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文章阅读 > 王安石变法,苏轼被司马光当枪使,导致经常贬职,为什么会这样?

王安石变法,苏轼被司马光当枪使,导致经常贬职,为什么会这样?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1-26 07:23:04
阅读:

谨以此文:献给中国11世纪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王安石团队!

王安石变法,苏轼被司马光当枪使,导致经常贬职,为什么会这样?

宋朝,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朝代。

一边是军事上的羸弱,一边是经济上的繁荣。就连当时士大夫们,都是温文尔雅又个性鲜明,霹雳手段又菩萨心肠。譬如,我们很熟知的苏东坡与王安石,两人交集半生,亦敌亦友。

王安石,既是满腹才情的文学家,也是具有经天纬地之才的大政治家。苏东坡,既是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也是北宋中期粉丝最多的文坛领袖。

王安石与苏东坡,都是天赋异禀的奇才,只不过二人在仕途上,走了两条完全不同的路。

一个少年老成,胸怀匡时大志,逐步成为富国强兵的贤相,最后因改革而饱受争议。一个少年得志,不知仕途险恶,被人唆使充当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半辈子都在贬谪中度过,最后因艺术而留名青史。

《宋史》,混乱而失实,往往让人一头雾水,这也是它迷人的地方,值得我们去独立思考。王安石到底是富国强兵的贤相,还是祸国殃民的罪臣?苏轼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这哥们总是被贬职?司马光除了是大名鼎鼎历史学家,他还充当什么历史角色?王安石、苏轼、司马光,三者之间又有什么瓜葛?

不妨,我们来剖析这段历史,看看历史真相的是什么?

王安石变法,苏轼被司马光当枪使,导致经常贬职,为什么会这样?

1、其人

先上一段比较老套的人物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出生于天禧五年(1021),江西临川延寿乡人(今江西省东乡县黎圩镇上池村)。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经济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自幼聪慧,刻苦学习,并且记忆力惊人,达到过目不忘的地步。他出生在官宦家庭,条件相对优渥,从小受到了良好教育,比寒门出身的范仲淹要好很多。但王安石身上,没有半点官宦子弟的恶习,恰恰相反他是个品学兼优的青少年。

王安石变法,苏轼被司马光当枪使,导致经常贬职,为什么会这样?

王安石读书,不局限于四书五经,涉猎道、儒、法各家学问,研究大农、大工、大商。写诗作文,严格来说只是他业余爱好,兴致来了就发几篇微头条。即使如此,他都能跻身“唐宋八大家”,可见其天赋才思,非同寻常。

其父王益,是北宋地方官员,先后在江西、福建、广东、四川、河南、江苏等地任职。王安石从小随父四处做官,宦游南北,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丰富了阅历,也知晓了民间疾苦。

17岁那年的雨季,王安石跟随父亲来到江宁(今南京市)。同龄人有共同的期许,紧紧黏在一起,吟诗弄月,或游山玩水。而他却跑到郊区农田地头,向老农民学习农业种植,这个举动难人可贵。

王安石变法,苏轼被司马光当枪使,导致经常贬职,为什么会这样?

苏轼,字子瞻,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后追赠太师,谥号“文忠”。其出生于景祐三年(1037),四川眉州眉山人(今属四川省眉山市),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家境也不错,算是眉州当地望族,祖父苏序是当地土豪,不事笔墨,为人却洒脱。其人缘与酒量都很好,据说平时家里藏有几万石粮食,属于名副其实的大地主。

其父苏洵,算是个大器晚成的“富二代”,年轻时喜欢喝酒撸串,到了27岁才开始奋发读书。多次科举落榜后,四处求学,广交诗友。游学几年后,回老家专注读书作文,培养孩子读书,算是浪子回头的经典案例。

王安石变法,苏轼被司马光当枪使,导致经常贬职,为什么会这样?

苏轼,6岁开始接受启蒙教育,在母亲程氏悉心教育下,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后在父亲苏洵管教下,博览经文史籍,学业大进,下笔成文。当时流行华丽唯美的文风,而苏洵勉励苏轼多写质朴清晰、说理透出的文章。

这份不同寻常的坚持,为后来苏轼成名打下基础。这个举动,得益于他和欧阳修建立深厚的私人友谊,教育理念上受其影响。

20岁前,苏轼都生活四川境内。由于家境殷实,可以心无旁骛地读书,为参加科举做准备。这个时候,他还只是一个思想单纯的青年才子,对外面世界了解甚少,人生阅历相对简单。

王安石变法,苏轼被司马光当枪使,导致经常贬职,为什么会这样?

2、其仕

庆历二年(1042),王安石21岁,参加科举考试,全国第四名,赐进士及第。按照朝廷惯例,王安石直接被授淮南节度判官,成为北宋基层官员。

按宋朝祖制,官员任期结束后,准许报名参加馆阁职务考试。在北宋,进入馆阁,等于进入中央直属机关单位,同朝廷高层共事,有机会得到皇帝召见,是一条仕途捷径。很多人挤破脑袋要进去,唯独王安石直接放弃,强调要求去地方工作,担任基层扶贫干部。

王安石被调到鄞县任知县(今浙江宁波市),在四年任期内,组织修建水利工程,兴建大量学校。青黄不接时,把官仓谷子拿出来,借贷给百姓,秋后丰收时,百姓加点利息偿还即可。这样做,既可以让官仓中的陈谷换成新谷,也避免鄞县百姓遭受高利贷的盘剥。

这是一项惠民政策,后来成为北宋普惠金融政策。

皇祐三年(1051),王安石调任舒州通判,期间勤政爱民,政绩很突出。时任宰相文彦博,向皇帝推荐王安石,请求越级提拔,借此来激励其他官员。

王安石以越级提拔难于服众为由,拒绝了领导的好意。不久,欧阳修推荐他任谏官,他以祖母年岁已高而辞谢。后来,调往常州担任太守,继续治理地方,政绩斐然,当选北宋“十大杰出青年”。

王安石变法,苏轼被司马光当枪使,导致经常贬职,为什么会这样?

