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诗词赏析 > 唐朝名将郭子仪得以善终:归根结底是因为君明还是臣贤

唐朝名将郭子仪得以善终:归根结底是因为君明还是臣贤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4-04 00:04:15
阅读:

郭子仪,唐朝著名军事家、政治家。

唐朝名将郭子仪得以善终:归根结底是因为君明还是臣贤

在平定安史之乱中,郭子仪指挥了攻克河北诸郡之战、收复两京之战、邺城之战等重要战役,战后更是计退吐蕃,说服回纥,威服叛将,平定河东,,战功赫赫,其儿子郭旰也英勇战死。唐肃宗曾拉着他的手说:“ 国家再造,卿力也。 ”

唐朝名将郭子仪得以善终:归根结底是因为君明还是臣贤

对于他功高主不疑,有诸多缘由。

第一,不恋军权,随叫随到。

像历代的名将一样,郭子仪也遭到来自朝廷权臣的猜忌和谗言,有人屡次诬告他拥兵自重,唐肃宗也因此几次急诏他回京述职。与其他节度使抗命不行的态度相反,郭子仪只要一得到诏书,每次都是当天就移交兵权,随来使启程回京。自请解除“天下兵马副元帅”和节度使的职务,要求留在京城任职。如此这般几次后,唐肃宗彻底打消了对郭子仪的疑虑,更加放手让他统领军队,任谁在耳朵边吹阴风也不起作用。而郭子仪也跟皇帝畅开心扉、剖肝沥胆,好几次君臣二人谈话时激动得“涕泗交流”。

第二,不骄不躁,礼待奸臣。

常年带兵打仗、为国家立下不世之功的将帅,最容易由于君王的宠爱和封赏而滋长骄横之气,尤其是对于一些性情刚正耿直的将军而言,当他们看到奸佞小人的时候,总是忍不住有一种道德上的优越感,不免形于颜色。而郭子仪在这方面却恰恰相反。他的生存哲学就是不仅对君子谦恭诚恳,对小人更是礼遇有加,绝对不依仗自己的功劳而对朝堂上的奸臣表现出轻蔑不屑。

当时大宦官鱼朝恩为人专横,在朝中经常陷害忠良,郭子仪也由于功勋卓著成为鱼朝恩嫉妒的对象。大历二年十二月,郭子仪父亲的坟墓突然被人挖掘,朝野哗然,虽然没有捕获到掘墓者,但是大家几乎都知道是鱼朝恩指使的。古人讲求孝道,父亲坟墓被掘,是对一个人最大的羞辱,乃是不共戴天之仇。此时的郭子仪,正在前线率军与吐蕃交战,听闻消息之后迅速从泾阳赶回朝中。郭子仪自己心中也很清楚,这件事情是谁干的。满朝公卿都十分忧惧,担心郭子仪盛怒之下举兵叛乱。谁知郭子仪见到皇帝之后,非但没有追究鱼朝恩的责任,反而流着眼泪说:“臣常年带兵打仗,手下的士兵经常毁坏别人的坟墓,臣却没有能够很好地阻止。这次的事情是因为臣自己不忠不孝遭受了天谴,并不是哪个人的过错。"郭子仪这一席话,不仅使皇帝和公卿们心安,也使鱼朝恩大感意外。

郭子仪何尝不想追究鱼朝恩的责任?只是鱼朝恩是备受皇帝恩宠的宦官,如果执意严惩,一方面会让皇帝为难,另一方面,假如这次没有彻底把鱼朝恩弄垮,今后他必然会不择手段对付自己。不得罪小人,是郭子仪心中的一条戒律。后来,鱼朝恩设宴邀请郭子仪。手下的人纷纷劝阻郭子仪不要前往,郭子仪却坦然大度地前去赴宴,对鱼朝恩完全不设防。郭子仪的诚恳,彻底折服了鱼朝恩,他流着眼泪对郭子仪说:若非您是真正的长者,怎么能不起疑心呢?

第三,敢于自污,以安君心。

对于皇帝而言,绝对不希望自己的功臣过于洁身自好。就拿郭子仪来说,本身就已经功高盖主了,如果再清正廉洁,势必会招揽到天下人心,到时候皇帝怎么可能安心?

