祯皇帝自缢,作《悲愤诗》一百韵。

王夫之是一个典型的读书人,力求功名,忠君爱国,不侍二主、针砭时弊……这样的人在现在无疑是一个“势利”的文学青年,但难能可贵的是一个读书人矢志不改、坚定不移,能不断地积累学习、思考总结。王夫之的功名之路止于举人,但是王夫之的思想、哲学、文学之路却在这筚路蓝缕中刚刚开始,并逐渐大放异彩。

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

《细说湖南》之隐世清泉王夫之

顺治二年(1645年)三月,26岁的王夫之结识抗清将领堵胤锡。秋,却因抗清将领纵兵剽掠,与父兄逃到耒阳、兴宁、永兴。

在逃亡的过程中,王夫之意识到抗清将领们各自为政,难成气候,希望协调各义军之间的矛盾,并对义军与农民武装势力联合作战,以及后勤供给等多方面提出建议,可惜均为被采纳。

而随着,孔有德率军攻陷湖广各地,王夫之全家逃散,父王朝聘、叔王廷聘、二兄王参之及叔母在战乱中死亡。王夫之的父亲王朝聘嘱其子女要抗清到底。

为君命,为父命。29岁那年十月,王夫之与夏汝弼、管嗣裘、僧性翰在南岳方广寺举行武装抗清起义,后战败。冬,王夫之至肇庆投奔永历。

永历王朝也没有真正接受王夫之的拳拳爱国之心,反而,因为多次弹劾王化澄的死心,而招致杀身之祸。所幸,被救。逃亡桂林,风餐露饮,其言难表。

32岁,王夫之与妻、侄王敉回到衡阳,避居双髻峰续梦庵,誓不剃发。

顺治九年春,李定国大败清军,收复广西。八月,李定国进军湖南,收复衡阳,派人请王夫之。王夫之鉴于孙可望把持永历朝政,犹豫不决,没有成行。果然,顺治十年李定国虽然抗清功绩昭著,却被孙可望忌嫌,李定国率部从湖广退回广西,清兵再占湖广,王夫之避居耶姜山。

顺治十一年,王夫之被清廷侦缉,被迫离开耶姜山,变姓名为瑶人,流亡常宁,为常宁文士讲授《周易》、《春秋》。

顺治十二年,王夫之流亡至兴宁,寓荒山僧寺,为学者讲授《春秋》。八月,王夫之完成《老子衍》,这是王夫之第一部理论著作。

顺治十三年三月,王夫之完成《黄书》。冬,王夫之从常宁返回衡阳,有诗《重登双髻峰》。此后,王夫之常年定居衡阳,潜心学说,成为湖湘文化开宗立派之人,为湖南的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顺治十四年,王夫之常访友人刘近鲁,刘近鲁藏书六千余卷,向其借阅研究。

顺治十五年,王夫之完成《家世节录》。

顺治十六年,清兵下永昌,王夫之深痛山河易主,作诗《山居杂体县名》。

顺治十七年王夫之由续梦庵徙居湘西金兰乡(丈母娘老家)高节里“败叶庐”。

顺治十八年九月,王夫之作《初度日占》。王夫之把《续落花诗》、《广落花诗》、《补落花诗》等六十九首与《正落花诗》合编为《落花诗集》。

……

此后余生,青灯草堂,诗书为伴,持家虑国,身为移民,心有故国,终成大儒。

天下之有无,非思虑之所能起灭也

《细说湖南》之隐世清泉王夫之

在衡阳老家,有一则故事是流传甚广的:王夫之每次出门在外,无论晴雨,皆是举油布黑伞,踏木制足屐,以表心志:头不顶清朝天,脚不踏清朝地。

康熙元年,43岁的王夫之惊闻永历帝在昆明亡,李定国、李来亨先后殉国,悲愤至极,续作《悲愤诗》一百韵。自此,家国皆亡,心无存念。

康熙二年六月,王夫之作《遣兴诗》七十六首、《广遣兴诗》五十八首,号一瓠道人,修《尚书引义》六卷成。

康熙三年新年,写《和梅花百咏诗》。中秋,作《王百谷梅花绝句》。重定《读四书大全说》。

康熙四年。收徒衡阳唐端笏,直至殁,前后二十六年。

康熙六年,七月,王夫之修成《春秋家说》三卷,《春秋世论》五卷。王夫之自二十八岁受父命编写《春秋家说》,先后用时二十二年。时年50。

康熙七年,王夫之写成《续春秋左氏传博议》二卷、《洞庭秋诗》三十首、《雁字诗》十九首。辑三十岁以来所作诗编成《五十自定稿》一卷。冬,筑“观生居”于石船山下。王船山之称自此始。

