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美文欣赏 > 中国古代典籍中的月宫传说

中国古代典籍中的月宫传说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2-12 20:01:46
阅读:
<a href='https://www.edusy.net/tag/zhongguogudaidianji_40899_1.html' target='_blank'>中国古代典籍</a>中的月宫传说

一、日月神话源于先秦古籍《山海经》

中国古人独特的观天察地思维方式成就了天人合一文化,开创了炎帝、黄帝和帝俊三大神人共治的文明体系,三者各自具备氏族部落集团、姓氏名号、迁徙区域、生产方式、生活发明、文化技艺、军械争战、图腾信仰等国家雏形。从天文星象成就来看,炎帝神农氏主要发明卜筮、八卦体系,黄帝则是河图、洛书、历数、三恒二十八宿、阴阳五行、干支记日等。

而帝俊事迹主要见于《山海经》之中,是华夏文明在东方部落的综合体现,因与所谓正统的炎黄体系有别,历来多被主流观点异疑,不见正史所载,也基本不为先秦诸子所传。关于《山海经》的成书时间及史学价值,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古代文人一直把《山海经》作历史看待。由于该书成书年代久远,连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认为“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从此语另一角度看出《山海经》至少是一部流传于先秦的典章型古籍。

综合古书记载,帝俊开创了东方部族,其后代在四方建立了各自的氏族或国家,其主要功绩有:开创日月神话,建立“太一”神系,征服共工后代、蚩尤部落,唐尧立国、殷商高祖起源、发明了舟、车、歌舞、琴瑟、百巧、种植百谷等。

在《山海经》记载中,帝俊为日月之主宰,《山海经•大荒南经》曰:“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山海经•大荒西经》曰:“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这说明历法起源于日月升降运行。

二、月宫嫦娥、白兔、蟾蜍、吴刚、桂树构建的天庭后宫体系

战国《世本•帝系》云:“帝喾下妃娵訾氏之女,曰常仪,是生帝挚”,帝喾即帝俊也,“羲、仪”二字古声同音,常羲即常仪也,帝俊亦即帝嚳也。

《呂氏春秋•勿躬》云:“尚仪作占月。”毕沅注云:“尚仪即常仪,古读仪为何,后世遂有嫦娥之鄙言。”

屈原的《天问》曰:“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菟就是白兔。整文意思是说,月亮有什么特性,死了还能复生?对它有什么好处,要抚育一只兔子在腹中呢?

战国晚期秦简《归藏》首次直叙了嫦娥与月的关系:“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这个记载比较简略,没有出现嫦娥的丈夫后羿,也没说因何吞了不死之药,但点明了嫦娥与西王母的身世、背景关系,可谓是奔月传说的一大飞跃。

西汉初《淮南子•览冥训》记载有更完善的情节:“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姮娥窃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姮娥就是嫦娥。那个曾射落九个太阳、从旱灾中解救人类的后羿向西王母讨来不死之药,嫦娥偷服了药,就飘身飞升到月宫,变成蟾蜍,就是月精。

《淮南子•精神训》中说:“日中有踆乌,而月中有蟾蜍。”

今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西汉帛画中,月宫上方就画有一只伏在地上的大蛤蟆,就是蟾蜍月精的明证。

《淮南子•外八篇》详细记载民间如下传说:

“昔者,羿狩猎山中,遇姮娥于月桂树下。遂以月桂为证,成天作之合。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豖希、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托与妲娥。逢蒙往而窃之,窃之不成,欲加害妲娥。娥无以为计,吞不死药以升天。然不忍离羿而去,滞留月宫。广寒寂寥,怅然有丧,无以继之,遂催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欲配飞升之药,重回人间焉。

羿闻娥奔月而去,痛不欲生。月母感念其诚,允娥于月圆之日与羿会于月桂之下。民间有闻其窃窃私语者众焉。”

这段故事情节此起彼伏、结构完备、人物性态呼之欲出,后世众多描叙文章无出其右。但这里有四个突破:

