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文章阅读 > 霜结五更天

霜结五更天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19-12-03 05:06:09
阅读:

作者:黎荔

霜结五更天

“天高轻清,地厚重平。月出东边,风纳西轩。雾罩山场,露滴平垟。霜结五更,水流山坑。”这是民国识字老课本《李山书》上卷天地的开篇,曾在浙江温州那一带山区私塾内广泛使用,直至上世纪50年代初还做过夜校课本。仔细推敲《李山书》的章节次序,亦颇耐人寻味:以“天文”、“地理”、“时令”始,继之以“称呼”,再继之以“入学”篇。生而为人,当先明白了“天——地——人”这个“坐标”之后,方可以发蒙读书,这也和《易经》开篇就讲天地乾坤一脉相承。天空之下,大地之上,教育一个人该有的胸襟和气度,析万物之理,判天地之美,这就叫“上下与天地同流”。

霜结五更天

我很喜欢“霜结五更”这样的遣词造句,既符合物理,又具有美感。既有文言的典雅精炼,又有方言的通俗亲切。什么是五更?古代中国民间把夜晚分成四个时段,首位及三个节点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五夜。一夜有五更,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一夜里,大地飞霜,霜结千草。玄霜杀物兮萧森,素月默默兮青天心,最后,雄鸡一唱,天下未白,正是五更最寒彻之时,霜浓雾重,残月依稀。我轻轻地反复读“霜结五更”这四个字,一股冰凉的气息直冲鼻腔,尖锐冷感,仿佛鼻尖突然触碰到雪天的窗玻璃,让人浑身一颤,不多时,那刀锋一样的冰凉慢慢氤氲荡漾开来,在微微哆嗦的唇齿之间。

霜结五更天

记得唐代诗人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两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十字之中,描写了六种景物:荒村野店之中,鸡声唤起赶路的旅客,残月犹自挂在天边;店外一道小河,河上一座板桥,桥上白霜正重,留下了早行人匆忙的脚印……诗人以最精练的语言,表现了一种野店霜晨、旅客道路辛苦的生动意境。作者于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之时上路,也算得上“早行”了;然而,一行足迹已隐现在板桥寒霜之上,这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羁旅宦游的孤寂之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我想象那个在众人皆睡中已独自早行的人,他的睫毛,帽子,头发都挂了一层薄薄的霜,他哆哆嗦嗦地走过霜滑的板桥,禁不住脚底发软。风就像锋利的刀片,一刀一刀的剐在脸上,剑气如霜。到底是什么驱赶着他,在霜雪交侵的大地上,如此孤独地奔波四方?大地飞霜,哀鸿横空,遥隔千年想象这个场景,也足以让人心思缈杳,怅然若失。

霜结五更天

履霜坚冰至。不知为什么,总觉得和冰雪相比,寒霜有一种疏离之气,飘忽转移,空里流霜不觉飞,一色无痕月共霜,惊风般突然静止后,落在屋瓦上,板桥上,枯草间,还有一些人的鬓发上,溅满一地迷离,一枕寒意。像有一阵冷风吹进鼻腔,冷峭尖利,丝毫不懈怠的凛冽和孤傲。仿佛隔窗观景,呼吸模糊了窗子,遮挡了窗外的一切,眼前最终只剩一片浅灰。

夜半来,天明去,一地白霜掩埋,曾经的踪迹。真是天心难测,世情如霜啊!

在寒霜的季节,在静静的五更,那不安定的灵魂仍在挣扎,等待大风和雪的降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