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诗词赏析 > 惶恐滩:因苏东坡得名,因文天祥出名,如今成了水库

惶恐滩:因苏东坡得名,因文天祥出名,如今成了水库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19-12-19 21:39:09
阅读:

说起中国之名滩,也许惶恐滩不是最有名的。但是,如果说起与名人的关系、与历史的关系,恐怕没有比惶恐滩传奇的了。


中国古代三大险滩之一

惶恐滩位于江西吉安市万安县境内,在万安县城南约2公里的赣江上,就是如今万安水电站所在位置。因为万安水电站的建设,河道中礁石,或被炸掉或已淹没于水库之中,现在基本看不到原来的面貌了,但是从水电站下游的赣江水道中尚存的礁石,依稀可以感受到昔日惶恐滩的危险。

惶恐滩:因苏东坡得名,因文天祥出名,如今成了水库

曾经的惶恐滩,如今成了万安水库

赣江中上游,从赣州至万安之间的河段,因河道弯曲、水流湍急、礁石险滩密布,是赣江最险的地方,在历史上一直称为“十八险滩”。路过的来往船只,无不心惊肉跳,在此船翻人亡的不计其数,因此在必须有对各处险滩非常熟悉、了如指掌的引航滩师指引,才有可能避开险礁、暗礁。

而惶恐滩是十八滩里的最后一个锁口大滩,也是最险的一滩。

惶恐滩处于拐弯之处,同时又是赣江、龙溪河汇合之处,不但暗礁密布,水流湍急,还有无数漩涡,更严重的是江中还有两块巨石若隐若现,像鬼门一样卡住航道,只容一船通过,因此,被称为阎王滩,一直有“十根竹篙九根断,十船过滩九船翻,一船已过吓破胆”的说法。古时候,惶恐滩曾与黄河三门峡、长江三峡齐名,并称中国三大险滩。


因苏东坡听错而得名

不过,惶恐滩原本不叫这个名,它的原名叫“黄公滩”。得名“惶恐滩”,缘于苏东坡的一首诗。

公元1094年,苏东坡因政治斗争再次遭受贬谪,这次被贬到岭南的惠州。当他乘船南下,沿赣江逆水而上,来到万安黄公滩时,只见激流奔暴,暗礁险恶,浊浪排空,声如雷鸣,不由惊问船家此为何滩,船家说是赣江十八滩的黄公滩。

因为语音的差别,苏东坡听成是“惶恐滩”,顿时触景生情,联想到自己渺茫的前景,心情惶恐,写下诗一首: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

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

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

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

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

惶恐滩:因苏东坡得名,因文天祥出名,如今成了水库

随着这首诗的广泛传诵,“黄公滩”之名逐渐传开,而原名“黄公滩”也随之逐渐被遗忘。

不过,这个不算美丽的误会,倒是给了这个险滩一个更恰如其分的名字,增加了人文色彩。人在险滩,心情惶恐,“惶恐滩”比“黄公滩”更生动形象。


因文天祥一诗名扬天下

惶恐滩得苏东坡得名,但起名让其名扬下天的,却是民族英雄文天祥。

到1274年,元军已大举南下,威胁京都临安,朝廷一片慌乱。1275年正月,宋太后下《哀痛诏》,并给江西提刑兼知赣州的文天祥一道专旨,令他招募兵员,疾速发兵,护驾京都。

素怀报国之志的文天祥, 接到诏书,立即发布《讨元檄文》,联络江西赣州、吉州及广东、湖南等四方义士,招募将士五万余人,浩浩荡荡奔赴京城,抗元救国。

1276年,文天祥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派往元营谈判,被元军扣留。在镇江脱险后,由海路南下,继续调集义军抗元救国。

1278年12月20日,他不幸在广东海丰县五坡岭被元军所俘。元将张弘范将他押上战舰,三番五次地劝说他写降书,给出的待遇越来越优厚。对此,文天祥总是轻蔑地一笑,不为所动。

在船过零丁洋时,文天祥百感交集,思绪万千,挥笔写下千古名诗《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抛絮,身世飘摇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惶恐滩:因苏东坡得名,因文天祥出名,如今成了水库

在这首诗里,不知何故,文天祥看着眼前的零丁洋,心里却想到了惶恐滩。他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倾诉着他眼看山河破碎、国破家亡的愁闷和痛楚,也坚决表示忠君爱国、始终不渝。此诗与苏东坡的“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慌恐泣孤臣”有着穿越时空的呼应之意。

1279年3月13日,元军将文天祥押至广州。4月22日从广州出发,过梅关、南关,转赣水而下,再一次经过惶恐滩。船到万安县时,往事一幕幕在心头重现,文天祥激情难抑,热泪盈眶,挥笔写下《过万安县》一诗:

青山曲折水天平,不是南征是北征。

举世更无巡远死,当年谁道甫申生。

遥知岭外相思处,不见滩头皇恐声。

传语故园猿鹤好,梦回江路月风清。

这是文天祥最后一次经过惶恐滩。此后,他被押至大都,囚狱三年。1283年1月9日,在北京柴市口被杀,年仅47岁。


惶恐滩,其实是个忠烈滩

也许是受文天祥忠烈情怀的影响,此后,惶恐滩或多或少的都与那些名节忠烈之士有着莫名的联系。

明末清初的抗清烈士陈邦彦、方以智,就是其中的典型。

陈邦彦(1603年~1647年),广东顺德人。南明抗清英雄,明末“岭南三忠”之首。他早年设馆讲学,为当时南粤硕儒名师。明朝灭亡后,已年过四十的他疾书《中兴政要策论》万言书,并参加南明广东乡试,中举人,擢升兵部职方司主事,派往赣州参与军事。

在经过惶恐滩时,他想起了文天祥,壮怀激烈,也赋《惶恐滩》诗一首:

万安城外听江声,急溜飞湍望未平。

估客梦回惊九折,寒猿啼罢怯三更。

北来已尽诸滩险,南去初催入峡程。

最是信公留句后,至今青史独知名。

陈邦彦诗如文天祥,气节和归宿亦如文天祥。

1647年,他与陈子壮密约,起兵抗清,进攻广州,兵败后转入清远,后被捕,惨遭磔刑。

与陈邦彦一样名节烈士,还有“明末四公子”之一的方以智,他的人生也与惶恐滩离不开。

晚明内忧外患,天下大乱,1641年,方以智的父亲方孔炤任湖广巡抚时,因为被人弹劾贻误军机,遭到逮捕下狱。当时方以智在京城任小官,他为给父亲申冤,用自己的血写下血书,每天替哭号奔走,长达一年多时间。结果孝心打动了崇祯皇帝,方孔炤被从轻处理,遣戍绍兴。

几年后,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祯自尽,明朝灭亡。方以智痛哭流涕,不愿离去。被俘虏后,他遭加刑毒,两髁骨见,依然不屈不饶。

不久,李自成兵败山海关,方以智趁乱逃往南方,却被南明小朝廷排挤,虽然四处流浪,饥寒交迫,他却始终不肯投降清朝。

1650年,他在广西平乐县被清兵抓住, 清军为劝降他,一边设置高官厚禄,一边设置杀头刀,由他选择。结果,方以智毫不犹豫地走向了右边的杀头刀。他宁可死,也不在清朝当官。面对如此忠诚刚烈之人,清兵无比佩服,竟然释放了他。

公元1671年冬天,方以智再次被捕。从江西押往广东时,途经惶恐滩,方以智不由想起了文天祥的事迹。他趁敌人没有防备,跳江自杀,自沉江河之中,以身殉国,时年60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