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美文欣赏 > 中国的竹林七贤图,到日本为啥成了7个美人?作者想表达啥意思?

中国的竹林七贤图,到日本为啥成了7个美人?作者想表达啥意思?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19-12-15 03:25:45
阅读:

这是一幅日本江户年间的木版画,名为“竹林七贤新作”。

图中,7个脸蛋漂亮、身姿婀娜的“见习游女”在竹林中交谈,或持乐器,或持长烟,在看着一份诗书一般的文字。

其实,她们不是在树林中学习什么文化知识,而是在“研讨业务”。

中国的<a href='https://www.edusy.net/tag/zhulinqixiantu_17664_1.html' target='_blank'>竹林七贤图</a>,到日本为啥成了7个美人?作者想表达啥意思?

日本画家铃木春信的竹林七贤新作

游女,不是旅游的女孩,而是游郭女郎,日本江户时期对下等妓女的一种称呼,可理解为四处游走卖身的底层女孩。

在这幅竹林七女或“竹林七妍”画作的右上空白处,作者铃木春信还提了两句诗,大意是“纵然贤者,也难逃愚昧之浮世,你也是春天”。

从画作名字和意境来看,作者刻意模仿了中国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图”,但用游女替代中国先哲隐士,是何用意?

今天,飞春读传就来说说这幅画背后的中日文化。

中国的竹林七贤图,到日本为啥成了7个美人?作者想表达啥意思?

竹林七贤图


一、同样是木版画,中国日本差别在哪里?

木版画,一种始于中国唐宋的民间艺术。

在彩色印刷出现之前,中国人发现,在平整的木头上雕刻图案,着墨后把纸张在上面拓,可以批量产画,不用一张张一笔笔地画了。

后来研究发现,还可以在不同图案上用不同的颜色套印,画可以印成彩色的,但不宜多次套印,最多3种颜色。

这就是明清时期流行于中国民间的木版画。

中国的竹林七贤图,到日本为啥成了7个美人?作者想表达啥意思?

天津杨柳青木版画的制作

唐朝是日本膜拜的时期,随着人员和文化的来往交流,中国的木版画也悄然传入日本。

至明清,中国木版画完善成熟,形成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时,日本也与中国式木版画进行了深度融合,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木版画——浮世绘。

这种浮世绘与中国木版画,虽同宗同祖,但此时已经是云泥之别,不比不知道,一比一定让你吓一跳。


1.两者画作内容不同

中国的木版画内容主要是寓意安定、美好、祥和、富足的图景或意向。

如,戏文故事里的人物、仪态端庄的美人、可爱的娃娃、门画上的门神、寓意年年有余的鱼,或者春耕秋收的场景等。

但浮世绘的就开放得很了,主要有:

①.艺妓、歌女、妓女;

②.戏剧场景;

③.富士山风景等景物;

④.传奇故事等。

但以通俗的第一种为主。

所谓浮世绘嘛,自然有不少是带有性暗示、花街柳巷甚至房事场景的生活私密图了。

2.两者的作用不太一样

作为寓意美好的一种民间艺术品,中国木版画主要用于装点普通老百姓的居家生活,张贴装饰在庭院屋内,呈祥和融融风,令来客共瞻之。

而浮世绘则多是“枕边画册”,供市井之人私下流传收藏,实用主义第一,从不张于公共位置。

3.两者的创作者不同

中国木版画的创作者,多是由士大夫阶层所作,其宣扬的思想,当然是久润中国、万民尊崇的儒家文化。

而日本的浮世绘也很具体,是有一定文化的商人,宣扬的是“町人思想”。

町人,顾名思义,就是与田地打交道多的下里巴人,市井之中,贩夫走卒也。

所以,一日一中,一俗一雅,一暗一明,此谓日本浮世绘与中国木版画云泥之别也。

中国的竹林七贤图,到日本为啥成了7个美人?作者想表达啥意思?

日本浮世绘

二、竹林七贤变竹林七美女的深层次背景

然而,我们知道了两者之不同,现在却还不能解释为啥竹林七贤被改造成竹林七妓或竹林七妍。

这个答案,要从3个方面来理解。

1.从“浮世”二字来理解

竹林七妍中,有“纵然贤者,也难逃愚昧之浮世”的题词。

寥寥几个字,表达了作者对中国七贤的另一种看法。

竹林七贤表现的,是魏晋时期的才学之士,以冲破常纲、浪荡不羁的行为方式,来反抗统治集团的一种处世哲学。

但在日本画家铃木春信看来,纵然先贤智者,哲人才子,都最后落入庸俗的浮世。

纵然他们消极避世,对当朝不满,白日聚众纵酒纵歌,最后还是要堕入虚无的轮回。

既然人世间都是虚无的,为何不用妓女的面庞,来代替刻板的老夫子们呢?