康熙十一年春,王夫之修定《老子衍》,后定本被学生唐端笏携归家遇火灾烧毁,今存本为三十七岁时的初稿。

康熙十二年,王夫之的《礼记章句》初稿成。三藩之乱爆发。

康熙十三年(1674年)正月,吴三桂兵至衡阳,王夫之避至湘乡。秋,王夫之与唐端笏渡洞庭。

康熙十四年九月,王夫之去观生居二里许石船山下里人旧址茅屋,名“湘西草堂”。

康熙十六年七月,王夫之居湘西草堂完成《礼记章句》四十九卷定稿。

康熙十七年三月,吴三桂称帝衡州,求王夫之的劝进表,被王夫之拒绝。王夫之遁入深山作《祓禊赋》以明志。《祓禊赋》今失传,《姜斋公行述》保留有一段。在王夫之心目中,清廷是外虏贼寇,吴三桂亦不过是奸臣贼子而已。

康熙十八年,王夫之著《庄子通》一卷。

康熙十九年,王夫之辑五十岁以后未收入《柳岸吟》之诗章为《六十自定稿》一卷。王夫之修成《宋论》初稿。

康熙二十年,王夫之完成《庄子解》三十三卷、《相宗络索》一卷、《广哀诗》十九首。

康熙二十一年九月,王夫之完成《说文广义》两卷。十月,完成《噩梦》一卷。十一月,王夫之生重病。湖南巡抚与衡州知州拜会,王夫之拒不见,礼物全数退还。

康熙二十二年正月,王夫之完成《经义》一卷,重定《诗广传》五卷。七月,郑克塽投降清廷。十一月,王夫之撰《显考武夷府君行状》和《显妣谭太孺人行状》。

康熙二十三年春,王夫之大病垂危。秋,王夫之病见起色,王夫之在病中完成《俟解》一卷。十月,王夫之旧病复发。

康熙二十四年春,王夫之完成《张子正蒙注》九卷。八月,完成《楚辞通释》十四卷。为学生们撰《周易内传》六卷、《周易内传发例》一卷。

康熙二十五年王夫之大病,险些病亡。五月,跋《耐园家训》。六月,书《传家十四戒》。夏,回忆二十九岁前十余年诗作而《忆得》一卷。八月,重新修定《周易内传》、《周易内传发例》。秋,撰《石崖先生传略》。冬,王夫之奔赴长乐乡治丧,归来作《孤鸿赋》。

康熙二十六年正月,王夫子病情加重,完成《读通鉴论》初稿。

康熙二十七年五月,完成《南窗漫记》一卷。秋,完成《霜赋》,撰写《武夷先生暨谭太孺人合葬墓志》。冬,辑六十岁后诗作《七十自定稿》一卷。

康熙二十八年,病中著《识小录》一卷。四月,重定《尚书引义》。为自己的墓碑书《自题墓石》。撰《自巳九月书攽》。

康熙二十九年正月,完成《夕堂永日绪论》二卷。夏,重定《张子正蒙注》。

康熙三十年四月,咳喘中定稿《读通鉴论》三十卷,《宋论》十五卷。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正月初二午时(2月18日),王夫之卒于湘西草堂,终身没有剃发。十月,王夫之葬衡阳金兰乡高节里大罗山。墓碑镌“遗命墓铭”如下:“有明遗臣行人王夫之字而农葬于此,其左则继配襄阳郑氏之所袝也。自为铭曰:抱刘越石之孤忠而命无从致,希张横渠之正学而力不能企。幸全归于兹丘,固衔恤以永世。”

明朝,没有在王夫之的希望中继续苟延残喘。王夫之也没有在后世人们的愿想中长命百岁。终其一生,王夫之活在“明朝读书人”的身份之中,但是明朝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灭亡了,而王夫之“明人”的身份、“读书人”的觉悟却没有随之死亡。时势使其没有开疆裂土的功绩,没有力挽狂澜的壮举,没有运筹帷幄的洒脱。但作为一个文化人,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情怀、“穷经皓首、笔耕不辍”的学风、“不侍外贵、不流俗世”的立场。无疑是千秋标本。罗列这么多王夫之的生平,主要希望大家从时间轴上,可以看出王夫之是一个治学严谨、勤奋而又善于总结、比较的一个人。从文化广度上去发现,王船山在文化领域是一个多么善于创新、敢于探索而且兴趣广泛的人。可以说,王船山对湖南,尤其是对衡阳的文化影响是深远的,是多层次、多角度的。

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

《细说湖南》之隐世清泉王夫之

王夫之的故事也许确实没有其他历史名人那么让人热血沸腾,也没有太多的曲折离奇。然而正是这种平淡、隽永。让我窃以为王夫之乃衡阳、甚至湖南自明以来,文化名人第一人。

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概括起来有七点:

首先、反禁欲主义,对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提出了批评。天理之中包含了人欲,人欲是天理的一部分。抛开人欲谈天理,不科学亦不道德。

其次、均天下、反专制、爱国理想。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与《宋论》中指出“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的观点。用现在的话来说,是不是就是消除和缩小贫富差距的问题?古往今来,绝大多数社会问题的根源是不是都是“贫富差距”引起的?