嘉祐三年(1058年),王安石调为度支判官,这次他很爽快,按时进京报到。很显然,他志在经济财政工作,希望能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做官从来不考虑位子,心里只想着做实事,这是王安石的为官之道。

在中央工作期间,王安石写了篇长达万言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深刻总结自己多年的地方官经历,剖析国家积弱积贫的现状及原因,系统提出变法图强的解决方案。

可惜的是,宋仁宗并没有在意这份奏疏,只是束之高阁。

后来,王安石母亲逝世,辞官守丧。丁忧期满,他又拒绝回京任职,宁可待在江宁。

从庆历二年(1042),到治平四年(1067),这25年期间,王安石基本都在偏远地方担任基层干部。令人惊愕的是,他有很多次机会升官,竟然都谢绝了朝廷,和大多数官员热衷升迁,截然不同。

在很多人看来,王安石是个不合群的怪人,不仅屡次谢绝朝廷的擢升,也拒绝夫人给他纳妾。不坐轿,不近女色,不讲究吃穿,为官正直清廉。以此认为,王安石是在沽名钓誉,未免有点轻率与失实。

因为王安石品质几近完美,以富国强兵为己任,从不在乎世俗的言论。在谢绝朝廷提升同时,王安石在不同地方与岗位上,总是做出让同僚啧啧称赞的政绩,显示出非凡的行政才干。

王安石变法,苏轼被司马光当枪使,导致经常贬职,为什么会这样?

宋仁宗

苏轼,于嘉祐二年(1057),随父亲苏洵、弟弟苏澈进京科考。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副主考官是诗坛巨匠梅尧臣。

欧阳修是苏洵私交甚密的好友,此时有意扭转文坛华美空洞的文风。恰好,苏轼策论文章《刑赏忠厚之至论》,文风清新、说理透出,因此获得欧阳修的赏识,成绩名列全国第二。后来在殿试中,苏轼表现更出彩,和弟弟苏澈同时赐进士及第,传为科举佳话。

欧阳修对同僚讲,我当退让此人,让他出人头地。又说,三十年后没有人再谈我欧阳修,天下只知苏轼。

欧阳修是文坛领袖,亦是社会意见领袖,其一褒一贬,直接关乎学子的前途。在欧阳修力挺与吹捧之下,苏轼几乎是一夜成名,成为北宋文坛“小鲜肉”,其新作成为北宋搜索热条。

以此同时,“苏家三父子”也成为北宋文坛最牛组合,一时名动京师,刷爆了今日头条,而苏轼就是这个组合的核心成员。

王安石变法,苏轼被司马光当枪使,导致经常贬职,为什么会这样?

宋朝科举制度,主考官与考生之间,彼此会建立一种师生关系,这种关系也是日后仕途中重要纽带。而苏轼与欧阳修关系,不止是师生关系,还有父辈之谊。苏洵绝对不是单纯的文人,他善于社交,长于营销,和欧阳修是好友,同朝廷另一位重臣张方平关系也很铁。

这种非同寻常的关系,为苏轼仕途铺好了路,这是苏洵最精明的地方。同时,这也是苏洵最糊涂的地方,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苏轼,让他在后来做出错误的选择。

苏家三父子成名后,没隔多久,就接到苏轼老妈去世的消息,只好匆忙回家治丧守孝。直到嘉祐四年(1059),苏轼才回到京城开封,等候朝廷具体的工作安排。

嘉祐六年(1061),苏轼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而王安石调到京城,担任度支判官,主管中央财经工作已有三个年头。

在京城,王安石与苏轼,只是短暂的交集。

十年之后,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开始在全国推广新法。二人因为政见不同,开始激烈的交锋。实事呢,不止是政见不同那么简单,背后还蕴藏着两个集团的利益之争。

以苏轼的聪明,肯定知道其中的微妙关系,然而政局,没有给他更多的选择。

王安石变法,苏轼被司马光当枪使,导致经常贬职,为什么会这样?

欧阳修

3、其时

治平四年(1067),宋神宗赵顼(xū)即位。

宋英宗因执政时间很短,在政治上没有什么大作为。等赵顼践祚继位时,北宋表面上繁荣安定,实则危机四伏。

朝廷外部,边疆的和平,依然是靠“金钱”来维持,每年需赠送大量“岁币”给契丹和西夏。尽管如此,西夏与北宋边疆冲突仍时有发生,为了防御西夏军事侵扰,又不得不招募更多士兵,导致军费开支剧增,繁衍出冗兵冗员问题。

朝廷内部,韩琦、富弼、文彦博等元老重臣,表面上恪守尽职,实际上在维持一种现状,缺乏开拓进取的锐气。官僚机构臃肿,行政效率低效,运营成本居高不下,诱发中央政府严重的财政赤字。

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北宋治平二年(1065),国家财政亏空白银高达1750余万两。宋神宗即位时,中央财政压力更加明显,常常让年轻的皇帝,愁得寝食难安。

王安石变法,苏轼被司马光当枪使,导致经常贬职,为什么会这样?

