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文章阅读 > 陶侃---陶渊明的曾祖爷,奋斗一生,梦生八翼,最后折翼

陶侃---陶渊明的曾祖爷,奋斗一生,梦生八翼,最后折翼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4-02 09:50:38
阅读:

观众屏声静气,眼睛瞪圆,双手攥拳,空气中也弥漫着紧张的气息,期待,不安和祝福都想由观众的身体传递给台上的演员,可惜,空气是绝缘的,就像间隔千年的时间,听不到后人的呐喊,舞台上的人物丝毫都不可能感受到台下观众的心念的能量,观众的一切都是徒劳的,仿佛两条注定平行的直线,一条不论怎么努力都不能把自己的力量加到另一条身上,最终,舞台上的人物只能沿着自己的轨迹,一步一步的,一级一级的,以看似不可能的方式,“一头扎进自己的命运里”,或是展翅或是折翼的结局是否注定不得而知,但是其中的过程是必须经历的。

陶侃---陶渊明的曾祖爷,奋斗一生,梦生八翼,最后折翼

一、机遇扣门

陶侃,字士行,“本鄱阳人也。吴平,徙家庐江之寻阳”,东晋时期人士,“早孤贫”,即是说不仅父亲去世很早而且陶侃自幼家贫,可见做过扬武将军的父亲似乎只给陶侃留下了些许的口头安慰,以家事来论,在注重出身和门第的东晋,站在陶侃这样一个起点的一头似乎一眼就能望到另外一头了,而事实上也是如此,陶侃最初只是一个县吏部,如果不是一个人的出现,陶侃的人生厚度估计只能靠日复一日的人生长度来增加了,因为他的“井底”不会超过此县的面积。之所这样论断是因为在当时未曾有像后世完备的科举之路可走,经历了汉末三国之乱,沿袭并异化了曹魏时的“九品中正制”,有晋一朝对人才的选拔转向值按照“门第”一项来评定,这几乎堵死了陶侃们的道路,这就类似于“会得不考,考的不会”,除非像刘宝瑞的相声《连升三级》一样有一个天赐的机会给你,而陶侃就得到了,之所称之为天赐的机会是因为这个机会符合“天赐”的特点---只出现一次后便不再出现,而这个机会足以改变你的一生;就像出现一次就不再出现的菩提老祖;就像后边再也没出现过的赐书给张良的老人;以及再也找不到他的事迹的陶侃的贵人范逵,在陶侃看来范逵肯定是自己一生最重要的人,但是在后世的人看来,没有陶侃的成名,范逵这两个字就不会在史书上出现,所以一生中遇到什么人、自己在别人的一生中扮演了什么角色真的很难猜测。不管怎样,当打开家门迎接范逵的时候,陶侃的幸运之门也同时开启了:孝廉范逵路过陶侃家而顺便登门,而不巧的是陶侃并没做好接待客人的准备,作为俯视史书的观众,我们当然可以将目光跳过几行就可以知道故事的结局,但是身在其中的陶侃必须一点一点的,迅速而又谨慎的作出决定,最终陶侃的母亲却毅然决然的卖掉了自己头发置办酒菜招待客人,“其母乃截发得双髲,以易酒肴”,这一举动大概相当于于三观的卖血的程度,不仅范逵被隆重的接待,连范逵的随从都被招待的“过所望”,陶侃母子的热情应该不乏真诚,但是从陶侃的为人看,其中也应有他对机会主动把握的成分,《晋书.列传.第三十六》记载,及陶侃被委以重任,彼时制造战船,陶侃让人将木屑和竹头都收集起来,众人都不解其意,而后等到下雪初晴,地面尤湿,陶侃让人把木屑铺在地上,这些木屑竹头甚至到了恒温北伐时还被当做钉子用,“其(陶侃)综理微密,皆此类也。”,如果可以假设,在陶侃送范逵的路上,范逵肯定会对陶侃说“你这人看事挺长”就像《我叫刘跃进》里边贾科长对严格那样,当然在陶侃“追送(范逵)百余里”之后,范逵终于问出了陶侃想听到那句话:“卿欲仕 郡乎?”,你想到郡里任职吗?陶侃的回答也极尽巧妙“欲之,困于无津耳。”,“想,可是发愁没人引荐呀”,不卑不亢,似露非露,后来范逵经过庐江太守张夔处,极力称赞称陶侃,张夔于是把陶侃召为督邮,并让他“领枞阳令。”这次机会的获得,陶侃即是幸运的又是不幸的,因为这个机会来的这么偶然,偶然到一顿酒宴就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虽然这个偶然对陶侃来说是期盼已久的。

