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佳句赏析 > 孟子是个苏格拉底式极品辩手?诸葛亮跟他学了一招,就打赢了赤壁

孟子是个苏格拉底式极品辩手?诸葛亮跟他学了一招,就打赢了赤壁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4-07 23:00:59
阅读:

小小魔曰:孟子是个好辩手

欢迎关注公众号【萨苏】(sasutime)

自从给小小魔讲了花木兰,这丫头学习的时候开始变得喜欢逻辑推理,举一反三,这对于学知识固然是件好事,但忽然改个画风也让家长很不适应。

比如,昨天小小魔很迷惘地问我:“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老爸,这个是什么意思啊?”

看了看,家里是水泥地板,而且这个话后面一句就是标准答案,估计这孩子不是给她爸挖坑,老萨便认真地给她讲语文常识,希望闺女下次考试多得两分:“这句话是孔子说的,意思是第一个作俑人的,应该没有好下场,甚至绝后。这是很严重的诅咒。”

“为什么啊?”小小魔女很不理解,“俑就是个模型,孔子为什么对这件事发这么大脾气呢?”

孟子是个苏格拉底式极品辩手?诸葛亮跟他学了一招,就打赢了赤壁

▲ 是……是……是啊,老萨心说不对,一方面把秦始皇兵马俑说成世界第八大奇迹,一方面说造俑的都该死,这

“这个问题,孟子解释过的,孔子的意思是说它造得太像人了。”

“那也不对啊,洋娃娃更像人,难道孔子觉得造洋娃娃的都该绝后?”

“你这么说是因为没有看上下文。”老萨耐心解释,不知怎的,有个叫冯起红的名字忽然在心头一闪。

孟子是个苏格拉底式极品辩手?诸葛亮跟他学了一招,就打赢了赤壁

▲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言归正传,我耐心地给小小魔解释——孔子那么大的圣贤,不会和洋娃娃过不去。他这么说,是有历史背景的,当时有个恶习是杀人殉葬,但是有人觉得这样做太残忍,就改用陶、石或者木头做成和人相似的俑,代替活人来陪葬。孔子觉得这样做的人很不好。

“等等,老爸,不杀人不好吗?你这样讲我觉得孔子好像很残忍的样子。”小小魔有好奇宝宝的天分。

孟子是个苏格拉底式极品辩手?诸葛亮跟他学了一招,就打赢了赤壁

▲ 是啊,忽然觉得小小魔好有道理的样子

不过,还好是有标准答案的,而且教这课的老师似乎也碰到过这样瞎琢磨的学生,对此早有应对,我只要照本宣科就可以。

你理解错了,孔子的意思是俑虽然不是活人,但毕竟也像人,所以以此陪葬,容易让人想起用人殉葬的事情,也不是完美的做法。也就是说,这属于革命不彻底。孟子引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梁惠王虽然表面上为老百姓做了一些好事,但因为没有全心全意地实现仁义,就和用俑代替活人殉葬一样,也和不给老百姓做好事的暴君差不多。”老萨教育小小魔,“有个成语五十步笑百步,也是孟子这时候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老爸,我还是不明白,做点好事不是总比不做强吗?我考试多拿几分,总比原地踏步强吧。对了,每次我成绩提高了,你和我妈总要说为什么没有得一百分呢?得了一百分,又要说怎么只有这一次得了一百分呢?连续得一百分,你们又说校内已经学得这么好了,为什么不努力去上课外班呢?哇,都是你们这种思维,我什么时候能去看《海贼王》啊?”

孟子是个苏格拉底式极品辩手?诸葛亮跟他学了一招,就打赢了赤壁

▲ 期末考试以前还想看海贼王,这孩子有没有上进心啊?

“对了老爸,”趁着我一发愣,小小魔又发问了,“孔子真的说过这句话吗?”

“那当然!”

“可是为什么这句话是在我们学《孟子》的时候出现的呢?”

“这个,因为孔子自己的著作中没有提到这句话,是孟子在和梁惠王辩论的时候引用的。”

“可是,只有孟子一个人这样说过吗?”

“是的……”

“那么你们平时常说的‘孤证不论史’又是什么意思呢?”小小魔穷追不舍。

坏了,谁教给这孩子的?轻敌了,没想到一个初中一年级的孩子会独立思索啦,怎么办?