郭子仪正是因为悟透了这个道理,所以在生活上极度奢侈放纵,不仅到处搜集各种珍宝器具,还大肆置办良田美宅,美丽的姬妾数不胜数,把自己装扮成了一个贪图享受的人。

据《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郭子仪家中“良田美器,名园甲馆,声色珍玩,堆积羡溢,不可胜纪”,经常在家中举办各种奢华的宴会,甚至一次宴会的花费都能高达几十万钱。

郭子仪不仅自己和家人吃穿用度极为奢侈,就连家里的1000多名仆人也都衣着锦绣,看上去富贵逼人,在当时的京城都知道郭子仪府中的富裕。

他手下的幕僚认为这种纸醉金迷的生活会给郭子仪的名声带来损害,因此劝谏郭子仪要多为国家着想,此刻正是国家多危多难之时,应该把钱财捐献给国家充当军饷,这样对自己的名声是有很大好处的。

郭子仪听到这话却忍不住笑了起来:"如果我按照你的建议去做,陛下反而会怀疑我另有所图。“他向自己的部下解释道,皇帝最为担忧的从来都不是大臣们迷恋声色犬马,而是大臣们招揽人心起兵造反。

前者顶多是国库里损失一些钱财,后者却会颠覆整个帝国的根基。

第四,藩镇割据,天下不平。

安史之乱使大唐帝国消耗了大量国力,平叛后,吐蕃占领了整个河西 西域,甚至于广德元年(763年)冬天攻占过国都长安十余天,回纥在北方兴起常袭扰北方,南诏也趁机袭扰四川。且在平叛过程中留下了大量藩镇,尤其是河朔三镇,是由叛军组成,他们名义上归顺朝廷,实际上并不服从中央,自己署置将吏官员,各握强兵数万,租赋不上供,形成地方割据势力,朝廷无力过问,只是采取姑息政策。可以说此时的唐帝国内忧外患,正需要郭子仪这样的大将名帅威震各方,可以说这是很关键的一点。

唐朝名将郭子仪得以善终:归根结底是因为君明还是臣贤

安史之乱前的唐帝国

唐朝名将郭子仪得以善终:归根结底是因为君明还是臣贤

安史之乱后的唐帝国

公元765年,在叛将仆固怀恩的引导下,吐蕃联手回纥出动30万人马,一口气打到泾阳(今陕西泾阳)城下。而泾阳城中的郭子仪身边,仅有万余士兵。他认为众寡不敌,难以力胜,想到当年与回纥交情甚厚,打算说服回纥掉转枪口,共击吐蕃。使者到了回纥营中,对方根本不信,说: 郭公真在这儿吗,你骗人吧?若真在,能见上一面吗?使者还报,郭子仪决定亲赴敌营。诸将为他精选了500骑兵做卫队,他说:这反而会害了我,让他们散了吧。其子郭晞拉住他的马缰绳劝道:那些野蛮人跟虎狼没两样,老爹你是国家的元帅,怎么可以把自己往虎口里送!郭子仪说:如果不去,你我父子都会战死,国家也会陷入危亡,如果我赤心跟他们谈谈,他们或许会听从我的建议,那再好不过。只好赌一把了!说完,郭子仪用马鞭抽打郭晞的手,喝道:让开!然后率领数骑直奔敌营。回纥统帅药葛罗是可汗的弟弟,听说郭子仪到来,大吃一惊,不知真假,便弯弓搭箭立于阵前。郭子仪摘掉头盔,脱下铠甲,投掉长枪缓缓向前,回纥那些老酋长们相顾议论:果然是郭令公啊!于是纷纷下马围过来下拜。郭子仪也下马,拉着药葛罗的手责备他:咱两家一向友好,你们为何负约帮助大唐的叛将,真是愚蠢!药葛罗说:仆固怀恩骗我,说大唐皇帝已经晏驾,您老也归天了,中国无主,所以我们才敢来。现在知道了实情,我们哪会跟令公您老人家为敌?郭子仪进一步劝说:吐蕃这帮鳖孙儿,趁我们内乱,不顾甥舅之亲来侵扰,掠夺大唐的财物不可胜载,马牛遍野,不如你我联手削了他,这些东西就当是老天给回纥的礼物如何?药葛罗说:我受人蒙骗,很对不起您。现在愿意为您尽力,收拾吐蕃当作赔罪。这时,围观的回纥士兵纷纷向前拥挤,郭子仪的护卫赶忙上前阻止,郭子仪挥手让他们退下,然后与回纥各位酋长席地而坐,取酒共饮,立下誓言。吐蕃人听到这个消息,连夜撤兵逃跑。郭子仪带着回纥的六个酋长返回面见唐代宗,唐回重归于好。