其三、气一元论,王夫之认为气是唯一实体,不是“心外无物”。是不是与王阳明的心学有异曲同工?而且更加具体化。自古以来,关于“有无”,从来都是莫衷一是,王夫之认为不能证明的“无”也是“有”,“气”、“心”亦是如此。他还指出,天地间存在着的一切都是具体的实物,一般原理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决不可说具体事物依存于一般原理。“形而上”与“形而下”虽有上下之名,但不意味着上下之间有界限可以分割开来。从知识的来源上看,原理、规律是从对事物的抽象而得来的,因此,应该是先有具体形器,后有抽象观念。道家佛家都把“虚无”视为无限和绝对,而将“有”视为有限和相对。这是把相对、绝对的关系弄反了,在他看来,“有”是无限的,绝对的,而“无”是有限的,相对的。人们通常讲有无,是相对而言的。狗有毛,龟无毛,鹿有角,兔无角,都是互相参照的。所以,讲“无”只是讲“无其有”。动而成像,绝对的静止是没有的。

其四、心物(知行)之辩——反对“生而知之”的先验论。凭借感官心知,进入世界万物声色之中,去探寻知晓事物的规律,这才是认识世界的途径。也就是说,知识是后天获得的,非生而知之也。这样,才有“耳聪目明”之别。

其五、揭示“名”、“辞”、推的辩证性质。王夫之认为,真知识一定是名与实的统一“知实而不知名,知名而不知实,皆不知也。”对于概念能否如实地模写现实,逻辑思维能否把握宇宙发展法则,这是认识论上的大问题,老子讲“无名”,庄子讲“坐忘”,禅宗讲“无念”,共同之处都在于认为名言、概念不足以表达变化之道,只有破除一切名相,才能达到与本体合一。王夫之提出“克念”,就是说人能够进行正确的思维。王夫之把概念看作一个过程,既不可执着概念而使之僵化,也不可把概念的运动看作是刹那生灭,不留痕迹。简单一点说,学习数学,那么数学的概念(运算规则)、逻辑(方式方法)、结果(验证标准)都要知了,才是真正的学会了数学。

其六、理势合一的历史观。王夫之提出“理势合一”,并在其著作《读通鉴论》对前人所提出的“复古论历史观”、“循环论历史观”等历史形式进行全面的批判和反思。明朝的灭亡在王夫之心目中就是“于理不和,于势必然”的结果,所以他终生不认可清朝政府。

其七、性日生而日成的人性论。人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同时,人性的形成不全是被动的,人可以主动地权衡和取舍。所以,“性本善”和“性本恶”的争辩者为何千年以来没有分出胜负?

文学成就就不一一列举了,从前文的生平就可以看出王夫之涉猎之广、研究之深、著作之盛。而王夫之的文学理论方面主要强调“心为原声”的观念,也就是写什么东西要有观点、情感和立场。无病呻吟、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最是要不得的。

王夫之的史学成就主要在于树立了以下的史学观:

首先、归纳法。如他归纳唐朝灭亡的原因为“唐之亡,亡于人之散”,也就是朝廷要员人心涣散,各自为政,不能团结起来共同为中央效力。

其次、比较法。王夫之运用这一方法,纵论古今历史变迁、人物沉浮,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得出了许多富有新意的结论。如前人对秦、隋灭亡进行了很多相似性比较,而王夫之通过比较,指明秦、隋亡国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其三、历史主义的方法。王夫之论史,气势恢弘,虽于上下千余年中自由出入,但从不任意评说,王夫之论史充分考虑历史背景,不执一慨而论。如论西域时,他认为汉和唐历史背景不同,导致西域地位在这两个朝代的差异。

按照王夫之那“生是明朝人,死是明朝鬼”的性格来说,其生命的活力理应随着明朝的灭亡而戛然而止。然而“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则很好地诠释王夫之活到了另一个世界里,从一个历史人物上升到了一个文化人物。

