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诗词赏析 > 《红楼梦》里最经典的7则家训

《红楼梦》里最经典的7则家训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2-08 17:53:57
阅读:
《红楼梦》里最经典的7则家训

《红楼梦》教你的7条家训丨第240夜

全文2120字,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红楼梦》里最经典的7则家训

▣ 01

要疼爱不要溺爱

要天性不要任性

“可知你我这样人家的孩子们,凭他们有什么刁钻古怪的毛病儿,见了外人,必是要还出正经礼数来的。若他不还正经礼数,也断不容他刁钻去了。”

——《红楼梦》

《红楼梦》里最经典的7则家训

一天,贾府来了远客,老太太便让宝玉出来见客。客人见宝玉长得可爱,便都走上去拉着他的手问话,宝玉笑着回答,丝毫不敢怠慢。

临走前,客人们纷纷感叹:宝玉作为一名娇生惯养的公子哥,性格怎么这样好?被几个陌生人拉来拉去,还问长问短,不仅没生气,还如此温顺有礼。

可见,宝玉虽是贾母心尖儿上的肉,自小在外人面前却总是循规蹈矩,绝不任性而为。宝玉还是个孩子,自然烂漫不羁,但天性的释放要建立在”无规矩不成方圆“的基础上,方释放得得体,方烂漫得可爱。

假如贾宝玉是个没里没外、无休无止的“熊孩子”,凭他生的怎样漂亮好看,也不可能受到贾府上上下下的真心喜爱。

大人溺爱孩子是很常见的,可真正的“爱”绝不是放纵,而是教会他行事的规矩,让他明白家训背后源远流长的道理。

▣ 02

念书的时节想着书

不念的时节想着家些

说到读书,《红楼梦》里最讨厌此事的就是宝玉了。有一回,贾宝玉要开学了,临行前,他的大丫鬟袭人嘱咐他说:

“读书是极好的事,不然就潦倒一辈子......但只一件:只是念书的时节想着书,不念的时节想着家些。别和他们一处玩闹......虽说是奋志要强,那功课宁可少些,一则贪多嚼不烂,二则身子也要保重……”

袭人虽是个年轻的丫鬟,说话却成熟老道,短短几句话却抓住了教育事业的核心问题:为什么要读书?如何读好书?

首先,作为学生,上学是第一要义,若是你该读书的年纪不好好读,不去学知识、练本领,那今后又该如何走进社会?又何谈修身齐家?

其次,读书讲求一个度,贪多不益,宁可慢工出细活,也别想一口气吃成个胖子。

最后,不读书的时节要多多惦念家中的亲人,长辈的叮咛、父母的教诲更要时刻放在心间。

▣ 03

尊重每一个生命

不论贫穷与富贵

很多人只看见刘姥姥被众人取笑,却没看见贾母对她的喜欢与怜爱,见她吃饭吃得香甜,便赶紧把自己的菜也端去给他,又命一个老嬷嬷将各样菜都给刘姥姥的孙子板儿夹在碗上,好让孩子吃得开心。

吃完了饭,方才“捉弄”刘姥姥的王熙凤和鸳鸯也都来向姥姥赔不是,生怕姥姥受委屈,她们纷纷解释说:一切都为了老太太开心,并无他意。

《红楼梦》里最经典的7则家训

等到刘姥姥回家那天,不仅老太太,还有王夫人、凤姐,包括丫鬟平儿,都贴心地准备了礼物,有吃的,有穿的,有用的,还有一笔让刘姥姥一家置办田产或做小本买卖的本钱。不得不说,确实是无微不至,尊重有加了。

这便是贾府的教养:哪怕你王侯贵胄,我也不卑不亢,不攀附,不谄媚;哪怕你平头百姓,甚至于街头乞丐,我也以礼相待,绝不傲慢。

尊重每一个生命,不论贫穷还是富贵,因为生命都是珍贵的,人要学会感恩,学会回馈,真正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 04

