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文章阅读 > 孙子兵法全文及译文--6

孙子兵法全文及译文--6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7-01 22:42:01
阅读:

《孙子兵法》共十四篇,由于篇幅有限,会以连载的形式陆续发送。

全文及译文登载完毕后,会将《孙子兵法》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应用陆续发送至各位朋友,希望大家喜欢,并持续关注。


《九地篇》部分原文:

所谓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敢问:“敌众整而将来,待之若何?”曰:“先夺其所爱,则听矣。”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翻译:

善于指挥打仗的人,能够使敌人的前后部队不能相顾,主力部队与分支部队不能相依,官兵不能相救,上下隔断而不能收拢,士卒溃散而不能聚集,即使聚集也不能整齐有序的应对。无论什么情况,也要坚持有利就行动,不利就停止的军事行动原则。问:“如果敌军众多而且阵势齐整地向我进攻,该如何应对之?”答:“此种情况,须先夺取敌人的要害之处,这样,他才会听我的命令。”

用兵的原则主要是靠快,趁敌人不防备或来不及防备的时机,从敌人意料不到(从而不设防或设防不严)的道路出击,去攻打敌人戒备不严的所在。

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虑。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焚舟破釜,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

翻译:

将领统率军队的原则是:要能沉静以求深思熟虑,严正以求军队整治。能蒙蔽士卒的耳目,使他们不能了解军事计划(一心服从命令);战法经常变化,计谋不断更新,使人们(敌人和自己人)不能通过以往经验而识破;经常改变驻地,进军迂回绕道(为了防止战略意图被识破),使人们无法推断行动意图。统帅给军队下达任务,要像让他们登高而抽去梯子一样,使之只能进而不能退。率军深入敌境,要像击发弯机射出箭一样,一往直前。烧掉船只,砸烂炊具,表示不能胜就只有死路一条;指挥军队像驱赶羊群一样,赶过去,赶过来,不要他们知道到底要到哪里去,只是跟着走。聚集全军,投置于危险的境地,使他们拚死奋战,这便是将军制胜的法宝。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行动方针,伸缩进返因利制权,掌握士卒在不同情况下的心理状态,这些都是将帅必须要认真考察和研究的。

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四五者,不知一,非霸王之兵也。夫霸王之兵,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是故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己之私,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其国可隳。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利,勿告以害。

译文:

不了解列国诸侯计谋的,不能与它们结交;不熟悉山林、险阻、沼泽等地形的,不能行军;不使用向导的,不能得地利。对于“九地”的利害,有一样不了解,就不能算是霸王的军队。霸王的军队,攻伐大国,可使其军民来不及动员、集聚;威力加在敌人头上,可使别国不敢与之结交(不敢施以援手)。因此,不必过于依靠其他诸侯的结交(帮助),也不必在别的他国培植自己的权势,只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把威力加之于敌,就可以拔取其城邑,毁灭其国家。施行超出法定的奖赏,颁发打破常规的号令,指挥全军之众加同使唤一个人一样。命令士卒去执行任务,而不要告诉他们意图;只告知他们有利的一面,而不能告诉他们危害。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

故为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此谓巧能成事者也。

是故政举之日,夷关折符,无通其使;厉于廊庙之上,以诛其事。敌人开阖,必亟入之。先其所爱,微与之期。践墨随敌,以决战事。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译文:

把士卒投入危险的处境之后,他们就会拼死一战,如此才能取得胜利。只有大家感到危险了,然后才拼尽全力去争取胜利。

指挥作战,在于假装顺从敌人的意图(首先要充分了解敌人的意图),一旦有机可乘,便集中兵力指向敌人虚弱之处,即使千里奔袭也可能擒杀敌将,这就是所谓的以巧成事。

因此当决定发动战争之时,就要封锁关口,销毁通行符证,停止与敌国的使节往来(防止军情泄露),在庙堂上反复计议,研究并决定作战的计划。一旦发现敌人有隙可乘,就要迅速进入去打。首先要夺取最关紧要的战略要地,而不一定要遵循敌人约战的时间。实施作战计划,要随着敌情的变化而不断加以改变,以实际情况做出正确决策。所以开始时要像处女一样沉静,不露声色,使敌放松戒备,等到时机合适,要像脱兔一样迅速行动,使敌人来不及抵抗。


《火攻篇》部分原文:

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故曰:明主虑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译文:

如果打败了敌人,夺取了敌人土地和人民,却不能对胜利做出巩固(修功),那就可能演变出危险来,这就叫做费留(浪费了辛苦取得的胜利局面而滞留无用)。因此,明智的君主和贤良的统帅一定要考虑到这个问题,还得认真处理之。不是对己方有利,就不要采取行动;不是很有取胜的把握,就不要盲动;不到非常危急紧迫之时,就不要轻易开战。君主和统帅不能因为发怒生气就跟敌人开战,只要对自己有利的才开战,对自己不利的就不要开战。恼怒可以重新欢喜,怨愤可以重新高兴,国亡了就不能再存,人死了不能再活。明君良将对战争问题一定要慎重、警惕,这是安定国家和保全军队的关键!