1065北宋

庙堂之外,民间的商业贸易却异常繁荣,形成强大的私人资本财团。根据北宋地理著作《萍洲可谈》记载:海外50多个国家,同北宋建立贸易关系,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把400多种商品源源不断运进广州。然后商人,再辗转贩卖到开封,成为士大夫玩赏的物品。

一句话,国穷官富。

宋神宗,因久慕王安石贤明,即位后直接任命他为江宁知府。几个月后,又擢升为翰林学士,倚为股肱重臣,不久授予参知政事。

在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之前,庙堂上看似波澜不惊,暗地却上演一段权力交锋的游戏,最终达成政治上的平衡。

朝廷前台是韩琦与曾公亮,在维持朝廷格局,幕后却处处有高太后的影子。宋神宗初掌大权,根基并不稳固,没有自己的班底。韩、曾都是三朝元老,担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负责主持朝廷政务。

韩琦曾在陕西经略边疆,算是文韬武略的能臣干吏。几经沉浮,成为朝廷重臣,势力横跨军政两界。曾公亮提醒宋神宗,韩琦手握军政大权,权势过重,需要平衡约束。这并不是完全处于嫉妒心,而是政局平衡的需要,为此他力荐王安石担任参政知事,对此宋神宗深以为然。

王安石变法,苏轼被司马光当枪使,导致经常贬职,为什么会这样?

宋神宗

熙宁元年(1068)四月,宋神宗单独召见王安石,商讨军国大政,治国之道。王安石乘机提出通过变法图强,来改变积贫积弱的战略方案,勉励神宗效法圣贤尧舜,完成富国强兵的宏图大业。

没多久,王安石上书《本朝百年无事札子》,深度阐述国际、国内时局,剖析政治、军事、经济等国家大事,激励宋神宗完成民族伟大复兴的雄心壮志。

熙宁二年(1069)二月,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副宰相),进入内阁班子。王安石执政后,认为当前首要任务是改变风俗、建立法度、革故鼎新,宋神宗对此深以为然,表示极力支持。

不久,北宋正式成立改革领导机构——制置三司条例司(类似于中央财经改革小组),权力在财政三司(度支、户部、盐铁)之上,中书及门下皆无权过问。

参知政事王安石兼任组长、知枢密院事陈升之任副组长,后由枢密副使韩绛担任。

王安石变法,苏轼被司马光当枪使,导致经常贬职,为什么会这样?

王安石任命吕惠卿负责制置条例司的日常事务,提拔章惇、蔡确、曾布、吕嘉问、沈括(科学家)、薛向等一批新人。机构成立,人员配置到位后,王安石开始全面实施新法。

这年,苏轼从四川眉州千里迢迢赶回京都。因为三年前,他父亲苏洵病逝,苏轼、苏澈按祖制辞官回家守孝。对朝廷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苏轼其实并不是很清楚。由于早期人生过于顺利,已过而立之年的苏轼,把王安石与司马光之间的政见不合,看得过于简单。

在没有深思熟虑的情况下,成为攻击新法最得力的先锋,类似于今天为利益集团而摇旗呐喊的公知。王安石比苏轼大16岁,但是王安石在苏轼这个年纪,最关心民间疾苦,远离朝堂元老的拉拢,积极扎根农村干革命,努力探索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之路。

而苏轼,显然缺少高度与格局,纯粹是为个人利益而战。相比王安石,他缺失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大志,缺失天下为公的家国情怀。这也是他后来,在政治上没有大作为的根本原因,他的成就只局限在传统的书画文学范围内。

王安石变法,苏轼被司马光当枪使,导致经常贬职,为什么会这样?

4、其法

王安石变法,完全出于公心,目的是富国、强兵、育才。

公道地说,其个人与家族在整个改革过程中,并没有捞取半点好处,王安石死后没有遗产。单纯就变法内容来分析,王安石具有商鞅、桑弘羊之才,实施的是圣王之经济。通过发展与壮大国营企业,积累雄厚国家资本,来掌控国家经济命脉;在此基础上,再推行军事、教育改革,重振文治武功,再造汉唐盛世。

我们来简单了解新法的主要内容。

均输法:均输法精髓是:徙贵就贱,用近易远。一方面,把国库里东西卖到价格贵的地方去,采购物资时哪里便宜哪里买,国家要做中间商,努力赚差价。另一方面,国家要建立物流贸易网络,从而掌控供应链,保证商品稳定供应。

青苗法:农民在青黄不接时,直接找政府借贷,秋收时连本带息还给政府,不用向地主借高利贷。既可以减轻农民经济负担,政府又可以从中赚取利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通俗理解,就是成立国有银行,发展普惠金融,让老百姓远离高利贷、套路贷、校园贷,维护国家金融秩序的安定。

王安石变法,苏轼被司马光当枪使,导致经常贬职,为什么会这样?