孟子是个苏格拉底式极品辩手?诸葛亮跟他学了一招,就打赢了赤壁

定了定神,我觉得,还是说实话比较好,分可以丢,觉得老爸糊弄人,那会影响孩子未来的价值观的。

认认真真地跟小小魔道了歉,告诉她爸爸主要是怕她丢分,才按照标准答案讲给她听——这标准答案不能算错,宋朝的朱熹就是这样解释的,大部分历史学家也这样接受了。但即便朱熹这样解释,其实我个人认为也难以回避逻辑上的牵强。

我说,孟子虽然伟大,他的观点,爸爸认为也不是不可以商榷。

说着,我给她找来了另一篇古文,也是她们学过的给小小魔看,那就是《曹刿论战》,其中有一段曹刿去见鲁庄公,问他凭什么和强大的敌人打仗。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这句话的意思是,鲁庄公回答说:“虽然我不能明察秋毫,但遇到大大小小的诉讼,一定用心去裁决。”曹刿听了说道:“您是个忠于职守的国王,有这个条件可以一战的,如果打仗,请允许我跟随。”

我问小小魔看明白了吗?她点点头。

我又给她看同样属于《孟子·梁惠王》的一段——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这段就不解释了,小小魔都看得懂,大家肯定也看得懂。就是这句话引出了孟子“五十步笑百步”的经典答案——你和昏君只是程度不同,性质没什么区别。我问小小魔,如果梁惠王问曹刿这句话,曹刿会怎么回答呢?

孟子是个苏格拉底式极品辩手?诸葛亮跟他学了一招,就打赢了赤壁

小小魔琢磨了半天,最后表示可以试一试:“曹刿会说,你这儿工资不高,福利不好,要不是看到有个尽心尽力的老大,大伙早就移民了。”

听了这样的回答,老萨颇有几分自豪——闺女的确是长大了。为了确定她理解了其中的含义,我又问了一句:“你要是选老师,选孟子呢?还是选曹刿呢?”

“还是曹刿吧!孟子很好,但是要求每个人都做到十全十美,太累了,没人能做到的。”小小魔笑道。

“对啦,千年来,卫道士们常常这样借了孟子的名义,对做实事的人吹毛求疵,像苍蝇一样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教训别人,把中国的事情搞坏。这个道理其实合格的领导都明白,所以曹刿能得到重用,那些卫道士往往就一辈子怀才不遇。”这段话老萨藏在嘴巴里没有讲,因为这是我的个人看法,没必要向他人灌输,孩子需要的是自己的思考。

我只对她说:“这句话最大的疑点是,孟子本人也是支持用俑来陪葬的。”

“嗯?”小小魔也许刚才真的是想给老爸挖坑,现在可是真糊涂了,我谅她在书上找不到孟子支持用俑的证据。

我也不是在书上看到,我是亲眼所见。

2

尽管堪称北京国安防线中坚的于大宝拼死争顶,还是被全北现代的大个子金信熠狠狠地压住,头球破网,这个唯一的进球,便决定了亚冠国安复仇之战的失利。

在全场观众的失望叹息声中,京城北郊一座破败的出租房里,有个叫老萨的民工因为看球入神,完全没注意到一个球状闪电已经从漏风的门缝钻了进来,游荡在他的身边。就在老萨为邹德海失球扼腕痛惜而双手一拍的时候,球状闪电的阴阳两极竟然被他接通了。只听一声巨响,被打通了任督二脉的老萨嗥叫(错别字?还是这老萨属于某种动物?)一声,顿时人事不省。

当老萨苏醒过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躺在一座古朴的房子中。难道是被错误地弄进了某个剧组?老萨愣怔中,一位慈祥的老妇放下药碗,叹息道:“叫你不要和那个叫孟轲的孩子一起玩,瞧瞧,被他打昏了不是?那是奸贼之后啊(孟子……奸贼之后?是啊,难道你不知道他的祖宗叫做庆父?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那个庆父),惹不起的!”