一是月宫首次出现吴刚,且早于嫦娥而居。

二是月宫首次出现桂树。依据“八月桂子飘香”习性,说明至迟在西汉初已有八月中秋赏月风俗。

三是嫦娥为月主,“催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目的是配仙药“重回人间焉”。

四是文中“月母”当指西王母,月宫为西王母所管辖,是天庭的后宫之一。

东汉张衡《灵宪》里也有记载:“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嫦娥变成蟾蜍后,在月宫中终日被罚捣不死药,过着寂寞、清苦、悔罪的生活。

中国古代典籍中的月宫传说

图片来自撷芳主人

晋代傅玄的《拟天问》也说:“月中何有,白兔捣药。”

从魏晋至唐朝,月宫嫦娥身边有玉兔捣药的说法越来越盛行,而且玉兔又充当嫦娥的随从和信使的角色,丑陋的蟾蜍则渐渐退出人的视线,此时的嫦娥形象似同皎洁的月色充满生机、富有活力。

吴刚身世事明载于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意思是:从前传说月宫中有桂树,有蛤蟆,所以讲奇闻轶事的书里说,桂树高五百丈,树下有一个人长期砍伐桂树,桂树砍伤了又随即愈合,劳作永不止息。这人姓吴名刚,是西河县(今山西汾阳县)人。他因为学习仙术时犯了过错,故被贬罚到清冷的月宫来砍桂树以谢渎职罪。

上文所言“旧言”、“异书言”当指《山海经•海内经》所载一文:“炎帝之孙伯陵,伯陵同吴权之妻阿女缘妇,缘妇孕三年,是生鼓、延、殳。始为侯,鼓、延是始为钟,为乐风。”,“同”就是“通”,通奸,吴权就是吴刚。这里记载了一段凄凉的传说:西河人吴权外出,太阳神炎帝的孙子伯陵乘机与吴妻私通,生下鼓、延、殳三个儿子。吴权回家,勃然大怒,将伯陵吊死。炎帝闻知,亦大怒,马上处置吴权,令他去月宫伐树。谁知桂树随砍随合,吴权陷于无望、无穷的劳作中。后来,吴权的妻子于心不忍,与鼓、殳二子飞上月宫化成蟾蜍和玉兔,陪伴吴权共度永无尽头的冷清岁月。

看来在天庭后宫中,男子的形象并不美好。

三、月宫的诗情画意源于唐明皇遊月宮的传说

笃信道教的唐明皇游月宫会嫦娥,把月宫背景点缀得富有诗情画意,制《霓裳羽衣曲》由此成为千古佳话,月宫从此也有了“广寒宫”之称,是后世文人墨客的永恒的艺术源泉。

《唐逸史》详细记载如下:

(唐朝开元年间)是年八月中秋之夜,月色如银,万里一碧。玄宗在宫中赏月,笙歌进酒。凭着白玉栏杆,仰面看着,浩然长想。有词为证: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风泛须眉透骨寒,人在水晶宫里。蛇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霜华遍地,欲跨彩云飞起。调寄《醉江月》玄宗不觉襟怀旷荡,便道:“此月普照万方,如此光灿,其中必有非常好处。见说嫦娥窃药,奔在月宫,既有宫殿,定可游观。只是如何得上去?”急传旨宣召叶尊师,法善应召而至。玄宗问道:“尊师道术可使朕到月宫一游否?”法善道:“这有何难?就请御驾启行。”说罢,将手中板笏一掷,现出一条雪链也似的银桥来,那头直接着月内。法善就扶着玄宗,踱上桥去,且是平稳好走,随走过处,桥便随灭。走得不上一里多路,到了一个所在,露下沾衣,寒气逼人,面前有座玲拢四柱牌楼。抬头看时,上面有个大匾额,乃是六个大金字。玄宗认着是“广寒清虚之府”六字。便同法善从大门走进来。看时,庭前是一株大桂树,扶疏遮荫,不知覆着多少里数。桂树之下,有无数白衣仙女,乘着白鸾在那里舞。这边庭阶上,又有一伙仙女,也如此打扮,各执乐器一件在那里奏乐,与舞的仙女相应。看见玄宗与法善走进来,也不惊异,也不招接,吹的自吹,舞的自舞。玄宗呆呆看着,法善指道:“这些仙女,名为‘素娥’,身上所穿白衣,叫做‘霓裳羽衣’,所奏之曲,名曰《紫云曲》。”玄宗素晓音律,将两手按节,把乐声一一默记了。后来到宫中,传与杨太真,就名《霓裳羽衣曲》,流于乐府,为唐家希有之音,这是后话。玄宗听罢仙曲,怕冷欲还。法善驾起两片彩云,稳如平地,不劳举步,已到人间。路过潞州城上,细听谯楼更鼓,已打三点。那月色一发明朗如昼,照得潞州城中纤毫皆见。但只夜深入静,四顾悄然。法善道:“臣侍陛下夜临于此,此间人如何知道?适来陛下习听仙乐,何不于此试演一曲?”玄宗道:“甚妙,甚妙。只方才不带得所用玉笛来。”法善道:“玉笛何在?”玄宗庄“在寝殿中。”法善道:“这个不难。”将手指了一指,玉笛自云中坠下。玄宗大喜,接过手来,想着月中拍数,照依吹了一曲;又在袖中模出数个金钱,洒将下去了,乘月回宫。至今传说唐明皇游月宫,正此故事。那潞州城中,有睡不着的,听得笛声嘹亮,似觉非凡。有爬起来听的,却在半空中吹响,没做理会。次日,又有街上抬得金钱的,报知府里。府里官员道是非常祥瑞,上表奏闻。十来日,表到御前。玄宗看表道:“八月望夜,有天乐临城,兼获金钱,此乃国家瑞儿,万千之喜。”玄宗心下明白,不宽大笑。自此敬重法善,与张果一般,时常留他两人在宫中,或下棋,或斗小法,赌胜负为戏。

