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文章阅读 > 7岁的苏轼,听90岁的老尼讲了一个故事,几十年后成就千古一词!

7岁的苏轼,听90岁的老尼讲了一个故事,几十年后成就千古一词!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8-03 22:19:21
阅读:

大家好,我是南城君。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绵长。大学、中庸、史记等经书子集,诗歌随笔,一部部经典之作皆是中华深厚的文化积淀。本期导读,南城君为大家带来宋朝大文豪苏轼的《洞仙歌》!我们不断探索、不断求知,寻求冰冷文字的背后,温暖而传奇的故事。希望本文可以帮助你了解更多传统、经典文化!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宋苏轼《洞仙歌》

7岁的苏轼,听90岁的老尼讲了一个故事,几十年后成就千古一词!

这首《洞仙歌》是苏轼7岁时,遇见一个90多岁的老尼,她为苏轼所讲的一个故事。故事的主角,是后蜀末代皇帝孟昶和花蕊夫人。年幼的苏轼,虽然对他们的爱情理解不多,却牢牢记住了孟昶写给花蕊夫人的两句词: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是什么原因让苏轼只记得这两句词,已无从考证,却让他有了另一个放不下的心事……

年幼时听来的故事,只记得这两句词,其他的记忆渐渐模糊,他想要打捞起这份温柔的岁月,只是再无人为他分享当年发生了什么,他只好凭借自己的才情和想象,去填补这份缺憾!正是这个肌肤像冰一样,身骨像玉一般,自是遍身清凉无汗的花蕊夫人,让苏轼念念不忘,才有了这首续写的故事。

7岁的苏轼,听90岁的老尼讲了一个故事,几十年后成就千古一词!

孟昶与李煜一样,治国无方,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文人!他们都一心沉迷于风花雪月,寄情于山水,填得一手好词、工音律。孟昶年少即位,雷厉风行地铲除一批老臣,却没能重用良将,后蜀灭国后,从成都押送至汴梁,一路上,成都数万百姓一路相伴送行,场面令人动容。另外,孟昶还发明了用红纸书写对联,沿用至今。

花蕊夫人,五代十国女诗人,深受孟昶的宠爱。当时,孟昶将后宫的嫔妃分为十多个等级,从蜀地广征美女,在这三宫六院当中,唯有花蕊夫人一人独得恩宠。可见她的美貌与才情,是多么与众不同,令孟昶着迷难忘。后蜀亡国后,她委身于宋太祖。一日宴会上,太祖命她作诗,遂得《述亡国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7岁的苏轼,听90岁的老尼讲了一个故事,几十年后成就千古一词!

且来看看苏轼是如何续接这首词的!原句“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已是极美,将花蕊夫人的美如墨渲染一般,寥寥几笔神韵俱在。苏轼着一“水殿风来暗香满”,使画面由静转为动,即传神,且使人有亲临其境之感。由字面感受到,一缕缕女儿的体香,冰爽、清凉如处子,在那遥远的时空里弥漫开来……

紧接着,苏轼再下重笔。“绣帘开,明月撩人”,就连明月都被花蕊夫人的美所征服,他顾不得矜持,也不怕有人说他冒犯之嫌,化身成一线月色,偷偷把美人窥探。只见美人还未入睡,她斜倚着绣枕,钗横发乱……旖旎的春闺里,月色下的她,是如此迷人,教人如何能不情迷意乱,这也难怪孟昶只爱她一个。

7岁的苏轼,听90岁的老尼讲了一个故事,几十年后成就千古一词!

是时候安排男主角出场了。苏轼并没有浓墨重笔去安排,只用了一句“起来携素手”,身为帝王的孟昶,又是一个多情种子,怎么会舍得辜负如此良辰美景与美人。牵着她的小手,走出悄无声响的庭院,眼前的流星横穿河汉。没有人敢打扰这刻的安宁与美妙,他们是如此的恩爱!画面是如此的温柔。

苏轼巧妙地安排故事的发展,他们在夏夜里携手乘凉、恩爱的生活,慢慢转到了人生感悟。时光是如此匆忙,所有的美好总在不知不觉中悄然逝去,只是我们不自知罢了!词中夜半三更时,月光暗淡,夜色微凉,她在盘算着秋风几时吹来,感慨似水流年,岁月暗暗变换,这一切都在静悄悄地进行。

7岁的苏轼,听90岁的老尼讲了一个故事,几十年后成就千古一词!

编辑语:这首《洞仙歌》在北宋时期,广为传唱。词的内容写得是被宋太祖灭亡的后蜀国主孟昶和他的妃子的故事,据说后来花蕊夫人改嫁太祖,太宗赵光义也觊觎她的美色。一女侍三帝的绯闻,喜闻乐见。然而,在苏轼的笔下,她不是浪荡风流的女子,而是一个纯洁美好的仙子,也因此鲜有道德家跳出来说三道四。

苏轼仅凭自己的记忆中的那一句词,就续写了这么传奇的一个故事,实在令人钦佩!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在填词时,并不是以自我的角度去写,而是化身为孟昶,站在故事的男主角去展开。尤其是最后一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直将一首美艳的故事补全。苏轼续写不只是一个故事,还是一种人生与真实,一切由美好回归到现实!(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