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诗词赏析 > 五当山| 革命领袖的“媒烁之言”之毛泽东篇

五当山| 革命领袖的“媒烁之言”之毛泽东篇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8-01 19:05:16
阅读: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五当山】

毛泽东:应该把报纸拿在自己手里

说起毛泽东,大家都知道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杰出的词人和书法家。其实,毛泽东还是位卓越的新闻舆论大师。他有着丰富的新闻宣传的实践和经验,他是我国最早接受现代新闻教育的人之一。

五当山| 革命领袖的“媒烁之言”之毛泽东篇

1

关于新闻宣传思想的基本概念

1.宣传的概念

毛泽东的解释是相当广泛的。

他说:“一个人只要对别人讲话,他就是在做宣传工作。”行动本身也是一种宣传,

他说:“对敌军的宣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释放俘虏和医治伤兵。”毛泽东一向把宣传工作视为全党的任务,而不仅仅是宣传工作者的业务。

什么是宣传家?不但教员是宣传家,新闻记者是宣传家,文艺作者是宣传家,我们的一切工作干部也都是宣传家。”在这里,新闻记者是宣传家的观点,明确了革命战争年代党的新闻工作者的双重任务。

2.宣传的目的

毛泽东所谈的宣传,主要是党的政治性宣传。用马列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和全体人民,这是宣传工作的根本任务。其一,为了提高人民的觉悟。

“中国人民中有这样一部分人还不觉悟,就是说明我们的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做得很不够。人民的觉悟是不容易的,要去掉人民脑子中的错误思想,需要我们做很多切切实实的工作。”其二,为了达到万众一心,以争取革命的胜利。

毛泽东把这一点视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他说:“群众知道了真理,有了共同的目的,就会齐心来做。群众齐心了,一切事情就好办了。”

3.宣传的地位

首先,新闻宣传是第一重大工作,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需要。

1929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中指出:“红军的宣传工作是红军第一个重大工作。若忽视了这个工作,就是放弃了红军的主要任务,实际上就等于帮助统治阶级削弱红军的势力。”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中央很早就计划出版一个党内的刊物,现在算是实现了。为了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刊物是必要的”。在这里,毛泽东从党的建设的需要这样一个高度来肯定一个刊物创刊的重要性,足以表现他对宣传工作的重视。

其次,报纸传播好的经验,可推动我们工作的改造;对人民进行宜传教育,可使他们了解真实情况,增强自信心。

1945年8月毛泽东指出:“我们要在人民群众中间,广泛地进行宣传教育工作,使人民认识到中国的真实情况和动向,对于自己的力量具备信心。”

他还指出:“报纸这个东西是反映和指导政治经济工作的一种武器。”“一张省报,对于全省工作,全体人民,有极大的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的作用。”

宣传的作用和力量,也就在于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与工作方法,最及时、最迅捷、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起到组织、鼓舞、激励、批判和推动的作用。

五当山| 革命领袖的“媒烁之言”之毛泽东篇

2

新闻宣传思想的核心

1新闻宣传工作的党性原则、基本方针和群众路线

对于党性原则,1948年8月毛泽东在《党报必须无条件地宣传中央的路线和政策》中指出:“各地党报必须无条件宣传中央路线,并不得在宣传中将中央和受中央委托执行中央的路线、政策和任务的机关处于平列的地位。相反的,必须向党内外声明,各受中央委托的机关是执行中央的路线、政策和任务的。”

这就将宣传机构,特别是机关报牢牢地置于中央控制之下,正如“党指挥枪”而非“枪指挥党”一样,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维护政权的思想利器,宣传机构必须服从上级指示、接受本级党委领导,将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决不可自行其事、自说自话,也不可不经中央许可,擅自发布本级与中央相悖的言论,既保持“条”的顺畅,又维护“块”的协调,从而将全社会思想整合起来。

对于新闻宣传的基本方针,大力宣传报道正面消息、典型事迹、先进人物,这是我国一向的传统,1939年3月,毛泽东在《收集和宣传八路军新四军民族英雄事迹》一文中指出:

“在抗战中,从我们八路军、新四军的干部与战士中涌现出许多民族英雄。表扬这些英雄及其英勇行为,对外宣传与对内教育均有重大意义,各政治机关应注意收集这些英雄的事迹,除在各部队报纸上发表外,择其最重要者电告此间及广播。”

1949年3月,《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总结》中,毛泽东说:“我们要普遍宣传马克思主义,同时不反对也不应当反对宣传中国的东西。但我们比较缺乏的是马、恩、列、斯的理论,我们的党的理论水平低,虽然也翻译了很多书,可是实际上没有对马、恩、列、斯著作做很好的宣传。所以现在应当在全中国全世界很好地宣传马、恩、列、斯关于唯物主义、关于党和国家的学说,宣传他们的政治经济学。”从这里可以看出,用马列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和全体人民,这是宣传工作的重要任务。

