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美文欣赏 > 以伤感之哀弦,奏别离之韵调:柳永《雨霖铃》解读

以伤感之哀弦,奏别离之韵调:柳永《雨霖铃》解读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10-21 16:19:11
阅读: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人世之间,生离死别似乎是一个永远诉说不尽的主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柳永的《雨霖铃》就让我们的思绪穿过千年时光的隧道,让昨日的离别之景得以重现。

以伤感之哀弦,奏别离之韵调:柳永《雨霖铃》解读

江淹《别赋》中有一句名言:"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江淹认为人生各种经历中,别离是最令人感伤的。古代因为地广,交通不便,消息难通,往往一别经年,甚至终生无法相见。杜甫的"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就是这种现实生活的写照。因此,"离别"就成为人生中最心碎感伤的事。尤其在动乱的年代、动荡的旅途中,再加上流光易逝,使得好友离别格外伤感。

柳永作为至情至性的伤感词人,与知己好友分别时,心中自然会产生一种不吐不快的离情。这首《雨霖铃》就是词人在仕途失意,不得不离开京都时写的,是柳永羁旅行役词的代表作。

以伤感之哀弦,奏别离之韵调:柳永《雨霖铃》解读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词的第一句"寒蝉凄切"用一"寒"一"凄"就暗示了此词的感情基调,渲染出感伤悲凉的氛围,同时交代了时间——大约是晚秋时节。蝉,盛于夏,衰于秋,"寒蝉凄切"表明行将声悲意寒,包含着诗人的主观感情,并且,蝉的叫声凄恻而又急促,一声声地叩击着人的心弦,催促得人六神无主。离别在这样一种悲哀的基调和黯然的背景中展开。"对长亭晚"交代了送别的地点,送别之人和离别之人在长亭两两相对,"晚"写出长亭送别的暮景,已是傍晚时分,"晚"与"停车坐爱枫林晚"的"晚"意义相同,暗示离人之间情感缠绵,难舍难分。"骤雨初歇"又交代了当时的天气,一场暴雨刚刚停歇。秋雨刚刚停歇,加上傍晚天色阴暗,地点又在长亭。这样的景色深深呼应了离别的心情,情思是悲伤的,景色是黯然的。词人用精练的笔调渲染出了凄切悲凉的意境。

以伤感之哀弦,奏别离之韵调:柳永《雨霖铃》解读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接下来的三句,写饯别场面和离人的情绪。"都门",指北宋都城汴京的城门。都门内,热闹繁华;都门外,却不得不面对远别。"帐饮"指设帐饮酒,为人送行之意。"无绪"则指没有心情。"兰舟"是行人所乘坐的船的美称。

古代交通不发达,每有别离,动辄经年累月,再见遥遥无期,分别之时难免产生一种"风尘何处期"的悲观意绪,故而送别深为人们所看重。词人离京远行,情人设帐饯别,临别心绪纷乱,面对美酒佳肴,两人却都毫无兴致。

以伤感之哀弦,奏别离之韵调:柳永《雨霖铃》解读

一对情人正依依不舍时,船夫却来"催发"上路了。不想走而又不得不走,想停留而又不能再停留,一"恋"一"催"之间,展现了词人的痛苦心情,分别的时刻终于来到,万般感触涌上心头,感情的矛盾和痛苦急剧深化。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纵有千言万语,此时也不知从何说起。眼看今日之后,便将人各一方,刚放开的双手,又情不自禁地拉在了一起……这是一个"特写镜头",内涵丰富。"竟"表明想说最终却没有说出的千言万语。"无语"也是暗示他们有语、欲语而此刻忽然"无语"。此时无声胜有声,其意境和王禹俩"数峰无语立斜阳"(《村行》)相似,有声的语言变成了无声的言语,在心底交流。惜别时刻的绵绵情意和真实神态跃然纸上。

以伤感之哀弦,奏别离之韵调:柳永《雨霖铃》解读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既然分别已在所难免,唯有设想今后,推想别后所历之境,那日子一定也不会好过。"念"字表明下面写景物是推想的。"去去"两字叠用,写尽羁旅穷愁的漂泊之感,此去行踪有"巴山楚水凄凉地"之称的楚地。在写景上,极尽铺陈之妙,既日"烟波",又日"暮霭",更日"沉沉",着色一层浓似一层;既日"千里",又日"阔",一程远似一程。词中主人公的黯淡心情给天容水色涂上了阴影。离愁之深,别恨之苦,溢于言表。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辽阔的天空,看似写景,实际上全是抒情,词人想到自己与情人别后一个人漂泊到楚地,不禁充满了愁怨,写尽行旅之人前途茫茫,情人今后相见无期之情状,景无边而情无限。在写法上,词人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从当前联想到今后,从现在写到未来。正如冯煦所说:"耆卿词,曲处能直,密处能疏,霁处能平,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自是北宋巨手。"(《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言下之意是,柳永词能把本应曲折的意境写得直截了当,把本应过分细密叙写的地方处理得疏朗有致。从词的结构看,这两句又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上阕实写转向下阕虚写,笔墨由当前转向别后。

