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诗词赏析 > 陕西——华阴老腔

陕西——华阴老腔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1-06 08:07:43
阅读:

华阴老腔系明末清初,以陕西省华阴县市,久为华阴县泉店村张家户族的家族戏(只传本姓本族,不传外人)。其声腔具有刚直高亢、磅礴豪迈的气魄,听起来颇有关西大汉咏唱大江东去之慨;落音又引进渭水船工号子曲调,采用一人唱众人帮合的拖腔(民间俗称为拉波);伴奏音乐不用唢呐,独设檀板的拍板节奏,均构成了该剧种的独有之长,使其富有突出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世代流传,久演不衰。但又鉴于该剧种这一特殊情形(家族戏),目前依然处于行将消亡的濒危状态,迫切需要长期保护。

华阴老腔已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6年在央视春晚上为观众带来一首《华阴老腔一声喊》。

戏曲概述:老腔是一种板腔体戏曲剧种,是皮影戏的一种,唱戏人在后台是皮影戏,唱戏人跑到前台吼唱就是老腔,主要流行于陕西省华阴市的双泉村。据《华县志》载:老腔皮影又名拍板调,于清乾隆元年至十年(1736-1745)就已盛行于华州(今华县)。华阴市东临潼关、西接华县、南依秦岭与洛南县接壤、北隔渭水与大荔县相望的独特土地造就了老腔的独特唱腔特点。

历史沿革:陕西省华阴市双泉村是一个位于西岳华山脚下的小村庄,黄河、渭河和洛河在村庄附近交汇,村子里代代相传一个老腔皮影戏班。皮影戏在陕西一带并不少见,但是双泉村的这个戏班子却会一种叫做老腔的独特唱法。据说早在西汉时期,这里是一个军事粮仓所在地,漕运直通当时的都城长安。带头船工为了统一大家的动作,一边喊着船工号子,一边用木块敲击船帮--这就是老腔的由来。

老腔名称之来源说法有二,一是与当地流行的其他剧种相比,年代较早,尤其是音乐显得古朴悲壮、沉稳浑厚、粗犷豪放,为古老之遗响,所以称为老腔;二是由于它是从湖北老河口的说唱传到华阴演变而成,所以取老河口第一个字来命名为老腔。

主要分类:华阴老腔分阿宫腔和弦板腔两个大类。

阿宫腔:也称北路秦腔。因唱腔具有翻该遏低的艺术特点,亦称遏宫腔。流行于礼泉、富平、兴平、咸阳、泾阳、三原、乾县、高陵、耀县、铜川、临潼等地。

阿宫腔原为皮影形式演出,1960年搬上大舞台,在常腔、表演、音乐伴奏以及舞台美术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但仍保持了原有的艺术特色。据老艺人段天焕回忆,清嘉庆、道光年间,阿宫腔已由礼泉传播到渭北一带,演出的剧目有《范睢相秦》、《玉瓶赠金》、《祥麟镜》、《四贤册》等。与原秦腔唱调相比,有"三放不如一遏"的艺术效果,遂取名"遏工小调",艺人们称为"遏工"。至清同治、光绪年间,又相继出现许多皮影班社及名艺人,演出剧目主要有《滚龙床》、《红拆书》、《铁冠图》、《艘孤》、《清河桥》等。

阿宫腔的特点是娴雅婉转,钢劲有力,缠绵激昂,拖腔带有"噫咽"之音,并以假嗓翻高唱出。

1940年前后,由于国民党政府黑暗腐败,加之连年遭灾,阿宫腔戏班相继解散,仅有段天焕一个戏班艰难地挣扎到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富平县人民政府为抢救阿宫腔剧种,组织以段天焕为首的老艺人成立民乐皮影戏社,积极进行演出活动。1958年又将富平县三团改为富平县阿宫剧团,创作、改编、演出《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玉瓶赠金》、《女巡按》、《锦香亭》、《王魁负义》、《四贤册》、《白蛇传》、《翰墨缘》、《金鳞记》等传统戏及《鸡毛信》、《雷锋》、《红石钟声》、《八一风暴》、《三姑娘》、《两家亲》等现代戏。并于1961年赴京进行汇报演出,受到戏剧专家及观众的欢迎和喜爱。

