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诗词赏析 > 红军精神在榆中创建渭北根据地和红军游击队的金天华

红军精神在榆中创建渭北根据地和红军游击队的金天华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19-11-23 05:06:57
阅读:

红军精神在榆中创建渭北根据地和红军游击队的金天华

早期经历

金天华(1913~1983),化名锦天花、天花,甘肃省榆中县金崖镇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与习仲勋等同为渭北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的主要创建人之一。幼年入私熟,后因家贫,中途辍学。15岁离开故乡,到兰州谋生,在“天生和”商号当学徒。1929年,西北大旱,物价上涨,生意难做,被经理辞退,投冯玉祥暂编十五师当兵。

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秋,金天华转投杨虎城第十七路军。1931年初,十七路军调防陕西,他被分配到陕西省政府警卫团干训队当学员。当时,干训队公开招募有文化的社会青年,中共陕西省委利用这个机会,派遣汪锋等一批共产党员打入干训队,秘密开展兵运工作。金天华和汪锋(原名王均治)同在一个班。汪锋经常与他促膝谈心,使他受到进步思想的启迪。在汪锋的培养下,他的思想觉悟提高很快。3月,汪锋、王占鳌介绍金天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入党后,金天华积极参加支部活动。那时,国民党特务到处在抓共产党员,为了安全起见,党组织活动没有固定时间和地点,有时在公园,有时在部队的一个军械仓库内开会。为了掩护党的活动,金天华和汪锋、王占鳌、李光明(支部委员)、冯世光(支部委员)等18名中共党员公开结拜为“金兰弟兄”。

投身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

1932年1月,中共陕西省委决定建立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并把警卫团干训队发展的一批党员派遣到红军游击队工作。一天,汪锋(此时已调回中共陕西省委军委)通知金天华和李光明在熄灯后到钟鼓楼前会面。见面后,汪锋先把他俩领到西安东大街疙瘩寺住下。天快亮时,汪锋拿来几件便衣叫他和李光明换上,给了他们一封介绍信和一张路线图,叫他们到正宁县三嘉原找谢子长、刘志丹。他们走了好几天,终于抵达目的地,找到了谢子长、刘志丹。

到三嘉原的第二天,谢子长就给金天华和李光明分配了工作。金天华分到西北反帝同盟军闫红彦领导的第一支队第一大队担任分队长职务;李光明分到第二支队第二大队,担任分队长职务。

1932年2月12日,中共陕西省委军委书记李杰夫代表省委宣布将“西北反帝同盟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全队共360余人,谢子长任总指挥,刘志丹任副总指挥。游击队下辖两个步兵大队,一个骑兵队,一个警卫队。金天华被编到第一步兵大队第一中队第一分队。

陕甘游击队成立后,金天华跟随谢子长、刘志丹转战陕甘边,出生入死,浴血奋战,跟国民党军阀部队及地方民团作战。从2月到5月中旬,他先后参加了攻打陕西省旬邑职田镇、阳坡头、耀县照金民团、旬邑县城、马栏镇等多次战斗,连战连捷。因作战勇敢,不怕牺牲,金天华升任中队长。

5月下旬的一天夜晚,金天华突然收到刘志丹派人给他送来的一封急信,信上命他带领第一中队在黎明前赶到东山,与刘志丹带领的第三支队合歼一支国民党部队。他们连夜急行军往东山赶,因夜很黑,伸手不见五指,路很不好走,等他们到达东山山顶时天已经完全亮了,这时刘志丹带的三支队已经到达西山,国民党的那支部队也已进入两山之间的谷底,金天华带领的第一中队和刘志丹带领的第三支队各占领东西两个山头,合起来向行进在谷底的国民党军队射击,他们合力全歼了这支国民党军队。