居然敢诋毁孟子?!老萨正要上前怒斥,忽觉天灵盖簌簌一声响,顿时有无数记忆蜂拥而入,只觉头痛欲裂,大叫一声扑翻在地,再次失去了知觉。

——穿越小说《惊孟》开篇
孟子是个苏格拉底式极品辩手?诸葛亮跟他学了一招,就打赢了赤壁

孟子对于“俑”的态度,老萨讲曾亲眼见。但是,老萨想亲眼目睹孟子干了什么,似乎除了指望中科院超光速试验发生突破进展,只有这穿越一途了。

这两者都没什么可靠性,估计中途翘辫子的可能性很大,以老萨的无用性格,穿过去也是个平日素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的废物,实在没有多大意义去尝试。

其实还有一条路,那就是文物考古

孟子是个苏格拉底式极品辩手?诸葛亮跟他学了一招,就打赢了赤壁

2017年,因为参加一个电视节目到了邹城,在那里借机参观了孟府和孟庙。说起来,老萨对于孟子的很多主张是十分钦佩的。

比如他的民贵君轻思想,敢于挑战千古君权,可说继承了早期儒家“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刚烈和勇气,开辟了中国思想史上伟大的一页。然而孟子出色的口才,被后世儒家发展成了为胜利无所不用其极的辩论术,孟子自己可能也想不到。

儒家有很多优秀的辩论大师,除了孟子还有荀子,都经常打得对手抱头鼠窜。然而,有些雄辩的背后却是逻辑的牵强。比如荀子在《劝学》中的名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这其实毫无科学依据,就是现在的生物学家,也没有办法对蚯蚓和螃蟹的心理进行分析,荀子又从何谈起?逻辑本应该是从事实推出道理,但在儒家的经典中,会经常发现事先定下结论,然后去找论据的荒唐事情,孟子偶尔也会犯这样的错误。老萨是理科出身,还真有点儿接受不了这种做法。

当然,之于孟子的崇尚气节,注重仁爱的思想而言,这些都是小节。所以,到了孟庙,老萨心中还是对亚圣充满了敬仰之情,甚至……还有一点同情。

为什么是同情呢?

孟子是个苏格拉底式极品辩手?诸葛亮跟他学了一招,就打赢了赤壁

因为那位三迁断机杼的孟母,气场实在太强大了,几乎无时无刻不让人想起今日中国的各种虎妈来,而且中国虎妈很大程度上出于无奈,而孟母却是自觉自愿,从小到大比CIA更有效地监督着儿子的一举一动,我要是轮上这么一个妈,多半会生无可恋。

孟子是个苏格拉底式极品辩手?诸葛亮跟他学了一招,就打赢了赤壁

不过,随着参观的深入,我最终发现自己还是对历史了解太少,孟母并没有那么令人反感。

有一天,孟子看到自己妻子坐姿不雅,便想休妻(闺房之乐有甚于画眉者,能想出这样的休妻理由来,天知道老先生打着什么鬼主意),孟母却站了出来,认为他是吹毛求疵,对人马列主义,对己自由主义,有理有利有节地制止了儿子的胡闹。

这至少是个有人情味的老太太,我想。

认为老太太人不错的另一个原因,是孟子对母亲感情很深。假如真的是不通人情,一味严苛,孩子长大了只怕会能跑多远跑多远。

孟子是个苏格拉底式极品辩手?诸葛亮跟他学了一招,就打赢了赤壁

▲ 体现孟子对母亲感情很深的实证,便是孟庙孟母殿中展出的一尊石俑

根据介绍,这座石俑的原型便是孟子自己。孟母去世时孟子着弟子充虞主持厚葬其母,所用棺木之优好甚至引来了弟子担心逾制的质疑,而孟子毫无悔意。《孟子·公孙丑上》中有这样的文字——

充虞请曰:“前日不知虞之不肖,使虞敦匠事。严,虞不敢请.今愿窃有请也。木若以美然。”曰:“古者棺椁无度,中古棺七寸,椁称之。自天子达于庶人,非直为观美也,然后尽于人心。不得,不可以为悦;无财,不可以为悦。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吾何为独不然?且比化者无使土亲肤,于人心独无恔乎?吾闻之:君子不以天下俭赔。”

总的意思是虽然我给母亲造的棺木似乎过于奢华了一点,但目的在于从心中避免母亲的尸身受到蛇虫的侵害,是发自内心情感的体现,所以谈不上逾制不逾制的问题。这一点与孟子“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权也”的通达是一致的。

孟子是个苏格拉底式极品辩手?诸葛亮跟他学了一招,就打赢了赤壁

▲ 我曾想,这件事换了孔子,可能会有不同看法

老先生曾经责怪子贡赎人而不要国家奖励,因为这样做以后别人就会因为赎人也不好意思去领奖而不再去赎人了。放在孟子葬母的事情上,或许孔子会说——你用七寸厚的棺材表达对母亲的思念,那么以后的人岂不是都不敢用七寸以下的棺材了,不然会被人认为不孝的,那环境保护保护植被的事情怎么办呢?

