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文章阅读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3-19 13:24:27
阅读:

《游褒禅山记》

北宋. 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更成为世人常用的名言。

该文是王安石34岁时,从舒州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褒禅山,三个月后以追忆的形式写下的。四年后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二年后罢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从文章后面有“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字样,据此可知这篇名文是作者在宋仁宗(赵祯)至和元年即公元1054年写的。当年4月,王安石从舒州(今安徽潜山县)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探亲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作者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所见到的景物,以及游山经过,并以此为喻,说明要实现这大理想,在研究学问上要“深思而慎取”。

王安石是主张变法的,青年时他就有志于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但他也认识到,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必将遇到重重阻碍,要成功,“志、力、物”缺一不可,但“物”与“力”不可强求,一个人要想为社会有所贡献,能做的只有“尽吾志”。“尽吾志”思想正是王安石后来百折不挠实行变法的思想基础,也是他文章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封为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江右民系,北宋临川县城盐埠岭(今临川区邓家巷)人。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他“少好读书”,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宋史·王安石传》。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答曾子巩书》。

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他的诗文多为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编辑整理:清风剑客


相关推荐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天变不足畏,《游褒禅山记》北宋.王安石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文章阅读
  • 王安石变法的理想蓝图:格局空前的新法体制,最终何以失败收场?

    天变不足畏,往事越千年,1069年开始的王安石变法已经过去近千年。史学界对此次变法的对错与褒贬始终在泛政治化的轨道上争吵摇摆、莫衷一是,对变法的实施人王安石更是聚讼纷纭、毁誉参半。

    文章阅读
  • 不明觉历,十句话撑起中国人的精气神

    天变不足畏,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很多智慧的人留下许多的名言,脑洞老师常常受其指引,总算没有走上邪道。而在脑洞老师看来。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有这十句话撑起了我们的精气神。1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句是讲怎么对待他人的。原本是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有什么话是可以终身去实施的。

    文章阅读
  • 新故相除,王文公

    天变不足畏,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文章阅读
  • 都有哪些优美的诗词可以用来描写一年四季的景色?欢迎补充

    描写四季的诗句,#**自古以来,无数文人骚客或以绝美的诗词,或以灵动的画笔来赞美四季美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佳句赏析
  • 12首凝聚了古人智慧的哲理诗,早看早有进益

    含有哲理的诗句,说起哲学,大家一定会觉得枯燥无味,因为大道理讲不好,就显得苍白生硬,装腔作势,叫人生厌,何况是用诗歌来讲述哲理呢?但是唐朝诗人热情,宋朝诗人重理,所以唐宋诗歌中也不乏一些情理并茂的哲理诗。在这些诗歌中,诗人们用明白晓畅的语言讲述了于生活细微之处发现的人生道理。

    诗词赏析
  • 张仲景,是如何成为一代“医圣”的?

    张仲景简介,在当今中国,张仲景可谓是家喻户晓的人物,稍有知识的人,都会知道他著有《伤寒杂病论》,是中国的“医圣”。

    美文欣赏
  • 十首咏梅诗欣赏

    寒梅最堪恨,梅花最令人倾倒的气质,是一种寂寞中的自足,一种"凌寒独自开"的孤傲。它不屑与凡桃俗李在春光中争艳,而是在天寒地冻、万木不禁寒风时,独自傲然挺立,在大雪中开出繁花满树,幽幽冷香,随风袭人。

    诗词赏析
  • 6首富有哲理的古诗词

    含有哲理的诗句,将进酒唐: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诗词赏析
  • 飞花令第116——哀

    题乌江亭,1.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西北有高楼/佚名 (汉)2. 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孔雀东南飞/佚名 (汉)3.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岁暮/谢灵运4.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古从军行/李颀5.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长干行其一/李白6.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