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诗词赏析 > 屈原的《国殇》,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展现了楚国将士的英雄气概

屈原的《国殇》,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展现了楚国将士的英雄气概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4-03 00:21:44
阅读:

本文乃“金鱼美妆教学课堂”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国殇》是屈原创作的组诗—《九歌》的第十篇。《九歌》共有十一篇,前九篇皆以神话传说为题材,是祭神歌,第十一篇是送神曲。而《国殇》却与其他各篇不同,诗人运用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真实地记叙了秦楚之间的一场鏖战,展现了楚国将士们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

屈原的《国殇》,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展现了楚国将士的英雄气概

战国后期,各国间的斗争实际表现为两种政策的较量。一是南方楚国与北方齐国等联合起来对付西方的秦国,称为“合纵”;一是西方的秦国与东方的齐国联合起来对付南方的楚国,称为“连横”。各国之中,秦、楚两国实力最强,两种政策较量的结果,便是由二者中一国来一统天下,因而当时就有“横成则秦帝,纵合则楚王”的说法。

当时在位的楚怀王,曾被推举为六国联合抗秦的“纵约长”但怀王后来忠奸不分,在宫中迷恋于妃子郑袖,在朝中则宠信上官大夫、靳尚等一班佞臣。这些小人把持朝政,蒙蔽君主,贪赃受贿,谗害忠良,把楚国搞得乌烟瘴气,推向衰败的边缘。在这种形势下,秦国乘虚而入,逐渐开始了对楚国的兼并战争。

屈原的《国殇》,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展现了楚国将士的英雄气概

秦国向楚国的进攻,是从一场戏剧性的骗局开始的。秦惠王在进攻楚国之前,感到齐、楚的合纵联盟,对秦国是个巨大威胁,要想吞并楚国,必须首先拆散这个同盟。他派丞相张仪去完成这项使命。张仪到达楚国之后,先以厚礼暗中收买了怀王身边的一批宠臣,然后游说怀王,劝他断绝与齐国的盟约,改与秦和好。

并以花言巧语许诺给楚国商於一带六百里土地作为报酬。楚国客卿陈掺力谏不可,大夫屈原也认为张仪是反复无常的小人,劝怀王切莫听信。但楚怀王利令智昏,不知有诈,立即下令与齐绝交。他唯恐得不到秦国的欢心,还派武士去齐国辱骂了一顿。于是,楚、齐合纵同盟当即破裂了。

屈原的《国殇》,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展现了楚国将士的英雄气概

张仪回秦后,楚怀王派人来追索赏地,他就假装喝醉酒从车上摔下来,养病在家,三个月拒不见客。以后见面时,又耍起无赖,说道:“哪里有什么六百里土地的事情?秦国的土地,都是众将领率军队苦战所得,我哪有权利随便送人呢!我说的是六里,是我自己的封地,不是秦国的土地。”于是,楚怀王大怒,下令兴师伐秦。

他拜屈口为大将,逢侯丑为副将,率领十万兵马去打秦国。秦惠文王拜魏章为大将,甘茂为副将,发兵十万与其对阵,同时还请齐国助战。两军在丹阳交战。秦是有意挑起战火,有充分的准备;而楚是一怒之下兴师,事先完全处于麻痹状态。结果楚军大败,被斩首八万,屈囗、逢侯丑等大将七十余人被俘,还失去了汉中郡。楚怀王还不甘心,又发动全国兵力再次攻秦,战于蓝田,结果又是楚军大败。这时韩、魏两国也乘机袭楚,迫使楚国不得不狼狈退兵。通过这两次战争,楚国势力大为削弱,秦国也基本上摸清了楚国的底细。

屈原的《国殇》,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展现了楚国将士的英雄气概

这两次战争以后,秦怕楚再与齐联合,又进行了一次欺骗性的外交活动。它先派使臣到楚国,表示愿意退还汉中之地,跟楚讲和。昏庸粗暴的楚怀王,不以国家前途为念,对于楚国的实力也没有充分的估计,一心要泄私愤,便声言只有得到张仪才甘心。熟知楚怀王和楚国贵族昏庸的张仪听说此事,竟毫不畏惧,自告奋勇,第二次赴楚。他到楚国之后,又采取收买、欺骗的办法,贿赂了楚怀王的近臣靳尚,并用花言巧语打通了怀王宠妃郑袖的关节,结果怀王不仅没有杀张仪,反而待以上宾。从此秦、楚又“和好”起来,并约为姻亲。

屈原的《国殇》,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展现了楚国将士的英雄气概

丹阳、蓝田两次战役,楚国死难的将士很多,是这时期楚国经受的最重大的失败,在楚国朝野引起了强烈震动。同时,这也是秦楚争霸的转折点,楚国从此走向衰亡。对此,目光长远的屈原是永生难忘的。尤其是由于楚怀王的昏庸和妥协,使楚国将士枉然牺牲,更使他痛心疾首。他怀着对死难将士的崇敬与怀念,对楚国命运的极大关注,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字字深情、句句泣血地写出了一首楚军将士的颂歌——《国殇》。

屈原的《国殇》,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展现了楚国将士的英雄气概

古代把男子年龄未满二十岁、女子年龄未满十五岁而死的叫殇;凡是死在外地的青壮年也叫殇。这些将士都战死在疆场,都是为国牺牲,国家是他们的祭主,所以称《国殇》。这篇作品收录在楚辞《九歌》中: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毅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藏余行,左珍殖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禁四马,援玉枪兮击鸣鼓。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今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屈原的《国殇》,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展现了楚国将士的英雄气概

全诗共十八句。诗的前十句,描写了激烈战斗的场面。面对强敌的进攻,楚军将士奋勇争先,浴血奋战,车轮陷在土中,战马被敌人砍伤,但楚军将领仍奋不顾身地敲响战鼓,鼓舞士气,号召冲锋陷阵,誓死卫国,表现了楚军将士英勇奋斗、保卫国家、死而不悔的英雄气概。诗的后八句,是对以身殉国的楚军壮士们的热烈赞颂和深切悼念,他们虽战死沙场,身首异处,但精神不灭,英魂永存,死后也将成为鬼中的雄杰。

屈原的《国殇》,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展现了楚国将士的英雄气概

祭奠国殇,一是为了安抚亡灵,二是为了激励生者的士气。所以,诗中写的虽然原是一场失败的战争,但由于诗人把着眼点放在了热烈褒扬楚军将士的爱国精神,所以整首诗写得慷慨悲壮,丝毫没有失败的压抑情绪。与楚辞的其他篇章不同,本篇的语言均为七言,句式整齐,使诗人的赞叹、愤激之情一览无余。

本篇的“兮”字均用于句中,从而把七字的诗句分为两部分,而每部分又各有两个节拍,这样每一诗句均为四节拍,节奏十分短促。用这种语言和节奏,渲染了战争的紧张气氛,表现了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增强了诗篇的艺术感染力。

参考资料

《九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