对于群众路线,“我们应该走到群众中间去,向群众学习,把他们的经验综合起来,成为更好的有条理的道理和办法,然后再告诉群众(宣传),并号召群众实行起来,解决群众的问题,使群众得到解放和幸福。”“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等言论,阐明了毛泽东关于新闻宣传的群众路线,宣传工作要坚持群众路线,就必须既面向群众,又依靠群众,充分动员群众的力量,集中群众的智慧,群策群力做好宣传工作。

2真实性与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也是党的宣传工作的准则。“请看事实”这是毛泽东的名言,他一贯主张宣传应该用事实来说话。他也多次指示报刊宣传要“讲真话,不偷、不装、不吹”“老实人,敢讲真话的人,归根到底,于人民事业有利,于自己也不吃亏。爱讲假话的人,一害人民,二害自己,总是吃亏。”

他要求新闻工作者不能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必须把马列主义理论同实际结合起来,实事求是,一切从中国革命斗争的实际出发,说真话、讲真理,坚持新闻宣传的真实性。

他说:“无产阶级最尖锐最有效的武器只有一个,那就是严肃的战斗的科学态度。共产党不是靠吓人吃饭,而是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吃饭,靠实事求是吃饭,靠科学吃饭。”

为此他提出深入实际,将调查研究运用于新闻工作之中,通过对客观实际的周密科学的调查研究引出正确的结论。

3强调正确的舆论导向

马克思曾经指出,报纸是社会舆论的工具,各阶级、政党都非常重视舆论的作用。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作为党的喉舌,必须要有正确的导向。

毛泽东在他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十分重视报刊舆论的作用,认为要使一个运动兴起,首先要造成舆论,启发群众的觉悟。1919年底,他先在北平创办“平民通讯社”,后在上海编辑出版《间天》杂志,都是为了推动驱逐湖南反动军阀张敬尧的斗争的需要。

关于新闻舆论导向问题,毛泽东在1948年4月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讲话中指出,“在报纸上正确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过报纸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是党的工作中的一项不可小看的重大原则意义的问题。”他要求新闻工作者一定要认识“通讯社及报纸是革命政策与革命工作的宣传者组织者这种伟大的作用。”同时他认为要充分发挥报刊的宣传舆论作用,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应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坚持积极正面宣传为主,避免产生消极的社会影响。他要求报刊、广播要向人民宣传光明的前途,宣传英雄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迹。鼓舞人民士气,使人民对党所领导的革命事业树立坚定的信念。振兴民族精神,提高人民觉悟。

五当山| 革命领袖的“媒烁之言”之毛泽东篇

3

宣传的策略和艺术

1.宣传工作要有针对性

毛泽东历来反对在宣传上的千篇一律和公式化,反对不看宣传对象搞“一刀切”,要求宣传工作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特点来进行。

早在延安整风运动时期,他就曾明确指出:“共产党员如果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否则就等于下决心不要人看,不要人听。”他还指出:“做宣传工作的人,对于自己的宜传对象没有调查,没有研究,没有分析,乱讲一顿,是万万不行的。”

2.要把握好时空环境

宣传工作的进行总是限制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的。为了宣传的效果,宣传工作者的头脑中,必须要有时间和地点观念。所谓时间观念,是宣传工作要“及时”、“准时”、“适时”

毛泽东认为,宣传工作要把握好时机,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新闻的快慢问题也是这样,有的消息,我们就不是快登慢登的问题,而是干脆不登。

比如土改新闻就是这样的,我们在报上不宜传,免得传播一些不成熟的、错误的经验。同时,宣传工作要有空间观念,宣传的空间差反映在内容上是它的贴近性。毛泽东对此是十分重视的。1931年3月,毛泽东对如何办好《时事简报》的指示中说,《简报》上的消息,要有全国的、国际的,要紧的是本县的、邻县这两部分新闻,因为它是群众欢迎的。

毛泽东还规定登新闻的次序要由近及远,即先本地的、本国的,再登外地的,外国的。这是因为不同的环境和情境中,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不一样的。

3.改进文风,形式多样

毛泽东指出,宜传工作要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注意鲜明性和生动性,讲究宣传艺术,无论是写文章、作报告、作演说都要力求生动活泼,不能干瘪无味

在文风方面,毛泽东历来提倡“精兵简政”,简明扼要,他欣赏鲁迅的杂文,称它锋利泼辣,似匕首、似投枪,具有鲜明的战斗精神。他反对“用钝刀子割肉”,那样是“半天也割不出血来的。”

他对“夸夸其谈”的主观主义、形式主义的文风深恶痛绝。在他的名篇《反对党八股》中,提出了几条在今天看来仍有代表性的反对意见:如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无的放矢,不看对象;语言无味,像个瘪三;甲乙丙丁,开中药铺等等。

