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诗词赏析 > 探访中国历史上八大著名古战场

探访中国历史上八大著名古战场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3-15 09:05:20
阅读:

来源中国军网

1、长平之战(山西高平市)

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爆发,双方倾全国之力决战,秦胜,坑赵降卒40万,此战为秦吞并六国,建立高度集权的中央政权奠定基础,中华大一统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这场我国古代战争史上规模最大、最惨烈、影响最深远的战役,给后世留下非常丰富的历史遗迹。

探访中国历史上八大著名古战场

《大秦帝国》剧照

长平之战遗址,现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范围广阔,西起骷髅山、马鞍壑,东到鸿家沟、邢村,宽约10公里;北起丹朱岭,南到米山镇,长约三十公里,东西两山之间,丹河两岸的河谷地带均属于重点保护区。古长平在今高平市城北10公里的长平村。高平春秋时称泫氏,战国时改为长平。这里是中华民族原始文明的发祥地,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中华第一大帝——炎帝就活动在泽潞盆地,逝世后就埋葬在羊头山东南的庄里村,是为炎帝神农氏的先茔。

高平三面环山,丹河从北向南纵贯全境,这里崇山峻岭,地形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长平之战遍及大半个高平,涉及到的山岭、河谷、关隘、道路、村镇五十多处。距今虽然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但是,许多优美的故事和传说,至今仍然广为流传,许多地名、村名的由来都与此次战争有关,如康营、谷口、围城、箭头、弃甲院、三甲、赵庄、徘徊等。百里长城(又称秦垒)、营防岭、空仓岭、白起台、骷髅山、将军岭、廉颇屯等许多遗址遗迹尚存。

秦军为断绝赵军的粮道和援军而修筑的长城,西起丹朱岭,经关和岭、羊头山,到陵川的马鞍山,蜿蜒曲折百余里,至今遗址尚可见到。围城村相传为赵军被秦军围困处,赵括就死于此地。赵庄村,相传长平大战后,此地成为一片废墟,赵括死后,当地老百姓将赵括尸体偷回,葬于村北的二仙岭上,为使子孙后代不忘赵国,遂将此地改名为赵庄。成语“纸上谈兵”就是指赵括用兵的教条主义。

谷口村,相传是白起坑杀赵军的地方,因此,谷口村又名杀谷、哭头、省冤谷,位于高平市城西5公里处,村子里有白起台、骷髅山、骷髅王庙等古迹。骷髅王庙始建于唐代,唐玄宗作潞王时,巡幸至此,见白骨遍野,头颅成山,触目惊心,遂在头颅山旁修建骷髅王庙,“择其骷骨中巨者,立像封骷髅大王”。现骷髅王庙为清代遗构,庙内塑赵括夫妇像。明代诗人于达真写道:“此地由来是战场,平沙漠漠野苍苍。恒多风雨幽魂泣,如在英灵古庙荒。赵将空余千载很,秦兵何意再传亡?居然祠宇劳瞻拜,不信骷髅亦有王。”每到高平旅游观光的人们,都要到骷髅王庙参观游览,领略长平古战场的雄浑场面。

长平之战遗址内,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常有戈、矛、箭头等文物出土。近年来,高平市对长平之战的考古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有许多重要的发现。1995年5月,在永录村发现一处尸骨坑,此坑就在将军岭下,出土了大量的尸骨以及刀币、布币、半两、箭头、带钩等文物,为研究长平之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垓下之战(安徽固县)

公元前202年,楚汉两军决战于此,刘邦大败项羽,迫使项羽演出“霸王别姬”和自刎乌江的历史悲剧。这场战役后,刘邦统一了中国,建立了汉朝。汉随秦制,大一统文化得到空前巩固。

探访中国历史上八大著名古战场

《鸿门宴》剧照

垓下之战遗址在今灵壁县城东南,韦集镇单圩老庄胡村附近。如今,这片土地已经很难找到当年战争的痕迹,不过依然留下了许多传说和纪念建筑。虞姬墓就坐落在今灵璧县城东15华里,宿(县)泗(县)公路南侧。虞姬为项羽的宠妾,当年楚汉相争,项羽四面楚歌时,虞姬自刎而葬于此。公元前202年楚汉决战垓下(今灵璧城南沱河北岸城后大队),项羽兵少粮尽,四面楚歌,陷入重围,遂夜饮帐中,面对宠妾虞姬、骏马乌骓,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王歌罢而泣,虞姬知军情突变,哀叹大势已去,歌而和之。《史记正义》引《楚汉春秋》云,虞姬歌词为: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虞姬歌罢,拔剑自刎;项羽突围,仓皇出走,途中筑冢葬此。霸王城(古称灵壁):位于灵璧县城西北,今尹集镇濉河北。公元前204年,楚汉两军大战濉水之滨,项羽大败刘邦于此。