这条新法,抢了民间高利贷的生意,断了地主资本家的财路,也是遭受保守派攻击最激烈的新法。它触动了地主利益,地主肯定不会说政府断了他们财路;而是兜个圈子说,青苗法强迫农民贷款,导致农民破产,影响社会安定。

北宋士大夫阶层,80%以上都是出身于地主家庭,高利贷是他们生财之道。

市易法:在首都开封设都市易司,边境和重要城市设市易司,平价收购市面上滞销的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去。这条新法,类似今天的国营专卖制度,限制了富商、大资本家垄断市场或控制市场,有利于市场物价稳定和商品正常流通,同时也为国家扩增了财源。

免疫法:又名“募役法”,简单地说就是以钱代役,农民没有时间参加政府摊派的差役,可以交点钱完事。政府收到钱,另外再花钱请农民工做事。这条新法好处,就是减轻农民负担,可以按时搞农业生产,另外富人、地主也要摊派,增加政府收入。

王安石变法,苏轼被司马光当枪使,导致经常贬职,为什么会这样?

方田均税法:在全国范围内,对各州县耕田重新盘点,全部重新丈量,核实各户土地的实际数量,然后按照地势、土质等条件,重新登记造册存档,根据真实数据来确定税赋比例。目的是清查地主隐瞒田地,杜绝偷税漏税现象,这条新法遭受地方豪强地主的极力反对。

农田水利法:此法规定政府,要派相应官员管理农业水利工作,奖励农民建设水利工程,开垦荒废田地,改良种植技术。新法实施7年,北宋修建水利工程达10000多处,灌溉面积增加了36万多顷,促进粮食增产丰收。

保甲法:在农村施行,每十家组成一保,每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家有两个儿子,派一个人当保丁(民兵),以此类推。农闲时集合保丁,进行军训,夜间轮岗巡查,维持地方治安,战时要接受国家征招。保甲法就是现在民兵制度,是科学的军事制度改革,毛主席后来把它运用到极致。

科举改革:目的是为了育才,为国家培养能臣干吏。北宋科举制度,基本上沿袭唐制,进士科考经义、策问、诗赋、词章等。王安石新法废除科举考试考词章诗赋,改为考经义、律令、时务策,另外整顿了官方太学,设置医学、科技等专业,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人才。

这年苏轼34岁,在中央馆阁任职。

王安石变法,苏轼被司马光当枪使,导致经常贬职,为什么会这样?

5、其争

王安石变法,目的在于富国强兵育才,借此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然而变法绝非易事,它触动了保守派(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遭到司马光、韩琦、文彦博、张方平等人的激励反对。

保守派与改革派之间,围绕新法展开了激烈的政治斗争,从朝堂辩论、舆论攻击到政治打压,其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边疆的军事斗争。

变法初期,王安石与司马光还只是停留在争论阶段,双方各执一词,都在极力说服对方认可自己的观点。王安石主张开源,而司马光只主张节流。

王安石认为,国家财政赤字严重,是因为没有善于理财的人,国家理财工作没有做好。司马光怼了一句,所谓的善于理财,就是巧立名目,加重老百姓负担。

王安石解释到,善于理财的人,在不增加赋税与人民负担的情况下,可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司马光认为,王安石在扯淡,国家要增加财政收入,就势必会增加人民负担。桑弘羊那套把戏,是用来忽悠汉武帝的,就不要再用它来忽悠当今皇帝和全国老百姓。

王安石变法,苏轼被司马光当枪使,导致经常贬职,为什么会这样?

很显然,王安石的经济理念是正确的,司马光不懂经济,并且固执得几近迂腐。实事呢?以司马光从政经历与历史造诣情况来看,其实他深知王安石说得在理,汉朝桑弘羊理财故事是真实的案例。

既然知道王安石是对的,为什么司马光还要坚持自己错误的观点呢?原因很简单,司马光是个精通权术的官僚,并非政治家。在官僚的眼里,没有观点的对与错,只有权力的大与小,利益的多与少,动了他们奶酪都是错的。

熙宁二年(1069),六月,御史中丞吕诲,第一个跳出来攻讦新法,罗列十大过失,宋神宗将其贬为邓州知州。

八月,知谏院范纯仁(范仲淹次子),向皇帝投诉王安石变法,说新法改变祖宗法度,聚敛财利,不得人心,宋神宗没有动摇。范纯仁改任成都转运使,因阻止地方政府实施新法,被王安石贬为和州知州。

同月,苏辙攻击新法,贬为河南推官。

十月,三朝元老富弼称身体不适,请求下调地方任职,实则反对新法。

王安石变法,苏轼被司马光当枪使,导致经常贬职,为什么会这样?

苏澈

熙宁三年(1070),王安石颁布青苗法之后,司马光集团开始对新法发起猛烈的攻势。首先,司马光同志搞不合作的冷暴力,推辞宋神宗任命的枢密副使之职,请求外调洛阳。

在洛阳期间,司马光一边编写《资治通鉴》,一边组织力量攻击新法。形成类似明朝东林党的学术中心,聚集国内当时很多大V公知,如程颢、程颐、苏轼、苏澈等人,对王安石改革发起第一波进攻。

时任监察御史刘挚、御史中丞杨绘攻击免役法;开封府推官韩川、枢密使文彦博诋毁市易法;史馆苏轼、推官苏辙等人抵制均输法;太子少保王拱辰、御史中丞冯京等要求废除保甲法。

而三朝元老兼宰相韩琦,在大名府也没有闲过,直接写奏疏给宋神宗,反对朝廷实施青苗法,并列举青苗法各种社会弊端。宰相富弼、翰林学士吕公著、文坛领袖欧阳修、礼部侍郎范镇、昭文馆傅尧俞、侍御史知杂事陈襄、知谏院李常等朝中大臣跟进附和,反对青苗法。

司马光很有策略,他在洛阳指挥笔杆子,攻击执行新法的官员,主要负责抓对方的小辫子,发现问题直接向御史台举报,指示言官弹劾新法。宋神宗身居内宫,又失去舆论控制权,一时被保守派铺天盖地的奏疏打懵了,第一次对新法产生动摇。

王安石变法,苏轼被司马光当枪使,导致经常贬职,为什么会这样?

