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文章阅读 > 魏征直谏的艺术,学会这样去说话,让领导乖乖听你的话

魏征直谏的艺术,学会这样去说话,让领导乖乖听你的话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19-11-30 23:14:52
阅读:

说起古代敢犯言直谏的“谏臣”,有许许多多,但是大多都没有一个好的下场。

司马迁替李凌辩护,劝谏汉武帝,被腐刑,比干直谏商纣王被掏心,历史上第一个谏臣关龙逄,曾经做过做了发、桀两代夏王的相,最后再93岁的时候也因为直谏而被杀。

因为伴君如伴虎,一句话稍有不慎,轻则皮肉之苦,重则满门抄斩引来杀生之祸。在古代,和君王谈话,是一件颇具胆识和技巧的工作。

而作为谏臣,善终而流芳千古的,最著名的就数魏征了。

很多人都说,魏征直言敢谏,是因为遇到了唐太宗这样的明君。当然,这有一定的原因,那么为什么太宗在位期间,就只出了一个直言敢谏的魏征呢?

想要知道魏征作为谏臣,而能善终的秘密,就要学习魏征说话的艺术了,这套方法,在现在,也是可以使用的,想让领导乖乖听你的话,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魏征怎么做的吧。

<a href='https://www.edusy.net/tag/weizhengzhijian_2234_1.html' target='_blank'>魏征直谏</a>的艺术,学会这样去说话,让领导乖乖听你的话

魏征相

魏征是谁?

想知道魏征说话的艺术,首先来认识下这个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的魏征。

魏征又叫魏徵,字玄成。是隋唐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事迹和文章。

而他最为让人称赞的,就是他和唐太宗李世民17年的君臣关系。在君臣互相辅助的17年里,魏征一共提了264条建议,结果被唐太宗全部采纳。在提出很多建议的时候,魏征都是犯言直谏,和太宗争得脸红脖子粗,一点也不给太宗留面子,留下了许许多多直谏的故事。

魏征直谏的艺术,学会这样去说话,让领导乖乖听你的话

电视剧中的魏征

一个人让皇帝“又爱又惧”的大臣

魏征直谏,可以说达到了古代臣子的巅峰,能让皇帝都“畏惧”起来。

据说太宗皇帝曾得到一只很好的鹞鹰,放在手臂上把玩,看见魏征前来,藏到怀中。魏征上奏故意久久不停,鹞鹰最终闷死在皇上怀中。

魏征曾请假回家上坟,回来后对太宗说:“听别人说,皇上打算去南山游玩,一切已经安排妥当、整装待发。但现在居然又不去了,是什么原因呢?”

太宗笑答:“起初确实有这样的打算,但是担心爱卿你责怪,所以就半路停下了。

还有一次,唐太宗怒气冲冲地回到后宫对皇后长孙氏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掉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忙问杀谁,太宗说,魏征常常在朝堂上当众刁难他,使他下不了台。皇后听了,连忙向太宗道喜说,魏征之所以敢当面直言,是因为陛下乃贤明之君啊。明君有贤臣,欢喜还来不及,怎能妄开杀戒呢。

魏征直谏的艺术,学会这样去说话,让领导乖乖听你的话

长孙皇后

太宗恍然大悟,此后更是“励精政道”,虚心纳谏,对魏征倍加敬重。魏征也进谏故,“思竭其用、知无不言”,从不畏龙颜之怒。于是,终于开创了大唐“贞观之治”的辉煌盛世。

魏征死后,太宗如丧考妣,恸哭长叹,说出了那句千古名言: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他还令公卿大臣们把魏征遗表中的一段话写在朝笏上,作为座右铭,以魏征为榜样,做到“知而即谏”。

魏征直谏的艺术,学会这样去说话,让领导乖乖听你的话

魏征直谏

魏征的成功是什么?

整个历史上,谏臣之最,就是魏征。

魏征的成功是什么呢?除开太宗李世民的英名,更多的是魏征的说话技巧。

和魏征学说话,老板也会乖乖听你的话!