陕甘游击队在连续作战中,伤亡严重,为迅速补充战斗员,6月13日,金天华与陕甘游击队政治部主任黄子文、谢宝涵和一个班的战士,到三原县武字区扩大红军。中共武字区委和负责武装工作的黄子祥,立即动员青壮年参军。三天内,近百人报名,由黄子文、谢宝涵、金天华带到陕甘边参加陕甘红军游击队,进一步壮大了部队力量。

7月,在国民党陆军新编11旅特务营搞兵运工作的中共党员杨林、高鹏飞等在西华池领导两个连起义。金天华跟随陕甘游击队一大队和骑兵队,前往接应,两支部队会师后。起义部队大部分被编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三大队。高鹏飞任大队长,金天华任三中队中队长。

几天后,在陕西省洛川一带,陕甘游击队第三大队与国民党一个特务团遭遇,由于敌我实力相差悬殊,游击队被敌人打散。金天华为了掩护同志,左臂中弹负伤,右手中指被打断,但他仍然不下战场,坚持战斗。

战斗结束后,金天华被送到三原县的一个游击队员的姐姐家养伤。伤势刚有好转,他就离开三原去西安寻找汪锋。

创建渭北根据地和红军游击队

7月下旬,金天华在西安找到汪锋(时任中共陕西省委军委书记)。汪锋决定派他到三原县武字区组建游击队。汪锋写了一封介绍信,让他到三原县武字区的一个中药铺(游击队联络点)找孙铭章接头(注5)。他找到孙铭章后,孙铭章领他去见黄子文。黄子文是金天华在陕甘游击队时的政治部主任,他看了汪锋的介绍信后,就让金天华和他一起筹备组建渭北游击队。

8月1日,黄子文与金天华将武字区游击队改组为“渭北游击队”,渭北游击队由中共渭北特委领导,马志舟任游击队队长,金天华任政委。游击队员多是当地穷苦百姓,有60余人,30多支枪,半数武器是长矛、大刀。

渭北游击队成立后,积极开展游击战争,发展根据地。8月至10月,渭北游击队和泾阳游击队、陕甘游击队一部两次攻打三原马额镇王茂臣民团,缴获步枪若干,歼敌一个班,击毙敌班长一名,初步打开了局面。

9月中旬,“习仲勋率领刘志丹留在照金的陕甘游击队第三支队特务队到达武字区,与渭北游击队胜利会合,改编为渭北游击队第二支队,习仲勋任政治指导员。同时,将武字区游击队编为第一支队。马志舟兼支队长,金天华兼政治指导员”。渭北游击队第二支队,又称武字区后区游击队,经常驻扎在甘涝池村,主要活动于三原、富平、耀县一带。渭北游击队的发展壮大,为渭北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自此,金天华与习仲勋相识、相知,并肩战斗,为发展渭北根据地和红军共同奋斗。

10月,中共渭北特委成立,在渭北特委领导下,成立共青团渭北特委。团特委领导武字区、心字区两个团区委,有二十余名共青团员。金天华和习仲勋等人担任共青团渭北特委委员。“金天华和谢宝涵兼任渭北特委和陕甘边联系的交通员。”

10月上旬,根据中共渭北特委指示,习仲勋带领渭北游击队第二支队,黄子文和金天华带领渭北游击队到武字区周围的心字区、肃字区,富平县都村、淡村,耀县的西原、华里坊、让牛村、照金高山槐一带开展武装斗争。他们帮助建立地方游击队和农民联合会,配合当地群众袭击扰乱民团,保护群众打土豪,分粮食,驱逐催粮要款的差人,使之不敢在渭北催粮要款。游击队所到之处,地主豪绅闻风丧胆,广大群众热诚欢迎,积极协助游击队活动。

渭北游击队在高山槐打土豪、分粮食三天,300多群众参加,分粮300多石。期间,国民党地方当局派密探混入分粮群众中,企图破坏分粮斗争,因慑于高涨的群众斗争情绪,终未敢轻举妄动。

