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诗词赏析 > 黄公望的雪

黄公望的雪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19-12-01 00:08:52
阅读:
黄公望的雪

图一

图二

1349年正月,时年81岁的黄公望为友人班惟志画了一幅《雪山图》。巧的是,刚落笔,雪就开下,画一完成,雪便停止。这桩“奇事”被黄公望写在题记中:“至正九年春正月,为彦功作雪山次,春雪大作,凡两三次,直至毕工方止,亦奇事也。大痴道人,时年八十有一,书此以记岁月云。”画雪和下雪之间似乎产生了某种神秘的联系,或者说,一件虚拟的雪的图像,和真正的雪之间,因为画家的手而有了关联。

明清以来,这幅画被冠以新的名字《九峰雪霁图》(见图一),可能是因为黄公望长期在松江地区活动。所谓“九峰三泖”,正是松江名胜。但画中远景的尖峭山峰与巨石堆叠而成的柱状主山,都在营造仙境一般的疏离感,应视为画家的视觉想象。

正月画雪,意欲何为?

文震亨在《长物志》“悬画月令”中说,一年的不同时段,都需要在家里挂上不同的“应景”绘画,“十一月宜雪景”。十一月只是对于寒冬的粗略概括。人们期待在最冷的时候下雪,届时屋里屋外白雪交映,会是多么有趣的呼应。如果雪迟迟不来,挂上雪图,便等于是在召唤瑞雪降临。班惟志请黄公望画的雪山,尽管比文震亨早了近三百年,或许也有类似的意图。这幅画高117厘米,宽55.5厘米,是一幅单条的尺寸,正适合挂在书斋中。至正八年的冬雪迟迟未下,没想到黄公望一画雪图,春雪便普降人间。

中国美术史中和雪有关的最有名的作品,其实并非雪景绘画,而是一件仅有28个字的书法。这充分说明了对雪的观看,不如对雪的想象来得重要。公元4世纪某个冬天的一天,绍兴,阵雪飘扬,时雪时晴,王羲之想起因为有事情不能和一位姓张的友人聚会了,于是写了一封短信,聊表歉意,并致雪天的问候:“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在王羲之的传世作品中,大概除了较为长篇的《兰亭序》,这封信是最能激起人们视觉想象的。赵孟頫深爱这件书法,他专门摹写了“快雪时晴”4个大字,送给黄公望。现存的赵孟頫这4个大字,配上了一幅黄公望的雪景山水(见图二),不过如鉴定家徐邦达所说,这幅雪景是后配入的,与“快雪时晴”的主题可能没有关系。画面是被积雪群山环绕的一处建筑群。没有人,最高处的高台建筑里,有一个供桌,摆着一个香炉,还有一个大型的莲花座,或许暗示着这是一所道观。十分特别的是,远处的雪山顶,升起了一轮红日。尽管看起来是表现快雪时“晴”,但冷寂的白雪与热烈的红日形成的阴阳对比,表达出某种特殊的对于内丹修炼的经验。换句话说,黄公望的雪景山水,不是外在的眼睛看到的美景,而是内在之眼所见的奇观。

宋代是雪景画发展的关键时期,开始建立一套专门语汇。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中写道:“冬则画以人物寂寂,围炉饮酒,惨冽游宦,雪笠寒人,骡辆运粮,雪江渡口,寒郊雪腊履冰之类也。”可见,雪是寒冬的重要配置,而雪景一般都要配以出行的人,比如戴着雪笠出行的旅人、在大雪弥漫的江边等待渡船的旅客、雪天出行郊外的文士等。长途旅行一般是官员的游宦、商人的运输,短途出行常常是文人的访友或游玩。目的虽有不同,但都是社会性活动。故宫博物院所藏南宋《长桥卧波图》页虽然是一幅小团扇,却能很好地反映出这些活动。画面是一幕雪霁的景色。江面水波均匀,说明天气很好,微风吹拂。红漆的长桥横贯江面,连接起左右两边的陆地。右边的陆地上建筑朴素,岸边还系着两艘小艇,其中一艘是供出行的篷船,看起来颇像文士的住所。对岸,另一艘篷船正向这里划来。与之相对的左边,则是另一所有凉亭、水榭的华丽园林。除此之外,左边陆地上还有一所有七级浮屠的大型佛寺。雪恰恰就是使得一个地方得以成为胜景的重要因素之一,譬如,在许多地方的所谓“八景”“十景”之中,往往都有雪景,如“潇湘八景”的“江天暮雪”、“西湖十景”的“断桥残雪”、“燕京八景”的“西山霁雪”等等。画面中还有各种人物活动。那远处的雪山,因为人的活动才成为景,人的活动也因为雪景才体现出意义。