3、赤壁之战(湖北咸宁赤壁市)

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长江赤壁一带,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大破八十万曹军,这场战役结束后,三国鼎立,大一统经历考验。

探访中国历史上八大著名古战场

赤壁古战场,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湖北省赤壁市境内,距武汉市164公里,距湖南岳阳90公里,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赤璧位于赤璧市境内。

赤壁大战的张天烈火早已熄减,但那赤色的悬崖绝垄,不尽的滔滔大江,大战时的处处阵迹,赞美赤壁的碑刻和诗篇,却一直吸引着无数的金甲武将、文人墨客。赤壁山险峻而又雄伟,临江是拔空昂立的崖头,犹如战马扬蹄,踏破万顷烟波,奋然北驰。石壁西侧镌刻着的「赤壁」二字,相传为东吴大将周瑜所书,因是巨手神笔,力盖千钧,字迹竟透过石崖到了山后,映出了反体的“赤壁”二字。虽经千年风雨的侵蚀,惊涛骇浪的拍击,字迹至今清晰完整。石壁上还有石刻诗词,为历代文人雅士凭吊古人所题诗赋。唐代诗人李白在游览赤壁时写出下了“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的著名诗句。

赤壁山崖头建有“翼江亭”。相传赤壁之战时,这里是周瑜破曹观战之哨所。与赤壁山紧紧相连的西屏山,山下有双狮滚球和层层石阶直登“拜风台”。这里是当年诸葛亮火烧战船而拜祭东风的地方。拜风台上有设计精巧、光彩夺目的“拜风阁”,有金碧辉煌、雕龙画凤的“武侯宫”。武侯宫大殿上,供有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全身塑像,袍带飘逸,栩栩如生。当年赤壁鏖战的大批出土文物就陈列在此。距南屏山不远,有座金丝山,据说是赤壁之战时庞统夜读兵书,巧献连环计,火攻破曹的地方,因此建有“凤雏庵”。

4、淝水之战(安徽寿县)

公元383年,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入侵吞并南方东晋,发起一系列战役,在淝水河畔,东晋以八万将士击溃百万之众,取得胜利。这场战役有效的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侵扰,使得流落到南方的汉族中原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使中华文化重新复兴崛起。

探访中国历史上八大著名古战场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遗址在安徽省六安市寿县境内,位于淮河南岸的八公山,绵延30余公里,峰峦数百,距寿县城北2.5公里,南临淝水,北濒淮河,峰峦错峙,向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是淝水之战的主战场。在这里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典故流传于世。西汉淮南王刘安刘安笃好神仙黄白之术,宾客甚众,其中苏飞、李尚、左吴、因由、雷被、伍被、毛周、晋昌八人才高,称之“八公”。八公聚此炼丹,丹药方成,刘安因被告谋反畏罪自杀,除雷被一人外均被诛戮。后传武帝派宗正前往捕解,刘安吞服丹药与八公携手升天,余药鸡犬啄食亦随之升天,从此山因八公得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神话亦广传今古。八公山景色秀美,著名景点有珍珠泉、玛瑙泉、瑞泉、碧沙泉、岚秀泉、浣泉、云宾泉、无女泉等二十四泉。据传珍珠泉为我国古代十大泉之一,位于马山山口,数十股泉水从池底上涌,状如贯珠,阳光下晶莹绚丽。八公山麓有古墓葬多处,另有淮南王庙、碧霞元君庙等古建筑。

5、雁门关遗址(山西忻州市)

公元980年,“雁门关之战”,杨业以三千步兵为主力,大破契丹十万铁甲精骑,斩首近万人,并亲手斩杀了辽军主帅萧咄李和生俘副帅李重海,雁门关大捷是宋辽战争中宋朝为数不多的胜仗之一,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同之前之后发生在这里的大大小小的战争一样,它是北方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交流交往的一种形态,推动了中华民族融合发展。