21日,金天华和李天赦带领游击队,配合马志舟带领的100名赤卫队员,先后在长坳和西楼底坡打退了李养民和胡景铨民团对武字区的进攻。

“22日,国民党军1个连配合胡景铨民团又进犯武字区南塬,被渭北游击队和赤卫队击退。”

月底,“金天华带领渭北游击队一中队,在武字后区行动了几天,分了几次粮,建立了党的支部”。

渭北蓬勃发展的革命运动直接威胁着三原、西安的敌人,引起了国民党地方当局的仇视。11月9日,国民党调集了渭北6县民团和三原、小丘驻军,对三原县心、武两区实行围剿,杀害党员干部,烧毁房屋,武字区先后6次遭敌洗劫。在装备精良、枪弹充足,数十倍于根据地武装力量的敌人突袭之时,渭北游击队被迫分散行动。习仲勋和金天华随游击队一起紧急转移。中共渭北特委和渭北革命委员会工作被迫中止。

为加强对渭北根据地的统一领导,12月中旬,中共陕西省委决定取消渭北特委,成立中共三原中心县委。习仲勋任中共三原中心县委委员,金天华任中共三原中心军委组织委员。与此同时,共青团渭北特委改建为共青团三原中心县委,习仲勋任团三原中心县委书记,金天华任团三原中心县委秘书。

共青团三原中心县委的主要任务是领导学运和兵运工作。金天华与习仲勋并肩战斗的这一段时间,“正是渭北革命根据地大发展时期,心、武地区联成一片,形成一个赤色区域”。金天华与习仲勋领导游击队打土豪、分粮食,与国民党军队和地方民团频繁作战。

与红二十六军并肩战斗

三原中心县委成立后,中共陕西省委委员贾拓夫来武字区召开区委扩大会议,恢复了三原革命委员会,黄子文、黄子祥、金天华等参加了会议。之后,“中共三原中心县委负责军委工作的曾楚川将陆续回到武字区的游击队员集中起来,在南原和武字后区各组建了一支游击队。县委派金天华为特派员,到南原游击队做党的政治工作。不久,两支游击队合并,恢复了渭北游击队。1932年12月下旬,中共三原中心县委派金理科、金天华、程建文、黄子文在太和堡召开会议,研究决定对渭北游击队进行整顿改编,黄子文任渭北游击队总指挥,金天华任政委,游击队下编为两个中队,各有20余人枪”。

渭北游击队改编后,黄子文、黄罗斌、金天华率渭北游击队到照金与陕甘游击队汇合。24日,在宜君县转角镇,他们参加了陕甘游击队改编为红二十六军成立大会。

26日,黄子文、黄罗斌、金天华率领渭北游击队配合红二十六军挥师东进,直捣宜君焦坪,首战告捷。之后,渭北游击队跟随红二十六军南下照金一带,发动数万贫苦农民没收并分配了香山寺囤积的大批粮食、布匹。随后,“渭北游击队与红二十六军一起到高山槐和照金地区分粮”。渭北游击队在驻高山槐柴厂子分粮时,支队长康尚武因违犯军纪被士兵委员会枪毙,中共三原中心县委派黄子文、金天华共同对游击队进行了整顿,对事件做了严肃处理,并任命了新的支队长。

红二十六军成立不久,军政委杜衡便命令渭北游击队与红二团攻打夏老幺民团,因为骑兵连提前到达作战位置,被敌人发觉,战斗提前打响。“红二十六军没有炮,缺乏攻坚能力,虽经多次强攻,终未奏效”,骑兵连损失很大。1933年1月25日,金天华即向中共陕西省委呈报了《关于红二十六军庙湾战斗情况的报告》。

为了加强领导,中共三原县委将渭北游击队改编为渭北游击队第一大队,下设两个中队;同时将泾阳游击队改编为渭北游击队第二大队。中共三原中心县委任命金天华为武字区革委会军事委员长,负责武字区委军委和革委会军事部。为了加强游击队的政治建设,中共三原中心县委派金天华在二大队建立了党的支部,加强了游击队的思想、作风建设。之后,三原中心县委又派汪锋到游击队巡视,汪锋向中心县委写了《渭北游击队第二大队工作报告》。