二圣要是辩论起来,我们都不知道怎么站队。

孟子仍认为这样做是不够的。在奢华的棺木之外,他还刻了一个依据自己制成的俑人随葬母亲,表示愿到泉下继续侍奉母亲,聆听教诲。这件事体现了孟子对母亲的真挚之情,被称之为“自像成俑”,是孟子生平中的一段佳话。

目前孟母殿展出的这尊俑,据称是宋朝景佑年间孔子四十五代孙孔道辅知兖州,重修孟母墓时发现的(会不会是孔老爷忽悠人伪造的?这个雕刻风格……算了,我们还是不要以如此大的恶意揣测古人吧),可谓是孟子也支持用俑来随葬的用实物证明。

我把这件事讲给小小魔,也给她看了当时拍摄的照片。如果不是后人都得了失心疯伪造古物外加编造故事,则可以证明孟子对于俑的看法,似乎与他和梁惠王谈的观点并不一致。

然而,仅有质疑是不够的,我又问了小小魔一个新的问题,你觉得孔子是真的说过“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吗?

小小魔觉得这件事时间太久,可能已经没法考证了。

有个人也许可以帮忙,这个人,叫诸葛亮。

3

关于孟子的俑像,虽然是宋朝就挖出来了,但居然还有人会怀疑。有一个玩古董的哥们儿看了我拍的照片,先是啧啧赞叹,然后非常有分寸地夸奖了起来:这孟子像刻得真好,有吴带当风的感觉啊。

孟子是个苏格拉底式极品辩手?诸葛亮跟他学了一招,就打赢了赤壁

▲ 吴带当风吴道子,那是唐朝人好不好,有这么“骂人”的吗?

对这个委婉的质疑老萨反应平淡(怎么想起死者情绪稳定来了?)。我是真的不认为中国从古代就造假成性的,也的确可以有合理的解释。这尊像是孔道辅修孟母墓地的时候发现的,但还有人比他更早来修过。

由于教子有方,唐朝孟母的墓地已经立祠祭祀了。春秋战国时期殉葬多用木俑、陶俑。从记载孟子“自像成俑”的文字来看,他是自己刻了一个代表自己的俑放进了母亲的墓里,这应该是木俑(没听说孟子当过石匠),到了唐代恐怕早已腐朽。

唐朝为孟母立祠多半要修整墓地,或许就是那时发现这种情况,乃刻石俑代替。这尊石俑几百年后又被孔府台挖了出来,就此记入县志并保存至今。这也算是一个合理的推测吧。

估计孔道辅等人学问深湛,对此也是有疑心的,所以没听说过谁根据这尊宋代发现的孟子像来还原他的面貌,盖春秋时自己刻个石俑这样的事儿不大流行(元朝以后也不流行,尤其是刻一只眼的)。

那么,孔子说过的话,跟诸葛亮有什么关系呢?

诸葛亮,还真做过和始作俑者相似的事情。史料记载,诸葛亮在征服南方之后过泸水时,废除了当地人用人头祭祀的恶习,改用面蒸馒头代替,不过诸葛先生并没有绝后,我们这里要谈的是历史上的诸葛亮吗?

孟子是个苏格拉底式极品辩手?诸葛亮跟他学了一招,就打赢了赤壁

▲ 我就忽悠你了,怎么着?

还真不是史料中的诸葛亮,而是《三国志平话》中说服东吴联合破曹的诸葛亮。平话中写道,为了试探东吴大都督周瑜的底线,诸葛亮给他背了一段曹植为曹操写的《铜雀台赋》,内中有两句话最为关键——“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意思是曹操那时就决心发兵东吴,抢了大乔小乔包养铜雀台。

大乔是东吴故主,周瑜好友孙策的夫人,小乔正是周瑜自己的老婆,他听了当即勃然大怒——“老贼,我与你势不两立!”(这段给小小魔讲的时候关于包养问题老萨含糊了一下,毕竟是儿童不宜。)

这样一来,他的立场诸葛亮就摸得一清二楚了,完全达到了目的。

孟子是个苏格拉底式极品辩手?诸葛亮跟他学了一招,就打赢了赤壁

然而,说书的老先生是有学问的人,并没有为了一个热闹讲到这里为止。他坦承周瑜是上了孔明的当——曹操其实并没有抢周瑜老婆的意思,诸葛亮是把《铜雀台赋》修改了背给他听才达到了激怒小老板的效果。

慢来,您说周瑜哪有这么好糊弄的,人家可是“曲有误,周郎顾”的人物啊,他会分不清吗?