陶侃---陶渊明的曾祖爷,奋斗一生,梦生八翼,最后折翼

陶侃雪夜独行百里帮助太守请来医生,获得第二次机会

二、雪夜独行

对机会的把握从来都是你需要跨出九十九步然后等待她向你跨出一步来青睐与你。如果说陶侃的第一次机会是“妙手偶得”,那么他的第二次机会则是“志在必得”,在被张夔招致郡中后,陶侃的才能得以显露,“有能名,迁主簿”,此时的陶侃应该是任劳任怨的,但是想在“鶡弁如云众”中脱颖而出,应该有另外的机遇才行,于是---太守张夔的妻子病倒了,并且需要去数百里以外接来医生才能医治,而此时正是大雪漫漫的隆冬,其他人“皆难之”,有的人宁愿活在自己梦中也不愿意朝着现实迈出一小步,有的人则天生就会在雪地里留下第一行脚印,陶侃当然是后者,他放弃了一时的安逸出发了,当别人在作自己编织的梦时,陶侃想自己的梦想迈进了,也许陶侃早就在等待这样一个机会,因为《晋书》也记载,陶侃及时成名以后为了使自己不过分优逸,不能胜任以后的重任,曾经早上把砖瓦搬到屋外,晚上又把砖瓦搬到屋内,”其励志勤力,皆此类也”(陶侃运壁),更何况未显达之时呢,出发前陶侃说“侍奉上级就应当像侍奉父亲一样,上级的妻子就像母亲,又有父母生病而不尽孝的呢?”这当然和那是的道德操守有关,但是这些说辞是不是正如你我身边的小人物,为求得一次机会,而又要保持自己的一丝尊严,如同周星驰《喜剧之王》里的尹天仇,挂在嘴边的总有一句“我是一个演员”,这既是他的梦想也是他最后的尊严。雪夜归来,不仅有良医,还有张夔反馈给陶侃的良机---“夔察侃为孝廉”,自此洛阳,西晋的首都开始成为了陶侃的舞台。

但是新的舞台并没有立刻接纳这个新人,陶侃数次拜访张华都没有被认真的接待,(张华是张良的后人,彼时征收重用,龙泉、太阿宝剑的传说里就有张华),但是陶侃并没有因此而怨恨,凡此种种,自然有陶侃的难处,因此吏部郎温雅就认为陶侃是“小人”,或许是认为陶侃过于钻营了吧,但是陶侃的隐忍或者说大度终于还是得到了张华的认可,“华后与语,异之。”此后,陶侃又结识了伏波将军孙秀,和陶侃的同乡杨晫,在一系列的人员的推荐下,陶侃最终被刘弘辟为南蛮长史,刘弘对陶侃说“我以前做过羊祜的参军,当时羊公说我可以继承他的位置,现在看来,我身后之位只有你能继承”,至此,“由观众而演员最后是后台老板”的成功的角色才确定由陶侃来体验。

陶侃---陶渊明的曾祖爷,奋斗一生,梦生八翼,最后折翼

陶侃运壁

三、梦生八翼

如同获得了某种加持,后期的陶侃几乎战无不胜,为当朝所重视,“都督八州,据上流,握强兵”,但是即便如此,当晋明帝司马绍驾崩时,指定的辅政大臣里并没有陶侃……(七位辅政分别是司马羕、庾亮、王导、卞壼、郗鉴、温峤、陆晔均出自大族),这也许就是陶侃能到达的最高高度了吧,陶侃也过不甘心,“潜有窥窬之志”,但是每当想到那个梦,陶侃总能安慰控制住自己,在那个梦里,陶侃梦见自己长了八只翅膀,向天上飞去,看见天门有九重,自己已经过了八重,唯一门不得入,正正彷徨间此门的守卫用受杖把陶侃痛击一下,陶侃一下坠落下来,自己生出的左侧翅膀折断了(“折翼”由此而来)。 这是命运警告还是对现实无奈的投射呢?不管怎样,陶侃接受这个高度,站在这个高度可以欣慰的看到母亲剪发换钱的那天,看到独自上路的那个雪夜,看到他自己的一生。

就这样吧,年近八十的陶侃从送出范逵的路上走来,终于可以歇一歇了, “后事付右司马王愆期”,陶侃踏上了归途,“明日,薨于樊溪,时年七十六”。

(后记,陶侃的后人都没能再达到他的高度,仅有为大家所熟知的是陶渊明,他是陶侃的曾孙辈。)

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何时选定了对象而恋爱、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作出选择的那一日,在日记上,相当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