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诗词赏析 > 高端访谈|对话何光远:老骥伏枥 为甲醇汽车鸣不平

高端访谈|对话何光远:老骥伏枥 为甲醇汽车鸣不平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2-19 19:35:57
阅读:
高端访谈|对话何光远:老骥伏枥 为甲醇汽车鸣不平高端访谈|对话何光远:老骥伏枥 为甲醇汽车鸣不平

访谈嘉宾

原国家机械工业部部长、甲醇汽车试点工作专家组组长何光远

高端访谈|对话何光远:老骥伏枥 为甲醇汽车鸣不平

访谈主持人

《中国汽车报》总编辑 何伟

正是京城四月天。在北京三里河老机械工业部厚实的灰砖办公楼里,鹤发童颜的何光远老部长坐在椅子上。室外阳光灿烂天碧蓝,屋内谈笑间充满期待。墙壁上各类地图,桌台上叠加的文件,把20平米的空间,挤占得拥挤又显繁忙。

耄耋老人何光远大半生搞汽车,德高望重,退下来后行业内许多重要活动都力邀他助阵。记得我们初次相识,他就给了我一个难得的见面礼。得知我是履新的总编后,毫不客气地指出本报在电动汽车报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心里咯噔一下,真是一点面子都不讲。后来获悉老人以当年“何龙之辩”的智慧和勇气,为遭遇冷落的“甲醇汽车”鸣不平的诸多传闻,才理解老部长的较真和直率。

甲醇汽车,算不上新事物,却是新话题。今年全国“两会”,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的头号议案,就是呼吁大力发展甲醇汽车。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用清洁能源汽车的提法,取代过去的新能源汽车。用词的微妙变化,背后大有深意,也成为我们这次高端访谈的缘起。秘书透露,对我们的访谈,老部长事先做了准备,案头备有详实的数据。

声若洪钟,目光如炬,辅以手势,何光远把他的论点论据抽丝剥茧般展开。他强调,甲醇当然算不上最好的清洁能源,却是最现实的清洁能源。因为我国煤多,煤化工是我们的能源优势。我国幅员辽阔,资源禀赋不一,矿物能源替代不能单靠电动汽车一枝独秀,还应尝试多种清洁能源并举,譬如甲醇、乙醇、氢燃料等。即使是内燃机,挖潜降耗的空间仍然很大。我国内燃机去年保有量的总功率达到24亿千瓦,而同期整个国家电网总功率才13亿千瓦,短时期内用电替代内燃机既不可能也没必要。

令老人开怀的是,呼吁已久的甲醇汽车今年终于迎来了小丰收。标志事件是工信部牵头的甲醇汽车试点城市今年要完成全面验收,明年再扩大试点范围。同时,工信部甲醇汽车试点领导小组新添了发改委和科技部的人员。他当过多年的政府部长,很清楚组织领导的加强比争取啥资源都重要。

那天上午,老人没挪窝,一聊就是大半天。怎么不觉累呢?老人今年87岁,属马。在我的职业访谈中,他不是官职最高的,却是年龄最长者。他像一匹壮心不已的老马,为了国家能源安全和甲醇汽车,奔腾不息,嘶鸣不已。以下是我们的访谈纪要。

“甲醇部长”难脱“甲醇情结”,半路出家迷上“甲醇这个好东西”。

何 伟

您大半生干的是汽车,也做过部长,主业是机械工程和经营管理工作,为什么近些年来关心起能源和化工,即使钟情清洁能源,如今的种类也不少,为何独对甲醇那么上心,以至于有人送您个“甲醇部长”的雅号?我们很想知道其中的原委。

何光远

哈哈,你听说过我这个外号了。机械行业的老同志说:“机械部部长不钻研机械,整天吆喝甲醇干什么?你都成甲醇部长了。”不错,我是学机械的,后来搞管理,要说现在为什么对煤化工甲醇感兴趣,还要从曾经担任过山西省机械电子厅厅长,后任山西省副省长的彭致圭说起。

当时山西的劣质煤直接烧是有问题的,含高硫高灰,发电厂不能用。如何找出路?山西省便在全国最早用劣质煤搞煤化工做化肥。在进行化工操作的过程中,同时派生了甲醇。现在甲醇实际是一种基础的化工原料,既可以把它当做燃料,也可以做化工原料。

我去山西调研,彭致圭跟我说:“何部长,民间已经悄悄用甲醇代替汽油,且价格便宜,无污染。”

因为说到汽车,我就来了兴趣,详细地询问关于甲醇排放等各方面问题,以及内燃机使用的性能如何。彭致圭不多说,带着我去看了运城和晋中的几家煤化工企业,目睹了煤化工制作甲醇的过程。他说:“这种劣质煤不能直接烧,但可以做化肥、做甲醇。在制造甲醇过程中,我们可以把硫提出来,让里面不含硫。此外,咱们国家做硫酸还要进口硫磺,我们这样操作后,既产生了硫磺,这是做硫酸的原料,又产生甲醇,其中还不含硫磺成分,一举多得。”就这样,我开始迷上了甲醇,后来越调研越是觉得甲醇确实是个好东西,适合我国国情。

何 伟

这样生产出的甲醇何以成为一种燃料,比其他燃料的优势何在?

