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佳句赏析 > 《论衡》第十六卷│商虫篇第四十九(1)

《论衡》第十六卷│商虫篇第四十九(1)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8-03 12:26:14
阅读:
《论衡》第十六卷│商虫篇第四十九(1)

【原文之一】

变复之家谓虫食谷者,部吏所致也。贪则侵渔,故虫食谷。身黑头赤,则谓武官;头黑身赤,则谓文官。使加罚于虫所象类之吏,则虫灭息不复见矣。夫头赤则谓武吏,头黑则谓文吏所致也。时或头赤身白,头黑身黄,或头身皆黄,或头身皆青,或皆白,若鱼肉之虫,应何官吏?时或白布豪民猾吏被刑乞贷者,威胜于官,取多于吏,其虫形象何如状哉?虫之灭也,皆因风雨。案虫灭之时,则吏未必伏罚也。陆田之中时有鼠,水田之中时有鱼、虾蟹之类皆为谷害,或时希出而暂为害,或常有而为灾,等类众多,应何官吏?

《论衡》第十六卷│商虫篇第四十九(1)
《论衡》第十六卷│商虫篇第四十九(1)
《论衡》第十六卷│商虫篇第四十九(1)

【拙解】

持变复论者说有虫子吃谷物,是官吏的行为所致。有贪欲则有敲诈勒索,故而有虫子吃谷物。出现身黑头赤之虫,则称是武官造成的;出现头黑身赤之虫,则称是文官造成的。假使惩罚那些虫子所象征属类的官吏,那么虫子便会消失不再出现。出现头赤之虫则称是武官造成的,出现头黑之虫则称是文官所导致的。那么有时出现的虫子或头赤身白,或头黑身黄,或头身皆黄,或头身皆青,或皆白,好像鱼肉上面的蛆虫,是应在何类官吏?有时那些无官豪强和狡诈官吏被处刑罚而乞求以钱赎罪,他们曾经的淫威胜过官吏,榨取的财物比官吏更多,象征这类人的虫子又是何种形象?虫子的消失,皆因风雨。查验虫子消失之时,未必有官吏受到惩罚。旱田之中时常有鼠,水田之中时常有鱼、虾、蟹之类皆可成为谷物之害,谷物害虫有时稀少而为害短暂,有的经常出现而成为灾害,不同各类的害虫众多,所应皆为何种官吏?

【小议】

食谷之虫,自然而生,少则害轻,多则成灾。谷田出现害虫,不思灭虫应对之策,勤于农田劳作,却迁罪于文武官吏;及至成灾,更欲以虫形类象罪加官吏之身。这便是“变复之家”苦思冥想而创立的违逆天道的学说。不知古时有多少无辜的文臣武将命丧于“变复之家”的荒唐理论。地球上的生命,需要保持合理的生态平衡,任何一种生物的泛滥或灭绝,都会对生态平衡的合理性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生物间会以自然之道重新趋于一种新的平衡,平衡始终处于动态之中。没有绝对的平衡,也就意味着任何一种生物的出现都是正常的。“变复之家”所谓“虫食谷者,部吏所致也”,以及他们宣扬的“变复”理论,明显是凭空杜撰出来的,可是在知识匮乏的古代,竟有太多的人笃信无疑,以致于历经数千载仍有信徒。是“变复之家”太聪明?还是某些人过于愚钝?


王充(公元27年-97年),字仲任,东汉时期思想家,唯物主义者。

《论衡》共三十卷,八十五篇,其中《招致》篇仅存篇目,实存八十四篇,是东汉思想家王充重要的唯物主义著作,展示了一定的唯物主义思想,但也包含了一些重“命”思想。《论衡》的出现,在中华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由于作者身处的时代使其世界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并不影响其著作的历史重要性。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研究和对待历史经典和思想文化的科学态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诸子百家各有千秋。品读国学经典,从中汲取有益养分。

相关推荐

  • 《论衡》第十六卷│商虫篇第四十九(1)

    论衡的作者,【原文之一】变复之家谓虫食谷者,部吏所致也。贪则侵渔,故虫食谷。身黑头赤,则谓武官;头黑身赤,则谓文官。使加罚于虫所象类之吏,则虫灭息不复见矣。夫头赤则谓武吏,头黑则谓文吏所致也。时或头赤身白,头黑身黄,或头身皆黄,或头身皆青,或皆白,若鱼肉之虫,应何官吏?

