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诗词赏析 > 千古一人郭子仪

千古一人郭子仪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3-27 07:51:56
阅读:

霍光与郭子仪,一文一武,堪称汉、唐两朝中兴之臣,不过如果两人对决,只怕郭子仪更胜一筹。中国自古就有一个对人很精辟的衡量标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霍光输在于——齐家。

“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受命于危难之际,辅佐幼主,全力推行轮台诏书,坚持与民休息。昭宣中兴,功不可没。对霍光的功绩,汉宣帝有一个总的评价:故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宿卫孝武皇帝三十有余年,辅孝昭皇帝十有余年,遭大难,躬秉谊,率三公、九卿、大夫定万世册,以安社稷,天下蒸庶咸以康宁。功德茂盛,朕甚嘉之。复其后世,畴其爵邑,世世无有所与,功如萧相国。后来,宣帝又思股肱之美,图画十一功臣于麒麟阁,霍光居于首位(《汉书·苏武传》)。一代史家班固也认为霍光“拥昭立宣,光为师保,虽周公、阿衡,何以加此!”

霍光死后,其家人与奴仆为所欲为,无所顾忌。他们僭越礼制,私自扩大霍光的陵制与自己的府第;目无皇帝,霍云“多从宾客,张围猎黄山苑中,使苍头奴上朝谒,莫敢谴者”。霍氏的骄纵无节,严重地危害到了皇权,宣帝自然不能容忍。但在霍光生前,宣帝念其忠于汉室,有拥立之功,又握有实权;而自己初起民间,势单力薄,羽翼未丰,因此不敢贸然对霍氏下手,而是采取了以退为进的策略。在宣帝的精心策划之下,霍光死后仅两年,霍氏就罹族诛之祸。显赫一时的霍氏昙花一现,在西汉历史上消失了。

再看郭子仪。郭子仪(697年—781年),唐朝名将,政治家、军事家。早年以武举中第,入仕从军,累迁九原太守,未受重用。安史之乱爆发后,拜朔方节度使,率兵勤王,收复河北和河东地区,拜兵部尚书、同平章事。至德二年(757年),辅佐广平王李俶收复两京,迁司徒,封代国公。乾元元年(758年),拜中书令。乾元二年(759年)五月,承担相州兵败之责,罢职赋闲。宝应元年(762年)初年,河东兵变后,封为汾阳王,起兵平定叛乱,事后解除兵权。广德元年(763年)冬天,吐蕃攻破长安后,奉命调兵遣将,驱逐吐蕃敌军。 广德二年(764年),仆固怀恩引领吐蕃和回纥入侵时,单骑说服回纥,合兵大破吐蕃。 大历十四年(779年),唐德宗即位后,拜太尉、中书令,充皇陵使,赐号“尚父”,增加食邑,剥夺实权。建中二年(781年),去世,享年八十五岁,追赠太师,谥号忠武,配飨代宗庙廷,陪葬建陵。

千古一人郭子仪

郭子仪

郭子仪一生历经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由玄宗开始,儿子唐肃宗,孙子唐代宗,曾孙唐德宗都是由郭子仪保驾。天宝十四年,当“安史之乱”爆发时,唐玄宗下旨郭子仪率朔方军平叛,郭子仪二话没说,起兵讨伐安禄山;至德元载,正当郭子仪在河北取得节节胜利,欲直捣范阳时,唐肃宗在朔方的一纸召唤,郭子仪当即率5万兵马赶赴朔方。相州之战后,唐肃宗将失败的罪责让郭子仪一人承担,罢免了他一切军权,赋闲京中。唐代宗即位后,听信谗言,再罢郭子仪兵权,让他督建皇陵。面对这些飞来横祸,郭子仪泰然处之,毫无怨言,仍对皇帝忠心不二。面对皇上的赏赐时,郭子仪深谙为臣之道,只接受财物,力辞官位。它曾不止一次地上奏辞掉官职,特别是对“太尉”和“尚书令”的封赏,郭子仪坚决不受。而代宗赏给他的美女、珍宝,他却欣然笑纳。他还在生活上极尽奢华,“侈穷人欲”,目的就是要让皇上放心。

千古一人郭子仪

郭子仪对同僚谦让有加,尤其不得罪小人。大宦官鱼朝恩对郭子仪羡慕嫉妒恨,经常在代宗面前诋毁他,甚至在背后找人掘了郭子仪的祖坟。郭子仪也心知肚明,但他却对代宗说:“臣久主兵,不能禁暴,军人残人之墓,固亦多矣。此臣不忠不孝,上获天谴,非人患也。”鱼朝恩还别有用心地宴请郭子仪,部下都劝他不去,但郭子仪却独自赴宴,不带一个侍卫。郭子仪的宽容,让鱼朝恩佩服得五体投地,流着泪说:“非公长者,能无疑乎。”