给孩子多一些爱的教育

还记得贾宝玉被父亲贾政毒打的情节吗?那可堪称是《红楼梦》里戏剧张力最足的片段,为了贾宝玉这个不争气的儿子,不仅贾政痛心疾首、怒其不争,王夫人也伤心不已、捶胸顿足。

连一向气定神闲的老太君也怒发冲冠,言辞狠戾,但她生气不是因为宝玉犯错,而是为了贾政“暴力”的教育方式。

《红楼梦》里最经典的7则家训

老太太说的好,哪有小孩子不犯错的?

可一犯错,你就打骂,长此以往你可以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孩子是要教的,一遍不行就两遍,两遍不行就三遍。可如果为了一时的愤怒,图一时的痛快,把孩子给打怕了、打坏了、打碎了心,那种灵魂深处的伤痛可是父母永远不能弥补的。

对待年幼的孩子,悉心的教导永远比呼来喝去要明智得多,一个巴掌打下去很容易,可它留在心坎上的印记,却一辈子也抹不掉。

纵然孩子有淘气的地方,有捣蛋的行为,但家长们都是知书明理的,都是成熟稳重的,我们更应该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理解,多一份爱。

因为孩子需要的,是爱的教育。

▣ 05

真君子,说的出就要做得到

《红楼梦》里最经典的7则家训

书中貌比黛玉的尤三姐,一心只钟意柳家公子柳湘莲,却不想冷心冷面的柳公子虽然答应了这门婚事,之后却又心生悔意。

最后,柳湘莲上门退婚,一定要讨回定亲信物——鸳鸯宝剑。刚烈的三姐痛心不已,她一生只愿嫁他一人,如今既然对方反悔,她也无意苟活,于是三姐拔剑自刎,香消玉殒。

柳湘莲后悔不已,自己言而无信,反断送了佳人性命。

所谓君子,说的出,就要做得到,要为自己说出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负责,捍卫言语背后的那份神圣。

诚信,是每个人立足于人世间所需具备的最基本的品质:言必行,行必果,才是真君子。

▣ 06

乐善好施,好人终有好报

刘姥姥因家道艰难,来至贾府里打秋风,讨些施舍。

换做一般人家,不是嫌弃地把人赶走,就是闭门装看不见;可贾府里的王夫人、凤姐儿,却一点儿都没有瞧不起初来乍到的刘姥姥,反而请她吃饭,热情款待,还体体面面地赠她一包银两,绝不提“施舍”二字,只道是亲戚间的“情分”。

乐善好施到这样的程度,可见家训的存在是多么重要!

虽然日后贾府不幸落难,王熙凤昔日给予刘氏的恩情得到了回报,她的女儿巧姐幸免于难。但人世间多的是不求回报的付出,人们因帮助了他人而发信内心地快乐。

如果人人都能在别人危难时伸出援手,帮别人一次,拉别人一把,那爱的能量必然会不停地流转下去,有一日,它也会降临到你我的身上。这就是中国流传上千年的名言所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 07

凡事当有度,做人应知足

《红楼梦》中著名的《好了歌》曾唱到人世间四种叫人忘不了得“好东西”:一个是功名,一个是金银,一个是娇妻,一个是儿孙。

为了功名利禄,为了美女如云,为了权势地位,为了不儿孙满堂,人们不舍昼夜,倾尽所有,以为如此便能换来自己梦寐以求的生活。却不知,所有金碧辉煌、光彩夺目的东西不过是稍纵即逝的梦幻泡影。

只有平淡自然,才是真真切切。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可别让这句话,再在你我的身上重演。

今日夜读互动话题:

一起来聊聊吧,

你觉得《红楼梦》里最经典的家训是哪句话?