他还十分注意运用各种宣传工具,采取各种各样的宣传方式。他要求“各政治部负责征集并编制表现各种群众情绪的革命歌谣”,“军政治部宣传科的艺术股,应该充实起来,出版石印的或油印的画报”。

1938年5月,他在《论持久战》中又指出:“怎样去动员?靠口说,靠传单布告,靠报纸书册,靠戏剧电影,靠学校,靠民众团体,靠干部人员。”

4.要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自身素质

毛泽东十分重视宣传工作队伍建设,要求宣传工作者既要政治上可靠,又要精通业务,工作出色。他主张“政治家办报”,宣传机构的领导干部,要有高度敏感的政治嗅觉,坚定政治方向,明确政治责任性,始终保持与中央的一致性。

他要求宣传工作者“对国际问题应该有研究,有一定的想法,不要临时抱佛脚,发表感想式的意见。”1958年1月,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他强调:“中央各部,省、专区、县三级,都要比培养‘秀才’。没有知识分子不行,无产阶级一定要有自己的‘秀才’。这些人要较多地懂得马克思主义,又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科学知识、词章修养。”他特别强调:“记者要善于比较。记者的头脑要冷静,要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

毛泽东一生与新闻工作结缘达六十余年,其持续时间之长,是包括马、恩、列、斯在内的中外任何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也难以企及的。同时,毛泽东在新闻实践中,还将楚人的“经世致用观”发挥到了极致,其对新闻媒体的运用已入化境,人入其彀中而不知觉,其独特之处在于常常出人意表,百变莫测,敢为他人所不敢为,是一位高超的新闻宣传大师、舆论大师!

相关推荐

  • 五当山| 革命领袖的“媒烁之言”之毛泽东篇

    关于毛泽东,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五当山】毛泽东:应该把报纸拿在自己手里说起毛泽东,大家都知道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杰出的词人和书法家。其实,毛泽东还是位卓越的新闻舆论大师。他有着丰富的新闻宣传的实践和经验,他是我国最早接受现代新闻教育的人之一。

    诗词赏析
  • 诗词欣赏(1)如梦令·元旦——毛泽东

    元旦诗词,赏析毛泽东复出后,在二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至三十日召开了古田会议,整顿了红军,整肃了不同意见。诗人在军旅中审美,慨当以慷发出命令:“定了,就直趋武夷山吧,在武夷山更美的风景中,开朗的红旗…

    美文欣赏
  • 【博览】毛泽东与公文写作

    关于毛泽东,毛泽东在《工作方法六十条》中指出:“文章和文件都应当具有这样三种性质: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公文起草者必须按照以上“三性”的标准,在公文起草上严格要求,不懈努力。

    诗词赏析
  • 激扬文字——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5周年覃志刚书毛主席诗词书法展在京举行

    关于毛泽东,由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中国文化人物杂志社主办的“激扬文字——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5周年覃志刚书毛主席诗词书法展”在这里隆重举行。

    诗词赏析
  • 酝酿半生、历时3年,这本关于“黄河”的童书如何惊艳?

    关于黄河,文/史钰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本文约2000字,预计4分钟阅读完毕商务君按:在儿童绘本领域,传统文化题材相当多见,但以“黄河”为题材的绘本还并不多,中国少年儿童新闻总社的《一条大河》是一本史诗级的绘本,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艺术性于一身。

    诗词赏析
  • 毛泽东:立起湖湘文化的丰碑

    关于毛泽东,现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副会长等。

    诗词赏析
  • 诗词欣赏(71)七律二首:送瘟神---毛泽东

    送瘟神,七律二首:送瘟神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送瘟神》二首,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可以说,每句诗都是富有形象的,有意境的,不仅像“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和“春风杨柳万千条”这样的诗句意象鲜明,蕴义深厚,耐人寻味,尤其令人拍案叫绝的是,诗人竟用“坐地日行八万

    文章阅读
  • 「原创」「荐读」汪建新:感悟毛泽东修改诗词的艺术境界

    关于毛泽东,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授、副院长感悟毛泽东修改诗词的艺术和境界【主要内容】一、毛泽东在哪些方面修改诗词二、毛泽东如何修改诗词三、从毛泽东修改诗词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讲座全文】各位网友,大家好。

    诗词赏析
  • 「博览」毛泽东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四步法”

    关于毛泽东,“打完仗后,就读他一遍或者看他一两句,没有味道就放起来,有味道就多看几句,七看八看就看出味道来了”。

    诗词赏析
  • 诗词欣赏(76)七律:登庐山---毛泽东

    关于庐山的诗句,七律:登庐山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背景1959年庐山会议前夕,毛泽东登上庐山,立足峰巅,极目远眺,江山胜览,尽收眼底。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