王安石对年轻的宋神宗说: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有人拿正常的自然灾害,当成“天生异象”来说事,目的是攻击新法,不必畏惧这些谣言。前人制定的法度,如果不适应当前需要,甚至是阻碍社会发展,该修改就修改,该废除就废除,不能盲目遵从继承。对于朝野的流言蜚语无需顾虑。

在王安石激励下,宋神宗再次坚定了变法信心。

紧接着,司马光集团发起第二波攻势。

司马光派出金牌写手——苏轼,让其赤膊上阵攻击新法。王安石为了夺回舆论控制权,开始改组御史台,贬谪苏轼等人。苏轼在地方为官期间,变本加厉,写了大量讥讽新法的诗文。

譬如《山村五绝4》:“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

这首诗大意是,农民都向政府去借钱,却在城里花钱酒地,不想回农村劳动,时间久了只学会了一些城里口音,却把农业劳作生产给荒废了。总之,兜个大圈讽刺青苗法不利于农业生产,

又如《山村五绝3》: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岂是闻韵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

王安石变法,苏轼被司马光当枪使,导致经常贬职,为什么会这样?

意思说,七十岁老人家还要腰插镰刀,到深山去割笋蕨充饥。老百姓生活惨淡,因为好几个月都没有尝到盐的味道。赤裸裸地讽刺新法苛刻,导致老百姓买不起盐。

再如《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蚕欲老,麦半黄,山前山后水浪浪!农夫辍耒女废筐,白衣仙人在高堂!

意思说,农夫停止耕作,农女无法采桑,而白衣仙人空自坐在高堂上。“白衣仙人”就是讽刺执行新政的地方官,不关心农事,高高在上的样子。做事总是难的,批评总是容易的,等苏轼明白这个道理已是中年人。

还有《八月十五看潮五绝》:“吴儿生长狎涛渊,冒利轻生不自怜。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

当时苏轼任杭州通判,观看钱塘江涨潮,借此来讽喻朝廷兴建水利过多。自古水利工程都是农业的命脉,兴修水利,保障农业发展,有益无害。苏轼连农田水利法都要喷,看来真是吃得太饱了,撑得有点难受。

王安石变法,苏轼被司马光当枪使,导致经常贬职,为什么会这样?

王安石后来变法失利,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失去舆论控制权,笔杆子没有抓在自己手里。司马光集团有很多笔杆子,掌控舆论权,所以占据很大的优势,可以左右朝局。

司马光集团最犀利的笔杆子就是苏轼,背后是韩琦、富弼、文彦博、吕公著、张方平、欧阳修等元老。只不过像韩琦、富弼、欧阳修这种重量级人物,一般都是潜伏在幕后,冷眼观察时局的变化。

韩琦、富弼、欧阳修年轻时,也曾因为变法(庆历新政)遭受保守派攻击而贬职。只不过物转星移,当年极力主张变法的有志青年,在漫长的光阴中,逐渐变成油腻的既得利益者。当年的基层干部,如今都是董事会成员,自然不愿意参与改革。因为现有的利益,把他们进取之心消磨殆尽。

熙宁四年(1071)三月,宋神宗召见王安石、文彦博,在资政殿讨论免疫法。

时任枢密使文彦博说:“祖宗法制具在,不须更张以失人心。”祖宗法律法规都很健全,不要搞什么变法,否则人心不稳,导致失去人心。

宋神宗说:“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于百姓何所不便?”推行新法,对士大夫们来说确实会不太高兴,但对百姓却没有不方便啊。

文彦博说:“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 陛下是和士大夫们一起共治天下,不是百姓一起治天下噢!”

文彦博这句话,道出了司马光集团的心声,他们表面上关心百姓社稷,实际上最关心自己的爵位及家族利益。我们不要把这些满嘴仁义道德的敦儒老臣,想得过于高尚与美好。很多时候,仁义道德对于他们而言,往往只是一块遮羞布,而利益才是最让人怦然心动的东西。

北宋的事情,坏就坏在当时的精英阶层,喜欢把个人利益,包装成国家大义。这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善于包装与表演,成为当时王安石推广新法的最大阻力。

王安石变法,苏轼被司马光当枪使,导致经常贬职,为什么会这样?

6、其案

熙宁七年(1074年)春,北宋很多地方,都发生大面积旱灾。

北宋的幅员辽阔虽不如汉唐,但土地广袤、自然气候多样、地理生态复杂,也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每年都有大量的自然灾害,至于个别地方灾情严重,导致百姓生活困苦也属于情理之中。政府安排救灾,调拨各类物资,适量蠲除税赋就行,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然而灾情,却被司马光集团故意夸大,蓄意制造各种恐慌,还制作了一张全国受灾流民地图。

这样做,并不是为了方便皇帝开展救灾工作,而是为了隔山打牛,把灾民流离失所、社会动乱情况归咎于新法。其真实目地是,给皇帝施加政治压力,逼迫王安石下野,从而停止推广新法。

在这波攻势中,司马光集团成功找到切入点,铺天盖地的灾情宣传报道。司马光等人演技非常好,几招下来让身居宫内的曹太后、高太后都坐立不安(新法触动了外戚利益)。就演技而言,老戏骨司马光要比王安石高一个层次,这也是王安石的短板。

王安石变法,苏轼被司马光当枪使,导致经常贬职,为什么会这样?

