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诗词赏析 > 当代书评|蜀东泊客:七夕节传承中国文化,《红酥手》吟诵千古爱情

当代书评|蜀东泊客:七夕节传承中国文化,《红酥手》吟诵千古爱情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2-05 07:43:08
阅读:
当代书评|蜀东泊客:七夕节传承中国文化,《红酥手》吟诵千古爱情

蜀东泊客/文

《红酥手》是黎政明最新出版的爱情诗集。马上就到被称作中国情人节的七夕节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部经典的《红酥手》。

10年前,黎政明以破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丰富人生经历,在切身感受到改革开放政策对自己命运轨迹产生的重大转变的影响后,饱含深情地创作了代表广大人民心声的长篇叙事诗《永远的邓小平》。

同时,诗人从古代经典文学作品中汲取营养,探寻现代词汇与传统诗词相结合的写作之路,饱含深情地吟唱、奉献给读者100首爱情诗集《红酥手》,对人类虽经数千年而历久弥新的爱情这一永恒的文学母题,进行文化传承和推陈出新。

“姐姐挎着背篓/割猪草,割了晨光又割夕阳/她把我的目光割了一大把/背回家,却见不得爹娘/妹妹弯下细腰,在家门口一块石头上/磨刀,天天打磨着青春/将我的心磨得薄薄的/薄薄的一张纸/还是不敢捅破”。

在《怀念村姑》中,诗人用晓畅明白的文字写诗,没有故弄玄虚、故作高深、扭捏作态地把诗歌写成“看不懂就是好诗”,但富有诗意地写出了年方十八九,年少多情的“我”对村姑姐妹二人青梅竹马的怀念,将珍藏于心底的懵懂少年之爱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正是这些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却久而愈笃的情怀写就的诗歌,令人眼前一亮,内心深处怦然而动:妙哉,好诗!

还有如《忆江南》《相见时难》《一把伞撑开新的记忆》等诸多篇章,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诗集取名为《红酥手》,并且很多首诗里都出现了“红酥手”这个词语或意象。或许就是诗人在对深埋心底那份就要云淡风轻的曾经刻骨铭心的“逝水流年”的追忆吧。

毋庸置疑,这是诗人在引导着读者去对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进行再阅读和学习了。

从这上面来看,黎政明的爱情诗歌创作又暗合了他的《永远的邓小平》的写作基调,即在文化自信的前提下,坚守和继承中国优秀古典文学的传统文化。

《钗头凤·红酥手》只有短短不足百字:“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熟悉此词来龙去脉的人自然知晓,这是陆游描写的与原配唐氏(一说为唐婉)的爱情悲剧。表达了他们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抒发了作者怨恨愁苦又难以言状的凄楚痴情,是一首别开生面、催人泪下的作品。

阅读爱情诗集《红酥手》,一方面,我们能体会到诗中的“我”对“她”温婉深情的表白,对骑竹马和萍水相逢的错过生发出的无限感慨;另一方面,从“端起一杯祝福的唐诗/浇灌心灵的绿洲,我的情人/一个一个远去时/我正/西出阳关”(《西出阳关》)等诗中,又能强烈地感受到诗人缱绻中的洒脱,委婉中的真诚,留恋中的远去。

这比陆游单纯写爱情悲剧的“红酥手”又胜了一筹。表现了一个成熟的诗人,在吸纳泱泱中华数千年优秀文化根源的基础上,既继承经典,又在传承中找到新突破。

就像梁平所说,黎政明的诗,可以使人感受到他不懈追求的思想脉动,体验到他炽热的情感奔突,以及强烈的生命意识。

在《你若盛开》中,“我不会纠结那些断弦的章节/成为爱情的复印件/那些郁闷的悲剧,不会/绊倒在朝圣的路上/我知道,有的爱明码标价/有的爱已不是原始股//但我的爱是手抄本/因为没有防伪标识/常常被一些人盗印/时间的显微镜给了你一双慧眼/你若盛开/幸福的浪花一定会滚滚而来”。

诗人不仅表明了自己的爱情观念,还多次使用“复印件”“明码标价”“原始股”“防伪标识”“盗印”“显微镜”等现代感强的词语。

还有,“没有微信微博/过着成都一样的慢生活”,《在从前》等诗歌中都是如此。

诗歌文本巧妙运用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把朦胧甜蜜的爱情写得细腻生动,与时俱进,味在其中,读来盎然生趣,既适宜朗诵又没有落入窠臼。简单却不直白,委婉而又多情。

在写作饮食男女的爱恨离愁时,诗人还关注到一种较为典型的现代爱情形式——网恋。

两颗心灵隔着屏幕,传达彼此的爱意。它充斥着一定的随意性和捉摸不定的虚拟色彩,既是触手可得的幸福,也可能是梦幻的泡影。

他的诗作《网友》《附近的人》《轻轻地敲打QQ头像》《微信里的美女》等,皆是对网络恋情的刻画。

在这些世俗的标题下,我们却读到一份对待爱情的隐忍、笃定和坚守的情怀。

对一个现代社会的“异乡人”来说,诗人内心对传统文化的眷恋,让他时刻保持着一种古老的眼光,去审视当下的儿女情长。

他用东方式的情感传统对抗现代社会庸俗、善变的“快餐式爱情”,虽然表面在写饮食男女的爱恨离愁,但背后却透露出诗人对待爱情忠贞和怀念的亘古信仰。

黎政明祖籍广东,出生于川西坝子德阳什邡市的一个小山村。纯朴的民风、乡风加上与诗书结缘,将他滋养成长为一个朴实、率真,怀着浓厚传统文化情结的性情中人。

与村庄、田野结下深厚的不解之缘后,又行万里路远赴波涛万顷中的琼州之地,打拼八载后再归桑梓。

四川人吃苦耐劳的勤奋底色和驿路漂泊的曲折过程,构筑了诗人多重人生体验的阅历,也成就了他温婉多情、一唱三叹、富有感染力的诗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