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美文欣赏 > 勤于思,敏于行,同于心——“大师和团队”张美霞教授望青年医生与团队共成长

勤于思,敏于行,同于心——“大师和团队”张美霞教授望青年医生与团队共成长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19-12-10 07:47:09
阅读:

引言

2019全国眼底病论坛暨国际视网膜研讨会于近期在上海盛大召开。目不暇接的各专题论坛中,由拜耳公司支持的“大师和团队”也如期成功举办。此次活动吸引了国内众多眼科同道到场参与,各位眼科医生,尤其是青年医生们在汲取眼科诊治优秀经验的同时,也启发了临床研究思路,纷纷表示对未来的工作助力颇多。

勤于思,敏于行,同于心——“大师和团队”张美霞教授望青年医生与团队共成长

2019全国眼底病论坛拜耳“大师和团队”会议现场

勤于思,敏于行,同于心——“大师和团队”张美霞教授望青年医生与团队共成长

大师合影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上海会场张美霞教授团队学术分享

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张美霞教授团队从大量的中外文献资料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出发,探讨了针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患者出现不同类型色素上皮脱离(PED)时,应采取不同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策略;而抗VEGF治疗之后视网膜色素上皮(RPE)撕裂是否与治疗有关,抑或是病情发展的结局,以及发生之后应该采取的措施等问题也需要临床医生酌情进行细致地分析与总结;同时,张教授认为AMD患者的视力康复工作也应受到越来越多临床医生的关注。

勤于思,敏于行,同于心——“大师和团队”张美霞教授望青年医生与团队共成长勤于思,敏于行,同于心——“大师和团队”张美霞教授望青年医生与团队共成长勤于思,敏于行,同于心——“大师和团队”张美霞教授望青年医生与团队共成长

张美霞教授团队学术报告

我和我的伙伴型团队:共赴学术进阶之旅

——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张美霞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素有治学严谨的美誉,这所拥有百余年历史的教学医院培养了无数优秀临床医生,其中作为重点学科的眼科更是传承了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学术精神。在采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张美霞教授的过程中,记者深刻感受到了华西眼科人的风范。

世界上经得起考验的成绩都是勤奋换来的

张教授回忆与华西的渊源,始于一本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眼科学》教材。这本编写精良、逻辑严谨的眼科学教科书被当时还是医学生的张教授读了很多遍,不同颜色的注释填满了大大小小的空白处,张教授用爱不释手来形容她对这本书的喜爱。该书的编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严密教授后来成为了张教授的博士生导师,其精湛的技术、平易近人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深深影响了张教授的眼科职业生涯。

作为眼底病医生,读片能力是“硬指标”,在华西尤其是这样。在跟随严密教授出门诊的过程中,张教授不断学习、思考、练习,打磨自己的疾病诊断能力和读片技术,并且会与严教授共同探讨每次门诊遇到的疑难病例,进行总结归纳,数年如一日,直至自己可以独立出门诊,这个习惯也一直保留。有时碰到极其少见、自己也拿不准的病例时,严教授还会不耻下问,与学生们共同分析,查阅资料,解决问题,如果是学生们最终发现了解决办法,严教授会更加欣喜。这种对真知的探索精神、学无止境的自身践行和师生间的平等互助,也在潜移默化中感染着张教授,在今后也逐渐形成为这个团队的优势。

“伙伴型团队让年轻医生更加主动、更有担当”

学习无疑是先苦后甜的过程,学医尤其是这样,艰苦的时间比其他职业都要长,很多人往往坚持不下去,或者还没有感受到甜的滋味就放弃了。“所以,与其说我们这个团队是学习型团队,倒不如说是伙伴型团队,对待学术平等交流,遇到困难相互扶持,这样的团队才能走得长远。”张教授在回答如何帮助团队中的年轻人成长的问题时这样表述。“在现在这个略显浮躁的社会,专注到一件事上更为困难。但成绩不靠苦工真出不来,我能够做的就是让大家在辛苦的外衣下感受到里面的甜。”

热爱无疑能让我们在枯燥的进阶路上找到快乐。张教授如今仍然坚持每晚看文献、查资料,遇到感兴趣的话题时常常忘记时间的流逝。在看到可以深挖的病例或者可以系统总结的临床病征时,她还会把相关内容放到团队的交流群中,谁有兴趣谁就可以“认领”,但后续必须形成对这个问题的阶段汇报,有问题可以随时提出,大家共同讨论。这也是一种督促青年医生自主学习的方式。

年轻医生的成长免不了要论研究工作成绩和论文的发表数量。于是,上面这种主动“认领”的方法也能够使大家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事,对自己和团队的发展担当起责任,有“主人翁”的意识,这样在获得成绩的时候,自豪感和自信心都可以得到提升。同时,每年举办的华西眼科论坛-眼底疑难病例高峰论坛,除了有精彩卓绝的读片大师团和手术大师团讲座专场,还特设青年医师论坛,给年轻医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同时还邀请眼科界前辈讲述自己的从医经历和人生感悟,让年轻人看到这个行业的精英是怎样一步步成长的,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专注眼科,惟精惟一,甘之如饴

人生很短,流光易逝,能在有限的生命里专注一份事业、一个领域,不断深挖,持续学习,本身就是值得敬佩的,要相信只要有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这些一辈辈传承下来的看似简单的道理,在今天看来依旧有新意,但真正做到并非易事,这需要导师的指引,团队的支持,更需要自己的坚持。从医路上,有苦有乐,苦一起担,乐一起享,在张教授看来,这才是一个团队美好的样子。

本次会议在大会主席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惠延年教授和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林晓峰教授的总结中落下帷幕。二位教授认为,“大师和团队”活动的举办一方面可以将大师们的学术经验加以总结,为临床医生树立榜样,另一方面也为更多的青年医生提供了学习和提升的机会。希望未来通过更多场次的大师和团队分享,将我国眼科人勤勉奋进、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团队简介

勤于思,敏于行,同于心——“大师和团队”张美霞教授望青年医生与团队共成长

张美霞

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眼科主任医师

博士研究生导师

四川省卫计委学术带头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现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眼外伤学组委员、中华医师学会眼科医师分会眼底病专委会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眼科专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激光学会眼科专业组委员,四川省医学会眼科分会青年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张美霞教授师从严密教授,秉承谦虚谨慎、勤奋严谨的治学理念,在眼科领域不断探索前行。张教授及其团队秉承着伙伴式团队精神,精诚协作完成大量疑难玻璃体视网膜手术;长期与国际专家合作,开拓国际视野,为中国眼底病攻克一个个难关,造福更多中国眼底病患者。

往期精彩回顾

大师教诲言犹在耳,吾辈奋发只争朝夕——“大师和团队”首站孙晓东教授谈他和团队的那些事!

时光不休,步履不停——“大师和团队”首站彭晓燕教授谈团队聚沙成塔的力量!

躬身力行,孜孜无倦——“大师和团队”吕林教授带领高度近视防治团队竿头日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