  • 据理力争的前提是:观点准确,条理清晰,先打好基础
魏征直谏的艺术,学会这样去说话,让领导乖乖听你的话

要是魏征只会嘟囔着吵吵,那么太宗皇帝是肯定不会听魏征的。

有一次,太宗问魏征,什么是明君?什么又是昏君?魏征回答:“明君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能广开言路,听取不同意见;而昏君的共同特点则是闭塞言路,偏听偏信。即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这句话从根本上,就告诉了太宗,什么是明君,什么是昏君,做法是什么。

魏征还说过,良臣和忠臣的区别:“良臣既能使君主赢得明君的美名,又能使自己获益,福禄双全;而忠臣却只能以忠君为名,让君主背负昏君的恶名,自己也身首异处,空有一腔热血,却让国和家都同归于尽。所以,陛下一定要让我成为良臣,而不是忠臣。”

打好这些基础,给太宗一个明君的框架,让太宗明白一些基本的道理,在这个框架内,再条理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即使有一些意见不相同,太宗想做个明君,也不至于和魏征闹得太过僵持。

  • 变相“拍马屁”,实则说“重点”
魏征直谏的艺术,学会这样去说话,让领导乖乖听你的话

如果一味的,和领导上司对着干,不会柔性说话的技巧,那么这个人一定不是一个会提建议的人。

魏征虽然以直谏著名,但是说话非常有技巧。

有一次太宗实在被魏征惹烦了,就指责他说:“以后我说话的时候你能不能别老插嘴?有问题不能下来再说吗?我好歹也是个皇帝,当着大家的面你就不能给我点面子吗?”

魏征嬉笑着说:“当年圣君大舜曾对群臣说:‘你们有什么意见要当面说,不要开会的时候都不说,下来又乱说。’陛下您想做尧、舜那样的圣君,却不让我们做尧、舜的臣子,这也太自私了吧!”

太宗听了这个话,自然也发不了什么火,自己是尧舜那样的圣君,也要有尧舜那样的气度。

魏征在变相“拍马屁”的同时,把自己想表达的重点给讲述了出来,让太宗既高兴,又能听取建议,这才是说话的技巧。

  • 实事求是,不说大话,有理有据
魏征直谏的艺术,学会这样去说话,让领导乖乖听你的话

其实任何时候,说话都是要实事求是,有理有据,这样才会让人觉得说话有可信度。

魏征能让太宗都听进去自己的谏言,肯定是做到了实事求是,有理有据,不说大话,不说空洞的话题。

比如:

贞观六年,太宗想去泰山封禅。消息一出,群臣纷纷表示祝贺,有想反对的人却又想不出合适的理由,大家都想看看魏征怎么说

魏征没有用什么劳民伤财这些陈词滥调,而是说:“皇上,我觉得还不到封禅的时候。”

太宗早就料到魏征会反对,所以早就准备好了说辞:“你觉得还没到封禅的时候,是认为我功劳不够高、德行不够尊、中国还未安、四夷还未服、年谷还未丰、祥瑞还未至吗?”

这是所谓的“六德”。

太宗心里在想,魏征总不可能说自己没有“六德”,那就是对自己的否定。

这时,魏征说道:“陛下有这‘六德’是天下共知的,去封禅完全没问题。不过,去泰山的沿途,因隋炀帝无道,连年兵火不断,千里无人烟,虽然这几年陛下治国有方,民生逐渐恢复,但仍然很萧条。陛下如果去封禅,周围很多国家的国王和使者也都要跟随,要是让他们看到这沿途的萧条景象,他们会怎么想?我大唐真的就是那么的破败吗?”

这一番话下来,太宗仔细想想,魏征说的都是事实。本来想借封禅扬威,却没想到反而起了反作用,于是取消了封禅的想法。

魏征的聪明,就是在于,能够实事求是的发现问题的所在,而不是说一些陈词滥调或者无用的反对话语。

一切都从事实出发,直击问题的关键,是魏征谏言成功的重要原因。

魏征这面镜子,到现在还实用,是你和上司交谈的技巧

太宗说过,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太宗把魏征比喻成一面镜子。然而这面镜子,我们现在也可以用。

很多人总怕和上次交谈,或者总是不会和上司老板说好,要么就只会阿谀奉承,要么就只会一直反对,导致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不能充分的得到认可和接受。

学学魏征。

首先,给你老板一个框架,让你老板认为自己是英名的,那么英名的老板是肯定能听取大家意见的,不是闭塞视听的。在这个框架内再条理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再次,学会正确的“拍马屁”,在拍马屁当中表明自己的观点,让老板和上司能够开心的接受你的意见。

最后,实事求是,有理有据,是表明观点的最重要一点。一切的观点都是以事实说话,不说空话,不说大话,才能让自己的意见被正确的接受。

魏征直谏的艺术,学会这样去说话,让领导乖乖听你的话

怎么样,魏征这面镜子,你学会了照了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