阿宫腔的剧目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已经挖掘整理的传统剧目有六百余本。剧目的唱词浅显朴实、生活气息浓厚。取材于历史的剧目,大都为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昏庸腐败、荒淫无耻、残忍凶暴以及批判卖国求荣、表彰民族气节的戏,如《七箭书》、《重耳走国》等;取材民间故事的剧目,多为反映伦理道德、男女爱情、抨击忘恩负义与颂扬清正廉洁、刚直不阿的清官戏,如《西厢记》、《金鳞记》、《王魁负义》、《女巡按》等;取材现实生活的剧目,大都是抨击恶势力和恶少劣妇的讽刺喜剧,如《三婆娘顶嘴》、《屎巴牛招亲》、《打锅》、《抹牌》等。

阿宫腔角色行当生、旦、净、丑俱全;表演基本沿袭了秦腔程式,并采用了皮影某些特有的表演动作,显得独特别致。同时,在表演上有塌城、剑出鞘、踢打等武打特技。

阿宫腔属板式变化体音乐。声腔分欢音与苦音。欢音表达明朗、轻快的情绪,苦因表达悲伤、凄楚、怀念、愤慨的情感。其唱腔保持了阿宫腔腔调,惟净角揉入眉户某些曲调;旦角又吸收了碗碗腔行腔技巧,突出阿宫细腻、婉转、刚柔并济的特点。唱腔板路有[二六]、[慢板]、[二倒板]、[箭板]、[一叠腔]、[三不齐]和单句送等;常用的曲牌有[一起清雪]、[迁仙客]、[春宴开]、[点绛唇]等。伴奏乐器以板胡替代原二股弦领奏,增加了音响效果;武场面以梆子击节,配以鼓板、牙子、小锣、绕钹、大号等。

阿宫腔自搬上舞台后,先后培养出党碧侠、权立民、傅新考、刘宝琴、李珍珠、赵云侠、周正中、雷天民及送彩萍、暴建玲、李玉玲、刘立萍、王会利、康小利、杨小莉、郭民荣、冯碧茹、傅全冬等优秀青年演员。

弦板腔:

陕西——华阴老腔

"弦板腔"主要流行于陕西咸阳、乾县、礼县、礼泉、兴平、宝鸡、凤弦板腔翔等地以及甘肃东部地区。据说清代嘉庆十八年(公元1831年)即在民间流传。唱腔有"慢板"、"紧板"、"滚板"、"气死人板"、"撇板"、"二六板"等。剧目有500多本,现已整理出350本,武戏较文戏多,除"三国"、"列国"等连台本戏外,也有《碧玉簪》一类才子佳人戏。

弦板腔作为皮影形式演出,乐队少而精,文武场面互相兼顾,音乐形式比较单调,唱腔通常都是上下两句反复,"二次板"与紧板更似说唱性的"板壳子"。其相同板式的"板头"和"放板"后的长过门,多为同一主体曲调的加花变异,句中的小过门,基本是吹腔旋律的反复变化和延长。弦板腔板式有10多种,正板(即慢板)是核心板路。此外,使用较多的还有"紧板"、"滚白"、"撇板"等。"气死人"(即"阴死板"、"提头"等)实际是变化局部唱腔的正板;"伤音子"是在紧板的首句加上拖腔,基本属于带字叫板的唱法。其余的"尖板"、"二六"、"三不齐"、"三偕一"、"七偕一"等,都是短暂插入性板式,很少单独使用。弦板腔的唱词,主要是7字句和10字句,也有6字句、8字句和9字句的。其音乐伴奏,除部分模拟唱腔或衬托节奏外,一般只伴奏句中或句尾的过门,宛如曲子戏的演唱形式。"扎板子"在唱腔中起主击节作用,所以唱腔清新晰,雅而易懂。

