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诗词赏析 > 登高眺远——鹳雀楼

登高眺远——鹳雀楼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6-13 23:43:59
阅读:

鹳雀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又名鹳鹊楼,因为经常会有鹳雀栖息在上面而得名。是永济著名的旅游景点,千百年来文人墨客为它留下的诗词不计其数,特别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最负盛名,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是重建后的鹳雀楼,真迹已经在百余年前被破坏了。

登高眺远——鹳雀楼

鹳雀楼始建于北周时期,历经700余年,直到成吉思汗的金戈铁马踏入中原,毁灭于战争,仅剩故址,之后又因为黄河书泛滥,就连故址也找不到了,1992年近百名专家,学者提议重建鹳雀楼,历经四年,终于于97年在黄河畔破土动工,我们现在见到的鹳雀楼看起来那么牢固,以为是重修过的,但其实已经是重建了,但是虽然不能亲眼见到鹳雀楼,重建后的鹳雀楼依然令人震惊,四周都是平原的黄河沿岸,拔地而起这么高一座楼却不显突兀,很是奇特。

登高眺远——鹳雀楼

新建鹳雀楼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仿唐建筑,外观四檐三层,总高73.9米,总建筑面积33206平方米,总重量58000吨,在建筑形制上充分体现了唐代风格,这是因为鹳雀楼建于北周而盛于唐。这次恢复,以再现唐代风貌为指导思想。鹳雀楼整个的油漆彩画,也是国内失传的唐代彩画艺术,经过国家文物局的专家多方考察抢救,重新创作设计,所以说,鹳雀楼是目前国内唯一采用唐代彩画艺术恢复的唐代建筑。外表经过磨平处理后,进行了油漆彩绘,立刻使该楼变得古典风雅起来,充分达到了“修旧如旧”的艺术效果。为提升文化名楼的文化内涵,增加游人的参与性和观赏性。鹳雀楼内部陈设着重以河东文化和黄河文化为主题,充分说明黄河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祥地,华夏民族的先祖在这里写下了辉煌历史,其时代跨越中华上下五千年。其中以硬木彩塑制作的《中都蒲坂繁盛图》再现了盛唐时期蒲州城的繁荣景象,生动有致,精美逼真。宇文护《筑楼戍边》及王之涣《旗亭画壁》的故事,采用了欧塑形式表现,高贵典雅。还有以浮雕、壁画、雕塑等形式表现在中华历史中具有代表的舜帝、禹帝、关公、柳宗元、司马光等人物故事和传说。同时,还有反映河东人民勤劳智慧和丰富的民间工艺的制盐、冶铁、养蚕、剪纸、年画、社火等,这些都充分再现了悠久的华夏文明。

登高眺远——鹳雀楼

鹳雀楼附近的风景十分美丽,站在楼顶可以一眼看到黄河,楼内也有许多黄河流域的文化遗产,特别是夕阳下的鹳雀楼,真的有那种“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感觉。诗因楼作,楼因诗名。滕王阁因王勃而出名,岳阳楼因范仲淹而不朽,黄鹤楼因崔灏、李白而名扬天下,鹳雀楼也因王之涣而名留千古。其中王之焕《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堪称千古绝唱,流传于海内外。其实有关于鹳雀楼的诗句不在少数,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来感受古代的文人墨客对于鹳雀楼的赞叹。

登高眺远——鹳雀楼

唐·畅当《登鹳雀楼》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登高眺远——鹳雀楼

唐·马戴《鹳雀楼晴望》

尧女西楼望,人怀太古时。海波通禹凿,山木闭虞祠。鸟道残虹挂,龙潭返照移。行云如可驭,万里赴行期。

唐·司马扎《登河中鹳雀楼》

楼中见千里,楼影入通津。烟树遥分陕,山河曲向秦。兴亡留白日,今古共红尘。鹳雀飞何处?城隅草自春。

唐•张乔《题河中鹳雀楼》

高楼怀古动悲歌,鹳雀今无野燕过。树隔五陵秋色早,水连三晋夕阳多。渔人遗火成寒烧,牧笛吹风起夜波。十载重来值摇落,天涯归计欲如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