探访中国历史上八大著名古战场

雁门关遗址位于山西省代县。雁门关在城西北大约40华里的地方,又名“西陉关”。从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起,历代都把此地看作战略要地。赵置雁门郡,此后多以雁门为郡、道、县建制戍守。雁门关之称,始自唐初。因北方突厥崛起,屡有内犯,唐驻军于雁门山,于制高点铁裹门设关城,戍卒防守。《唐书·地理志》描述这里“东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谓立西径关,亦曰雁门关。”后经五代十国、宋、辽、金、元约四百余载。元朝设千户所,关城被毁。明代吉安侯陆享于洪武七年(1374)自监民工筑新关于旧关东北十里处的要道。南距代城县四十余里,北邻广武古城二十一里,地势更为险要。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顾炎武曾亲临此地。他写道“雁门重关,山峦在演,霞飞云举,两山对峙,其形如门,而飞雁出于其间。”该关城,周长二里,墙高二丈,石座砖身,雉堞为齿,洞口三重,曰东门、西门、小北门。东门上筑楼台,曰雁楼,门额嵌石匾一方,横书“天险”(即“天险”)。西门上筑有杨六郎庙,门额嵌石匾一方,横书“地利”(即“地利”)。小北门未设顶楼,但砖石结构,格外雄固。门额石匾横刻:“雁门关”三字。洞门两侧镶嵌砖镌楷书检联:“三关冲要无双地,丸塞尊崇第一关。”东门外北侧建有“靖边寺”祀战国时代的军事家赵将李牧。西门外右侧建有关帝庙。关城正北置有驻军营房,东南设有练兵教场。整个关城建筑,虎踞龙盘,雄伟壮观。明清以后,关城虽屡有重建。但随着我多民族统一国家疆域的逐步形成,内长城作为“内边”的作用已经失去,所属的雁门雄关也随之荒废。现在的关城仅在东门、西门、小北门三个门洞和靖边寺前的一对石狮,一副石旗杆,明镌李牧碑石一块,以及寺后的数株青松。

“牧用赵卒,大破林胡。”这是唐代散文作家李华所说的战国良将李牧的故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遣大将蒙恬率兵三十万,从雁门出塞,“北击胡,悉收河南之地”(即河套地区),把匈奴赶到阴山以北,并且修筑了万里长城。当地人传说,蒙恬死后葬于代县境内。现在上门王村有一座蒙恬墓遗址,其断碑尚存,还可看清:“秦蒙恬将军墓”,及“清嘉庆”等字样。据史学家考证,蒙恬墓在陕西境内,此地乃传说而已。汉代的雁门,更是风云多变。汉高祖刘邦时期,匈奴曾南逾勾注,直驱晋阳(太原)。为此,公元前201年,刘邦亲率三十多万大军,抵达平城(山西大同),抗击匈奴。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李广等都曾驰骋在雁门古塞内外,多次大败匈奴,立下汗马功劳。“猿臂将军”李广在做代郡、雁门、云中太守时,先后与匈奴交战数十次,被匈奴称为“飞将军”。汉元帝时,有胆有识的王昭君就是从雁门关前簇后拥,浩浩荡荡,出塞和亲的。从此以后,这一带出现了“遥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安定局面。唐末五代,契丹(辽国)崛起于北方,雁门关也成为了中原王朝和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相对峙的前沿阵地。北宋初期,著名爱国将领杨业(又称杨继业)及其他杨家将士都曾在这里大显身手,为国立功。后人为纪念他的战功和忠贞精神,在雁门关北口立了“杨将军祠”。杨令公和佘太君的彩塑至今还凛然地静坐在雁门附近的杨家祠内。雁门关西北,约10公里处有广武城,分新、旧广武城两堡。旧广武城,是一处长方形古代城堡,10多米高的长城,为条石基砖包砌。城堡除垛上女儿墙损坏外,其余保存较好。城头上有石碑,是公元1725年所立。

6、襄阳之战(湖北襄樊市)

从公元1267年南宋咸淳三年,蒙将阿术进攻襄阳的安阳滩之战开始,中经宋吕文焕反包围战,张贵张顺援襄之战,龙尾洲之战和樊城之战,到1273咸淳九年吕文焕力竭降元,南宋襄阳失陷,历时近6年襄阳之战结束。襄阳之战是元朝统治者消灭南宋政权的一次重要战役,是中国历史上宋元封建王朝更迭的关键一战,它开启了少数民族的政权,接受汉文化,统治国家的新纪元,有力推进了中国多元一体文化的发展进程,促进了各民族文化全面交流融合。