戏曲特点: 老腔实在是一种很小的戏种,是以皮影的形式进行演出的戏曲剧种。它只需五人就可撑起一台戏:签手(指挥皮影)、副签手、前首(主唱)、后台、板胡。但这个剧种里,"生旦净末丑"却一样也不缺。只不过,这五种角色都由主唱一人担纲。因此,主唱的嗓音天赋就尤为重要。自家的木凳,自制的琴弦,口耳相传了千年的唱词唱腔,这种土得掉渣的、独一无二的、震撼人心的老腔,就以这样的原生态,被原封不动地请到了大都市大剧院那豪华的舞台上,也被请进了央视的演播大厅。老腔,以这种最原始的风貌出现,却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同。华阴老腔生于张氏家族。长期以来,久为华阴县泉店村张家户族的家族戏(改音乐只传本姓本族,不传外人)。张喜民、张新民、张军民、张拾民,是华阴老腔正宗传人张全生的儿子,他们保存着老腔自乾隆年间传下来的百余个戏本。这些戏本几乎全是北宋、金、元时期民间流传的西周、列国、三分天下、唐宋故事。翻开本子,可以看到用毛笔竖排记载下的一段段唱词。剧本大多由清朝流传至今,随着年代的久远,纸质已开始发黄变脆,好在艺人们早已对唱词铭刻于心,平时剧本几乎不用,只有重要的时刻才会拿出来展示一下。

戏曲声腔: 就老腔的唱腔音乐而言,可分为两种:一为唱腔;二为吟诵调。人谓"慷慨悲歌"。具有刚直高亢、磅礴豪迈的气魄,听起来颇有关西大汉咏唱大江东去之慨;落音又引进渭水船工号子曲调,采用"一人唱,众人帮合"的拖腔(民间俗称为拉波),有"黄土地上的摇滚"之称。

华阴有老腔和时腔(碗碗腔)两个分类,汉代就出现了老腔,它起源于军队,张良征战为鼓舞士气就高声唱。因为华阴当时是一个京师粮仓,通过漕运把粮食源源不断送到咸阳,作为守护粮仓的军队,他们鼓舞士气的唱法成为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最后流行于民间,结合船公号子,就形成了真正的老腔。

时腔最能区别于老腔,它是宫廷小戏,在宫廷里,当唱的人年龄大的时候,就派到华山庙,当时有记载,一次就派了90人,所以有侍祀不分之说,因为在祭祀的时候唱,时腔就比较婉转、细腻,也称神戏。老腔当时主要用于征战,时腔以讲细小的故事为主,所以时腔很多调子融不到老腔中。正所谓"一声吼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当苍劲的老腔响起,古战场上的长枪大戟、刀光剑影,忽而人喊马嘶、气吞山河,忽而鸣金收兵、四顾苍茫,陕人的刚强性格、雄强心态跃然而出。

老腔的主要价值体现在剧史的本源性、传承上的封闭性、剧种上的独存性、取材风格的张扬性、音乐体系的自律性、审美对象的广泛性、语言风格的原声性。它的主旋律是船夫号子的音乐化,是艺术源于生活的见证,取材于历史战争,唱腔亢奋激越,充满阳刚之美,因而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民族精神价值。

格式化:老腔常用的有五字句、七字句、十字句,均以一个上句和一个下句作为基本结构形式。(1) 五字句:其词格划分为二、三结构形式。

口语化:"女娲娘娘补了天,剩块石头就成了华山。太上老君犁了地,豁出条犁沟就成了黄河"。这是华阴老腔中的精彩唱词。

生动性:主旋律是船夫号子的音乐化,是艺术源于生活的见证,因而具有艺术价值。如::《孙膑坐洞》中孙膑的唱词:百灵泪不干,开门叫孙琰。骂声王道环,横道要庆燕。

鼓动性:取材于历史战争,唱腔亢奋激越,充满阳刚之美因而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民族精神价值。如《张飞赔情》中关羽的唱词:(再)休提桃园恩情重,二人结盟定生死。大破黄巾威名重,(我)巡守小小下沛城。

