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诗词赏析 > 三国里的十胜十败论、遗计定辽东、美人计、连环计是真实存在的吗

三国里的十胜十败论、遗计定辽东、美人计、连环计是真实存在的吗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6-13 11:26:46
阅读:

《三国演义》是一本脍炙人口的经典小说,其中文韬武略、允文允武的丰满人物形象,为后人所敬仰和崇拜。但小说毕竟是小说,为了加强书本的可读性、悬疑性和有趣性,其中不少故事是根据史实改变和虚构的,比如孔明新官上任三把火: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和火烧赤壁,基本和诸葛亮没什么太大关系,可以说都是作者罗贯中帮他烧的;草船借箭、空城计也是根据历史改编的文学加工。那么除此之外,《三国演义》还有哪些计谋是改编或者尚存争议的呢?

一、 郭嘉《十胜十败》论和荀彧的《四胜四败》论

郭嘉和荀彧,都是曹操早期重要谋士,均是五谋臣之一,为曹操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两方持军于官渡,大战在即。袁军兵精粮足拥兵十余万,而曹操刚刚事业起步,兵马只有两万。说实话,曹操心里也没底,后来大胜,曹操得到了部下与袁绍私下来往投诚的书信,说道:“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而况众人乎!”他看也不看,将信件付之一炬,足以见得曹操的雄才大略,尽获人心。

三国里的十胜十败论、遗计定辽东、美人计、连环计是真实存在的吗

话说回来,曹操当时能够下定决心,与袁绍决一死战,《三国演义》中,是得力于郭嘉的《十胜十败》论,令曹操军心大振。而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十胜十败》,确实存在争议。

在《三国志·魏书·郭嘉传》中,陈寿是没有对《十胜十败》论有何记载的,第一次《十胜十败》论出于傅玄的《傅子》一书(北宋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对《十胜十败》也有记载,但已经算二手资料了)。有趣的是,在《三国志·荀彧》传中,荀彧曾向曹操进言过《四胜四败》论,粗略对比,《十胜十败》和《四胜四败》两文的中心思想和大致理论都差不多。除此之外,《三国志·贾诩》传也另有记载,在官渡之战已经开打后,由贾诩提出了“四胜”论,相对前面两文较为简洁:“公明胜绍,勇胜绍,用人胜绍,决机胜绍,有此四胜而年不定者,但顾万全故也。必决其机,须臾可定也。”

陈寿和傅玄两位作者,都是活跃东汉末年、西晋初年的人物,陈寿仕蜀,傅玄仕魏,三国归一,均仕于晋。但二人均没有故意拔高或者轻视郭嘉的嫌疑,因为他们出生时,郭嘉已经去世,没有交集。陈寿虽然早年在蜀国为官,但纵观《三国志》全书,曹操及后代君主皆以“本纪”记载,而蜀吴二国君主皆以“传”来记录,可见他奉魏国为正统,没必要去曲笔此事。《傅子》一书,虽以宣传儒家思想、宣传仁义礼智信为主,但作者傅玄是一位性格刚直之人,也没必要去张冠李戴。他们俩的作品,是否相互借鉴、参阅,不得而知,但如果从史学记录的角度来看,《三国志》的内容应该可信度更高,究竟信服于谁,还是仁者见仁了。

三国里的十胜十败论、遗计定辽东、美人计、连环计是真实存在的吗

但无论《十胜十败》论还是《四胜四败》论,郭嘉也好,荀彧也罢,他们都不是左右官渡之战胜负的关键,依曹操的雄才大略,自然也能看出自己相较于袁绍孰优孰劣,若非许攸来投献火烧乌巢之计,两文皆为浮云也。所以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可能这两种论述,只不过是作者对胜利者的艺术加工渲染罢了。

二、 郭嘉遗计定辽东

郭嘉被后世敬称为“鬼才”,多半出自于此计。曹操击败袁绍,逐渐占领了河北,又在郭嘉的提议下,率军突袭乌桓,击败了乌桓首领蹋顿和袁熙、袁尚的联军,蹋顿战死,袁熙、袁尚逃至辽东,投奔太守公孙康。

