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诗词赏析 > 蒲松龄、郑板桥、归有光……当过私塾先生的古代大咖们

蒲松龄、郑板桥、归有光……当过私塾先生的古代大咖们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6-21 18:24:23
阅读:
蒲松龄、郑板桥、归有光……当过私塾先生的古代大咖们

孔子是中国最早的私塾先生之一

蒲松龄、郑板桥、归有光……当过私塾先生的古代大咖们

东汉讲经画像砖(四川博物院藏)

明象牙几何尺(四川博物院藏)

蒲松龄、郑板桥、归有光……当过私塾先生的古代大咖们

清朝的私塾

蒲松龄、郑板桥、归有光……当过私塾先生的古代大咖们

清朝私塾下课时,学生向老师行礼

蒲松龄、郑板桥、归有光……当过私塾先生的古代大咖们

清康熙青花瓷笔筒(四川博物院藏)

蒲松龄、郑板桥、归有光……当过私塾先生的古代大咖们

清玉镇纸(四川博物院藏)

蒲松龄、郑板桥、归有光……当过私塾先生的古代大咖们

“尊师重道·教师节”特别策划报道①

第33个教师节将至。“尊师重道”成为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你会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想起哪位老师?

古人称呼老师为先生,语气里透着毕恭毕敬。中国的私塾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贯穿整个封建社会。特别是隋唐时期兴起的科举考试制度,让古代读书人的开蒙年龄提前到六七岁,早早地走上考取功名之路。

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除书香门第的孩子有父兄长辈传道授业,或像林黛玉那样的大户人家把贾雨村请到府上做家庭教师外,大多数普通学生要去私塾启蒙。识字、读书、作文,私塾先生的作用不言而喻。

无论是热播电视剧《白鹿原》里饱学儒雅的朱先生,还是《牡丹亭》里迂腐可爱的陈最良,文学作品也为私塾先生勾勒了一些画像,让他们成为推动剧情必不可少的一环。

特别是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先生寿镜吾,方正严厉,和蔼慈祥,他虽然“有戒尺,但不常用”,却对鲁迅提出“怪虫哉”的问题面露愠色,让读者印象深刻。

私塾先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最好的先生是自己通过科举获得一官半职,不想当官或告老还乡后兴办教育,他们能从启蒙教到科举应考,还能用自己的考场经验为学生拔尖速成。当然也有读书人屡战屡败、散尽家财,只得一边教书一边应考。

蒲松龄:想象受鬼魂礼遇

提起蒲松龄,大家都知道这人是个讲鬼故事的高手。如果七夕节那天随便看一篇他的“人鬼情未”,您就不会孤单,觉得厨房客厅卫生间哪里都有“人”陪着您。

蒲松龄除留下一部洋洋洒洒数十万字的《聊斋志异》,还投身私塾教育事业40多年,教到70岁那年教不动了才回家。

那么,这位教育劳模的成果如何呢?

有学者统计,正如他的科举悲剧一样,蒲松龄从19岁开始考童试,一直考到71岁才让主考官动了恻隐之心赏了个贡生。这位参加了近10次乡试也没能考取举人的私塾教师,教出来的弟子也没有一个通过乡试考试,令人唏嘘不已。

翻阅《聊斋志异》,《褚生》《娇娜》等多篇小说都刻画了教书先生。最耐人寻味的一篇是《爱奴》。文中既有作为私塾先生的蒲松龄自身的投射,又有他对人格尊重、价值实现的渴望,还有些对现实的无奈唏嘘。

《爱奴》的主人公是一位教书先生徐生,他被路上偶遇的老者请到家中为外甥授课,受到很高的礼遇,并与丫鬟爱奴私交甚笃。

然而,徐生无法忍受蒋夫人对孩子的偏袒,因教育理念冲突而愤然出走。后来,他幡然醒悟,原来这家雇主一屋子全是鬼。

后来,熟人再次相遇,蒋夫人将爱奴相赠,对他的启蒙之恩表示感谢。爱奴陪在徐生身边,度过了最美好的私塾时光。然而,由于一次酒后过失,徐生导致爱奴亡故,追悔莫及,将其厚葬。

在蒲松龄生活的时代,私塾在科举考试的主推下发展到最成熟阶段,成为底层读书人养家糊口的重要途径。

当时的私塾老师,大多是屡考不中的秀才,至少也是读了一辈子、考了一辈子的老童生。

蒲松龄19岁第一次考试,县里、府里、道里三级考试都是头名。可惜25岁时家道中落,兄弟分家时,他只分到“农场老屋三间,旷无四壁”,不得不靠教书养活自己。

了解这段背景,再阅读《爱奴》,就会心有戚戚焉。

沈阳广播电视大学许学宁老师研究发现,蒲松龄教书生涯最长的一段,是40岁那年到淄川西铺显宦毕府坐馆,一待便是30年,直到70岁才撤帐回家。

毕府馆东毕际有,原为江南通州知州,后被罢官归乡隐居,待蒲松龄有如亲人。蒲松龄在毕家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成为东家“商古略今”的聊伴,赏玩园林的游侣,代写书信的秘书,接礼待客的“礼宾使”。