演绎乐器:许多乐器都是自己加工制作的。 月琴、板胡、大锣、马锣、引锣、战鼓、惊木、干鼓、梆子、钟铃等乐器全在五个人的掌控下完成,每个人必须熟悉自己的职责,并且都有归属的称呼。

前手,也叫说戏的、叮本的,说唱全本台词。演出时,怀抱月琴,旁放剧本,配合表演进行唱奏。

签手,也叫"捉签子"的,"拦门"的,主要操作全场皮影表演。

后槽,也叫打后台,"打后槽"主奏马锣,武打中还要呐喊助威,帮唱(拉坡)。

板胡手,主奏唱腔过门,兼奏小铙喇叭,助威帮唱、吹哨。

坐档,也叫"贴档"、"帮档"、"择签子的"根据剧情进展、提前安装皮影人物道具,随时供签手使用。并帮签手"绕朵子",排兵对打、拍惊木、呐喊助威。

因为过去都是本戏,时间长,所以就用芦席搭的戏台,也叫钻席筒子。

"一上台连小便的机会都没有,每个人各司其职,坐上去几个钟头,很辛苦的,老腔是低弦高唱,把人推在前面,所以表演起来很累人,也叫挣破(sa陕西方言),所以对学的人要求很高,不仅要有很好的音乐天赋,还要有好嗓音。"杨松柏说,

他向我们讲了他学艺时的艰辛。他的师傅要求严格,有时一个调子不对,伸手就打,有时还得给师傅家帮忙干活,学习都在师傅有空闲的时间,一般三年才可以完成初学,而且有些东西师傅是不教的,因为老腔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封闭的家族艺术,也叫忤孽教。

戏曲伴奏:伴奏音乐不用唢呐,独设檀板的拍板节奏,均构成了该剧种的独有之长,使其富有突出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演出开始前,只见十几个条凳放置在舞台上。呼啦啦一群身着对襟短打的农民,扛着各种乐器,精神十足地奔上舞台。其中两人直接坐在地上,左边的手持胡琴,右边的则负责"打击乐"--自制的梆子和钟铃。中间一人是"主唱"兼"第一月琴手"张喜民。他怀抱着的月琴有着独一无二的六角形。据悉,只有老腔使用六角形的月琴。

最令人惊喜的是演出开始后,从后排有位60多岁的精干老人张四季一手拿着木块,一手提着条凳就走到台前来,忽而让条凳四脚着地,忽而两腿着地--变换着姿势用枣木块敲打条凳的不同位置,发出节奏鲜明、声音清脆的巨响。他抡圆了胳膊,力道十足。据该团导演党安华说,敲木头的大爷平常还在家种20亩的地。按老腔传统,是敲击黄河岸边的船桨,但是为了适应现在的舞台需要,改枣木块与条凳为"乐器",是为整个团体助威。此外,还有六七把胡琴伴奏。

诞生于黄河、渭河、洛河交界处的老腔,盛行于乾隆元年至十年(1736-1745),以三国故事为主要题材,因而又称"英雄戏""好汉戏",而现在,又因为时代的变迁,加入了一些新剧本。舞台上的农民演员,个个精神抖擞,甚而杀气腾腾。在全场近1小时的表演中,每人都投入了百分百的精气神,以像秦腔那样几乎扯破嗓子般的力气高歌,以让对面山头的人都能看见自己的舞动。

故而虽然仅是一位歌手、几把琴和几件打击乐,却让最后一排的观众每分钟都觉得震耳欲聋、气势逼人。党安华说,他当初把老腔推向舞台的原因,就是被其中生命力的部分感动。在这些平时种地的农民身上,丝毫看不到职业演员的"演"戏感。

这股气势甚至"吓"跑了个别坐在喇叭前的观众,他们趁着暗场匆匆离开位子。但是,演出结束后,这一气氛显然感染了剩余的九成观众。他们的掌声仿佛是像给帕瓦罗蒂那样,经久不息。

戏曲表演:华阴老腔原本是与当地皮影戏为一体的。5人班底,一边操持着皮影,一边吼着、奏着。不过,这一形式在当地也只有50岁以上的人才喜欢。作为当地文化干部的党安华于2001年从上戏导演进修班毕业回家后,发现了这门古老而新鲜的艺术,并把它推向舞台。