延伸:

就算有打赢敌人的把握,也得计算代价。这是孙子的“利害计算”思维的具体体现。

打仗是为了胜利,是为了夺取利益,不是为了杀人,不是为了毁坏。

如果打赢敌人要让自己身受重伤,那这样的胜利不要也罢,要尽量避免这种硬碰硬的自杀式战争。


《用间篇》原文:

孙子曰: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因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内间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死间者,为诳事于外,令吾间知之,而传于敌间也。生间者,反报也。

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皆死。

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

必索敌人之间来间我者,因而利之,导而舍之,故反间可得而用也。因是而知之,故乡间、内间可得而使也;因是而知之,故死间为诳事,可使告敌。因是而知之,故生间可使如期。五间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间,故反间不可不厚也。

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

翻译:

孙子说:凡兴兵十万,征战千里(之外),就必然耗费百姓的钱财,国家的资源,每天要都要花费千金之多。国家上下各阶层都骚动不安,为战争服务的民众疲惫于道路运输,不能从事农耕生产的有七十万家。

双方相持数年,就是为了打胜的那一天,指挥作战的将领如果不舍得重金去探知敌人的信息,那就是不仁之极了。这样的指挥者,不是军队的好统帅,也不是国家的良才,更别妄谈战胜敌人获取胜利了。

那些明君能将,之所以一出兵就能打败敌人,成就不凡的功业,是因为他们能做到“先知”。什么是先知?就是要充分了解敌情。而要了解敌情,不能去从鬼神那里问,不能用过去的类似的事情来做类比,也不可用自己的经验来做评估,必须要从知道敌人内情的人那里去获得。

我们使用的间谍有五种: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五种间谍同时使用,使敌人无从应对,这些神奇的招数,都是统帅制胜克敌的法宝。所谓因间,是指利用敌国乡里的普通人做间谍。所谓内间,是指收买敌国的官吏做间谍。反间,是指收买或利用敌方派来的间谍为我效力。死间,是指故意散布虚假情况,让我方间谍知道而传给敌方,敌人上当后往往将其处死。生间,是指派往敌方侦察后能活着回报敌情的。

在三军的事务中,没有比间谍事务更亲信的,奖赏没有比间谍更为优厚的,行动没有比用间更机密的。将帅的智慧不高,不要轻易用间谍;将帅的仁义不够,不能够用好间谍;将帅若不够心细,就分不清情报真假。微妙啊!微妙啊!真是无处不可使用呀!用间的计谋还没有施行,就泄露了,间谍及知道了机密的人都要处死。

凡是要攻击的敌人军队,要攻克的城池,要杀死的敌人将领,都要先去了解那些守城的将帅、左右亲信、传达通报、守门的官吏或门客,记下姓名,让间谍把他们的情况都侦查清楚。

如果能找到敌人派到我方的间谍,针对其人具体情况用利益诱惑他,经过诱导交给他任务,放他回去,这样就是反间之用。从反间那里得知敌人情况之后,所以乡间、内间就可得以使用了。因从反间那里得知敌人情况,所以死间的散布的虚假情况就可以传给敌人。因从反间那里得知敌人情况,所以生间就可遵照预定的期限,回来报告敌情。五种间谍使用之事,国君都必须懂得,其中的关键在于会用反间。所以,对反间不可不给予优厚的待遇。

古时商朝的兴起,是因为重用了曾在夏为臣的伊尹;而周朝的兴起,则是因为重用了在殷为官的姜子牙。(伊尹和姜子牙虽然不是纯粹的间谍,但他们确实是最为了解敌人详情的人。)故而,明智的国君、贤能的将帅,能够掌控并任用智谋极高的人做间谍,则容易成就伟大的功业。这是用兵作战的重要部分,整个军队的行动都要依靠间谍提供情报来做出反应。

孙子兵法全文及译文--6

相关推荐

  • 孙子兵法全文及译文--6

    孙子兵法翻译,《孙子兵法》共十四篇,由于篇幅有限,会以连载的形式陆续发送。全文及译文登载完毕后,会将《孙子兵法》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应用陆续发送至各位朋友,希望大家喜欢,并持续关注。

    文章阅读
  • 《论语》晨读,匹夫不可夺志

    广故数言欲亡,第873天陈赟:孔安国曰:“三军虽众,人心不一,则其将帅可夺而取之。将帅是一种位,对军队而言,将帅就是一个军队的大脑,但军队的大脑可以是外在于这个军队的,因而它在某种意义上是可以换掉的。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