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诗词赏析 > 孟浩然的一首诗,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感情真挚自然

孟浩然的一首诗,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感情真挚自然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19-12-14 22:36:24
阅读:

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孟浩然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应举落第,之后与僧道交游,这首诗是诗人滞留长安时寄给远上人的,向他诉说秋来客居的凄凉苦况,诉说欲隐无地,欲仕无路,进退两难之苦。

孟浩然的一首诗,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感情真挚自然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唐代:孟浩然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孟浩然的一首诗,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感情真挚自然

【注释】

1、丘:指小山

2、三径:指隐居的家园

3、北土:指京都长安,这里代指求仕途做官

4、东林:指远上人所在的寺庙

5、燃桂:指烧柴和烧桂枝一样贵

孟浩然的一首诗,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感情真挚自然

【赏析】

诗人与远上人交情深挚,故寄诗毫无客套虚文,一上来就坦率的直抒胸臆,一吐心中块垒。开头即写明自己不能如愿以偿的窘迫处境:想要归隐,却苦于“无资”,从中可见诗人当时穷困潦倒的形象。接着说在京城长安从仕做官非自己的本愿,于是不由怀念起在庐山东林寺的高僧来了。这两句,“北土”对“东林”,“非吾愿”对“怀我师”,对偶十分工整,且正反相对,更突出了诗人追求归隐的意向。滞留京城囊中金尽,壮志也被消磨殆尽。 在穷困潦倒的客中,面对凉风,耳闻蝉声,怎么能不更加悲伤呢?

诗人采用这种不加润色的白描手法,直写心中的哀愁苦闷,读来直觉明朗直爽,不失清华高远。

相关推荐

  • 孟浩然的一首诗,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感情真挚自然

    怀才不遇的诗句,之后与僧道交游,这首诗是诗人滞留长安时寄给远上人的,向他诉说秋来客居的凄凉苦况,诉说欲隐无地,欲仕无路,进退两难之苦。

    诗词赏析
  • 清代诗人郑燮——竹石

    竹石的意思,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美文欣赏
  • 菊花诗人黄巢,只有他的菊花与众不同

    黄巢菊花,菊花诗人非黄巢莫属。“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黄巢生于唐末,做英雄,称帝,当然也解诗。《全唐诗》现存黄巢诗三首,另外还有一句,其中两首及一句都是关于菊花的。所以称黄巢为菊花诗人未尝不可。黄巢诗里的菊花不是隐者的标签,而是与众不同,联系权势的象征。

    诗词赏析
  • “恨不相逢未嫁时”,出自这位千古不朽的诗人!

    未嫁时,男子爱上了有夫之妇,送其一对明珠,女子其实也为之心动,但她依然深爱自己的丈夫和不曾忘记的生死与共的誓言。

    文章阅读
  • 《浪淘沙》里的一个讽喻故事,欧阳修给世人以深刻的戒鉴和启迪

    浣溪沙欧阳修,欧阳修《浪淘沙》里的一个讽喻故事,给世人以深刻的戒鉴和启迪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

    诗词赏析
  • 蜜蜂:为谁辛苦为谁甜

    为谁辛苦为谁甜,蜜蜂作者:皖江晓歌你有两对灵巧的翅膀虽然不能翱翔长空人们依然喜欢你的模样因为一生的勤奋与辛劳让你弱小的身影变得高大没有蝴蝶漂亮的身影也没有小鸟婉转的歌声奔波于百花丛中不是为了花的芬芳与美丽忙碌整个春天不是为了赢得生前与死后的安乐从生到死只有三个月生命虽然短暂却留给人们无尽的甜蜜很

    文章阅读
  • 古诗中的逗趣儿童--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蓬头稚子,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小儿垂钓》诗人,写一“蓬头稚子”学钓鱼,“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向小儿招手,想借问打听一些事情,那小儿却“怕得鱼惊不应人”(怕惊了鱼而不置一词),直遥遥的向路人招手,别打扰我,别惊了小鱼。

    佳句赏析
  • 诗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诗歌20首

    惟有相思似春色,原籍祁,迁至蒲州,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汉族。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文章阅读
  • 「诸葛学堂」“田园山水诗人”韦应物:纨绔子弟成功靠读书逆袭

    韦应物简介,人物关系:父亲:不详母亲:不详妻子:元苹儿子:韦庆复朋友:不详引用文献:1.沈文凡.大历诗坛上的一个特殊存在──试论韦应物诗歌古近诸体的艺术风貌.《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2.陶敏.韦应物生平再考.《文学遗产》,20103.沈文凡.韦应物诗歌对陶诗的继承.《陕西师范大学继

    文章阅读
  • 韦应物:唐代的问题少年,魔童哪吒原型

    韦应物简介,盛世大唐,天宝年间,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是一个繁盛的年代,也是一个没落的时代。人们沉醉于繁华的末路上,拥有了一切,然后又失去了一切。

    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