《三国演义》中,得胜的曹军班师回城时,郭嘉已病死,临死前,递给主公一封锦囊秘计。麾下谋士大将怕二袁和公孙康联手势力壮大,皆为立刻攻伐辽东出谋划策,而看过郭嘉遗计的曹操并不着急,说公孙康会把二袁的人头送来。果然,二袁和公孙康之间相互猜疑,公孙康便设计杀了二人,把二袁的人头送给了曹操,众将领得知是已逝郭嘉之计,皆纷纷为之惊叹。

然而,历史上辽东真的是郭嘉遗计所定吗?

三国里的十胜十败论、遗计定辽东、美人计、连环计是真实存在的吗

前半段,劝曹操不要担心后方空虚,被刘备势力偷袭,直接急速突袭乌桓,打败蹋顿和二袁的联军,的确是郭嘉的计谋;但后半段,遗计定辽东并不是郭嘉所谋划,而正是曹操本人的计谋。二袁投奔公孙康后,有人劝曹操立刻攻辽东,而曹操却说道:“吾方使康斩送尚、熙首,不烦兵也。”不久后,公孙康送来了二人的首级,众将不解,曹操解释道:“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则并力,缓之则自相图,其势然也。”看来,正史中的曹操,也是位谋略深远、智谋超群之人。

罗贯中由于需要塑造一个丰满智绝的人物,将曹操的计谋“张冠李戴“地给了郭嘉,遗计成全了”鬼才“这一形象,令无数读者崇拜。

三、 美人计

《三国演义》中,美人计是王允设计,离间董卓、吕布二人。而正史中,是没有记载貂蝉的,多见于野史和民间传言。所以,王允的美人计,也就不成立了。

三国里的十胜十败论、遗计定辽东、美人计、连环计是真实存在的吗

正史中,吕布确实和一女子有染被董卓发觉,但并不是貂蝉,只是董卓的一位婢女。而董卓和曹操一样多疑,性格怪异。有一次他因为心中失意,竟无端向吕布掷戟,吕布从此心生隔阂。

公元192年,王允和其他臣子假借祭祀之机,商议如何除掉董卓。众人决策,应当先下手为强,以免后患无穷。王允建议,可采取里应外合的方法,方为万全之策,众人皆以为然。王允知道吕布对董卓暗生怨念,于是便想方设法拉拢他,把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起初,吕布碍于义父、义子的关系,畏畏缩缩。而王允却劝道:“君自姓吕,本非骨肉。今忧死不暇,何谓父子?”吕布与董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做贼心虚,为防夜长梦多,便下定了决心。一日,天子大病初愈,众臣相聚在未央殿,吕布怀里藏着诏书。等董卓来后,众人要捉拿董卓,董卓惊呼为何吕布也在此。而吕布曰:“有诏”,遂杀卓,夷三族。有人想为董卓收尸,皆为吕布所杀。董卓伏诛,王允专权,并没有给汉室带来生机,很快,文和乱武,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掳掠献帝,东汉末年又迎来了一次大的动荡。

三国里的十胜十败论、遗计定辽东、美人计、连环计是真实存在的吗

话说回来,如果《三国演义》完全按照正史去记录而不加以改编地话,难免读取来乏味生涩。而罗贯中改编的王允巧施连环计,如何迷惑鬼迷心窍的吕布和董卓二人,的确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和人物的角色塑造。

四、庞统连环计

《三国演义》中,庞统所献连环计,将曹操的战船铁锁连舟,正好方便了孙刘联军用火攻。而正史上,庞统并未参与过赤壁之战。而真正下令将船只铁锁连起来的,正是曹操本热。所以,曹操为了北方军士熟悉水上生活,按理将船只连在一起是很聪明的计策,可惜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反被周瑜所用,火攻将其击败。

作者 清风来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