何光远

甲醇的分子式是CH3OH。CH3,三个氢,OH,一个氢,一共四个氢、一个氧、一个碳,所以这种燃料是低碳燃料。一个碳的原子量是12,四个氢就是四个1加在一起,12加4是16。一个氧的原子量也是16,那么这样的话就是16比16。甲醇作为燃料燃烧时就是50%是氧,50%是可燃物质。而其他燃料诸如汽油、柴油,碳链都是八九个以上,柴油甚至有几十个碳链。

如果某种燃料燃烧需要大量空气,在发动机启动后,温度达到五六百度以上时,氮氧化物就大量产生了。现在的雾霾,一是由颗粒物造成的,再一个就是由氮氧化物造成的。所以现在的国四、国五柴油机,都要加尿素罐,以此还原氮氧化物,减少污染。问题是实际运行中,司机出于省钱,通过检查后上了高速路,就可能会把尿素罐阀门关了。

所以说,用甲醇做燃料,相对污染小。现在吉利汽车在山西省的M100甲醇汽车试点,所加注的甲醇燃料是由佳新公司提供的。过去,炼焦的焦炉气就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环境,资源也浪费掉了。但佳新的甲醇是通过焦炉气回收制成的。这家企业也有改装车厂,不管是美系车、德系车、日系车、韩系车,还是中国自主品牌车,只要是汽油车,都可以改为甲醇燃料车,改装费不到1000元。

甲醇汽车发展在国外一波三折,忽冷忽热,但在国内却能解决石油替代的能源安全问题,是立足国情的现实选择。

何 伟

甲醇作为内燃机燃料不是新事物,早在上世纪70年代第二次石油危机时,欧美日就研发推行甲醇汽车,美国里根政府还签署法案减免税收,福特也生产过甲醇汽车,后来却偃旗息鼓了。甲醇产生有毒的甲醛,冬季冷启动困难,对储运设施和发动机腐蚀性强,会缩短汽车寿命等问题,是导致甲醇汽车由“热”转“冷”的主因。我们今天为何要重蹈旧辙?

何光远

这些缺陷和问题是存在的,但今天已有解决方案。

先说腐蚀性问题。山西的改装厂对原有的油箱这一套零部件都不做改动,而是搞一个正两级,与车原来的线路是通的,再加一个旁通,这是他们的普遍技术。其改装车不仅销到本市,而且销到外地,如河南、安徽等。甲醇本来对塑料、橡胶有溶胀性,对某些金属有腐蚀性,一些公司例如博世通汽车新技术公司已经有套应对技术,解决了甲醇对发动机的腐蚀难题,现在已经做到第三代、第四代。

在冷启动问题上,吉利的技术路线是汽油启动,然后烧甲醇。简单说就是,在油箱中设计一个塑料小格,小格放汽油,另外的大容积油箱放甲醇。汽车先由汽油启动,温度到达三四十度时,就由甲醇驱动。

至于毒性,卫生部做过一个检测对比试验,结果是甲醇的毒性比汽油低,前者毒性指数是22,后者是28。

甲醇汽车为何在美国偃旗息鼓,第一个原因是像美国加州,他们试点用的是德国大众车,使用的是天然气制成的甲醇。天然气价格提高,甲醇的成本就高了。第二个原因是美国石油公司施加压力比较大,搞甲醇这套没有利润。第三个原因是美国政府对农业、农场主很支持,他们用农产品做乙醇,美国的乙醇燃料一直到现在还在做。所以,这与国家的资源禀赋以及不同行业的利益纠葛有关系。

我国现在主要是以煤做甲醇。有用好煤的,如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郾城,以及新疆等地;山西用劣质煤做甲醇比较多。

如今,加入工信部甲醇汽车试点项目的吉利汽车,已经在山西晋中建设了甲醇汽车生产制造厂,年产10万辆,就等着试点一结束,这个厂就开始全面生产,另外吉利在湖南湘潭也新建了一个厂。吉利的甲醇汽车已经做到第四代、第五代了,从一开始就是按照甲醇车要求设计的,车内零部件用什么样的材料,在设计时就考虑好了,所以不存在改装问题。

透露一下,吉利还在冰岛某个能源公司投资了5000万美元做甲醇,且运去了几辆甲醇汽车,据说用得很好。所以吉利还准备在那儿建一个甲醇汽车厂。最近,吉利又收购了四川南充一家客车厂,打算在他们的客车上使用甲醇,现在车已经制造出来了。吉利对甲醇汽车积极性特别高,且形成了规模。