1月19日,黄子文与金天华将渭北游击队带回三原县武字区。游击队在富平县尚村组织三百多人分了土豪的粮食,击退尚村民团。

庙湾战斗后,刘志丹、王世泰率领红二团返回照金休整。“2月4日,敌骑兵团、特务团各一营,协同庙湾民团,分三路包围红二团驻地照金芋园。红二团英勇抗击。敌人火力很强,步枪、机枪、迫击炮弹,像雨点似射来,眼看战士们一个个倒下,红二团边打边向山上撤退。不料后路又被夏老幺民团截断,危急之际,习仲勋、黄子文与金天华率领渭北游击队赶到,及时阻击夏老幺部队,使红二团顺利地跳出合围”。

2月7目,金天华向中共三原中心县委呈报《关于陕甘边区及红二十六军情况的报告》。

成立渭北工农游击队总指挥部

渭北游击队恢复以后,除带领群众进行分粮斗争外,还积极帮助各地建起了一些小游击队,富平的都村、淡村、武字区、耀县西原、三条沟都建起了游击队。3月中旬,第一大队政委金天华建起了心字区游击队。“心字区游击队一成立就赤手空拳地缴了一个地方民团的枪。一日,游击队在耀县通往西安的公路上截获了地主的几匹大骡子,恰好接到县委指示,说省委经费困难,各区要尽快帮着筹资以解省委燃眉之急。于是,游击队派黄罗斌等人将这几匹大骡子送到中共陕西省委,给省委作为活动经费”。

3月15日,中共陕西省委为了统一渭北各游击队的行动,密切配合红二十六军执行创建照金苏区的任务,决定建立红二十六军直辖渭北工农游击队总指挥部,接受红二十六军和中共三原中心县委的双重领导,任命李平为总指挥,金天华任政委。

金天华在西安接受中共陕西省委指示后,与汪锋、李平一起渡过渭河,当晚,他们住在距三原县城东南约二十余里的一个小村子里,村子里的老少对汪锋和金天华都很亲热。汪锋代表中共陕西省委把“渭北工农游击队总指挥部”的大印郑重交给李平和金天华,随后返回西安。

第二天,为了防止敌人盘查,李平化装成杨虎城军队的连长,金天华扮成阔少爷,身穿蓝色丝绸袍,顺着西安到铜川的公路步行,途中躲过国民党兵的层层盘查,到三原县心字区找到了游击队。渭北游击队下辖的三个游击支队和各区的小游击队、赤卫队共有一千多人,部队集合后,金天华宣布了中共陕西省委成立红二十六军直辖渭北工农红军游击队总指挥部的决定和人员任命。

渭北工农红军游击队总指挥部成立后,率领下辖的三个游击支队和各个小游击队、赤卫队,继续开展打土豪、分田分粮革命斗争,多次与红二十六军协同作战,积极配合红二十六军创建了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根据地,为发展渭北苏区和陕甘苏区做出了贡献。

3月26日,中共陕西省委指示渭北游击队:“天花同志转渭北游击队同志们:扩大红二十六军为1师(红二十六军只有第二团),渭北游击队负有特别重要的责任”。金天华接到省委指示后,和习仲勋、李平积极发动群众报名参军,并率领渭北游击队迅速与红二十六军会合。在习仲勋、汪锋、金天华积极争取下,3月下旬,陕西省保安团第一游击队第二连从事兵运工作的共产党员戚春牛,率全连100余人起义,参加红二十六军。