下阕着重写别后想象中的凄凉情景。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多情自古伤离别"一句让自己的感情赋予更普遍、更广泛的人类之共性。意谓伤离惜别,并不自我始,自古皆然。古人每每把生离、死别当做是人生的两大恨事: "生别已吞声,死别常恻侧i"(杜甫《梦李白》),更何况这种离别被安排在冷落萧条的清秋时节。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文人自古悲秋,"清秋节"一辞,本已让人不堪,而冠之以"更那堪"三个字,则加强了感情色彩,离别与悲秋的双重痛苦,重复击打着词人敏感的心弦。词人把人类共有的这种感受融化到自己的词中,并且层层推进,将情感再次推向高潮。

以伤感之哀弦,奏别离之韵调:柳永《雨霖铃》解读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三句是全篇之警策,设想今夜酒醒之后的凄清画面,其妙处正如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词有点有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这几句词密不可分,相互烘托,构成一幅惝倪迷离、凄艳悲伤的意境:酒醒之后,身在何处?想必是在杨柳依依的岸边,水边晨风吹拂,一轮残月斜挂在柳梢之上……一片冷漠凄凉、寂静孤零的艺术境界。试想,昨夜还依然"执手相看",今朝却只能独自面对"晓风残月"的难堪之景,其内涵真可谓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正是由于其写景的精练,后人遂有"晓风残月柳三变,滴粉揉酥左与言"的谑语。

以伤感之哀弦,奏别离之韵调:柳永《雨霖铃》解读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这种离别的日子会持续多久?词人也不得而知,所以他进一步推想别后经年的境况。"经年"指一年或若干年。离别后漫长而孤独的日子怎么度过呢?也许经常会经历远胜于"晓风残月"的"良辰好景",但是这些优美的自然景观能给词人孤独的内心以慰藉吗?所以词的最后做了真切的回答:"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即使有良辰好景,对于词人来说也等于虚设,因为没有心爱的人与自己共赏。即使能够产生"千种风情",又向谁去诉说呢?这几句把词人的伤感意绪刻画到了极致。结句用问句形式,感情显得更强烈,纵有风情,亦无人可说,余恨无穷,余味不尽。

《雨霖铃》描写的是柳永和歌伎之间一场普通的离别,但这首词却流传古今,成为"宋金十大曲"之一。除了上文分析的抒写"真情感"之外,主要在于词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表达方法。

词牌的选用 柳永选用《雨霖铃》这个词牌名本身就给全词定下了忧伤落寞的基调。《雨霖铃》一作《雨霖铃慢》,原为唐教坊曲名。王灼<碧鸡漫志》卷五载:"今双调《雨霖铃慢》,颇极哀怨,真本曲遗声。"

以伤感之哀弦,奏别离之韵调:柳永《雨霖铃》解读

《明皇杂录》里写道:"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属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音与山相应。上既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唐玄宗因安禄山之乱迁蜀,入斜谷,时霖雨连日,栈道中闻铃声,为悼念杨贵妃,遂采其声作此曲寄恨。这是词牌《雨霖铃》的来历。这个典故白居易的《长恨歌》中也有记载:"行官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这样看来,词牌《雨霖铃》本身就具备一种深层的忧怨和落寞,具有缠绵悱恻的深情和柔肠寸断的悲感特征,适合表达生离死别这类深刻而复杂的情感。它之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在于它充分运用了声律上的特点进行抒情。其入声韵加重了离别时的凄惨悲切之感,"念""骤雨""帐饮""泪眼""暮霭""自古"等读来急促,"凄切"采用的是双声,"寒蝉"运用的是叠韵,声韵婉转而优美。慢节奏的表达方式 《雨霖铃》叙离别之事,诉惜别之情,既是叙事诗,又是抒情诗。从叙事的角度来看,时间脉络清晰,对"长亭晚"一"念去去"一"今宵"一"此去经年",一目了然。从一天的傍晚开始,一直写到经年之后,这种送别,节奏缓慢悠长,是用一种"慢节奏"的抒情方式进行的。写别情,尽情展衍,备足无余,浑厚绵密。起始三句,点明时、地、景物,展示未别之情景,让人凄然欲绝。长亭已晚,雨歇欲去,更加上蝉鸣凄切。"都门"两句,写饯别时之心情,欲饮无绪,欲留不能;"执手"两句,写临别时之情事,更是传神之笔。词人先由外到内,又由近及远,从外界景物写到内心感受,又由当前景物写设想分别后的处境。送别的场景、过程、环境、人物的动作、情态等都有细致的描写和具体的刻画。