还真分不清,因为诸葛亮改得十分巧妙,全诗只改了刚才提到的一句,而且只是换了三个同音字或近音字而已。

曹子建的原文是“连二桥于东西兮,乐朝夕之与共”,意思是在铜雀台左右各修一座飞桥,与老父亲在这样优美的奇景中其乐融融,孔明改“连”为“揽”,改“桥”为“乔”,改“西”为“南”,几乎听不出区别,意思可就大相径庭了。

难道周瑜不能找人确认一下吗?在那个时代还真没办法。

当时没有印刷术,所有图书都靠传抄,文学作品多靠传唱,除非找曹子健亲自鉴定,你让周瑜如何确认哪个版本是真的?偏巧曹操还有个好人妻的毛病,周瑜想不信都难!

孟子是个苏格拉底式极品辩手?诸葛亮跟他学了一招,就打赢了赤壁

▲ 大战将临,周瑜化装到许昌找曹植问他爸爸的性取向问题,“笨贼一箩筐”的典故岂不是要提早冒出来?


孟子是个苏格拉底式极品辩手?诸葛亮跟他学了一招,就打赢了赤壁

这虽然是一个平话故事,却颇具历史逻辑的真实性。

和孔子的“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有关系吗?

有可以类比的地方。尽管这句话只是孟子见梁惠王时的一个引用,但他不大可能臆造孔子的话。这是因为此时孔子辞世不久,孟子又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学生,全面造假的风险太大。但考虑到梁惠王是突然谈到这个话题,他如同诸葛亮一样,把孔子的话略作修改来加强说服力便可能性很大了。

这并不是老萨一个人的看法,我告诉小小魔,早在唐朝,有一个叫做韩愈的叔叔就是这样认为的。那么,孟子究竟可能改了几个字呢?

韩先生推测,只改了一个字。他认为孔子的原话很可能是“始作踊者,其无后乎”,一个是“踊”,一个是“俑”,所以只是一个字的区别,而且音同字不同,梁惠王除非是考据癖,否则肯定听不出毛病来。

但意思就像“揽二乔于东南兮”那样,可就完全不同了。

孟子是个苏格拉底式极品辩手?诸葛亮跟他学了一招,就打赢了赤壁

踊,和陪葬用的俑不是一个东西,是给被砍掉脚的人用的假腿。古代有砍脚的肉刑,叫做“刖”,献和氏璧的卞和,就曾受过这样的酷刑,而且受了两次。对于古代的仁者来说,这是一种不人道的刑罚。

所以,《左传》中晏子讥讽齐景公残暴,便用了履贱踊贵的典故,说他统治下酷刑太多,以至于卖踊的比卖鞋的还赚钱。

孔子和孟子都是君子远庖厨的仁者,所以,孔子叹息“始作踊者,其无后乎”,并得到孟子的认同,也就很合理了。

那么孔子会对做踊的人恨之入骨,以至于说他们该绝后吗?应该不是,做踊是一门无奈的行业,只是对那些失去腿脚的人给与聊胜于无的帮助,有什么可痛恨的呢?

这里应该是中国古人一种隐晦的修辞方法。

汉文帝时,有盗贼偷了宗庙的玉环,皇帝闻讯大怒,欲族诛此人一家。大臣张释之劝谏,说皇上如果你见到这个偷宗庙玉环的贼就要族诛,要是“异日愚民取长陵一抔土”——直译过来就是加入某一天有个愚民从汉高祖的陵上取一口袋土,您又要加什么样的刑罚呢?