4月,“红二十六军第四十二师第二团政委汪锋、团长王世泰,红二十六军直辖陕甘边区工农游击队总指挥部政委李奎、总指挥李妙哉,红二十六军直辖渭北工农游击队政委锦天花,总指挥刘捷三等人一起联合发表宣言,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占领热河,进攻华北”;号召全陕甘、全中国民众积极行动起来,为保卫祖国而战,为推翻国民党反动政府而战!”。

“4月27日,渭北游击第一大队配合红二团,歼灭侯家堡国民党骑兵团1个排。”

渭北游击队改编为红四团渭北根据地失守

6月,杜衡命令红二团南下渭华,不幸兵败南山,全军覆没。为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7月24日,渭北游击队第一大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第四团,黄子祥任团长。

28日,杜衡在西安被捕叛变,向国民党特务机关写了《陕西共党沿革》一文,将中共陕西省委的组织状况及其下属组织领导人姓名和活动地点,全部供给国民党,并带领敌人到处捕人。敌方得知红二团在南山失败,立即于8月间调集了六个团以上的兵力,对渭北革命根据地中心三原县武字区、心字区进行第二次“围剿”,逮捕大批共产党、革命群众,中共三原中心县委遭破坏,书记赵伯平等人遭敌逮捕。红四团与敌激战后,敌我势力相差悬珠,撤离渭北,进入照金苏区。渭北革命根据地失守。

渭北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西创建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渭北的武字区、心字区从大革命时期起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武装斗争。渭北苏区的开辟为红二十六军的创建,为照金和南梁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创造和发展创造了了条件,培养了干部,输送了力量。渭北苏区的斗争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也为革命斗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渭北革命根据地失守后,国民党反动派根据杜衡的供词,在西安城楼张榜悬赏通缉金天华和黄子文、黄子祥等一批共产党员。黄子文连夜派人给金天华送来一封鸡毛信(信上插着三根鸡毛,表示十分紧急)。信上说国民党正四处搜捕他,让他接信后立即撤离,回甘肃搞兵运工作。金天华接到信时正值半夜时分,为躲避国民党追捕,来不及与朝夕相处的战友们一一告别,立即动身返回家乡,自此离开了曾经生活、战斗的那片热土。

返回甘肃从事兵运等革命工作

金天华回到甘肃后,中共甘宁青特委同时遭到破坏,一时无法与组织取得联系,但他始终不忘组织交给他的工作,继续开展革命活动,在家乡榆中金崖村发展了魏贤存、祁良东、金耀轸等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开展甘肃兵运工作秘密积蓄力量。

1933年12月,冯世光所在的国民党新一军第十一旅一团驻防榆中夏官营。在该部从事兵运工作的冯世光在一团任连长,并在该团秘密建立中共支部并担任支部书记。冯世光在陕西警卫团干训队时,与金天华同一个支部。夏官营距金崖镇只几公里路,很快,金天华便与冯世光接上了头。冯世光安排金天华在他的连队当兵,和他一起搞兵运工作。

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一部到达临洮后,金天华与魏贤存化装成买枣货郎,及时给红军送去敌军在兰州、榆中、定西一带的布防情况。见到红军衣衫褴褛,他俩就将外衣、外裤脱下来,穿在两位女红军战士身上。

抗日战争爆发后,冯世光先派金天华到岷县新二军(鲁大昌部)做地下工作。新二军开赴晋南作战时,根据冯世光的指示,金天华进入西北公路管理局工作。之后,按照冯世光“长期埋伏,等待时机”的指示,直至1948年中共皋榆工委建立后,金天华找到了中共皋榆工委西区工委的负责人满鸿玉,才与组织接上关系。不久,金天华调任华亭县安口镇公路段,中共皋榆工委将他的关系转到中共平东工委。

平东工委给他发了毛泽东的《反对自由主义》、中共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中共西北中央局《关于在职干部学习的指示》等文件汇编手册,他如饥似渴地阅读里面的内容,了解党的方针政策,深受教育鼓舞,激动地在书的封面和封底题写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天华1948年读”、“多做细小工作,少说漂亮话。天华1948年。”以此来勉励自己珍惜美好时光,努力为党多做事,做好事。

