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美文欣赏 > “马拉松”功夫的书法史著作——张志和和他的《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史》

“马拉松”功夫的书法史著作——张志和和他的《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史》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3-18 14:37:04
阅读:

最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张志和的新著《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史》,有幸阅读,感受颇深。

“马拉松”功夫的书法史著作——张志和和他的《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史》

张志和先生现为故宫博物院专职从事书法艺术研究与创作的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兼中国教育书画协会副会长、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副主席。长期致力于书法艺术的研究与实践。据我所知,这部《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史》是他历时18年的心血之作。1997年,他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之邀,撰写《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一书。两年后,该书出版,因收受到广大书法爱好者喜爱,次年即再版;随后,该书经过修订定名为《中国古代的书法》,纳入团中央推介的“青年文库丛书”再次出版。不久,由台湾文津出版社出版繁体字版在台湾地区及海外发行。因有如此好的社会效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邀请他将此书写成一部“完整”的“书法艺术史”,并于2000年正式签约,此后至又历时16年方得杀青。这部书也因此被称之为“马拉松”之作。有人问他,撰写此书为何拖了这么久才写完?他答:“自己不愿苟且,更害怕被诟病。”如今,此书以精装版正式出版面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每年出版数百种图书,而乐意在去年11月份单独为此书的出版与故宫博物院联合搞新闻发布会和研讨会,做一次重磅推介,足见其对这部著作的重视。

在当今文化快餐泛滥,拼凑编书成风的大背景下,张志和先生用18年时间写成一部书,不免显得另类。二十多年前,张志和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古典文献学博士学位,导师是当代著名文史专家、书法大师启功先生。或许是老师的为人处世、治学精神和书法艺术传给了学生,所以,他治学才会如此严谨。这部书66万字,引用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使其对书法艺术史的叙述真正做到了言之有据、无征不信,其难度可想而知。就史料而言,或者说别人也能搜集整理,然而此前的《书法史》著就其书法历史发展的完整性来说,都或多或少存有缺憾,这主要表现在对三个历史时期的叙述上:一是相对于东晋时期的北方,即所谓的十六国时期(今也有称之为十九国时期的,本书中仍沿用十六国的说法)的书法,自公元318年至420年,大约102年的历史;二是相对于北宋时期的北方契丹及辽代的书法,大约有200年的历史;三是金代大约120年间的书法,这三个时期的书法面貌在现有各种书法史著中多付之阙如或语焉不详,张志和先生的这部《书法艺术史》则搜集了大量史料进行补充叙述,尤其是关于金代,作者用相当丰富的文献向读者展示了那个时代的书法艺术,证明金代书法并不亚于甚至是超过了南宋书法的水平的。不读此书,大多数书法爱好者很难知道在金代还有蔡松年、蔡珪、党怀英、王庭筠、赵秉文等一大批杰出的书法家活跃在当时北方的书坛上。

“马拉松”功夫的书法史著作——张志和和他的《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史》

如果说,这部《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史》就文献史料方面有所补充是著者的一个贡献,足以值得珍视。而更为可贵的,是作者本身就是学者也是书法家。以这种身份来撰写书法艺术史,与不写书法的纯粹学者不同,也与单纯的书法家撰写书法史有所不同。张志和撰写书法史既有学者的视野与理性,更具有书法家对书法艺术规律的洞彻。更何况他的导师是启功先生这样的当代最为著名的文史专家和书法艺术大师,大师的引领,使他在书法领域具有高出常人的学术视野和艺术领悟,这一点表现在本书中,便是他能够多层面地揭示汉字演变的规律。汉字的字形有一个相当漫长的演变过程,我们一般都知道,汉字书法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五种字体,但很少有人推究,这些字体形成的原因和演变的规律,以及书法艺术的形成以及后来的书法流变、演进起伏与发展变化。这部专著从多个层面对此予以揭示,力求使读者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读来使人有豁然开朗之感,从而对研习书法艺术提供很好的借鉴。