何 伟

任何决策都要立足实际而谋。我国是煤炭大国,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比很高,“去煤化”已经成为政策的主流,大力发展靠煤提取甲醇的路线是否有悖能源政策?您如何看待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

何光远

能源的安全供应与环境的保护,这是我们考虑能源问题的两大出发点。能源安全,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石油供应安全。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对外依存度达到65.2%。中国是缺油少气、相对富煤的一个国家,这是客观现实。温家宝同志任总理的时候,曾经归纳了国家能源战略四句话:“立足国内,节约优先,煤为基础,多元替代”。“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就是从中国资源禀赋出发,替代能源应该是煤炭的清洁利用,应该在煤炭的清洁利用上下功夫。“节约优先”就是深挖内燃机的节能潜力。我个人估计,在三五十年之内,起码三十年之内,主要的动力还是内燃机,所以内燃机节能应该是努力的方向。仅是一项汽油缸内直喷技术就可以节省百分之十几的燃油,还有高压共轨技术,我们也没有完全普及。“多元替代”就是以电、天然气、生物柴油、甲醇、乙醇为替代品。我比较强调的多元替代品是甲醇,我认为煤化工大有发展潜力。

当然煤制甲醇也有一些难点。例如用水量比较多,制取一吨甲醇需要十吨水,而产煤大省又都是缺水的,比如山西、陕西、贵州和内蒙古。怎样使煤化工节约用水?现在做得较好的是山东兖州矿业局下属的鲁南化工,他们制取一吨甲醇时,用水量大约已经降到五、六吨了,很有潜力。

发展电动车花了不少冤枉钱,千万不能搞大跃进,刮一阵风,要主动拥抱向我们走来的多元化燃料时代。

何 伟

这些年甲醇汽车好像有些尴尬,成为一种非主流。对清洁能源的发展路线,目前国内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吵来吵去没有定论。搞氢燃料的说氢好,搞乙醇的说乙醇好,搞电动的说电动好,除了认知上的差异,自然还有利益驱动使然。往往业内关注更多的是新能源汽车,似乎谈新能源汽车就是电动车,这里是否存在认知上的偏差?

何光远

现在咱们把电动车叫做新能源汽车,包括媒体也是这么宣传。我认为这个说法不科学。纯电动也好,插电式混合动力也好,或者是增程式的混合动力,是什么车就应该叫什么车。电不是新能源,也不是一次性能源。我国60%~70%是火电,一部分是水电,小部分是核电。至于说风电、太阳能电力就更微乎其微了,因此我们把电动车叫新能源汽车不合适。此外,从汽车发展历史来看,电动车是1834年出现的,制造者是英国人罗伯特·安德斯,它比后来的内燃机汽车早出现了50年,所以把电动车称作新能源汽车,从汽车发展史来讲也不科学。

我并不反对电动车,只是觉得千万不能搞大跃进,刮一阵风。我们在电动车方面花了很多冤枉钱,企业都向中央、地方政府要补助,甚至出现“骗补”,但到底有多少家能站得住?应该要有一个科学的态度,扎扎实实从基础抓起。

何 伟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乔治A.奥拉在《跨越油气时代》这本著作中,提出可行的新方法是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加氢转化成甲醇,这是取之不竭的易得资源,有望开辟未来世界的能源新天地。广阔的前景已经明朗了,为何甲醇汽车试点工作推行了这么多年,进展仍不理想,您认为最大的难处在哪里?

何光远

主要的难点是加注站建设。比如,在山西长治市有100辆试点运营的甲醇客车,只能在几十公里、上百公里之内运输,因为面临加注不到甲醇的问题。我亲自到运输公司去过两次,有一次一位乘客对我说:“其他公交车是8块钱,甲醇车6块,我省了2块钱,而且车上没有汽油的刺鼻味。”司机也跟我说过驾驶感受:“很稳定,没什么问题,就是加注站建设跟不上。”

工信部为了推动加注站建设,专门出台了《车用甲醇燃料加注站建设规范》,主要采取两种方式加注:橇装箱和橇装车,不用让加注地点固定下来。要在城市建加注站,需要涉及到安全、城市规划问题,而且投资高、回报慢。建造一个加注站,大概需要四五百万元。今年贵州省贵阳市据说准备建设30个加注站。

另一个难点就是配套设施、标准体系不健全,以及税收、保险等的缺位。包括曾经出现过用甲醇勾兑假酒的事故,使得大家对甲醇有些谈虎色变。

我们要主动拥抱向我们走来的多元化燃料时代,一起为甲醇汽车加油,让它快些跑。

整理:朱志宇 封 华 编辑:陈伟

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