王安石

太后乘机向宋神宗哭诉,说天下旱灾四起,表示朝廷失德,这是上天最好的警示。王安石执政,把朝中元老重臣悉数赶走(很多人是故意搞非暴力不合作),这是失察失德所致啊,要引起重视,否则社稷不稳,皇位不保。太后的话,绵里藏针,宋神宗再次感到威胁。

总之,全国受灾严重,是上天在警告朝廷,责任全在王安石。

宋神宗迫于各方的政治压力,必须要有所表示。不得已,罢免了王安石的宰相职务,改任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王安石第一次罢相,表示宋神宗向司马光集团派做出让步与妥协,可见宋神宗是个弱势皇帝。

熙宁八年(1075)二月,王安石再次拜相,回到汴京开封。

熙宁九年(1076),王安石因宋神宗的摇摆不定,以及个人健康原因请求离职。

熙宁十年(1077),王安石基本退出权力中枢。

同年,在徐州担任知州的苏轼,写了一首诗快递给洛阳的司马光。这首诗全名《司马君实独乐园》,内容是吹捧司马光,为其复出担任宰相营造舆论声势。

王安石变法,苏轼被司马光当枪使,导致经常贬职,为什么会这样?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讽刺新法,被调任湖州知州。

按惯例,苏轼要向朝廷上谢表,正常人写谢表都是客套话,感谢皇帝信任,我会继续努力工作之类。苏轼却在谢表《湖州谢上表》中,夹枪带棒,冷嘲热讽。比如“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收养小民”等。

还是皇上懂我,知道我这个人迂腐,不能跟新进干部一起工作;又知道我这人不太喜欢惹是生非,只适合到地方上做点关心民生类的小工作,所以才派我来湖州上班。

时任监察御史何正臣,借此上表弹劾苏轼,理由是《湖州谢表》谢恩表中,暗藏讥刺新法与皇帝的忤逆言论。御史李定,也乘机发布苏轼讽刺新政的诗文,弹劾苏轼四大之罪。苏轼因此获罪,被朝廷羁押在御史台监狱,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坦诚说,这是苏轼不对,竟然是谢表,就应该恭敬。你还借此拐弯抹角地讥讽皇帝,这是欺负领导没文化啊。脾气再好的领导,看到这个谢表,也要发飙。严格地说《湖州谢上表》,只是 “乌台诗案”的导火线,因为苏轼平时嘲讽朝廷新法的诗文太多了,到了不能不整饬的地步了。

王安石变法,苏轼被司马光当枪使,导致经常贬职,为什么会这样?

这不是苏轼第一次在公文中,调侃戏谑新法。他的《密州谢上表》:“论不适时,皆老生常谈陈腐之说”,说他跟不上王安石等新党的思想节奏。再比如《徐州谢上表》:“顾力报之无所,怀孤忠而自怜”,他又说自己怀才不遇,想报效皇上被王安石等人打压。

除了讽刺王安石新法,还敢戏谑皇帝,暗讽宋神宗是没有作为的“蜇龙”。比如《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蜇龙知。”又如《戏子游》:“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等。

很多人为苏轼辩解,说这是王安石指使何正臣、舒亶、沈括等人断章取义、搞“文字狱”来诬陷苏轼。这样认为的人,是典型的文人墨客思维,因为他们骨子里太爱苏轼。

事实上,李定收集苏轼100多篇问题诗文,不可能全都是栽脏。以苏轼的文字功底,难道他不知道“蜇龙”是一个很忌讳的敏感词吗?难道每次都是巧合与误会?说巧合,苏轼自己都不相信。

苏轼并不是单纯的自由撰稿人,更不是无党派人士。苏轼有正当职业,是体制内的士大夫。既然是士大夫,就应该为国效力,认真落实贯彻中央变法政策,而不是坐在办公室,写诗文来妄议中央政策。从职业操守方面来讲,苏轼是严重的渎职,降级调用是客气,开除党籍都不过混。

王安石变法,苏轼被司马光当枪使,导致经常贬职,为什么会这样?

苏轼刚出道时被捧得太高,对自己能力过于自负。后被官场老江湖所利用,成为攻击新法最得力的笔杆子,因此被王安石数次贬谪,先后在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公道地讲,王安石还是很惜才,即使苏轼对新法冷嘲热讽,整天叽叽歪歪,还是让苏轼出任密州、徐州知州,相当于现在手握实权的市委书记。以苏轼的行政才干,让他当地委书记,简直就是变相提拔。

而此时的苏轼却意识不到,直到“乌台诗案”发生后,经历了牢狱之灾才有所悟。在苏轼落难期间,司马光集团成员集体保持沉默,并没有开展捞人工作,连上书求情的都没有。当时,苏轼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不符合剧情啊。