同时,毕家老小都支持蒲松龄写《聊斋志异》,不仅主动提供素材,没事还搬个小板凳嗑着瓜子听他摆鬼故事。

毕际有的儿子毕盛钜当家后,更是多次为他涨工资,解决他的后顾之忧。这使得蒲松龄内心备感欣慰,在毕家写完6卷《聊斋志异》。

林宾日:抱4岁林则徐上学

或许是受家庭传承的影响,林则徐的祖父林正澄、父亲林宾日都考中了秀才,后来都做了私塾先生。

林则徐一生最重要的老师,就是他的父亲。从幼年启蒙到20岁去参加乡试,林则徐一直在父亲授课的私塾求学,对林家的家风家训耳濡目染。

林宾日在林则徐4岁时参加乡试考举人,后因眼疾落选,在邻居罗氏家中座私塾先生。

林家老小一共12口人,虽然有林父秀才身份领取的公粮和教书的薪水,生活依然非常拮据,甚至连一日三餐都无以为继。

林母亲陈帙是贡生陈圣灵之女,知书达理,瞒着丈夫做女红贴补家用。夜间照明,林家只点一盏油灯。林则徐在《先妣事略》中写道:“敝庐四壁,短几一檠,读书于斯,女红亦于斯。”

贫寒家庭出身,让林则徐从小就懂得人穷志不穷的道理,也牢记父亲“不妄取一钱”的家教。

虽然生活困顿,但父母都没有忽视对孩子的教育。

加上天资聪颖,林则徐4岁就跟着父亲上私塾。由于年龄太小,他坐在凳子上还够不着书桌,林父就“怀之入塾,抱之膝上。”

尽管林父望子成龙,但也十分注意施教方法,从不压抑林则徐的天性,让他享受读书的乐趣。

林则徐小时候淘气,林父从不打骂。下课后,他让林则徐放任玩,然后才抱在膝上,一字一句地教他识字读诗。

林宾日著有《小鸣集》诗8卷,古文、时文各二卷.他不仅是个慈爱温和的好父亲,还是个因材施教的好老师,对幼年林则徐的观察判断十分准确。

林则徐7岁那年,当别的小伙伴还在满地打滚玩泥巴时,他已经熟读四书五经,开始学作八股文。

别人认为太早学作文不好,林父认为“此儿性灵,时有发现处,不引之则其机反窒,此教术之因材而施者耳”。

天资聪颖,外加父亲的悉心培养,林则徐进步很快,早早读完了儒家经典,等到八九岁的时候,就写出了那句著名的诗句“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会作诗,擅八股,这为林则徐的科举之路奠定了基础。

14岁时,林则徐考中秀才。20岁参加乡试中举,27岁以殿试二甲第四名成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

回忆和父亲一起上私塾的时光,林则徐撰文记述:“府君之教,谆谆然,循循然,不激不厉,而使人自乐于向学。”

诲人不倦,循循善诱,摆事实讲道理,以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启蒙孩子的智慧,父亲的教学方法,让林则徐在求学和仕途上都很受益。

郑板桥:为糊口多次执鞭

清朝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因为“诗书画”三绝而名扬天下。

此前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上,他的一幅《竹石》拍出了4600万的天价,令人咋舌。

可活着的时候,郑板桥并没有享受到书画带来的丰硕回报,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在温饱线上挣扎。

为养家糊口,他多次拿起教鞭,当起了私塾先生。

郑板桥出生于一个寒儒家庭,父亲郑立庵是一位私塾先生。他出生时,兴化连年遭灾,一家人生活困苦不堪。

后来,他4岁丧母,孩童时期的艰辛,说起来都是一把泪。

23岁那年,他和徐氏结婚,生的儿子早早夭折,而后又添了两个“小棉袄”。一家几口等米下锅,他无奈走了父亲的老路,26岁去仪征江村设塾授徒。

那时他还没有考取功名,在私塾不被学生家长看重,薪水微薄,入不敷出。

当时的扬州扼南北漕运咽喉,有大批盐商富贾聚集此地,为文人墨客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郑板桥只当了3年先生,就辞职直奔扬州,边读书作画卖画,等待时机。

《襄汾县志》记载,郑板桥曾在山西太平县师庄(今襄汾县赵康)尉家教书,留下书法石碣一块,碣文是:“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落款有“板桥”二字和两方篆刻“郑燮”、“丙辰进士”图章。

如今,这份珍贵的书法石碣藏于襄汾县博物馆,是郑板桥外出授课的写照。

当年,山西巨富尉嘉常年往返扬州经商。因他喜好书画,结识了刚中进士的郑板桥,欲聘为私塾老师。

郑板桥见尉嘉诚实憨厚,遂答应下来,千里迢迢赶去山西。

他认真讲学,闲时吟诗作画,把酒问天,兴之所至,就挥毫泼墨、写字画竹。尉嘉极其喜爱,准备了一些上好的宣纸白绫,请郑板桥多画几幅墨竹,裱好珍藏。

客居山西襄汾县半年,郑板桥为人师表,深受尉家敬重。

尉嘉诚恳向郑板桥请教如何教育子女。郑板桥没讲大道理,只挥毫泼墨,写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

