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文章阅读 > 民间故事:陶渊明隐居,偶遇少年求学,字字千金终难忘!

民间故事:陶渊明隐居,偶遇少年求学,字字千金终难忘!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3-27 00:08:27
阅读:

故事要从陶渊明隐居田园后,乡邻中有个读书少年向他求教。先是毕恭毕敬的施了礼,然后虔诚地说:“老先生,我非常敬佩您的渊博知识,不知您在少年读书学习时有什么妙法?小辈在此愿听指教,以开矛塞。”

陶渊明一听面前的少年是向他讨学习妙法的,觉得很幼稚可笑,便掩面捋须哈哈大笑:“天下哪有什么学习妙法,真是荒唐,荒唐!”

民间故事:陶渊明隐居,偶遇少年求学,字字千金终难忘!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但他突然收住了笑声,颇有内疚之感,觉得作为先辈长者,对晚辈后生的幼稚岂能一笑了之,而应循循善诱。于是,他严肃地对少年说:“学习是绝无妙法的,而只有笨法,常言道:‘书山有路勤为马’,勤学则进,辍学则退呀!”

那少年听了,似懂非懂,仍不甚了了。陶渊明便拉着少年的手,来到他亲手耕种的那块稻田旁,指着一棵尺把高的禾苗说:“你蹲在那禾苗前,聚精会神地瞧一瞧,它现在是不是在长高呢?”

那少年便蹲下身子,目不转睛地瞧着,可是直到盯的眼睛酸痛了,那禾苗依然如故,不见其长。他便站起来对陶渊明说:“没见长啊。”

陶渊明反问道:“真的没见长吗?那么,春起的苗芽,又是怎样变成这尺把高的呢?”

少年摇摇头,表示回答不出。陶渊明便耐心地引导说:“这禾苗是每时每刻都在滋长啊!可是我们肉眼察觉不到;读书学习也有同理,知识在增长时,也是一点一滴积累的,有时连自已也不易觉察到,但只要持之以恒,勤学不已,就会由知之甚少变为知之甚多。所以有人说:‘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陶渊明说完,又指着溪边的一块大磨石问:“你再看看那块磨石,为什么会出现像马鞍一样的凹面呢?”

民间故事:陶渊明隐居,偶遇少年求学,字字千金终难忘!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少年随口答道:“那是磨损的。”

“那你可曾见过,它是哪一天被磨损成这样的呢?”

那少年想了想说:“不曾见过。”

陶渊明又因势利导地说:“这是农夫们天天在上面磨刀、磨镰、磨锄,日积月累,年复一年磨损而成的,决非哪一天之功呵!”

  那少年心想:老先生讲这磨石,又有何意呢?陶渊明看出了少年心中所想,便接着说:“从这磨石,我们也可悟出另一个学习道理来,这就是:‘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学习一旦间断停止,所学知识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忘掉。”

民间故事:陶渊明隐居,偶遇少年求学,字字千金终难忘!

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听了这一席话,少年恍然大悟,顿开茅塞,完全明白了“勤学则进,辍学则退”的道理,便叩首拜谢:“多谢老先生指教,小辈再也不敢要求什么学习妙法了。”说完,又请陶渊明题词留念。陶渊明欣然命笔,一挥而就:“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故事完——十万个小故事,每天都有不同的小故事】

【尾记】

这个小故事让我想起了一些关于大脑和意识的知识,读书读的快忘记的也快,知识在大脑不断接受新的信息后会不断的被放入“记忆深区”,放入的时间久了就成为了潜意识,随着时间进一步推移便会遗忘;因此只有不断温习或使用知识,最终使其变成直觉才是正道。

【推荐阅读】

民间故事:金瓶梅作者是他,临近出版他却笑而不认,另有隐情?

民间故事:土瓦罐谜案之峰回路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