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文章阅读 > “游侠”苏洵:从不学无术到唐宋八大家,这是多妙的机缘巧合?

“游侠”苏洵:从不学无术到唐宋八大家,这是多妙的机缘巧合?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7-24 19:28:22
阅读:

导语:

在我国浩瀚的历史中,每个王朝都有各自的独到之处,最为典型的当属唐宋。大唐是一个浪漫的国度,而两宋则是一个文艺的国度。大唐的浪漫是方方面面的,但两宋的文艺则是流传千年。

两宋最大的文艺表现在于文学的盛行,中华文学于两宋时期的发展为又一鼎盛时期,唐宋八大家中宋朝人就占据了六个席位。此外其他各色文化也十分繁荣,最著名的就是游侠文化。两宋由于特殊的历史时期以及别致的统治方式,造就了一大批的游侠,当然也有了不少的叛乱。

主要原因是,北宋商品经济繁荣,而朝廷对于人口的流动限制比以往朝代宽松了许多,出现游侠、叛乱也算合理。但就从游侠到文学家来说,是标新立异的,两宋年间便有一人,从不学无术的游侠,最终名列唐宋八大家,他就是苏洵。

“游侠”苏洵:从不学无术到唐宋八大家,这是多妙的机缘巧合?

少年游侠,崇尚道术

李白杜甫在大唐穷游,影响了两宋时期一大批的文人侠客,使得其在九州窜走。而少年的苏洵就是颇受李白杜甫影响,尤其是受李白的酒剑仙之名影响最重。少年苏洵,因为父亲健在且为人豪迈,所以没有家庭重担的他成了啃老一族。

当然啃老一定不会是躲在家里啃,这样太没面子且有损名声,于是苏洵开始“游学四方”。就这样,他开始了游学生涯,少年苏洵对于学习没有兴趣。据野史来看,年起时的他对于武艺倒是颇为亲睐。

就其数十年的所谓游学经历来看,不会武艺断然是跑不远的,但他恰恰跑的很远。此外,崇尚道术是少年苏洵的第二大人生标签。

北宋年间对于道教的崇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以真宗、徽宗为顶峰。而四川这一道教的历史渊源与高度发展之地,自然道风浓厚,苏洵不崇尚儒学却酷爱道学,与时期环境文化背景有极大的关联。

天圣年间,游历各地的苏洵还将一副张仙师画像请至家中供奉,要是放在明清,儒生恐怕恨不得砸了苏洵的家。自己崇道显然不够,后期育有苏轼苏辙二子,苏洵便请来道士为二子授课。

苏轼在一诗篇当中言:“君少与我师皇坟,旁资老聘释迦文。”可见苏洵对于道教的热衷之情。

“游侠”苏洵:从不学无术到唐宋八大家,这是多妙的机缘巧合?

名落孙山,奋发图强

《宋史苏洵传》记载曰: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简单翻译过来就是说:二十七岁苏洵才奋发图强立志学习,但是考进士落榜了,特殊才能的考试中又落榜了。

就是这么残酷,苏洵也就是这样惨。但没关系,才二十七岁咱不怕失败,大不了从头再来。苏洵回家之后将上百篇组建的旧文章翻了出来,怎么看怎么别扭,自评道“吾今之学,乃尤未之学也”,干脆一把火给全烧了,从头再来嘛!

落榜的确会有很大的压力,但像苏洵这样的人来说,再大的压力也不至于对自己下这么大的狠心。在笔者看来,苏洵受到的刺激是多方面的,而考试落榜只是导火速。细数苏家中人的仕途身份,仲兄苏涣为开封士曹官后调阆州;岳父为眉山大理寺丞,这种情况下已经二十七岁的苏洵落榜,怎么可能接受得了?

不到黄河心不死的苏洵,这一次算是把心收回来了,二子也在慢慢长大,如果仍然没有建树,就真的是无颜面对列祖列宗来。读《左传》以明春秋,读《史记》以知兴衰,习《论语》以树观念,诸子百家经史子集无一不通,韩愈文等一批有识之士的文章也是倒背如流。就是这么刻苦,就是这么认真。

“游侠”苏洵:从不学无术到唐宋八大家,这是多妙的机缘巧合?

三苏雕塑

三苏游京,步入仕途

奋发图强后苏洵的文章备受世人赏识,不少朝中大臣也是十分赞赏,欧阳修就是其中之一。欧阳修对其政论文章情有独钟,将其《权书》、《横论》以及《几策》等文章与贾谊、刘向的文章相媲美。嘉佑二年,苏轼与苏辙二人同榜应试及第,彻底轰动了京师,仁宗皇帝召二苏之父苏洵前往舍人院参加考试,有节气的苏洵称病没有去。

五年,韩琦举荐苏洵任职,苏洵被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后又调任为霸州文安县主簿,就这样,步入仕途的苏洵一直在最底层且最前沿工作。时年,苏洵五十一岁。

第二年,苏辙任职秘书省校书郎,苏轼赴任凤翔。苏洵的一生就此走向终结,仕途也就此为最。

从二十七岁奋发图强到五十一岁当县主簿,苏洵仕途多劫。

“游侠”苏洵:从不学无术到唐宋八大家,这是多妙的机缘巧合?

