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文章阅读 > 一起说典故《退避三舍》

一起说典故《退避三舍》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2-15 15:36:00
阅读:

对于很多历史名人,我们知道他们的名字,也常用他们的故事引经据典,以增加论据的可信性。然而对于他们,更多的印象却只是故事里的模样。孔融让过梨,司马光砸过缸,班超曾经投笔从戎,祖逖曾经闻鸡起舞……

就像是王子与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一样,这些远不是故事的结局,这些人也远不只一种模样。

今天,笔者和各位看官一起来说说,退避三舍的典故。

一起说典故《退避三舍》

【退避三舍】

晋国的公子重耳因夺嫡之战出逃外国,经过楚国时收到了楚成王的热情招待。楚王也是心直口快,问重耳今后如何报答自己。

重耳回答:“如果我当上晋王,与贵国交战时退避三舍。”所谓的舍,也就是军队的补给站,一般相隔三十里。后来两国交战,当上晋王的重耳果然下令后撤九十里,遵守了自己的承诺。

后来,退避三舍这个成语被用来形容对某些事物退让和回避,以避免冲突。在使用中往往带有贬义,常被用来说认怂的表现。

一起说典故《退避三舍》

不过,这个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因为这个成语的另一位主人公——楚国大将子玉。

子玉是一个性格激进的人,其实晋文公之所以会选择”退避三舍“认怂,是因为一开始就看准了他的这个性格缺陷。

一起说典故《退避三舍》

晋军退到了三舍之后,用以逸待劳的军队迅速击败楚军,子玉兵败,引咎自杀于逃跑归途中。

其实,退避三舍是一种实打实的高级战术。

这便是本期一起说典故“退避三舍”的典故和出处,感谢各位看官收看。

相关推荐

  • “退避三舍”的由来

    退避三舍,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骊姬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有次,重耳经过千幸万苦来到楚国

    文章阅读
  • 一起说典故《退避三舍》

    退避三舍,然而对于他们,更多的印象却只是故事里的模样。孔融让过梨,司马光砸过缸,班。就像是王子与公主过上了幸福

    文章阅读
  • 你知道退避三舍是怎么来的吗?

    退避三舍,与此同时,其他诸侯国正在逐渐兴起,其中以北方的晋国和南方的楚国最为强大。公元前633年,宋国被强大的楚国攻打,因国力薄弱,向晋国求救。

    文章阅读
  • 退避三舍的故事

    退避三舍,晋文公姓姬,名重耳,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第二十二任君主,是春秋时期五霸中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的第二位霸

    文章阅读
  • 晋文公的大礼:“退避三舍”——春秋精美故事100篇之(32)

    退避三舍,原无/文重耳一行流浪十多年后,来到了楚国。楚成王设宴隆重招待了重耳,然后陪同他又打猎又观光。”重耳回答说:“男女仆人、宝玉丝绸,您都有了;鸟羽、兽毛、象牙和皮革,都是贵国的特产。

    文章阅读
  • 成语故事:退避三舍

    退避三舍,解释: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重耳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

    文章阅读
  • “退避三舍”的由来,与重耳有关

    退避三舍,“退避三舍”的由来公元前637年,晋国宫廷内乱,太子申生被杀,他的弟弟重耳跑到楚国。楚成王预见到重耳有可能回国获得王位,因此,从楚晋两国的长远关系着想,楚成王不仅不歧视重耳,反而更加热情地对待他。

    文章阅读
  • 史上最著名的投笔从戎诗,慷慨激昂,让人热血沸腾,流传千年

    男儿何不带吴钩,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这样几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东坡先生这是在赞美周瑜。赤壁之战,33岁的周郎以少胜多,大破曹军,一介儒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赫赫英名。

    佳句赏析
  • 南宋四家——李唐《万壑松风图》

    万壑松风,李唐万壑松风图绢本浅设色188.7×139.8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万壑松风图宋李唐1124绢本设色画轴188.7x139.8cm〈万壑松风图〉上,有「皇宋宣和甲辰春。

    文章阅读
  • 宋代李唐《万壑松风图》

    万壑松风,李唐(1066年—1150年)宇欷古。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县)人,南宋大画家。南宋初至临安,为画院待诏,工山水人物,尤擅画牛,与刘松年、马远、夏圭合称南宋“四大画家”。

    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