探访中国历史上八大著名古战场

襄阳之战遗址位于南阳盆地南端,汉江中游平原腹地。襄阳因地处襄水之阳而得名,汉水穿城而过,分出南北两岸的襄阳、樊城隔江相望。1949年襄阳、樊城两城合并后称襄樊市;1983年襄阳地区并入地级襄樊市;2010年12月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现辖3个区(襄州、襄城、樊城)、3个县级市(枣阳、宜城、老河口)、3个县(南漳、保康、谷城)和3个开发区(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襄阳鱼梁洲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97万平方公里。襄阳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已有2800多年建制历史,历代为经济军事要地。素有“华夏第一城池”“铁打的襄阳”“兵家必争之地”之称。襄阳名胜古迹众多,这里有隆中风景名胜区、襄阳城等三国特色著名景点。襄阳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心城市。2013年襄阳入围首批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襄阳入围“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

第七名:乌兰布统之战遗址(内蒙古赤峰)

公元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清帝国与准噶尔汗国在萨里克河边的乌兰布通峰大战,两军各使解数,双方死伤枕籍,最终以准噶尔军的溃败,噶尔丹逃窜告终。经过此役,蒙古全境平静,为康乾之治打下坚实基础,出现了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最辽阔、国力最强盛的历史时期,中华文化到达中国封建社会最高峰。

探访中国历史上八大著名古战场

乌兰布统古战场遗址,位于克旗境内西南浑善达克沙地南缘。距北京、承德、赤峰的距离分别为450、260、300公里,包括乌兰布统草原,乌兰布统古战场,桦木沟林区三个景区,是一个集山、水、花、草、林,古迹于一体的旅游区。草原一望无际,林场松涛滚滚,小河淙淙流淌,清康熙帝大战噶尔丹的点将台、十二座连营等古迹依稀可见,41座蒙古包群呈八字形排例,造型别致,笑迎八方游客。冬季银装素裹,积雪平均300毫米,积雪期长达五个月,是滑雪爱好者的乐园。

乌兰布统古战场,在沙漠与草原接壤处,一峰突起,旷世极天。康熙以20万大军遏噶尔丹大战于此。乌兰布统峰东北,沙明如雪,白桦、红柳似翠如丹。峰西南,鸟兰公河绕山而过。峰前将军泡子(清大将军佟国纲战死于此)广约千亩。东至塞罕坝为著名坝上草原,十二座连营、点将台亦在其间。这里还是《射雕英雄传》《康熙帝国》《三国演义》《江湖奇侠传》等多部电视连续剧的外景拍摄地。

8、虎门遗址(广东东莞市)

19世纪30年代英国、葡萄牙等武装走私鸦片进入我国南方边陲,大量鸦片运入,危害我国人民健康,无数金银流出国外,害得国弱民穷,清道光帝接受林则徐禁烟奏折,特派林则徐赴广州查办。林则徐虎门销烟,成为中英鸦片战争的导火索,在列强入侵、国门洞开、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关键时刻,禁烟运动唤醒了中国人民,中华民族走上了艰难的复兴之路。

探访中国历史上八大著名古战场

虎门销烟池在东莞县太平镇口,南临珠江,北靠牛背山,西为镇口关隘。林则徐到广东后,迫使外国鸦片商在虎门交出了鸦片2万多箱,共重1175吨。为了销毁这些害人的毒品,林则徐特意筑了两个大池子,长宽各45米。池底平铺石板,四周栏桩钉板,池旁开一涵洞,池后通一水沟。销毁鸦片烟时,先将池内蓄水,撒盐成浓盐卤水,将鸦片分批投入池内,用浓卤水溶化。然后再投入生石灰搅拌,马上引起反应。爆炸开了,使其分解销蚀。最后把这些混合废品残渣用江水冲走,涓滴不留。三个星期后,终于销毁殆尽。

当时(1839年6月3日到25日)销烟池中的池板、木桩等遗物现陈列在池旁的鸦片战争博物馆里。销烟池旁立有鸦片战争虎门人民抗英念碑一座。博物馆运用了141件实物、130幅历史照片、19个图表以及12幅大型油画和3个大型场景,生动形象地再现了150多年前震惊中外的战争场景。

与虎门销烟池相距10公里的虎门沙角炮台,那里正好是珠江出海穿鼻洋的咽喉处。它北通黄埔,形势险要,称为虎门要塞。清康熙年间就有炮台,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关天培等即在虎门两岸及海口、岛峡处修筑布防炮台11座,置有大炮300多门。中英鸦片战争期间,虎门炮台屡屡击退来犯的英国侵略军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虎门要塞现仍保留沙角炮台和威远炮台,可供参观和凭吊。

探访中国历史上八大著名古战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