一篇文章千古事,游侠跻身八大家

虽然仕途不顺,在政坛上没有什么建树,但是苏洵的文章在当时可谓首屈一指。前文所述的三篇政论文为典范之作,但其文章不仅仅是三篇政论,否则唐宋八大家之列难以立足。有一篇世人熟知的,论六国覆灭的文章,即苏洵所作。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一篇气势如虹的《六国论》,说尽了六国覆灭原因之关键,后世不少人将《六国论》与贾谊的过秦论联系起来体会,将苏洵与贾谊并提,就从论战国七雄的角度上来看未尝不可。

苏洵文采之奥妙,史事引用论证之巧妙可谓一绝,但更重要的是他文章的价值取向和思想深度。不同于其他人兴尽晚回舟的洒脱,苏洵的文章每一篇都是对于历史的思考之作,每一篇都是对时局的感悟与评析建议之作,这也是他之所以能名列八大家的原因之一,当然不是主要原因。

唐宋八大家,他们共同的特点在于文章写作风格的创新,文章内容结构的奇特等方面,当然最主要的唐宋时期新文学的兴起。

但不论如何,苏洵终究完成了从不学无术的游侠少年,到名列唐宋八大家的角色转变,虽然他仕途不顺,但却在文学历史上名垂千古,也算得失互补了。

“游侠”苏洵:从不学无术到唐宋八大家,这是多妙的机缘巧合?

结语:

纵览苏洵一生,唯有仕途不顺这一缺陷,但这又何尝不是苏洵文学建树的助推器,垫脚石!李白放浪形骸,仕途不顺而成一代诗仙,杜甫忧国忧民,仕途不顺终得三吏三别。就苏洵仕途不顺,有多种原因,但就笔者看来,其六国论中透露出来的思想就是其仕途不顺的关键所在。

以六国侍秦为比喻,暗喻当时宋朝政府对于西夏等国的一味迁就忍让,更是以亡国之语来抨击朝政,试问皇帝乐意让其仕途顺利吗?

即便皇帝愿意,那些主和派的大臣也不会愿意,毕竟苏洵的主战情绪十分高涨,即便是老了那也是老当益壮,所以仕途自始至终都是漂流在底层。

苏洵的一生,对我们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第一、学海无涯,无有早晚之差别。苏洵二十七岁奋发图强开始学习,终可名列唐宋八大家。

第二,教育至上,需严格有方之道。苏洵的成功之处之一就在于教育出了苏轼苏辙,教导的方式也是多样,学习道家思想,经史子集诸子百家皆耳濡目染等。


参考文献:《宋史苏洵传》

相关推荐

  • “游侠”苏洵:从不学无术到唐宋八大家,这是多妙的机缘巧合?

    苏洵简介,导语:在我国浩瀚的历史中,每个王朝都有各自的独到之处,最为典型的当属唐宋。两宋最大的文艺表现在于文学的盛行,中华文学于两宋时期的发展为又一鼎盛时期,唐宋八大家中宋朝人就占据了六个席位。

    文章阅读
  • 85岁的陆游为何看到一张地图痛哭失声?其中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罗裙带,题记:嘉定二年秋,85岁的陆游在雨夜孤舟中无意翻出了大宋全盛时期的地图,不禁潸然泪下。他提笔写下了《书叹》:“雨夜孤舟宿镜湖,秋声萧瑟满菰蒲。

    佳句赏析
  • 诗词品读┃骆宾王:于易水送人(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骆宾王的诗,于易水送人唐·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赏析】在易水送别友人,很自然地想起了荆轲的故事,诗中通过对这个悲壮场面的概括,反映了诗人心中蕴蓄着难以遏止的愤激之情。

    佳句赏析
  • 论语全文及解释.五

    论语解释,14·15子曰:“晋文公而不正,齐桓公晋文公:姓姬名重耳,春秋时期有作为的政治家,著名的霸主之一。公元前636 ̄前628年在位。

    佳句赏析
  • 《论语》里的十句经典名言

    论语名句,【《论语》里的十句经典名言】#晚安北京#明天升旗时间06:51,降旗时间17:04。今夜最低气温2℃,明天晴,气温10℃~-1℃,微风。《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今晚小布精选了十句《论语》里的经典名言,让我们一起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佳句赏析
  • 重温缠中说禅论语七

    论语七则,”《圣经》,西文第一书,其开头:“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这种区别也构成国学与西学的重大分歧,更构成了国人和西人思维方式和生存状态的重大分歧。

    佳句赏析
  • 国学经典之《论语》(节选一)及译文

    论语简介,《论语》简介:《论语》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佳句赏析
  • 论语十则,每一则都充满了深意

    论语十则原文,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佳句赏析
  • 论语警句摘抄

    论语警句,1、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

    佳句赏析
  • 《论语》卫灵公篇

    论语作者,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佳句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