《醉打金枝》这出戏就是暗流涌动的君臣博弈。升平公主嫁到郭家后,不改往日金枝玉叶的做派,动不动对丈夫和公婆发脾气。一般说来,中国传统社会里媳妇见了公婆是要行大礼的,但公主是皇帝女儿,是君,公婆虽是长辈,也是臣,所以那时郭子仪夫妇反过来要向公主下跪。郭暧对此十分不满,公婆尚且向公主行礼,自己岂非矮了两辈下去?平日在颐指气使的公主面前他倒也不敢有所造次。这天,汾阳王郭子仪70大寿,家人皆来祝贺,独升平公主不来。郭暧心里不爽,在家宴上多喝了几杯。当即要求升平公主应该遵守妇道,给郭子仪夫妇行下跪礼,结果被升平公主严词拒绝并遭到当面训斥。此时,这酒是壮胆药,这酒是忘情水,喝高了的郭暧借着酒劲,也不顾昔日情分,把公主拖回卧室饱以一顿老拳,打得公主满脸开桃花。并说:“你依仗你父亲是天子吗?我父亲只是不愿做皇帝而已!”这可不得了,公主立即回到皇宫大院,向代宗皇帝去哭诉。唐代宗说:“郭子仪如要当皇帝,天下岂是我家所有。”劝慰公主,令其回家。郭子仪闻知此事立即绑缚郭暖向代宗请罪。代宗说:“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儿女闺房之言,何必当真。”郭子仪回来后,将郭暖杖打数十 。

从郭子仪出山到终老,大唐的命运紧紧地和他绑在了一起。有郭子仪的“起”,就有大唐的希望;有郭子仪的“落”,就有大唐的踉跄。比起安禄山的内藏阴谋的韬光养晦,郭子仪的不露锋芒才是真正的自我保护,否则也难有人生起落后的善始善终。汾阳郡王府从来都是大门洞开,贩夫走卒之辈都能进进出出。郭子仪的儿子多次劝告父亲,后来,郭子仪语重心长地说:“我家的马吃公家草料的有500匹,我家的奴仆吃官粮的有1000多人,如果我筑起高墙,不与外面来往,只要有人与郭家有仇,略微煽风点火,郭氏一族就可能招来灭族之祸。现在我打开府门,任人进出,即使有人想诬陷我,也找不到借口啊。”儿子们恍然大悟,都十分佩服父亲的高瞻远瞩。

千古一人郭子仪

郭子仪的一生可以用几个数字勾勒出来:戎马一生,为国平乱,二复西京,八子七婿,尽仕朝堂,八五高龄而终,墓加十尺,生前死后,哀荣始终。作为历史上“富”、“贵”、“寿”、“考”四字俱全的极少数名臣之一,史书对郭子仪的评议是:“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之。”身后名,郭子仪得到的谥号是“忠武”,这也是有武功的人所能得到的最高谥号,代表出将入相的实力。汾阳郭氏一脉也十分昌盛。

相关推荐

  • 千古一人郭子仪

    郭子仪,霍光与郭子仪,一文一武,堪称汉、唐两朝中兴之臣,不过如果两人对决,只怕郭子仪更胜一筹。中国自古就有一个对人很精辟的衡量标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霍光输在于——齐家。 “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

    诗词赏析
  • 郭子仪(唐代政治家、军事家)

    郭子仪,郭子仪(唐代政治家、军事家)

    诗词赏析
  • 千古名将郭子仪

    郭子仪,郭子仪是唐朝第一名将,名满天下,他之所以能被后人戴上"千古名将"的桂冠,不仅是因为盖世武功的武状元头衔,也不只是因为有彪炳史册的战功而一战杀敌多少万,而是因为他有天下人不具备的博大的胸襟,靠着他的一人之面子而延续大唐150年的历史。

    诗词赏析
  • 郭子仪深谙为人处世之道,历经七朝不倒,成为历史上的官场不倒翁

    郭子仪,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累迁至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安史之乱爆发后,任朔方节度使,率军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

    诗词赏析
  • 霍光死后霍家遭到灭族有这四大原因

    汉书霍光传,#月薪万元一新作者扶植计划开启##正史也疯狂##泛文化写作#前言霍光从公元前68年3月去世,到公元前66年7月霍家灭族,短短不到2年半,盘踞朝廷近20年的霍氏集团势力,被汉宣帝铲除。剖析根源有这4大原因。1,霍光专权,2,与帝结怨,3,霍家骄横,4,霍家谋反。

    诗词赏析
  • 西汉霍光小传

    汉书霍光传,霍光,霍去病的弟弟,深得汉武帝的信任,官至大司马大将军集行政权和军权于一身。汉武帝自知不久于人世之际,令其辅佐刘弗陵,即汉昭帝。

    诗词赏析
  • 血腥清洗掉霍光家族,汉宣帝为何依然尊崇霍光?

    汉书霍光传,“芒刺在背”这个成语,说的就是汉宣帝与霍光的关系,原话见《汉书·霍光传》: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

    诗词赏析
  • 《汉书》里的10句历史名言,经典通透,引人深思!

    汉书霍光传,《汉书》里的10句历史名言,经典通透,引人深思。1、兵出无名,事故不成。出兵没有正当的理由,所以事情不成功。

    诗词赏析
  • 霍光的权力到底有多大?连皇帝被废都不敢吭声

    汉书霍光传,我们知道,霍光和太后废掉刘贺以后,拥立了汉武帝时期戾太子刘据的孙子刘询,后来的汉宣帝。汉宣帝即位时,在祭拜高庙的途中,与霍光一起乘车,感觉如芒在背,十分不舒服。

    诗词赏析
  • 霍光一代名臣,为什么有人说他不学无术?

    汉书霍光传,虽然世人对霍光褒贬不一,但霍光确实是一位名臣。既然是一代名臣,那为什么又有人说他不学无术?这人又是谁呢?确实有人说他不学无术,不光说他不学无术,还把这话写进了正史。这人也是一位名人,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班固。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