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文章阅读 > 古人御寒神器:“汤婆子”助人“夜夜睡到明”

古人御寒神器:“汤婆子”助人“夜夜睡到明”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6-18 07:48:10
阅读:
古人御寒神器:“汤婆子”助人“夜夜睡到明”

建筑取暖是比较高效的取暖方式,毕竟有了保暖的墙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持室内的暖和。但在古代,不是每个家庭、每个房间都采取火墙等建筑结构,因此还需要一些灵活多样的设备来辅助取暖。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不同的地域涌现出了很多不同的取暖设备,它们也成为研究历史的有趣载体之一。

常见的设备有火盆,它又叫“神仙炉”,是一款具有极强的地方风韵与传奇色彩的取暖设备。史料记载,火盆起源于黑龙江,据说是在“三国时期”开始使用的,传到今天已经有2000年的历史了。火盆的形状以圆形为主,大小不一,其直径大多都是五六十厘米,有的还在盆边刻上吉祥花图。

一直到现在,火盆是农村冬天常用的取暖设备。生长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人应该都会对火盆有记忆。一到冬天,农村里的家家户户都会在家里放一火盆,盆里用木柴或者炭生上火,家里顿时暖融融。特别是春节走亲访友时,当户外风雪呼啸,大人和小孩围着火盆,一边“烤火”,一边闲聊,成为春节时的一大乐趣。

除了火盆,还有一些个人用的取暖设备,比如手炉和足炉。手炉就是冬天暖手用的小炉,多为铜制。它是旧时中国宫廷和民间普遍使用的一种取暖工具,形制如小瓜大小,可随手提动,这就比火盆、火炕等取暖工具方便得多。且古代人宽袖大袍,手炉可置于袖中或怀中带着,所以又有“袖炉”、“捧炉”的雅称。手炉作为取暖工具在我国历史悠久,其起源说法不一。一说源于春秋时的楚国。楚地潮湿,楚人将香草放入带孔的熏炉中焚烧散气,继而发明手炉;另一说是源于隋代,隋炀帝南巡到江苏,天气寒冷,当地有人让铜匠做了一只小铜炉,内置火炭,献给炀帝取暖,炀帝称之为“手炉”。手炉在明清最盛行,清末以后逐渐衰落。

手炉由炉身、炉底、炉盖(炉罩)、提梁(提柄)组成。炉身有两层,分外壳和内胆。内胆多为铜制,放燃炭以产生热气,而外壳包裹内胆,既能保存内胆的热量,又能通过内外两层之间的空气传导,将热量由内胆口沿上的镂空炉盖(炉罩)散发出来。镂空雕刻的炉盖有五蝶捧寿、梅兰竹菊、喜鹊绕梅等众多纹形,跟炉身的福禄寿喜、花鸟虫鱼、人物山水等花纹相得益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传统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

足炉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一说“汤婆子”,很多人就知道是什么了。“汤”,古代汉语中指滚水;“婆子”则戏指其陪伴人睡眠的功用。足炉宋代就已经出现,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取暖用品,它和热水袋的功能大同小异,装满热水后放置被窝以提高温度。足炉是一种铜质或瓷质的扁扁的圆壶,上方开有一个带螺帽的口子,热水就从这个口子灌进去。足炉有铜质、锡质、陶瓷等多种材质,一般为南瓜形状,小口,盖子内有厣子,防止渗漏。灌足水的“汤婆子”旋好螺帽,再塞到一个相似大小的布袋中放在被窝里,这样晚上睡觉便十分暖和。宋时已有。小小一件取暖用品曾经被许多大诗人歌颂过。黄庭坚《戏咏暖足瓶》诗:“千钱买脚婆,夜夜睡到明。”明瞿佑《汤婆》诗:“布衾纸帐风雪夜,始信温柔别有乡。”

在这些常用的取暖设备基础上,文人墨客还发明一些比较雅致的取暖设备,熏炉就是其中之一。熏炉是用陶土或铜铁制成的贮火器具,铜质器具做工精致,多为宫里使用;民间多用陶土或铁制作。既然是文人雅士所用,它就有一些雅称:“暖炉”、“红炉”。它们在古代诗词中,经常现身,为诗词带来一股“暖意”。白居易有一首写熏炉的诗,名为《别春炉》:“暖阁春初入,温炉兴渐阑。晚风犹冷在,夜火且留看。独宿相依久,多情欲别难。谁能共天语,长遣四时寒。”

传统熏香炉,古代的熏香炉是金属或陶瓷做的外表有着精美图案的火炉,在里面点燃炭火,时时撒上香料或散香。用熏炉来熏香和取暖,从汉代以后,香炉的材质逐渐丰富起来。宋代出现了瓷制的博山炉。博山炉又叫博山香炉、博山香薰、博山薰炉等名,是中国汉、晋时期汉族民间常见的焚香所用的器具。常见的为青铜器和陶瓷器。炉体呈青铜器中的豆形,上有盖,盖高而尖,镂空,呈山形,山形重叠,其间雕有飞禽走兽,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汉代盛传海上有蓬莱、博山、瀛洲三座仙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