尉嘉找石匠精选石料镌刻成碑,作为教育后代的座右铭。值得一提的是,尉家先后有20多人取得功名,进入仕途。

乾隆6年(1741)春,年近五旬才考中进士的郑板桥,被派往山东范县出任知县,开始了长达12年的官宦生涯。

不过,郑板桥特立独行的性格在官场并不吃香。后因替饥民请赈得罪上司,被迫解甲归田,归隐于湖北宋庄,又操持起私塾先生的老本行,在龙兴寺厢房授徒3年。

贫寒的家境,凄苦的身世,促使郑板桥发愤读书以改变命运。他不屑于做一个像父亲那样默默无闻的教书先生,考取功名才是他孜孜以求的终极目标。

“教馆本来是下流,傍人门户度春秋。”他对私塾先生的职业认同感不高,始终有些寄人篱下的飘零感。

最后一次教书,依然没有善终。

当初聘请他的乡绅后来重僧轻师,加之他思念大纵湖对岸的故土,留下一句“曾见读书朝北阙,哪闻念佛上西天”的调侃诗句,就愤而挂鞭,以卖画为生,不再为五斗米折腰了。

归有光:夫人帮他收集教材

上海市的安亭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前身是震川书院。

清道光8年(1828),为纪念归有光在安亭开塾授课,时任江苏巡抚陶澍奏请道光帝批准,在菩提寺东边空地上建造震川书院,历时3年竣工。

归有光出生于一个文风昌盛的名门望族。

《震川先生集》记载:“归氏世著于吴。自唐天宝迄于同光,百八十年,以文学科名为公卿侍从,有至令仆封王者。”

在当地人看来,“县官印,不如归家信”,由此可见其家族在当地的声望之隆。

然而,到归有光这辈,家道日益中落,母亲早亡,父亲穷困,他承担起了振兴家业的重任,力求在“读书久不效”的家庭中一举中第,封妻荫子。

归有光自幼聪慧,9岁就能成文章,10岁时写出洋洋千余言的《乞醯论》,14岁应童子试,20岁考取第一名。同年,他到南京参加乡试。虽“弱冠尽通六经、三史、大家之文”,却连连落第,5次榜上无名。

嘉靖19年(1540),35岁的归有光受到乡试主考官张治的赏识,称赞他为“贾(谊)、董(仲舒)再世”,将其拔为举人第二名。

以归有光的才学和声望,考取进士原本胜券在握,谁料日夜兼程北上,等来的仍是名落孙山。

我们从中学语文课本里的《项脊轩志》读出了归有光的远大志向和伉俪情深。

嘉靖21年(1542),37岁的归有光离开项脊轩,随续弦夫人王氏一起回到昆山与嘉定交界的安亭江边(现昆山市花桥镇东),住进王氏曾祖父王致谦在成化初年建造的世美堂。

世美堂周边的环境十分优美,避开了世俗的喧嚣。

归有光一边读书应试,一边开私塾教授学生。读书讲学两不误,这一教就是20多年。

一开始只有二三个学子与先生吟诗答对,久而久之,四面八方来的读书人慕名而来,多达百十人。学生们都尊称归有光为震川先生。

讲学授课离不开教辅资料,归有光需要大量的书籍,既方便备课,有可让学生借阅。

可他的藏书要么被朋友借去不还,要么在搬家途中遗失殆尽。这时,夫人王氏表现出大家闺秀的风范,带领村里的妇女老太四处收集图书。没过多久,就收集了好几千卷图书,其中不乏宋元时的旧版书。

所以,归有光在《世美堂后记》中这样回忆说:“以余好书,故家有零落篇牍,辄令里媪访求,遂置书无虑数千卷。”

王氏不仅爱惜书籍,还爱收藏印章。她每收集到好书就要加盖藏书印“世美堂印”,有时也会盖上自己的闲章“魏国文正公二十代女”和“世美堂琅琊王氏珍玩”。

众多印章之中,一枚“一往情深”的朱文印章最为特别,是归有光与王氏相濡以沫的爱情信物。

讲课的时候,归有光用唐宋八大家的散文编制教材,带学生每日诵读。

经历了科场数十年的起起伏伏,他将自己未能完成的心愿,寄予在了学生身上。

他在《山舍示学者》中劝导学生说:“第今所学者虽曰举业,而所读者即圣人之书,所称述者即圣人之道,所推衍论缀者,即圣人之绪言。无非所以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事,而出于吾心之理……愿诸君相与悉心研究,毋事口耳剽窃。以吾心之理而会书之意,以书之旨而证吾心之理,则本愿洞然,意趣融液。与笔为文,辞达意精。去有司之程度亦不远矣。”

他告诫学生,不要为俗学所染,应以圣人之言作为为人处事的准则,也应与圣人进行心灵的对话。只有这样,才能“去有司之程度”越来越近,在科举考试中博取功名。

封面新闻记者 曾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