须知,世界如梦,人需尽欢也。

这就是铃木创作七妍的思想背景。

可见,解码七妍图的一个关键秘密,在于画上的两个字:“浮世”。

浮世,本是佛家用语,寓意生死轮回,世事无常。日书《浮世物语》也云:“万事不挂心头,随风飘去,如流水浮云一般,即叫浮世。”

浮世绘,就是紧贴浮世思想而创作的图画,故而画中充满“世界如梦,人需尽欢”的享乐主义。

中国的竹林七贤图,到日本为啥成了7个美人?作者想表达啥意思?

日本浮世绘

2.浮世绘产生的社会背景

浮世,代表着当时日本社会的一种普遍社会心态。

江户时期的日本,是一个大战后安居乐业,经济发展,相对和平的一段时期。

德川幕府掌权,社会大局稳定,直到200年后明治大政奉化,开启学习西方的明治维新。

这一时期的日本,城市经济得到很好发展,工商业市民阶层渐渐积累了社会财富,超过武士收入。

资本主义催生下的日本工商业,掌握了话语权,对等级森严的封建尊卑观念不屑,提出“武士不为贵,商人亦不贱”。

在这样的社会心理背景下,浮世绘产生了,它生于具有一定文化的市井之人,由“温饱思淫欲”的商人在坊间买卖传播。

其内容很不健康的绘画,在市井中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政府禁而不止。

其重点着墨的青楼女子,赤裸裸地宣扬享乐主义、官能主义,也是掌握话语权的市井阶层,对权威统治的一种嘲讽。

这是浮世绘在日本兴起的社会背景。

七贤变七美女,也是以平民趣味,对长期固有的封建思想的一种颠覆和挑战。

中国的竹林七贤图,到日本为啥成了7个美人?作者想表达啥意思?

浮世绘:儿童相扑

3.浮世绘产生的历史背景

1657年春的日本江户,发生了一场举世罕见的大火。

人们在对一名少女的尸体进行火化时,着火的衣袖飘到空中,引燃寺庙。风火相吹,木屋相联,一座江户城,很快尽入火海。

大火烧了3天,江户城三分之二的建筑烧毁,10多万人烧死,成为举世罕见的人祸。

一场大火,烧毁了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观念在市井中流行开来。

这,是浮世绘产生的另一种历史土壤。


三、如今的木版画哪里能看到?

总之,由中国传入日本的木板画,在日本特殊的社会变革、历史变迁中,逐渐形成了日本特有的“国风”。

而此时的中国木版画,历经元明清,在套色等工艺方面高度发展,形成了更加精美细腻的艺术。

但无论怎么发展,由于它负载的思想内容“高大上”、创作者儒家观念的“根深固”,怎么都不会成为日本的浮世绘。

中国的木版画有很多种,但保留至今、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你当下又能看到实物的,当数天津杨柳青的木板年画。

中国的竹林七贤图,到日本为啥成了7个美人?作者想表达啥意思?

杨柳青木版画

明清期间,杨柳青镇由于京杭大运河的疏通,连接了南北,繁荣了经济。

南方艺人顺河运来到这里后,利用杨柳青镇特有的杜梨木做“模子”,细刻图案,套色印刷,然后辅以人工描绘,使得这里的年画成为中国一绝,所谓“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

时光荏苒,清朝离开历史舞台已经百年。但杨柳青的年画依然保持着历久弥香的民间特色,胖娃娃、门神、仕女,戏剧,依然是它朴素的主题。

如今,你如果到杨柳镇走一遭,在这个5A级景区中,你一定能看到1400多“岁”的木版画,在3D打印时代的当下,如何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而成为这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瑰宝。

中国的竹林七贤图,到日本为啥成了7个美人?作者想表达啥意思?

天津市西青区5A级景区杨柳青古镇鸟瞰图

================

参考文献:

米丽.克里顿; 陈静《浮世绘:从古代日本的大众文化美学到当代日本流行文化的身份象征》(《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15)

孙恩博《云泥异路——浅谈日本浮世绘与中国年画的不同境遇》(《艺术科技》2014-04-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