因张志和先生秉持学者的独立思考精神,所以他对于对历代书家及书法作品的评价和分析能够做到尽量客观公正,而不是一味崇古泥古。譬如汉简隶书,虽不乏佳作,但更多的不过是当时账房先生或刀笔小吏所记的文书账簿,当今或有崇古者,竟然当作经典模仿学习,真是误人不浅。再如,南北朝时期的“北碑”,颇受今人重视,学之者不少。对此,本书中明确指出,“北碑”或者“魏碑”在书法史上是由隶书逐渐演变为楷书的过渡性书体,所以,自隋唐时期楷书成熟以后,一直到清代中期,在这个漫长的时段里,书法家却都不写“魏碑体”,就是因为它不成熟、不完善也不够艺术化。只是到了清朝中后期,包世臣、康有为大力提倡北碑,才有人写这种书体。不过因为包、康二人均算不得有书法造诣而“大话”连篇,影响虽然不小,但自晚清以来,写“魏碑”而能被社会充分认可的书法家还是为数寥寥。对于这一点,本书中的有关论述可谓客观透彻且引人深思。

一般说来,卓有成就的书法家都有其真知灼见,所以,自东汉以后,历代都有不少书法理论著述,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每一个时代的书法审美意趣和潮流倾向,尤其是那些在书法艺术上卓有造诣的大家的理论和观点,更是对后人有启迪作用。以往的史著对于书法理论多不作专门介绍,在这部书中则在对每一时代书法进行介绍评价的同时,更专辟一节,简要介绍同时代书法理论或书学文化概况,以彰显书法理论与创作实践之关系,这也成为本书不同于以往各种书法史著的地方。

“马拉松”功夫的书法史著作——张志和和他的《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史》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于20多年前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师从一代大师启功先生攻读文献学博士学位并学习书法艺术,得其亲自传授,获益良多,他的《启功谈艺录——张志和学书笔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将13年间师从恩师学习书法的笔记实录公诸于世。我们知道启功先生有许多谈论古代书法艺术的诗文,但遗憾的是,启功先生没有留下书法史著作。这部书许多地方都融入了启功先生关于书法艺术的见地,因此显得更为难得。

本书也体现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不少独到见解。张志和先生自幼年临池学书,迄今已四十余载,他不仅是一位研究书法艺术史的学者,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书法家。张志和先生的楷书早在2002年就被教育部认定为中小学毛笔字“范字”。2002年,他独立承担了“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写字》(毛笔字)共10册的编写任务,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位由教育部认定的承担中小学书法教材编写任务的书法家。由他撰文并书写的巨幅书法《中华颂》,长达18米,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进入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的书法巨作。有书法成就是因为有书法见解,有书法见解乃能成就其书法艺术。在本书中,他对书法史上的许多问题以实际体会表达其独到见解而不是依傍旧说,这一点颇值得珍视。

图文并举,是本书的一个特点。作者因就职于故宫博物院,得以更多使用故宫所藏之法书碑帖以及资料文献,更加上个人数十年搜获累积之碑帖法书,将所选书法图例插入书中,丰富的插图,更易于读者直观了解书法艺术史之真面目。

“马拉松”功夫的书法史著作——张志和和他的《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史》

好书难得,读完此书,我不禁掩卷沉思,当今书法热持续升温,书法爱好者可谓众矣,然而书法创作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原因何在?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今人缺乏古人的写字“工夫”,二是对书法艺术的认识不到位。不读古代书法史,怎么能够写好书法呢?然而,够份儿的书法史却不多。张志和所著的这一部《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史》,可以说是时下不可多得的惠及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好书。他历时18年跑完一个人的“马拉松”,却给无数书法爱好者送来精神资粮,所有的辛劳都将化为无比的快慰吧。

那么,读完此书,还有什么遗憾吗?有,这书的内容若能延伸到现当代,书名就该叫做《中国书法艺术史》,而不必有“古代”二字了。

“马拉松”功夫的书法史著作——张志和和他的《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