以伤感之哀弦,奏别离之韵调:柳永《雨霖铃》解读

设帐一饯行一饮酒一话别,时间从下午到傍晚……一个个特写镜头,放大离别之情愁,越发使人有度日如年的煎熬,感情由浅人深,千回百转,更给人六神无主的焦灼,揪人肝肠。宋李之仪认为"(词)至耆卿,始铺叙展衍,备足无余"(《跋吴思道小词》),夏敬观称柳永"雅词用六朝小品文赋作法,层层铺叙,情景兼融,一笔到底,始终不懈"(《手评乐章集》),就是这个意思。这是因为有一种带血的相思贯穿其中——写离别的惆怅,主要围绕"伤离别"而构思,多侧面、多角度展开描写,先写离别之前,着重勾勒环境;次写离别当时,重在描写情态;三写别后推想,重在刻画心理。不论哪个环节,尽情铺陈,情态逼真,虚实相生,层层深入,读起来一气呵成。

情景交融柳永以白描见长,长于铺叙,善于点染,语言浅显自然,不避俚俗。他是第一位大量作慢词的词人,也是宋代第一个写词的专业作家,被誉为"北宋巨手",这首《雨霖铃》尤显其功力。柳永将伤别放在悲秋的背景之下,伤别和悲秋并写。传统的"悲秋"阴影,本已经使人伤悲,在这气氛阴郁的背景下活生生的惨别,更凸显出了情感的悲剧性。

《雨霖铃》通篇围绕"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作文章,"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既是景语,又是情语,堪称经典。除此之外,用"寒蝉"点明送别的时间,用"长亭"点明送别的地点,以"晚"渲染出迟暮的情调,又依次写了"泪眼""无语",感情由浅入深,"伤离别""清秋节",到最后的感叹,无一不是寓情于景,借景写情,因景抒情,情景交融。

总之,在艺术表现上,柳永充分利用了慢词在抒写人类复杂感情方面的优势,尽铺叙、展衍之能事,读者读来婉约细腻、畅快淋漓,虽然其情调因此比较伤感、低沉,但却将词人抑郁的心情和痛苦刻画得极为成功。

冯煦称柳永能"状难状之景,述难述之情",从《雨霖铃》来看,这种表述一点也不为过。

相关推荐

  • 以伤感之哀弦,奏别离之韵调:柳永《雨霖铃》解读

    雨霖铃,"相见时难别亦难",柳永的《雨霖铃》就让我们的思绪穿过千年时光的隧道,让昨日的离别之景得以重现。总之,在艺术表现上,柳永充分利用了慢词在抒写人类复杂感情方面的优势,尽铺叙、展衍之能事。

    美文欣赏
  • 十大经典宋词赏析

    宋词大全,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此词也许是这十首中最缺乏文采,最朴实无华的。但确是感情最真挚的,千百年里,不知有多少人为此感动得流泪。的确,作者把对亡妻的思念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成为了千年悼亡词之首,堪称千古绝唱。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

    文章阅读
  • 宋代成就最大的四位婉约派词人,李清照仅排第二

    宋代词人,窗里的人对镜贴花黄,窗外的人早已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诗词,仿佛一株雨后芭蕉,忧愁的雨滴滑落在黄昏,叹息声,隔窗点滴到天明。

    文章阅读
  • 唐诗宋词元曲——系列(四)

    宋词元曲,——苏轼《行香子》3.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柳永《雨霖铃》9.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文章阅读
  • 宋词一百首

    宋词大全,>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

    文章阅读
  • 爱情诗词|雨霖铃

    雨霖铃原文,今夜酒醒的时候谁知道会身在何处怕是只有那杨柳岸、晓风伴着残月这一别离不知何年才能与你相见既是再好的良辰美景恐怕也是虚设既是心中纵有千般情又能向何人倾诉选自《中国历代名家爱情诗词精选——自古多情伤离别。

    美文欣赏
  • 一起来读诗——《雨霖铃》

    雨霖铃翻译,雨霖铃柳永【宋】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②初歇。都门帐饮③无绪,留恋处,④兰舟摧发。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为词调。

    美文欣赏
  • 宋词解读之柳永《雨霖铃》(原创)

    雨霖铃翻译,读完这首词,首先看其中的一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在他的《乐章集》中提到的情人就有:秀香、英英、瑶卿、新娘、虫娘、佳娘、酥娘等!

    美文欣赏
  • 《雨霖铃》是高中必学古诗,作者的另一诗虽浅吟低唱,仍不乏经典

    雨霖铃翻译,《雨霖铃》是高中必学古诗,作者的另一诗虽浅吟低唱,仍不乏经典文/失语者在我国众多文化中,诗词文化是发展的很好的一类。

    美文欣赏
  • 《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

    雨霖铃寒蝉凄切,《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

    美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