原因很简单,司马光集团并非铁板一块,都是为了自己与家族利益,而暂时形成联盟。他们内心有鬼,自己做贼心虚,深知抨击新法与朝政是违纪的。而苏轼,这次又踩到高压线,嘲讽当今皇帝是“蜇龙”,这可是忤逆之罪,生怕这事牵连到自己。

在司马光阵营,除了苏澈之外,人人都想和苏轼撇开关系,谁还敢主动去为苏轼求情?这就是官场,你争我斗的过程中,双方总会有人被定义为背锅侠,成为集团的牺牲品。

患难见真情,苏轼在监狱四个多月,终于看透了官场与人性。为了保命,或者说迷途知返,最后苏轼把该招供的都招供了。在苏轼配合下,专案组编辑收集了苏轼数万字的交代材料,查清收藏苏轼讥讽新法诗文的人物名单,包括司马光、范镇、张方平、王诜、苏辙、黄庭坚等29位朝廷官员与社会名流。

王安石变法,苏轼被司马光当枪使,导致经常贬职,为什么会这样?

苏轼的案情基本明朗,最后就是如何定罪的问题。改革派基本达到自己目的,就是想借此案打击司马光,夺回舆论控制权,并没有把苏轼置于死地。王安石曾多次写信面劝说宋神宗,说苏轼是当今名士,不能诛杀。言外之意就是,苏轼是当今最大的公知,在社会有很大影响力,如果他能帮朝廷宣传新法岂不是更好?

宋神宗领会到其中深意,于是同意赦免苏轼死罪,把他贬谪为黄州团练副使(县武装部副部长)。其他涉事官员,如司马光、张方平、范镇等人,被党内警告处分一次,并罚款若干。张方平等大官罚红铜三十斤,司马光和范镇等人,各罚红铜二十斤。

红铜就是纯铜,在北宋年间用于铸造货币,二十斤红铜在当时价值不菲。从处罚涉案官员这件事来看,北宋政府真的很穷,北宋官员真的很富。明朝末年,也是典型的国穷官富,导致国家很多机构都不能正常运转,诱发了高迎祥、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动了国本根基。

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的转折点,让他看透了人性,重新认知了官场。司马光等大佬,没有他想象中的厚道与君子;王安石等人,也没有他臆想中的讨厌与冷漠。苏轼,在烟雨迷蒙的黄州赤壁山上,终于恍然大悟,过去以往,自己只是一根被人利用的红缨枪。

王安石变法,苏轼被司马光当枪使,导致经常贬职,为什么会这样?

7、其史

元丰八年(1085),宋神宗因病去世,宋哲宗赵煦即位。

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

高太后,属于保守派,神宗生前就极力阻止变法,等到自己听政后,立即起用司马光为相,改革派官员遭到大面积清洗,新法全面废除,史称“元祐更化”。

宋神宗之死,是北宋历史的分水岭,标志着富国强兵育才的新法,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很多人都说王安石变法失败了,其实这个结论值得商榷。从政治角度,司马光当权之后,全面废除新法,在形式上是被失败了。但是在实际效果中,王安石变法是成功的,它改善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国库得到充盈,军事得到提振,综合国力得到提升。

只不过,宋神宗崩得太早,利国利民的好政策,没有得到延续。熙宁变法的政治遗产,被高太后、司马光等保守派清零了,甚至是抹黑了。少年睿智的宋哲宗就看得非常清楚,等他亲政之后,重新恢复利国惠民的新法时,一切都为时太晚。

王安石变法,苏轼被司马光当枪使,导致经常贬职,为什么会这样?

宋哲宗

元祐元年(1086),宋神宗死后第二年,王安石在江宁病逝,享年66岁。王安石死后,朝廷并不太平,他的改革团队,遭受到不公平待遇。新法被曲解与抹黑,王安石本人被攻讦与抹黑,没有得到历史公正的评价,直到梁启超撰写《王安石传》,为其鸣冤翻案。

这让我想起《道德经》里面一句话,“不笑不足于为道”。

如果什么人都懂王安石,那他就不是通天彻地的伟人。

伟人陨落,北宋之殇。

而苏轼,在司马光掌权之后,境遇得到很大的改善,被委任翰林学士。

苏轼重返繁华的汴京后,司马光正在全面清洗新法官员,打压章惇、蔡确等能臣干吏。

媒体将司马光、范纯仁和韩维吹捧为“三贤”,而将蔡确、章惇和韩缜抹黑为“三奸”。朝廷党争,似乎愈演愈烈,让苏轼深感不安。为此,苏轼上书朝廷,提出反对意见,却遭受到司马光的训斥。

王安石变法,苏轼被司马光当枪使,导致经常贬职,为什么会这样?

高太后

保守派重掌大权之后,北宋朝政再次失去了平衡,重新回到过去的政治生态。

对外,继续沿用花钱买和平的政策,甚至是割地赔款。对内,维持旧制章法,实则是不求上进,滋生了各种腐败问题。苏轼看不过去,开始写文章发表自己的政见,保守派认为苏轼在抨击朝政,被视为异类分子。

苏轼,曾在黄州这个荒凉的山区,呆了足足五年之久。通过身体力行地调查研究,发现王安石新法有很多可取之处,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糟糕。在京都开封,高官员们的灯红酒绿生活,反而让他感觉到不适,于是请求外调地方,出任杭州知州。两年后,因诏令重返汴京,担任礼部尚书等职,又因政见不合,再度出任地方知州。

元祐八年(1093),高太后去世,宋哲宗亲政。

改元绍圣,召回章惇、曾布等改革派官员,恢复新法。由于高太后与司马光、范纯仁等人,过去压制宋哲宗,导致内心产生积怨。宋哲宗掌权后,下诏追贬司马光,罢免范纯仁、吕大防、苏澈、苏轼等旧党官员。苏轼被贬谪到广东惠州,四年后被贬谪到海南岛儋州。

元符三年(1100)正月,苏轼被召回朝廷任职。在第二年的归途中,意外殒命常州,享年六十五岁。

王安石变法,苏轼被司马光当枪使,导致经常贬职,为什么会这样?