按照平东工委安排,金天华主要做地下工作,从事解放前夕的一些革命活动,白天公开身份是会计,晚上就写“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等宣传标语,冒着随时被敌人抓住的危险上街秘密张贴,散发传单,做宣传鼓动工作;同时,他还经常给工友们讲革命道理,把公路段工人团结起来,共同与敌人做斗争;他还经常了解敌人的活动,向党组织汇报敌特情况等。

建国时期及晚年生活

1949年7月,华亭县安口镇解放,金天华任华亭县安口镇军管会副主任。1950年1月,任甘肃省华亭县法院副院长。在他任职期间,参加了关山剿匪,肃清了境内十余股土匪,消灭了反动残余势力。随后,他又参加了土地改革、三反五反等工作;1952年,他在西北人民革命大学经建班学习;1953年,任青藏公路工程局办公室副主任;1954年,任交通部公路总局(西安)第五工程局工程队队长;1955年,获得三级八一勋章。1956年二次进藏,任交通部公路总局第五工程局二处第十一工程队队长。

1964年,《西北红军战史》编写组到兰州,经甘肃省委书记汪锋推荐,编委会副主任吴岱峰(金天华在陕甘游击队时的第二大队队长)邀请,金天华参加了编写《西北红军战史》的工作。

“文革”期间,金天华遭受迫害,先关进“牛棚”,又下放回农村,反复批斗、反复游街,饱受摧残。他虽然受到不公正待遇,但他坚持真理,坚信党,毫无怨言,严格要求自己。他经常说:“共产党还比较年青,正在成长阶段,难免会犯错误,我们要相信共产党终究会拨乱反正。在革命最艰苦的那段日子里,我们身边的多少战友魂归九天,比起那些为革命英勇牺牲的战友们,我们能从枪林弹雨里走出来,已经是很幸运了。”以此鼓励自己和家人。

1978年1月,金天华收到“阎红彦同志治丧委员会”电报,请他参加“阎红彦同志骨灰安放在八宝山仪式”,因他身体不太好,就未能去北京,他向阎红彦家属发去了唁电,不久,阎红彦家属王腾波和孩子给他回了一封信,对他表示了问候。

1982年,在习仲勋和汪锋关怀下,金天华的所谓历史问题终于得以平反,并光荣离休,1983年逝世。

( 作者:姚婷兰)

关注“榆中发布”
微信号:gsyuzhong(←长按复制)

了解更多,请关注微信号

相关推荐

  • 红军精神在榆中创建渭北根据地和红军游击队的金天华

    黄子文,早期经历金天华(1913~1983),化名锦天花、天花,甘肃省榆中县金崖镇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与习仲勋等同为渭北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的主要创建人之一。幼年入私熟,后因家贫,中途辍学。15岁离开故乡,到兰州谋生,在“天生和”商号当学徒。

    诗词赏析
  • 吴岱峰与西北革命根据地

    黄子文,1903年3月7日(农历正月二十八日),爷爷出生在陕北安定县(今子长县)吴家寨村,原名吴振东,字岱峰。幼年在家乡读私塾,1921年到山西汾阳的教会学校——铭义中学读初中,1924年初中毕业后,经陕北政界知名人士惠有光介绍,到安边杨虎城办的教导队(队长孙蔚如)学习军事。

    诗词赏析
  • 《照金记忆》——寻访数百位老红军及其后代实录

    黄子文,关于他张军朝无法忘记李胜云老人回忆丈夫黄子文时的那份深情,无法忘记兰子敬老人面对生死的那份淡定,无法忘记老连长李东发始终如一的忠诚;张军朝也常常为“红嫂”王启云掩护救助红军战士连失两位爱子而落泪感动,常常为赵景春不求功名只求证明自己清白的艰辛而扼腕叹息,常常为那些长眠在红土地上至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