孤身退敌这种事,郭子仪做了不只一次,可以说此时的大唐万分需要郭子仪。

唐朝名将郭子仪得以善终:归根结底是因为君明还是臣贤

第五,君王不庸。

郭子仪崛起后效用于唐肃宗和唐代宗两位皇帝。肃宗被称为乱世天子,一生致力于平叛,而代宗,《新唐书》中评价说:“代宗之朝,馀孽犹在,平乱守成,盖亦中材之主也。”认为他有一定能力,是个合格的皇帝,而在《旧唐书》中,作者在论述了代宗一生中的作为之后,竟然得出了“古之贤君,未能及此”的结论。可以说两人都不是太过庸碌的君主,明白郭子仪的才能,而郭子仪也对得起二帝,因此君臣和睦。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夏,郭子仪病重,唐德宗命舒王李谊前往探病,郭子仪不能行叩拜礼,只能作揖礼。六月十四日,郭子仪去世,享年八十五岁,朝廷追赠他为太师,赐谥号忠武,配飨代宗庙廷,陪葬建陵。德宗废朝五日,命群臣吊唁,又亲临安福门送葬,并专门超越礼制,下诏将他的坟墓增高一丈。

相关推荐

  • 中兴名将郭子仪:五福老人郭子仪拜寿的故事

    郭子仪,郭子仪被人称为郭令公,世人多以汾阳王代替其原名。天宝年间参加武举进入官场,安史之乱成就了郭子仪的丰功伟绩。

    诗词赏析
  • 唐朝名将郭子仪得以善终:归根结底是因为君明还是臣贤

    郭子仪,郭子仪,唐朝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在平定安史之乱中,郭子仪指挥了攻克河北诸郡之战、收复两京之战、邺城之战等重要战役,战后更是计退吐蕃,说服回纥,威服叛将,平定河东,,战功赫赫,其儿子郭旰也英勇战死。唐肃宗曾拉着他的手说:“ 国家再造,卿力也。 ”对于他功高主不疑,有诸多缘由。

    诗词赏析
  • 郭子仪开门防小人

    郭子仪,唐代重臣郭子仪功高盖世、权重势威,自然也就难免引起一些大臣们的嫉恨,为了怕遭人暗算,郭子仪想出了一个绝妙的方法。这天清晨,郭子仪命人将家中的所有佣人召集在堂屋前,宣布道:"从今日起,四门大开,往来人员可以不拘礼仪,自由出入。″众人不解其意,只好奉命行事。

    诗词赏析
  • 郭子仪:力挽狂澜讨逆贼,英武一世忠可鉴

    郭子仪,唐玄宗统治后期,安史之乱爆发,大唐王朝危在旦夕,于是老将郭子仪奉命讨贼,在郭子仪等人的努力下,安史之乱被平定,大唐王朝得以存续。

    诗词赏析
  • 功高盖主的七朝元老郭子仪,为何能得善终?战场老将的大智慧

    郭子仪,历史上,有需要劳苦功高的功臣的下场都非常悲惨,因为他们功高震主,又遭到小人的嫉妒,因而总是会被君王忌惮而身败名裂。但是唐朝的一位臣子,他虽然同样功高盖主,也曾有小人向皇帝进献过谗言,却还是能够全身而退,这个人就是名将郭子仪。

    诗词赏析
  • 大唐后期,又一个想做武则天第二的女人

    张良娣,1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一场安史之乱,改变了大唐帝国很多人的生活。人们痛恨战争,痛恨作乱的安禄山和史思明。皇太子李亨带着张良娣和一队人马跟在逃难的人群中。逃难,这可是最接地气的亲民方式。这不,张良娣在取水的时候听到士兵的议论。

    美文欣赏
  • 郭子仪功高震主,为何没有被皇帝猜忌?只因他做到了这三点

    郭子仪,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大将因为功高震主而受到皇帝猜忌,最后惨遭杀害。郭子仪早年因在武举中取得优异成绩而被补为左卫长上,后来又因军功做到桂州都督府长史、振武军使、安西副都护等职。

    诗词赏析
  • 郭子仪:手腕圆融的将将之才,一生经历四朝天子

    郭子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起兵,随即攻破洛阳、长安,玄宗逃亡蜀地。肃宗即位后任命郭子仪为关内河东副元帅,配合回纥。

    诗词赏析
  • 渭南历史名人:郭子仪

    郭子仪,陕西也是中华文化发源地的重点之一,有着许多的皇室建造于此,不少的历史有名官员就来自于这个地方,郭子仪便是其中一位有着巨大历史贡献的臣子。本期渭南文化一起去了解一下郭子仪。郭子仪(697—781),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汾阳,唐代着名的军事家。武举出身。

    诗词赏析
  • 唐朝十大名将之一:中唐名将汾阳王郭子仪

    郭子仪,郭子仪(697年-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政治家、军事家。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一直未受重用。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