黄公望的雪图,没有一个人,消除了一般的人类活动。或者可以说,这画面不只为了观看,也是为了闭目冥想。也许,一幅名为《槐荫消夏图》的画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盛夏的午后,庭院中槐树下,文士在榻上午休。榻上有一扇屏风,画了一幅雪景。能够用于消夏避暑,说明雪景不只是为了与冬天的寒冷呼应,而是以寒冷的景物来使人清凉。画中文士已惬意地入眠,对他而言,屏风上的雪图,作用的不是他的眼睛,而是心灵。难道不是这样吗?雪图中巨石和寒林下的水面,有一艘驶来的小船。这正像入眠的文士在梦境中悠游。

(作者为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

相关推荐

  • 黄公望的雪

    黄公望,这桩“奇事”被黄公望写在题记中:“至正九年春正月,为彦功作雪山次,春雪大作,凡两三次,直至毕工方止,亦奇事也。

    诗词赏析
  • 黄公望:50岁学画,开启人生盛宴

    黄公望,黄公望(1269-1354年),本名陆坚,字子久,号一峰,江浙行省常熟县人,元代画家。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兼修李成之法,得赵孟頫指授。所作水墨画笔力老到,简淡深厚。又于水墨之上略施淡赭,世称"浅绛山水"。晚年以草籀笔意入画,气韵雄秀苍茫,与吴镇、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

    诗词赏析
  • 中艺汇赏名画:见证"元四家"之首的实力-黄公望作品欣赏

    黄公望,元代是文人画特别是文人山水画发展的一个高峰期,其中以"元四家"的作品最为出色,而黄公望更是在四人中位列首位。

    诗词赏析
  •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水墨技法

    黄公望,在“元四家”中,若论对后代山水画发展影响最深广的,无疑是黄公望。他年资最高,直接受教于赵孟頫\,从五代荆浩、关仝及北宋李成启学,所以画的品格极高。

    诗词赏析
  • “元四家之首”黄公望

    黄公望,黄公望,元朝著名画家,本姓陆,名坚,汉族,平江路常熟州人。后过继永嘉府平阳县黄氏为义子,因改姓名,字子久,号大痴、大痴道人、一峰道人。

    诗词赏析
  • 《富春山居图》:黄公望的人生绝唱

    黄公望,如果说宋画代表了中国画的雅与势那么元画的淡与逸则是任何时代都难以企及的元代的“落寞”文人们隐居山林,砍柴打鱼却无意中将山水画推向了又一个巅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幅画便是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END对于中国古代的画家来说,山水画不是简单的描摹自然风光,而是他们的精神诉求,是他们的人生

    诗词赏析
  • 戏说黄公望:迷惘的前半生,觉醒的后半生!

    黄公望,黄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又号大痴道人,今江苏常熟人,元代著名的画家,“元四家”之首。后人称其为“浅绛山水”,就是指淡彩山水画,即以墨色为主,花青、赭石二色为辅,呈现出“素雅青淡,明快透澈”。

    诗词赏析
  • 黄公望山水,雄奇浑厚 ,无人能比!

    黄公望,**黄公望**,字子久,号一峰道人,又号大痴道人,平江常熟人。公望本姓陆,名坚,幼年父母双亡,族人将其过继给永嘉黄氏为养子。

    诗词赏析
  • 黄公望绘画作品欣赏

    黄公望,天池石壁图立轴,绢本,浅绛,横57.2厘米,纵139.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丹崖玉树图立轴,纸本,设色,横43.8厘米,纵101.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富春山居图长卷,纸本,水墨,纵33厘米,横636.9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快雪时晴图卷纸本设色,尺寸:29.

    诗词赏析
  • 黄公望艺术作品欣赏

    黄公望,黄公望 生卒年:1269——1354年 代表作:《富春山居图》 黄公望,中国元代画家,书法家,元四家之一。 本姓陆,名坚,平江常熟人氏;后过继永嘉黄氏为义子,因改姓名,字子久,号一峰,后入 “全真教”,又叫大痴道人等。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