相关推荐

  • 中国古代典籍中的月宫传说

    中国古代典籍,中国古人独特的观天察地思维方式成就了天人合一文化,开创了炎帝、黄帝和帝俊三大神人共治的文明体系,三者各自具备氏族部落集团、姓氏名号、迁徙区域、生产方式、生活

    美文欣赏
  • 妙玉:寂寞的爱情偷窥者

    偷窥客,(一)《红楼梦》里有个大观园,大观园里有个栊翠庵,栊翠庵里住着一位妙龄尼姑。这尼姑年方十八,十分美丽,来自“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苏州,“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颇有些出身。

    文章阅读
  • 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的,对于人们来说,说到中秋,肯定不会觉得陌生吧。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

    美文欣赏
  • 中秋节一家团圆了吗?关于团圆诗词一百首诗词

    中秋团圆的诗句,1、《明月何皎皎》(东汉无名氏)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2、《月下独酌》(唐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美文欣赏
  • 六月夏莲冯晨雨:南朝乐府中的江南女子

    南朝乐府,“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第一次见到冯晨雨,南朝乐府诗中描写的江南女子便跃然眼前。如同一把秘钥开启了时光之门,关于江南旧事的想象纷至沓来。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

    佳句赏析
  • 中秋节的来历是什么你知道吗,中秋节日习俗活动又有哪些?

    中秋节的,又到一年中秋佳节,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年到农历八月十五,在异乡独自生活的人们,以月亮的圆比作家人团圆,来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感情,在中国的传统节日里,中秋节和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美文欣赏
  • 中秋节的来历以及习俗

    中秋节的,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美文欣赏
  • 中秋节起源与传说习俗,你都知道吗?这些传说故事,需要告诉孩子

    中秋节,中秋节作为我国法定的传统节假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中秋节这天,人们终于能从劳碌的工作和生活中得到放松,还可以和家人团聚,在是一件多么幸福和享受的事情,对于中秋节大家又有多少的了解呢?“中秋”一词,最早出现、最早记录在《周礼》之中。

    美文欣赏
  • 「雅韵阁」风花雪月|柳暗花明|中秋节成语|有诗有画有风景

    中秋成语,月中之桂树与吴刚的传说,以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一《天咫》所载最为具体,其云:“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

    美文欣赏
  • 遥望明月共此时!中秋夜,一起看诗词里不同的月亮与人生

    中秋夜,中秋夜有人说:中秋节就是吃月饼赏月喽。此言差矣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我们还是要了解下自己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来历一 中国古代皇权社会,皇家对神明有着至高的敬仰。春天祭日,秋天祭月,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亘古不变的礼制。

    美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