一个衡阳人写王夫之的后记

《细说湖南》之隐世清泉王夫之

清代学者刘献廷称:王夫之学无所不窥,于《六经》皆有说明。洞庭之南,天地元气,圣贤学脉,仅此一线。

谭嗣同评价王夫之:万物招苏天地曙,要凭南岳一声雷。

章太炎称道:当清之季,卓然能兴起顽懦,以成光复之绩者,独赖而农一家而已。

前苏联人弗·格·布洛夫称:研究王船山的著作是有重要意义的,因为他的学说是中世纪哲学发展的最高阶段……他是真正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所以,我把王夫之视为湖湘文化的奠基人,虽然有点唐突或者不够严谨,但是基本上是说得过去的。尤其对衡阳来说,王夫之是毋庸置疑的文化开山鼻祖,且不说王船山以前,衡阳作为中国“边城”,文化之花何曾绽放,就单论船山以后,衡阳文化名人辈出就可以得知船山文化对衡阳这片土地潜移默化的影响了。

船山文化,比较抽象,甚至很多时候有点晦涩。所以,它不是流行文化?很多湖南人、甚至衡阳人更是因为见到很多外国学者舟车劳顿地赶到衡阳来学习船山文化而心生好奇,甚至很多人至今不知道船山文化言之何物,此为大不幸也!

斯人已远去,

草堂复修具。

人人赏奇石,

谁得石中玉!?

——老易再回故乡偶感于衡阳

二零一久年九月二十下午

相关推荐

  • 《细说湖南》之隐世清泉王夫之

    王夫之,还是很小很小的时候,家乡没有通电,道路没有硬化,学校还没有大学毕业的老师……就隐约记得有人跟我提起一个很了不起的人——王夫之。对于当时连孔夫子都没有什么印象的人又如何记得住王夫之呢?直到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学校来了一个大学毕业的语文老师,叫周明——愿周边一片光明。

    文章阅读
  • 齐家有道丨王夫之:立志修身方读书

    王夫之,“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中华传统文化非常重视家教家风,齐家与治国相提并论,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

    文章阅读
  • 清代大儒王夫之十句经典名言,立志修身方读书!

    王夫之简介,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汉族,衡州府城南王衙坪人。世界上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之一。

    文章阅读
  • 不解,淮阴侯韩信到底是被谁所杀、为何被杀?

    淮阴侯韩信,楚汉争霸时,“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下汗马功劳的韩信,在刘邦坐稳皇帝位置时,却遭到诛杀。至于为何一代功成名将会遭到开国皇帝的诛杀,有人说是韩信谋反,罪有应得;有人说是刘邦害怕韩信功高盖主,狡兔死良狗烹;还有人说是吕后故意找机会杀掉功臣为自己掌权扫清障碍。

    诗词赏析
  • 清朝诗文鉴赏~黄宗羲~《山居杂咏》

    黄宗羲,解析《山居杂咏》是他诗词的代表作,其中“之一”的“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其能奈我何”被视为不畏强暴、贫贱不移的述志名句。

    诗词赏析
  • 子夜吴歌·秋歌 唐代:李白

    子夜吴歌,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虽没有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长安一片月”是写景,同时又是紧扣题面,写出了“秋月扬明辉”的季节特点。

    美文欣赏
  • 子夜吴歌·秋歌 唐代:李白

    子夜吴歌,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虽没有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长安一片月”是写景,同时又是紧扣题面,写出了“秋月扬明辉”的季节特点。

    美文欣赏
  • 不解,淮阴侯韩信到底是被谁所杀、为何被杀?

    淮阴侯韩信,楚汉争霸时,“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下汗马功劳的韩信,在刘邦坐稳皇帝位置时,却遭到诛杀。至于为何一代功成名将会遭到开国皇帝的诛杀,有人说是韩信谋反,罪有应得;有人说是刘邦害怕韩信功高盖主,狡兔死良狗烹;还有人说是吕后故意找机会杀掉功臣为自己掌权扫清障碍。

    诗词赏析
  • 大汉悍将李广、卫青、霍去病究竟谁最强?

    卫青霍去病,这三个人压根就没有可比性,卫青与霍去病是同一个级别,属于天才型的名将,而李广之流。不过是武艺出众,还有就是能与士兵同甘共苦就是了,连二流都算不上,根本不能与。

    文章阅读
  • 李白的《子夜吴歌》,虽然有些缺乏创新,但感情深挚温厚

    子夜冬歌,《子夜歌》本是古代的民歌,有《子夜歌》《大子夜歌》《子夜四时歇》数种。本诗仿《子夜四时歌》,但从每首四句扩大为六句,又在题中标出“吴”字,意在强调是吴地之歌。

    美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