孟子是个苏格拉底式极品辩手?诸葛亮跟他学了一招,就打赢了赤壁

当时也曾感到疑惑,一口袋土怎么能和和偷宗庙的玉器相提并论呢?哪怕是皇陵的土,取一点拿回去种花算多大的事儿呢。

经过老师解释才明白,这是一种隐喻,意思是有人盗了高祖的陵,你还有比族诛更高的刑罚来处分吗?所以,偷玉环的贼应该降一等处理,来凸显处罚盗墓贼的严厉。

孔夫子说“始作踊者”,也应该是一种隐喻,说的是那个让踊这种东西来到世界上来的人——这不会是工匠,而应该指的是发明砍脚刑罚的人。

孔子的意思是诅咒发明这种残暴刑罚者后继无人,这才符合他主张“仁”的思想观念。孟子也是很看重“仁”的,对孔子这段话应当是很有感触,记得清楚,难怪脱口而出了。

我问小小魔懂了吗?她告诉我不但懂了,而且对孔子和孟子两位圣人也有了新的认识。

“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呢?”我觉得有趣,问她。

“孔子啊,可能心里挺善良的,所以看到别人被砍了脚就很同情。”她说,“孟子……人也挺好的……不过,老爹你不会想说孟子是个大忽悠吧?”

我可没说过这句话!怎么可以这么总结呢?孟子是很了不起的亚圣啊,他那个不叫忽悠,是苏格拉底式的雄辩啊!你可不能这么理解啊,等等,咱们再统一一下思想这么去考试是要扣分的。

丫头忙着去打排球,一路烟尘滚滚而去,全不念老爹唐僧一般在后面追赶。

等等,这么去考试是要扣分的!

【完】

欢迎关注公众号【萨苏】(sasutime)

相关推荐

  • 孟子是个苏格拉底式极品辩手?诸葛亮跟他学了一招,就打赢了赤壁

    孟子简介,这丫头学习的时候开始变得喜欢逻辑推理,举一反三,这对于学知识固然是件好事,但忽然改个画风也让家长很不适应。

    佳句赏析
  • 《孟子》20句经典名言,句句励志,精辟有内涵

    孟子的名言,《孟子》20句经典名言,句句励志,精辟有内涵1.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如果不能够同时得到,那就会舍弃鱼而选取熊掌。

    佳句赏析
  • 千百年来,学者必读的《孟子》,其智慧今天仍不过时~

    孟子简介,读书人的精神家园:每天一篇名家散文/随笔/杂文/经典短篇/语录,涵养心性,变化气质。他很有个性,他善于辩论,他文思纵横而且大义凛然。

    佳句赏析
  • 50个成语,读懂《孟子》的智慧

    孟子简介,1、杯水车薪【解释】: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出自】:《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人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2、不为已甚【解释】:已甚:过分。不做得太过分。多用于劝诫别人对人的责备或处罚应当适可而止。

    佳句赏析
  • 中国儒学的集大成者——孟子

    孟子全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

    佳句赏析
  • 孟子见梁襄王的故事 孟子庄子之间有何故事

    孟子见梁惠王,孟子见了几次梁惠王后,又见到了梁襄王。这个时候梁惠王应该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梁襄王即位。在他即位不久,孟子马上就找到了他。两人见了面,谈了一会儿话,孟子就出来了,出来的时候,孟子说:我怎么看梁襄王这个人,怎么也不像一个国君的样子。

    佳句赏析
  • 孟子:自己便是一门宗教

    孟子说,作者:陈为来源:正和岛(ID:zhenghedao)仁者无敌有恒产者有恒心尽信书,不如无书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很多人都知道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名句,却未必知道它们都源于同一

    佳句赏析
  • 梁涛:《孟子》是最激励人心的思想著作

    孟子思想,“最早接触孟子,是在上世纪80年代。当时,我在西北大学就读历史专业,一接触《孟子》就被深深地震撼了。

    佳句赏析
  • 武松打虎的故事,藏着古代中国一个奇怪灾害

    猛虎行,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张苏君武松打虎,堪称《水浒传》的封神事件。施耐庵写得扣人心弦,武松的神勇形象,栩栩如生,为人所津津乐道。

    佳句赏析
  • 孔子,孟子,老子,鬼谷子的主张各是什么?

    鬼谷子的作者,来源:京国博学作者:京国博学网上有个段子,说现在的流行语,在古代都能找到对应的,比如:现在的人说:有钱就是任性。古人说:家有千金,行止由心。现在的人说:睡什么睡,起来嗨。古人说: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现在的人说:我跟你没啥可聊的。古人说:夏虫不可以语冰,井蛙不可以语海。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