老腔是当地大户张家的家族戏,13位农民演员几乎全都姓张,而且传男不传女。起初,他们不愿意"与时俱进"。后来,发现5人演戏,只有2名观众,其中一人还是监工的,加上党安华的劝说,就于2003年排演了一出《古韵乡趣》。其中,把皮影与音乐剥离,同时,加入了手持纺锤的女性角色,展现生活风貌,以及挂着烟袋敲击木头等充满日常生活气息的表演成分。这就是昨晚这台演出的雏形。昨晚演出中,还有一段没有幕布的皮影戏表演,让观众了解到幕后乾坤,也令人大开眼界。

2016年在央视春晚上为观众带来一首《华阴老腔一声喊》。

代表人物:

陕西——华阴老腔

老腔艺人王振中

老腔艺人王振中,人称"白毛"。他生来眉发如雪,对老腔有着出奇的领悟力。华阴人大都只知"白毛"而不知王老先生。王老先生不忌讳,还以"白毛"自居。"白毛"姓王却也是张氏一族老腔的传承。"白毛"年逾70,说起老腔就激动。王老先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对老腔音乐唱腔作了改革,丰富了老腔的演出效果。1993年,张艺谋拍摄影片《活着》,王振中成为剧中老腔的演唱者,随着这部影片在国际电影节的获奖,慷慨激昂的老腔曲调也因而走向世界。从那以后,经常会有省外甚至国外的人,专程来到华阴市老腔艺人的家中,欣赏和了解老腔这一独特的民间艺术。在王老先生的家中有大量的手写曲谱,其中不乏有几十年历史的手写稿,很多曲子都是他自己创造的。

戏曲传承: 2006年6月1日起,在林兆华导演的《白鹿原》中,融入了华阴老腔的表演。一演就是30场,震动京城。同年6月5日,华阴老腔进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3月1日,它登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因而引来了几位美国和意大利观众。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举荐下,外国友人准备于5月9日到陕西去看华阴老腔,随后为这支团体安排去美国和意大利的演出行程。据悉,这支松散的农民演出团体,暂名"华阴市老腔艺术团"。党安华作为主管群文工作的文化馆干部,以及该团导演,已经带领他们参加了106场演出,其中69场为商演。

这些团员的年纪在49岁至72岁之间。最大的王振中,人称"白毛",还是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活着》中老腔的配唱者。若是遇到农忙与演出有冲突,这些农民演员还要犹豫一番,是下地还是上台……虽然,当地文化局已经开始寻思办个培训班,不过这段再现说唱艺术走向戏曲的过渡阶段的表演形式,早已面临严峻的传承难题。

最近华阴老腔专场演出在华山客栈每天晚上20:30演出,票价100,受到游客的普遍称赞!为华山旅游添上了更多特色。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华阴老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陕西省华阴市双泉村走出来的13位农民,昨晚登上了上海音乐厅的舞台,在"世界音乐周"最后一场演出中,弹奏着自制的六角月琴和钟铃,吼出了已流传2000多年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阴老腔。这一实在是很小的戏曲曲种,浓缩了黄河文明的原生态,也让观众备感震撼--一般职业演员身上浑然不见如此蓬勃的生命力。

作为一种谋生手段,老腔皮影一贯是家族传承的方式。诸多清规戒律让它仅限于华阴张姓家族中留传。除非至亲,一般人不准入班。既已入班,不准再搭其他班社。剧本绝不外传。这无疑大大限制了它的传播范围。所以时至今日,它依旧仅保留在华阴境内。

相关推荐

  • 陕西——华阴老腔

    华阴县,其声腔具有刚直高亢、磅礴豪迈的气魄,听起来颇有关西大汉咏唱大江东去之慨;落音又引进渭水船工号子曲调,采用一人唱众人帮合的拖腔;伴奏音乐不用唢呐,独设檀板的拍板节奏,均构成了该剧种的独有之长,使其富有突出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世代流传,久演不衰。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