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美文欣赏 > 【最后一班岗】退休园林人于涛:达活泉最后的夜晚

【最后一班岗】退休园林人于涛:达活泉最后的夜晚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7-27 05:16:27
阅读:

2017年10月8日星期日,这天是国庆节八天长假最后一天。晚上七点,在达活泉公园工作了28年的于涛带领值班的巡夜队员,值守国庆节最后一天的巡逻任务。这个八天长假,于涛值了八个通宵。

【最后一班岗】退休园林人于涛:达活泉最后的夜晚【最后一班岗】退休园林人于涛:达活泉最后的夜晚

两年前,身为达活泉公园管理处主要领导的于涛和同事们商量,再有两年他就要退休了,以后逢年过节的值班巡夜工作由他主要承担,好让其他同事安心过年过节。

夜深了,游人纷纷回家,留给于涛一个格外寂静的达活泉公园。于涛挥动着手电筒,边走边看眼前一处处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角落,仿佛要把每一个早已铭刻在心里的场景再刻画一遍。队员们边走边聊天,忽然,于涛对同事们沉稳地说:“这么好的公园,拜托大家守好它。”

同事们默不作声,大家知道这是于涛最后一天上班。第二天一早,也就是9日早晨7点,夜巡工作结束后,在其他同志节后到单位上班之前,于涛将正式退休。

这天晚上,是于涛的最后一班岗。

于涛是邢台市老园林人。1980年,他从外地调入市园林局,在邢台园林系统工作了37年,见证了邢台市城市绿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绩成果渐丰,最终成为“国家级园林城市”。

1988年,于涛从园林局仿古修建队调到达活泉工作,从此与这里结缘。当时达活泉公园远没有成形,绿化造景乏善可陈,和今天有“华北地区最大的城市公园”之誉的河北省五星级公园地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达活泉公园的蜕变发生在于涛来到后的第二年,可以说,这座公园就像是他的孩子一样,由他亲手哺育,从出生到长大。

最后一班岗,于涛精神十足。不一会儿巡视到达活泉湖边。这座湖是他1989年和同事们,在广大市民和驻军部队的帮助下挖出来的。湖对面的小山正是由挖湖时掘出的土堆成的,现在山上绿树成荫,树干已十分粗壮了。

他想起1980年刚到邢台时,沙尘暴黄土蔽天,街道边栽种着稀落的本地杨树,作为城市园林绿化的主要树种。1982年去太原考察,当地一个园林队就有8个苗圃,而整个邢台园林局仅有两个苗圃。邢台市园林绿化工作在河北省排名总是倒数。

后来邢台市园林绿化建设驶上快车道。达活泉湖建成后,湖周栽种了大量垂柳,成为当年邢台春夏一景。也是在1989年,于涛在北京长安街上看到银杏树,美观大方,还悄悄摘了一片新叶带回邢台,夹在书里,一直保存着。那是于涛第一次见到高大的银杏树,回到邢台,他倡导推广银杏种植。在整个九十年代,于涛数不清引进了多少棵银杏。

这是最后一次环湖夜巡,于涛来到湖东。2016年正月初五晚上,他巡视到这个位置,发现三个成年男子正在撒网捕鱼。于涛赶紧上前亮明身份,瞥见雪地上一条尺长鲤鱼还活蹦着。他不由分说抄起鱼抛进湖里。对方一人怒了,准备上来打他。于涛晓之以理,斥责非法捕鱼行为,终于劝走三人。于涛爱这个园子,不忍心这里受到一点伤害。

巡逻路上经过各个花园,这是这么多年来,于涛和达活泉管理处的园林人一棵棵栽种的。看着一片片花树已经长大,于涛摸了摸自己左手虎口周围凸出的老茧。当年没有机械,每到开春“大忙季节”,运输树苗全靠人拉肩扛,栽种挖坑单凭一杆铁锨。干了几十年园林,旁人就没见于涛工作时穿过一双干干净净的鞋。

刚参加园林工作时,头一天运来一车再常见不过的万年青,第二天都能少一半。如今,看着满园的广玉兰、白玉兰、樱花、海棠、牡丹、腊梅……花开时节,游人如织,已经几乎看不到“采花大盗”了。于涛能够说出这座园子里每一种植物所有的分布位置和数量、年龄、特点。

明月高悬,于涛驾驶电瓶车一圈圈巡视。他有些失落,问自己这一辈子的职业就算是画上句号了吗?自己从一无所知,通过几十年学习实践成长为园林专家,学习专业知识的笔记本有十几个,现在用不到了吗?看着这么美丽的公园,如今邢台市园林绿化工作在河北省年年名列前茅。“没白干!”他最终把情绪定格在了成就感上。

太阳快出来了,他要退休了。

退休第一天,于涛几十年来第一次以游客身份在达活泉公园“玩儿”了一天。尽管对于这个园子几乎没有人比他更熟悉,他依然痴痴地坐在当年亲自参与挖掘的湖边,不住的回想当年挖湖时的景象,栽每一棵树时的场景,开每一朵花坐每一枚果的样子,静静地等待这一天结束。

于涛生于1957年10月9日,退休这一天,也是他60周岁生日。夕阳照晚,回家吧,家人已准备好丰盛的晚饭,今天是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值得的。(记者 李海毅)

相关推荐