(PS:可以点击右下角留言和小编一起聊聊哦~)

我们明晚十点不见不散~

相关推荐

  • 《红楼梦》里最经典的7则家训

    红楼梦在线阅读,《红楼梦》教你的7条家训丨第240夜全文2120字,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01要疼爱不要溺爱要天性不要任性“可知你我这样人家的孩子们,凭他们有什么刁钻古怪的毛病儿,见了外人,必是要还出正经礼数来的。

    诗词赏析
  • 诗词赏析——红楼梦经典诗词《枉凝眉》

    红楼梦诗词鉴赏,重新审视《枉凝眉》的意义和内涵,使读者能在更好地领会作者创作的真实意图的同时,以更符合作者本意的感情来体会词曲《枉凝眉》的艺术魅力。

    诗词赏析
  • 《红楼梦》中扑朔迷离的十二钗

    红楼十二钗,面对今日的荣光,许多人都极力抹杀曾经的卑微,渲染着膨胀的高贵,懊恼没能彻底尘封寒酸的过往;其实苦涩的记忆远比红粉的调情更。

    诗词赏析
  • 红楼梦:贾母对黛玉有多疼?看年迈的老太太这4个动作就知道了

    红楼梦,贾宝玉和林黛玉,在所有热爱《红楼梦》的读者眼里,是一对儿璧人。走进曹雪芹为我们构筑的荣国府内,那个处在金字塔尖的老太太贾母,有两根软肋,一根是捧到手心里怕掉了的嫡亲的孙子宝玉,一根是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外孙女黛玉。老祖母爱孙子,这个隔代亲人人都懂。

    诗词赏析
  • 纳兰容若——千古痴情人

    纳兰容若简介,都说《红楼梦》里贾宝玉的原型是纳兰容若,虽说此事无从查证,但在纳兰的身上似乎真的有宝玉的身影。曹公有一首诗是这么写的:忆昔宿卫明光宫,楞伽山人貌姣好。

    佳句赏析
  • 《红楼梦》的真正原创者:不是曹雪芹,而是另有其人

    红楼梦作者,在《红楼梦》研究中,曹学是一个重要的分支。贾府的故事隐含着曹家的事实,这早已是人所共知的常识。十个《红楼梦》的读者有九个会说;贾宝玉就是曹雪芹的化身。殊不知这个回答并不完全正确。随着《红楼梦》小说和电视剧的走热,有的观众不免会心生疑问:贾宝玉的原型真的是曹雪芹吗?

    诗词赏析
  • 《红楼梦》里林黛玉的高调带来什么恶果?

    红楼梦,作者:韩雪丽(一)薛宝钗面前秀一秀林黛玉骨子里,还是遵守当时的规矩,太明白,婚姻是父母做主,可是,她能支配自己的心,就是爱了贾宝玉。也幸而贾宝玉和她同心​。在行为上,林黛玉是勇敢的,她并不回避,她和贾宝玉比旁人亲密。

    诗词赏析
  • 贾宝玉与林黛玉的证来证去

    红楼梦,作者 卜喜逢 在小说第二十二回中,有一段关于贾宝玉“悟禅”的故事,在这里他写下了一段偈子: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在这段偈子后,林黛玉续道:“无立足境,是方干净。

    诗词赏析
  • 话说《红楼梦》:袭人的幸与不幸

    红楼梦在线阅读,扶植学术、激励创新、铸造精品、传播知识作者:殷慧敏编辑:小文古语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然而正是童年的不幸遭遇让她得以进入贾府,凭借着自己忠厚老实的性子博得了主子的欢心,没几年就成了贾母身边体面的大丫鬟,之后更是直接被派去贴身服侍贾宝玉,不仅吃穿和主子一样,又不朝打暮骂,

    诗词赏析
  • 四大名著:中国人的四面镜子

    中国四大名著,区别就在这“大”——伟大。是中国古今各阶层人士最熟悉、最喜欢的艺术巨著,像四面镜子,映照出中国人的某些文化、心理特质。

    美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