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诗词赏析 > 贾谊之《过秦论》,为汉王朝谋划长治久安之道,是否只是个幻想?

贾谊之《过秦论》,为汉王朝谋划长治久安之道,是否只是个幻想?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3-28 06:35:28
阅读:

本文乃“素颜1”独家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贾谊是一位杰出的政论家和文学家,也是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他的散文,议论畅达,气势雄伟,有相当的艺术感染力。著有《新书》十卷,是后人为他编辑的。政治论文除《秦论》外,还有《陈政事疏》(即《治安策》)《论积贮疏》等。《过秦论》有上、中、下三篇,是他的代表作。这一次和大家分享的是上篇,论述秦所以能够吞并六国和所以迅速灭亡的原因。作者说的是秦朝的兴衰,实际上是提醒汉朝的统治者应以秦为鉴,施行仁政,避免重蹈秦朝的覆辙。但这样的设想真的能够实现吗?是否只能是幻想?

贾谊之《过秦论》,为汉王朝谋划长治久安之道,是否只是个幻想?

贾谊

“过”,是“过失”、“过错”的意思。“过秦”,就是指责秦的过失,然而贾谊却从秦国的强盛写起,先叙秦孝公时秦国地理形势的险固和孝公有并吞天下的雄心。“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这一连串意思近似的句子,极言了孝公的雄心大志,写得气势磅,力量雄浑,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量。

贾谊之《过秦论》,为汉王朝谋划长治久安之道,是否只是个幻想?

秦孝公剧照

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充实国力,用“连衡”离间各国诸侯坐收渔翁之利,于是扩大了地盘,奠定了强盛的基础。惠文、武、昭三世,继孝公之后,继续不断地扩展疆域“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四面出击,秦国地盘口益扩大。作者用东西南北并举的排偶句,极写秦国武力的强大。接着,调转笔头,着力渲染各国诸侯联合抗秦的力量的雄厚:主子贤明谋士成群,良将出众,兵士众多,土地辽阔。于是乎“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了,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架势,好像破秦指日可待,绝对有把握了。结果是“秦人开关延敌”,轻而易举地击败了九国之师”,杀得气势涵汹的“叩关”者“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贾谊之《过秦论》,为汉王朝谋划长治久安之道,是否只是个幻想?

商鞅变法

作者绘声绘色地极力夸张侯反秦的声势,要言不烦地写秦国延敌困诸侯,从而反衬出秦国实力的强大。强大的秦国没有错过这一扩张势力的大好机会,“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合纵政策烟消云散,六国联盟土崩瓦解,各诸侯国纷纷赂秦求和,元气大伤,出现了秦国独霸天下的大好形势。作者写各诸侯国的衰落和秦国的日益强大,文笔酣畅,滔滔滚滚,犹如江水过峡。至此,一笔带过孝文王、庄襄王当政的情况,在那紧锣密鼓、刀光剑影之后,突然偃旗息鼓,转入平静,正如明人归有光所说的,在这里“如人吐气”。读来确实有此感觉。

贾谊之《过秦论》,为汉王朝谋划长治久安之道,是否只是个幻想?

后来的秦国独霸天下

秦始皇继起,终于“吞二周而亡诸侯”,南征北伐,统一天下,气焰赫赫,不可一世。于是,他踌躇满志,为自身着想,做了一系列于国有害、于民无利的蠢事,妄图加强专制统治,让子子孙孙永远做天下的主子。文章写到这里,写完了秦国奋发图强走向鼎盛的全过程,作者的“过秦”之说则由此开始。秦国经过六世的努力才统一天下,可是它的衰亡却异常急速,速亡的主要原因,是始皇的政策不得人心,因而人民不支持它,反对它。对此,作者却不从正面去写秦王朝的暴虐统治致使民心失尽,而是叙述通过陈涉崛起和壮大的迅速来反衬。写陈涉的起义,也不渲染起义军的声势如何强盛,如何英勇善战,反而极写陈涉的平庸:出身低微,才能平平既无财,又无势。可是义旗一举,居然卷起巨大的风暴,经过几代人苦心经营起来的秦朝统治立即土崩瓦解,子婴被杀,七庙被毁,从而反衬出秦朝的腐朽和亡秦的轻易。

贾谊之《过秦论》,为汉王朝谋划长治久安之道,是否只是个幻想?

秦始皇

秦王朝怎么这样快速地败亡了呢?从秦王朝的速亡该总结出什么样的经验教训呢?这是贾谊撰写本文的目的所在。作者根据秦由兴到衰的史实,运用对比的手法,拿陈涉的力量和当时六国诸侯的力量相对比,再拿秦国本身的勃起时和衰亡时的情况相对比,从而得出明确的结论:秦之所以灭亡,在于其本身的过失,即“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全文经过详述秦朝兴亡的始末,摆出历史事实,然后从分析史实中得出结论,点出文章的主题,写得层次清晰,立论有据很有说服力。

贾谊之《过秦论》,为汉王朝谋划长治久安之道,是否只是个幻想?

陈涉雕像

个人认为,贾谊写这篇文章的最终目的,是借古鉴今,为汉文帝出谋划策,图谋巩固汉王朝的封建统治。也就是说,他站在封建统治者的立场上,企图为汉王朝谋划“长治久安”之道。这显然只能是一个幻想。但是,在这篇文章里,他也表达了对统治者施暴政于民的否定和反对,对农民起义的力量和意义有一定的认识,这是值得赞许的。

参考资料

《过秦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