苏轼晚年画像

巨星皆落,到了该总结的时候了。

梁启超曾这样评价王安石。

“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悠悠千年,间生伟人,此国史之光,而国民所当买丝以绣,铸金以祀也。距公之后,垂千年矣,此千年中,国民之视公何如,吾每读宋史,未尝不废书而恸也。以不世出之杰,而蒙天下之诟,易世而未之湔者,在泰西则有克林威尔,而在吾国则荆公。”

王安石,被历史严重抹黑,他潜心研究经世之学,推崇圣贤之道,注重经世致用,以富国强兵为己任,浑身充满正能量,可谓德才兼备,堪称国家之栋梁、历史之伟人。列宁说他是“中国11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此言客观。

王荆公也有短板,他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完人,作为政治家还是缺少手腕,面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往往过于刚烈。柔软有时候,也是一种力量,甚至强过刚猛。

王安石变法,苏轼被司马光当枪使,导致经常贬职,为什么会这样?

王安石

林语堂是这样评价苏轼的。

“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

在我看来,苏东坡被历史过于美化,他天资聪颖,多才多艺,精通诗、文、书、画,甚至对美食、酿酒、中医、佛理都有很深造诣。被人利用的文坛精英,热衷吃喝玩乐的名士,因卷入政治斗争而颠沛流离的朝廷官员,中年觉醒之后活得豁达的艺术家。

王安石值得缅怀与敬仰,苏东坡值得同情与思量。

相关推荐

  • 王安石变法,苏轼被司马光当枪使,导致经常贬职,为什么会这样?

    王安石简介,谨以此文:献给中国11世纪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王安石团队!一个少年得志,不知仕途险恶,被人唆使充当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半辈子都在贬谪中度过,最后因艺术而留名青史。

    文章阅读
  • 《梅花》王安石

    王安石梅花,《梅花》王安石

    文章阅读
  •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传世词11首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一、如梦令•春景秦观门外绿荫千顷,两两黄鹂相应。睡起不胜情,行到碧梧金井②。人静,人静,风弄一枝花影。二、八六子秦观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美文欣赏
  • 王安石为什么会被列为奸臣,他究竟做了什么让当时的人这么恨他

    王安石,王安石是宋代著名改革家,他官至司空,曾掌权一时。他半生变法,针对北宋的制度和社会弊端进行改革,可以说是费尽心血。王安石是一个胸怀天下的读书人,又是一个能干而且愿意干事的官员。按理说,这样一个人不应该被人贬低,更不会成为奸臣。

    文章阅读
  • 王安石《梅花》:林逋为它终身不娶,还曾超越牡丹成为国花

    王安石梅花,林逋曾为梅花钟情一生比如清代著名文学家郑板桥就非常喜欢画竹子,苏轼更是爱得如痴如醉,甚至还说过这样的话——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文章阅读
  • 政治家王安石的诗词全集简介

    王安石的诗有哪些,[]​王安石是北宋年间的人物,他不仅是一名政治家,更是一名文学家。咏史诗:《明妃曲二首》、《孔子》、《孟子》、《商鞅》、《张良》、《范增》、《贾生》、《谢安》、《杜甫画像》这些作品则是属于咏史作品,借古讽今,这是一种思想与。

    文章阅读
  • 王安石最经典的一首诗,惊艳了世人900多年,更是无人能出其右

    王安石的诗,王安石的一生可谓是轰轰烈烈,虽然北宋人才济济,无疑他是其中的佼佼者,尤其是他在政治上更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他主持的“熙宁变法”,更是改变了北宋的历史,也影响了中国后世的历史走向;虽然后世对于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是人们无论怎么评价,王安石在历史上的地位那也是无人能够撼动。

    文章阅读
  • 王安石最经典的一首诗,看似普通,却将兄妹情写得感人肺腑

    王安石的诗,其散文,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人合称“唐宋八大家”。其诗歌,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

    文章阅读
  • 王安石很经典的一首诗,通篇更是气势磅礴,读来令人拍案叫绝

    王安石的诗,王安石的一生可谓是轰轰烈烈,无论是他在文学上,还是由他主持的变法,那都是为后人所津津乐道,不过现在很显然,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完全是被低估了,其实他在文学上也是表现出了过人的才华,特别是他的诗,每一首都是经典,譬如他的《梅花》,更是被后世称赞为咏梅诗神作;整首诗意境唯美,不仅有着对于

    文章阅读
  • “偏食”王安石

    王安石,那次朋友请王安石吃饭,佳肴满桌,但王安石独对那盘鹿肉感兴趣,频频伸箸,几乎是一个人把它消灭干净了。朋友后来到王安石家做客,与王安石夫人聊起,说王公太偏食,只喜欢吃鹿肉。王夫人问:这盘鹿肉摆在哪一边?

    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