    佳句赏析
  • 我国最早的唯物主义著作《论衡》者王充

    论衡的作者,他生活的东汉前期,“谶纬”非常流行。"谶"是预卜言凶的宗教预言,"纬"则是用宗教预言的观点来解释儒家

    佳句赏析
  • 《论衡》第十六卷│讲瑞篇第五十(1)

    论衡的作者,【原文之一】儒者之论,自说见凤皇、骐驎而知之。何则?案凤皇、骐驎之象。又《春秋》获麟文曰:“有麏而角。”獐而角者,则是骐驎矣。其见鸟而象凤皇者则凤皇矣。黄帝、尧、舜、周之盛时皆至凤皇。孝宣帝之时,凤皇集于上林,后又于长乐之宫东门树上,高五尺,文章五色。周获麟,麟以獐而角。

    佳句赏析
  • 《论衡》第十六卷│商虫篇第四十九(2)

    论衡的作者,【原文之二】鲁宣公履亩而税,应时而有蝝生者,或言若蝗。蝗时至蔽天如雨,集地食物,不择谷草。察其头身,象类何吏?变复之家,谓蝗何应?建武三十一年,蝗起太山郡,西南过陈留、河南,遂入夷狄,所集乡县以千百数。当时乡县之吏未皆履亩,蝗食谷草,连日老极,或蜚徙去,或止枯死。

    佳句赏析
  • 《论衡》第十六卷│讲瑞篇第五十(3)

    论衡的作者,【原文之三】桓君山谓杨子云曰:“如后世复有圣人,徒知其才能之胜己,多不能知其圣与非圣人也。”子云曰:“诚然。”夫圣人难知,知能之美若桓、杨者,尚复不能知。世儒怀庸庸之知,赍无异之议,见圣不能知,可保必也。夫不能知圣,则不能知凤皇与骐驎。世人名凤皇、骐驎,何用自谓能之乎?

    佳句赏析
  • 东汉唯物主义巨著,7句《论衡》经典名言解读

    论衡的作者,内容多是针对这种儒家思想和神秘主义的谶纬说进行批判,因而遭到当时以及后来的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的冷遇、攻击和禁锢,将它视为“异书”。

    佳句赏析
  • 《论衡》第十六卷│商虫篇第四十九(3)

    论衡的作者,【原文之三】倮虫三百,人为之长。由此言之,人亦虫也。人食虫所食,虫亦食人所食,俱为虫而相食物,何为怪之?设虫有知,亦将非人曰:“女食天之所生,吾亦食之,谓我为变,不自谓为灾。”凡含气之类所甘嗜者,口腹不异。人甘五谷,恶虫之食;自生天地之间,恶虫之出。

    佳句赏析
  • 《论衡》第十六卷│商虫篇第四十九(4)

    论衡的作者,【原文之四】《神农》、《后稷》藏种之方,煮马屎以汁渍种者,令禾不虫。如或以马屎渍种,其乡部吏鲍焦、陈仲子也。是故《后稷》、《神农》之术用,则其乡吏何免为奸。何则?虫无从生,上无以察也。虫食他草,平事不怪,食五谷叶,乃谓之灾。桂有蠹,桑有蝎,桂中药而桑给蚕,其用亦急,与谷无异。

    佳句赏析
  • 东汉初年思想家王充,居贫苦而志不倦,著出二十多万字的《论衡》

    论衡的作者,家境虽然穷困,但他父亲省吃俭用还是竭力生办法让王充读书。王充六岁开始读书识字,八岁到私塾学习。他聪明而又用功,学业成绩很突出,小时候写出的文章就很受人称赞。

    佳句赏析
  • 《论衡》第十六卷│讲瑞篇第五十(4)

    论衡的作者,【原文之四】何以明之?子贡事孔子一年,自谓过孔子;二年,自谓与孔子同;三年,自知不及孔子。当一年、二年之时,未知孔子圣也;三年之后,然乃知之。以子贡知孔子,三年乃定。世儒无子贡之才,其见圣人不从之学,任仓卒之视,无三年之接,自谓知圣,误矣!少正卯在鲁,与孔子并。

    佳句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